YS2017-0187 年产3000万块节能环保砖技改项目-正本扫描件
- 格式:pdf
- 大小:10.82 MB
- 文档页数:30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对年产6000万块标砖页岩粉煤灰烧结多孔砖生产线进行技改,以提高生产线的产能和产品质量。
二、项目背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多孔砖的需求量大,但生产能力与需求仍有一定差距。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线的产能和产品质量,技改项目被启动。
三、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项目采用燃煤锅炉,可能产生烟尘和废气排放,但在技改过程中将采用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项目涉及使用水资源,并会产生废水。
为减少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项目将增加废水的预处理设施,并在排放前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土壤环境影响:项目涉及土地的占用,但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4.噪声和振动影响:项目将增加生产设备,可能产生噪音和振动。
为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项目将采取隔音和隔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达标。
5.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对周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将在施工和运营阶段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四、环保措施1.在废气排放处理方面,采用先进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确保排放达标。
2.在废水处理方面,增加预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3.在噪声和振动控制方面,采取隔音和隔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符合国家标准。
4.在施工和运营阶段,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五、环境管理措施1.建立环境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环境保护工作,并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2.建立环境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减少环境损害。
六、项目效益1.提高生产线的产能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通过采用先进的环保设施和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增加就业机会。
七、环评结论本技改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先进的环保设施和管理措施得到控制,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目录项目总论 (1)一、概述 (2)二、项目概况 (3)三、免烧砖的特征 (4)四、免烧免蒸砖工艺流程及生产线设备简介 (5)五、社会效益分析 (6)六、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7)七、设备建厂总投资 (7)八、结论 (8)项目总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国家对粘土砖的生产将实施取缔和限制,我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建筑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建材的较快发展,经多方考查,决定在大方县东关乡沙子坡建一个年产3000万块的免烧砖厂,该项目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对环境无污染,易操作,可连续生产等优点。
主要原料为工业废渣、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等资源。
一、概述我国是世界上粘土实心砖生产大国,年产量约76000亿块,远远高于其它任何国家。
粘土实心砖的生产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能源,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利于建筑节能与环保。
我国不仅能源不足,而且耕地逐年减少。
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节能、节土、利废,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取代能耗高、占地毁田和建筑节能差的实心粘土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遗留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大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淘汰实心粘土砖的力度,实现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十一五”目标,促进墙体材料行业的结构调整,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
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等工业废渣制作无烧制、无蒸养免烧砖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节能、节土、保护环境,是一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的战略问题。
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排出的各种工矿废渣3亿多吨,其中粉煤灰1.6亿吨,煤矸石1.2亿吨,高炉矿渣2500万吨,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排入的废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不仅耗费巨额资金,占用大量土地,并且严重的污染环境,危害严重。
啊啊县安平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万块粉煤灰煤矸石烧结砖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建设单位:啊啊县安平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评估单位:啊啊二○一三年三月摘要表目录前言................................................................................................................................................... - 1 -第1章评估依据 ............................................................................................................................... - 7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7)1.2评估依据 (7)1.1.1 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等 ............................................................................................ - 7 -1.1.2 规章和有关规划、产业政策及准入条件 .................................................................. - 10 -1.1.3 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 - 11 -2.1.1 工程项目相关文件 ...................................................................................................... - 13 -第2章项目概况介绍 ..................................................................................................................... - 14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4)2.2项目基本情况 (14)2.2.1 项目背景...................................................................................................................... - 14 -2.2.2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 - 15 -2.3项目用能情况 (18)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0)2.4.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情况 .......................................................................................... - 20 -2.4.2 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情况 .......................................................................................... - 20 -第3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 - 22 -3.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22)3.1.1 项目选址节能评估 ...................................................................................................... - 22 -3.1.2 项目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 - 22 -3.2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24)3.2.1 工艺流程节能评估 ...................................................................................................... - 24 -3.2.2 项目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 - 29 -3.