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试题
- 格式:xls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4
计划生育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核心内容是()。
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D.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答案:B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旨在()。
A. 减少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政策是()。
A. 一胎化政策B. 两胎政策C. 三胎政策D. 无限制生育政策答案:B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晚婚年龄是()。
A. 男25岁,女23岁B. 男22岁,女20岁C. 男24岁,女22岁D. 男26岁,女24岁答案:A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晚育年龄是()。
A. 男25岁,女23岁B. 男22岁,女20岁C. 男24岁,女22岁D. 男26岁,女24岁答案:A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少生是指()。
A. 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B. 每对夫妻只生两个孩子C. 每对夫妻只生三个孩子D. 每对夫妻只生四个孩子答案:B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是指()。
A.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B. 提高出生人口数量C. 提高出生人口健康水平D. 提高出生人口教育水平答案:A8.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育是指()。
A.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B. 提高出生人口数量C. 提高出生人口健康水平D. 提高出生人口教育水平答案:D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优育的目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指()。
A. 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B. 提供生殖健康服务C. 提供优生优育服务D. 提供以上所有服务答案:D1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指()。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
对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大家是否了解得足够清楚呢?下面,就来看几个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试题和答案。
试题1.下列关于二孩政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 2018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C. 在有条件的地区,计划生育家庭可以生育二个子女 D. 鼓励符合政策的人群生育二胎,为国家控制人口增长提供支持2.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的裁定主体为: A.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B. 民政部门 C. 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 D. 审计部门3.《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国家对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实行奖励和惩戒制度。
下列不属于国家对于计划生育工作中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措施的是: A. 人民政府奖励计划生育模范夫妻B. 计划生育部门奖励计划生育、绝育手术双重卡嘉奖 C. 所在单位或村应当在工资、福利待遇上给予先照顾 D. 违规破坏计划生育工作者虚心接受批评,不予特殊惩处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实施条例规定,妇女应当全程接受政府和社会关心、照顾和服务。
假如妇女生育后合法期满而未再生育,可以获得以下哪项服务? A. 子女教育服务 B. 产后康复服务 C. 孕妇保健服务 D. 银龄服务答案1.B。
2018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说法是不正确的,2016年底,全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2.B。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是民政部门裁定的,其他选项裁定主体都是错的。
3.D。
国家对于计划生育工作中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措施有很多,但违规破坏计划生育工作者,自然不是其中的奖励措施了。
4.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对妇女实行多种保障措施,包括产后康复服务和孕妇保健服务等等。
以上就是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试题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A.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B. 推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C. 保障公民的生育权利D.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 下列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国家鼓励公民晚婚晚育B.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C. 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生育权利D. 国家对生育超过两个孩子的家庭实行罚款3. 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下哪项措施是合法的?A. 强制实施绝育手术B. 对未达到生育间隔的夫妇进行罚款C. 向符合条件的夫妇提供生育技术服务D. 限制未婚人士接受生育教育二、填空题1.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其核心内容是倡导________、晚育、少生、优生。
2. 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________或者其它福利待遇。
3. 禁止________和________以任何形式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4.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应当共同承担________的责任。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公民在计划生育方面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3. 描述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某市一对夫妇已生育两个孩子,现欲生育第三个孩子。
根据当地计划生育政策,他们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
请分析该夫妇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并探讨社会抚养费的合理性及其对人口控制的作用。
五、论述题论述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前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计生政策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国策是何时确立的?A. 1979年B. 1982年C. 1990年D. 2000年答案:B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早婚、早育、多生、优生C. 晚婚、晚育、多生、优生D. 早婚、早育、少生、优生答案:A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象是?A. 全体公民B. 城市居民C. 农村居民D. 少数民族答案:A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间隔是多少年?A. 1年B. 2年C. 3年D. 4年答案:C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独生子女家庭有哪些优惠政策?A. 经济补贴B. 教育优惠C. 医疗优惠D. 以上都是答案:D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违反政策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D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超生子女的处罚措施是什么?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A8.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未婚生育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A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非法终止妊娠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国家指导B. 群众自愿C. 科学管理D. 依法实施答案:ABCD1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1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A. 宣传教育B. 技术服务C. 法律保障D. 经济激励答案:ABCD1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居民有哪些特殊政策?A. 允许生育两个子女B. 允许生育三个子女C. 允许生育四个子女D. 允许生育五个子女答案:A1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有哪些特殊政策?A. 允许生育两个子女B. 允许生育三个子女C. 允许生育四个子女D. 允许生育五个子女答案:B1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独生子女家庭有哪些特殊政策?A. 经济补贴B. 教育优惠C. 医疗优惠D. 养老保障答案:ABCD1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违反政策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社会谴责答案:ABC18.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超生子女的处罚措施是什么?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社会谴责答案:AB1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未婚生育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社会谴责答案:AB2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行为有哪些处罚措施?A. 罚款B. 行政处分C. 刑事处罚D. 社会谴责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2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国策是1982年确立的。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试题(参考资料)选择题(50分)1、2011年4月26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口发展要抓好 C 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A 、4 B、 5 C、 6)2、不符合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自收到征收决定书之日起 B 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
