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品味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简单的说,因为文章中说的是下雨天时 “我”发现了红莲,因为是下雨天,作者不 能特地到别人的家里观察莲花,也说明这篇 文章是真实的。 为下文埋下伏笔。再由下文的莲花联想到 母爱。
2、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2、“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总是瞒着妈 妈,不让妈妈知道?
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这样会给妈妈带来 惊喜,给妈妈带来快乐,让妈妈的生活更温 馨。体现了“我”对妈妈的爱。
3、妈妈见到孩子,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 坏孩子?”,妈妈是真的在骂孩子吗?为什么? 不是真的在骂孩子。因为妈妈不见了孩子, 非常着急、担忧,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 自然嗔怪孩子起来。但这种责怪恰恰反映了她 对孩子的疼爱。这是似怪实爱的表现。
nì
匿笑 xiù 嗅
mù 沐浴 xī 膝上
dǎo 祷告 mó yǎn 罗摩衍那
整体感知
这首散文诗主要写了什么?
(什么人干什么)
一个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捉迷藏。
合作探究
1、“我”变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读书时
—————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 ——— 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检查预习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烦闷:心情不畅快。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亭亭:①形容高耸; ②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 适意: 舒适。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攲斜: qī 倾斜,歪斜。 遮拦: 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