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29)3.4主要能耗设备节能评估 (30)3.5辅助生产及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33)3.6本章小结 (35)第4章节能措施评估 ..................................................................................................................... - 37 -4.1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37)4.1.1 原料节能...................................................................................................................... - 37 -4.1.2 工艺节能...................................................................................................................... - 37 -4.1.3 设备节能...................................................................................................................... - 39 -4.1.4 电气节能...................................................................................................................... - 39 -4.1.5 建筑节能...................................................................................................................... - 40 -4.2节能管理措施 (40)4.2.1 能源管理机构.............................................................................................................. - 41 -4.2.2 项目能源管理制度建设 .............................................................................................. - 42 -4.2.3 项目能源计量管理 ...................................................................................................... - 42 -4.2.4 项目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 - 44 -4.3单项节能工程 (44)4.4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45)4.4.1 工艺节能...................................................................................................................... - 46 -4.4.2 设备节能...................................................................................................................... - 46 -4.4.3 余热利用...................................................................................................................... - 46 -4.5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47)4.6节能措施经济性分析 (47)4.7本章小结 (47)第5章能源消耗量核算 ................................................................................................................. - 49 -5.1节能评估前能源利用情况 (49)5.2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49)5.2.1 电力消耗...................................................................................................................... - 50 -5.2.2 柴油消耗量.................................................................................................................. - 51 -5.2.3 煤矸石消耗量.............................................................................................................. - 52 -5.3本章评估小结 (53)第6章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 - 55 -6.1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55)6.2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55)6.3项目能源供应及落实情况 (57)6.3.1 电力供应...................................................................................................................... - 57 -6.3.2 煤矸石供应.................................................................................................................. - 58 -6.3.3 柴油供应...................................................................................................................... - 58 -6.4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58)6.4.1 项目能源加工转换及利用情况 .................................................................................. - 58 -6.4.2 项目单位产品能效水平评估 ...................................................................................... - 62 -6.5本章评估小结 (65)第7章结论及建议 ......................................................................................................................... - 66 -7.1项目存在的问题 (66)7.2结论 (66)7.3建议 (68)前言节约能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节约能源不仅是为了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更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快捷的发展和保护环境,同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沐川县永星机砖厂年产35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简本◆1.项目概况◆ 1.1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沐川县永星机砖厂年产35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沐川县永星机砖厂;(4)建设地点:沐川县海云乡和平村八组;(5)占地面积:占地面积8000.4m2;(6)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1100万元,企业自筹;(7)劳动定员:劳动定员30人,年工作时间为330天,生产班制为2班制。
◆ 1.2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年产35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年产35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一条,土建内容包括生产车间、办公后勤室、控制室、检化室等,建筑面积4670m2,购置安装真空挤砖机、双轴搅拌机、破碎机输送机等相关配套机械设备。
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见表1-1:表1-1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 1.3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规模为年产煤矸石烧结砖3500万块,生产工艺采用隧道窑,产品方案见下表。
表1-2 产品方案◆2.产业政策的符合性1、依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的第三类“煤炭”中第七点“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的项目,本项目利用煤矸石制砖,变废为宝,节约能源,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依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限制类的规定“3000万块标砖/年以下的煤矸石、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项目”属于限制类。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3500万匹/年,产品为煤矸石烧结砖,不在国家产业政策限制范围内。
3、依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淘汰类的规定“砖瓦24门以下轮窑以及立窑、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属于淘汰类。
本项目采用的隧道窑生产工艺,不在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范围内。
4、沐川县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以《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备案号:沐投企备[5111290030621]0023号,同意该项目的建设。
一、项目概况该项目名称为资源循环利用年产3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项目地点位于XX市XX区XX街道,项目选址面积为XX亩。
项目主要生产建筑陶瓷产品,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项目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评价重点包括大气环境、噪音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因素。
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数据收集、模拟计算等方法,综合考虑项目设计方案和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在项目建设阶段,主要环境影响包括施工噪音和振动、粉尘排放、固体废弃物和废水产生等。
通过合理的施工规划和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噪音和振动影响、粉尘排放和废物产生。
同时,在水土保持、环保设施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环境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在项目运行阶段,主要环境影响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固体废弃物产生等。
项目将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废气排放将通过烟气处理设备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同时,固体废弃物将通过分类回收和安全处置,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风险评价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和事故风险两个方面。