( A、 l5日 B、 30日 C、 60日)3、为确保群众依法生育,人口计划下达到 C 。
( A、省级 B、地市级 C、县市级 )4、国家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鼓励公民 A 。
( A、晚婚晚育; B、优生优育; C、优生晚育 )5、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日常工作的机关是 A 级以上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 A、县级 B、乡镇级 C、省级 )6、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理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由 B 规定的。
( A、劳动法 B、妇女权益保障法 C、合同法)7、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 B 天的产假。
( A 、60天 B、 90天 C 、120天 )8、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C 周岁,女不得早于 B 周岁。
( A、 18 B、20 C、 22 )9、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的父母从领证之年起至子女满l4周岁止,每年各领取 C 元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A 、40 B、 30 C、 20)10、不符合《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多生育一个孩子的,按照基本标准的 B 倍缴纳社会抚养费。
(A 、2 B、 4 C、 5-8 )11、根据专家预测,考虑各种因素在内,到204O年全国人口将达 A 亿左右,人口开始零增长。
(A、15.5 B、 15 C 、16)12、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 A 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A 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 A 作出书面征收决定。
A、县级 县级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B、乡级 乡级 村委会C、市级 市级 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D、县级 县级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13、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 ;仍不缴纳的,由 C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部分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由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
2、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提高人口。
3、国家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4、领导全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5、编制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
7、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负责管理,以为主。
8、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的责任。
9、国家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提倡一对夫妻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规定。
10、少数民族(是/否)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规定。
11、实行计划生育,以为主,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知情选择、、的避孕节育措施。
12、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3、禁止、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
14、禁止、、女婴。
15、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16、妇女期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17、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妇,国家发给,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18、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
19、国家建立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儿健康水平。
2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由组成的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21、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
22、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加收;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
23、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生育子女的,除了缴纳外,还依法给予;其他人员还应当由所在单位或者组织给予。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A. 政府倡导劝导,但不得实施强制措施B. 家庭自主决定生育C.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应当坚持人口优先、调控与质优先的原则D. 支持农村夫妇生育二胎2. 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下列哪种情况是可以实施人工流产的?A. 已怀孕超过20周B. 已怀孕超过12周C. 非法怀孕D. 已经生育过一胎的妇女怀孕3. 以下哪一项不是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为?A. 未婚未育女性堕胎B. 未满35周岁的夫妇生育第二胎C. 强制堕胎D. 单独子女结婚前不采取避孕措施4. 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于农村夫妇生育第二胎的政策是?A. 一律禁止生育第二胎B. 鼓励生育第二胎C. 根据当地政策灵活调控D. 农村夫妇禁止生育第一胎5. 下列哪项是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晚婚晚育夫妇的政策?A. 鼓励晚婚晚育B. 禁止晚婚晚育C. 打击晚婚晚育D. 对晚婚晚育予以惩罚二、填空题6.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法律规定可以对其进行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于医疗机构实施非法堕胎行为的,可以予以吊销________________证书。
8. 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农村夫妇生育第一胎,超生后可以处以不可以超过夫妻收入多少倍的罚款?9. 根据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于非婚生育的女性可以享受哪些财产、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权益?10.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对于实施配偶强制堕胎、绝育或者实施暴力行为的,可以依法对其实施什么措施?三、简答题11. 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12. 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中关于非法怀孕和医疗机构实施非法堕胎的规定。
13. 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中关于晚婚晚育夫妇的政策。
14. 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中关于农村夫妇生育第二胎的政策。
15. 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中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措施。
最新计划生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核心内容是()。
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D. 以上都是答案:D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旨在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
A. 协调发展B. 快速发展C. 可持续发展D. 均衡发展答案:C3. 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个子女。
A. 1B. 2C. 3D. 4答案:B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晚婚晚育的夫妇,可以享受()天的婚假。
A. 7B. 10C. 15D. 30答案:C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妇,可以享受()天的产假。
A. 90B. 120C. 180D. 365答案:C二、多选题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
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D. 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答案:ABCD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包括()。
A. 婚前医学检查B. 孕前保健C. 孕期保健D. 产后保健答案:ABC8.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可以享受以下哪些优惠政策()。
A. 独生子女费B. 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C. 独生子女教育优惠D. 独生子女医疗优惠答案:ABC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经济处罚B. 行政处分C. 法律制裁D. 社会谴责答案:ABC1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
A. 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享机制B. 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体化C.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D. 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执法监督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答案:正确1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计划生育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包括()。
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个孩子。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A. 减轻人口压力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护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其中()是关键。
A. 政府B. 家庭C. 个人D. 以上都是答案:D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
A. 法律意识B. 人口意识C. 健康意识D. 以上都是答案:D6.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A. 医疗B. 教育C. 社会保障D. 以上都是答案:D7.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B. 资源C. 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A8.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建设,提高建设质量。
A. 基础设施B. 公共服务C. 社会保障D. 以上都是答案:D9.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保护,提高保护水平。
A. 妇女B. 儿童D. 以上都是答案:D10.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合作,提高合作效果。
A. 国际B. 国内C. 地区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以下哪些方面的工作?()A. 加强宣传教育B. 加强服务管理C.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 加强国际合作答案:ABCD12.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提高以下哪些方面的意识?()A. 法律意识B. 人口意识C. 健康意识D. 环保意识答案:ABCD1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以下哪些方面的管理?()A. 人口管理B. 资源管理C. 环境管理D. 经济管理答案:ABC1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以下哪些方面的保护?()A. 妇女保护B. 儿童保护C. 老年人保护D. 残疾人保护答案:ABCD1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需要加强以下哪些方面的合作?()A. 国际合作B. 国内合作C. 地区合作D. 民间合作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试题1. 简介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是为了管理和规范人口生育行为,实现人口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合理化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试题,供大家进行复习和测试。
2. 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试题1.下列哪个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计划生育基本法律?– A. 《计划生育法》– B. 《婚姻法》– C. 《道德规范法》– D.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夫妻应当自愿参加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 鼓励晚婚和晚育– C. 实行一对夫妻可生育一个孩子政策– D. 执行独生子女政策3.对于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行为,下面哪一个陈述是错误的?– A. 可以给予行政处罚– B. 可以给予经济处罚– C. 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D. 可以追究刑事责任4.民政部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职责包括以下哪些?– A. 组织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B. 监督检查计划生育工作– C. 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D. 处理计划生育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5.对于计划生育违法行为的举报,下列哪一个机构是负责受理举报的?– A. 公安机关– B. 卫生健康部门– C. 民政部门– D. 计划生育部门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规定,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延缓再生育的女性职工享受几个月的产假?– A. 4个月– B. 6个月– C. 8个月– D. 12个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之一是控制人口数量,实现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那么,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优化人口结构– B. 保护自然资源– 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哪些机制?– A. 奖励制度和考核机制– B. 宣传教育制度和监督机制– C. 咨询服务机制和投诉举报机制– D. 政策制定机制和统计制度9.下列哪个行为属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的严重违法行为?– A. 超生– B. 提供虚假信息– C. 不合法堕胎– D. 不履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合同10.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婚前医学检查主要是为了确保_________。
题号试题名称答案一答案二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乡级以上县级以上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指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中规定“依法给予处分”的依据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户籍地有权要求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 )是否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 )部门负责主管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国务院公安部国务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一条指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的立法依据是( )。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弟二十五条规定,本条例施行后,( )同时废止。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本条例由( )起施行。
2008年10月1日2009年10月1日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 )是否9《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这里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包括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吗?( )是否1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将婚育证明的办证对象由原来的成年流动人口调整为流动女性。
( )是否1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但是,下列人员( )除外。
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因婚姻迁移异地居住的人1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出具婚育证明或者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 )收取任何费用。
可以不得1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协助查验婚育证明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涉及公民隐私的流动人口信息予以保是否1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二条中指出,对于因婚姻迁移异地居住的人员,一般应视为现居住地的户籍人口提供有关服务和管理。
( )是否1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未依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如实提供流动人口信是否1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十二条指出,户籍所在地一般要求流动育龄夫妻在外出之前履行以下义务:( )。
办理婚育证明主动告知流向、留出时间、1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二条指出,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 )。
15—40周岁15—49周岁1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十七条指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 )。
免费技术服务、宣传教育;信息统计、奖励优待;1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四条明确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工作原则含义,其中( )是基础。
以现居住地为主以户籍地为主2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 )为主,( )予以配合。
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户籍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现居2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四条指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原则含义不包括( )。