根据项目选址地区的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结合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降低环境影响,项目将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环境监测和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控制措施,减少扬尘和噪音;安装废水和废气处理设备,确保废水和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建立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安全处置体系;建立环境风险监测和应急预案,确保环境风险可控。
六、公众意见征询为了听取公众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见,本公司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项目选址地区设立了公示栏,并公示相关环评报告,公众可通过公示栏或书面形式提交意见和建议。
年产600万块免烧砖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年产600万块免烧砖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XX宁科新型建材
编制日期: 2007年2月5日
XX省环境爱护厅制
《建设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阻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阻碍评判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要紧环境爱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爱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锐点等,应尽可能给出爱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操纵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阻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阻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建设项目差不多情形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评判适用标准
项目要紧污染物产生及估量排放情形
环境阻碍分析
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成效
结论与建议。
项目名称:年产万块(折标砖)煤矸石烧结砖项目项目概况该项目计划建设年产万块(折标砖)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主要通过煤矸石资源的综合利用,生产环保建材产品,并能有效降低煤矸石资源的排放和环境风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XX市,总投资XX万元,占地面积XX亩。
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煤矸石破碎机、封闭式露天堆场、煤矸石烘干机、环保型烧结砖生产线等。
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目标本次评价主要目标是评估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项目环境基础现状对项目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分析当前发展趋势,为后续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通过建设和运营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噪音、振动、粉尘、废水、废气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和土壤质量的评价。
通过模型计算和实地调查,评估各项环境指标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程度。
4.运营阶段环境管理措施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影响,提出具体的环境管理措施,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粉尘控制、噪音控制等,确保项目在运营阶段能够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5.项目环境监测方案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要求,提出项目环境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位设置、监测频次和监测指标等,以保证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能够及时监测和跟踪,确保环境达标。
6.环境影响评价意见综合评估项目环境影响,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包括推荐措施、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管理要求等。
报告完整性要求为了满足完整性要求,本次环评报告将充分论述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意见,并提供充足的依据和数据支持。
报告将采用1500字以上的文字描述,详细介绍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同时,还将提供相应的环境监测方案和评估意见,确保项目能够达到环保要求。
期待通过这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面客观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和治理措施,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项目名称:年产5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建设项目报告编制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项目概述:本项目计划年产5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砖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煤矸石、黏土等,产品主要用于建筑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项目选址及规模本项目选址于XXX地区,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项目规模为年产5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
2.项目影响评价2.1大气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使用煤矸石作为燃料进行砖瓦的燃烧,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为此,我们将采取有效的烟尘和气体治理措施,如安装除尘设备和废气处理系统,确保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2.2水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产生废水,其中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我们将采取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在工程设计中设置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确保废水的安全处理。
2.3噪声及振动影响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
我们将采取必要的隔音和减振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环境保护措施为了确保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3.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制定并实施施工垃圾管理方案,减少施工垃圾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2严格控制煤矸石烧结砖生产过程中的煤粉用量,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
3.3安装烟尘除尘设备和废气处理系统,确保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4建立健全的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采取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5采取隔音和减振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6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大气、水和噪声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公众参与我们将通过公告、媒体以及项目所在地政府官方网站等多种方式,公示本报告的相关内容,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保障。
康定县常恒矿业有限公司150t/d选矿厂技改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建设单位:康定县常恒矿业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湖北浩淼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十一月1项目概述1.1项目由来康定县常恒矿业有限公司150t/d选矿厂技改工程项目位于康定市舍联乡,在现有选矿项目基础上进行技改,主要建设内容为利用浮选后的尾矿,最大限度提取矿石中的黄金。
公司于2019年10月委托海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康定县常恒矿业有限公司150t/d 选矿厂技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次技改工程主要内容为:维持现在选矿厂生产规模3.6万t/a(150t/d)不变,维持现有的浮选工艺不变,新增浮选尾矿浸出-碳吸附工艺和尾矿压滤工艺,浸出剂为环保型喜金黄金选矿剂,年产载金碳3.79t/a;尾矿经过压滤脱水运送至尾矿临时干堆场堆存,尾矿全部外售作为制砖原料。
康定县常恒矿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黄金矿勘探、开采、加工、销售,公司地址为康定市舍联乡管辖,拥有大槽门金矿采矿权、探矿权和大槽门金矿选矿厂。
现有项目为“大槽门金矿选矿厂”,其建设规模为150t/d(3.6万t/a),工艺流程为两段开路破碎+一段闭路磨矿+浮选,主要处理大槽门金矿开采的矿石(大槽门金矿开采规模为3万吨/年)和附近矿山外购的矿石,产品为金精矿,年产量为1223.83kg。
现有项目已于2017年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于2017年12月获得康定市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关于康定县常恒矿业有限公司大槽门金矿选矿厂项目环保临时备案管理的通知》(康环林发[2017]383号)。
本次技改工程同时对现有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在进一步提高金矿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总平面布局的优化、污染防治措施的增加,最大限度降低或减缓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次技改工程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