以户籍地为主两地共同负责2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十三条指出,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的规定,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 ),以使户籍生育联系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2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死二十一条规定,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该受到处理( )。
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向育龄夫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查验婚育2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条规定,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
是否2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应履行以下领导责任:()。
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2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十九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追究法律责任的对象既包括县级以上人口和主要负责人;其他间接责任人员;2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办理一孩生育服务登记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5102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育龄夫妻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收到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3 、57、102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工作职责是( )。
负责本管辖区域内流动人口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3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七条规定,流动人口中的已婚育龄妇女办理婚育证明需提供( )。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房产证3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个人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 )是否3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十五条指出,用工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主要包括( )。
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依法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待3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有所在地( )责令改正、通报批评。
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用人单位的上一级领导部门3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育龄夫妻在现居住地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登记时,不需要提供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是否3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中指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 )是否3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婚育证明应当载明成年育龄妇女的( )。
姓名、年龄;公民身份证号码;3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七条指出,婚育证明主要内容包括:( )。
持证人姓名、年龄;公民身份证号码;3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民政、( )、卫生等部门和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部门职责,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相关组织部宣传部3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 )和( )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出租(借)人;4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七条指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证机构是( )。
成年育龄妇女户籍所在地乡育龄妇女户籍所在地村负责4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 )应当按照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4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 )负责本管辖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对流动人口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组织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指导流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县级以上人民政府43( )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较大的市的规定,享受休假。
取得独生子女光荣证晚婚晚育4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二条指出,( )这是对流动人口的流动目的的界定。
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以生活、居住为目的异地居4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 )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本级人民政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措施。
工作所在地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4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五条指出,( )不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4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不可在现居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 )是否4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第十九条指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依法处分”的种类包括( )。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罚款、开除、批评;4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个人要交费。
( )是否5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流动人口用人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是( )。
做好本单位流动人口计划生依法落实法律、法规和规章5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出具婚育证明或者其它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可以收取适当费用。
( )是否5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第二十三条规定,流动人口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其在( )内补办。
1个月2个月5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哪些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
免费参加有关人口与计划生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54《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规定,流动育龄夫妻在外出之前,不需要向户籍地主动告知( )。
流动方向流出时间5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中指出,“流动人口”概念从( )三方面界定。
外出、工作、探亲逃窜、旅游、经商5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中指出,“流动人口”概念从流动空间、(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
流动时间流动范围57《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中指出,“流动人口”概念从流动空间、目的以及( )三个方面进行了界定.年龄段性别比5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中指出,“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其他的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包括( )。
孕情、环情监测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及常59《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释义》中指出,“提供必要的保障”,主要是指( )保障条件。
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为流动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为流动6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九条中所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未依法履行职责“情节严重的”,以下哪项不属于的是()?不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对基层违法行政行为不及时6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的保护公民隐私信息责任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其6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所有流动的人口都要办理婚育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