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一首古诗
- 格式:ppt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8
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鉴赏古诗词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拓展:学习古诗技巧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
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
脱离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
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
七种方法教你快速读懂古诗词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蕴涵丰富,魅力无穷。
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高考考纲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题分值8分。
由此可见,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然而,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考试,学生普遍存在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的问题,因此,古诗词鉴赏又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一、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文如其人”,“诗言志”。
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读古诗的四种方法古诗的鉴赏,是以读者主观感受和思考为前提,大致可以分为节奏感受、意境感受、结构感受、形象感受、情调感受、语言感受等几个方面。
1、节奏感受:鉴赏古诗最重要的是感受它的节奏,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诗人的情绪、表达的对象、生活的状态等等。
2、意境感受:古诗常常伴随着一种意境,诗人用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时候这种意境也可以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3、结构感受:古诗的结构非常丰富,诗人使用结构上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意境,读者可以从结构上来领会古诗的表述方式。
4、形象感受:古诗经常以象征性的形象来表达其深刻的意境,读者应该多加细心地去体会,才能完全领会古诗蕴含的思想价值。
5、情调感受:古诗带给人的是一种情调,不同的情调可以调动人的心理,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心态。
6、语言感受:古诗的语言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语言特点上可以进一步直观地了解古诗的思想。
二、翻译法翻译古诗,除了对古诗原文的理解和鉴赏外,还要求读者了解古诗背景知识、熟悉汉语及修辞手法,结合翻译的要求,完成翻译作品。
1、了解古诗背景知识:古诗中常常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要求读者具备比较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
2、熟悉汉语及修辞手法:古诗的语言使用非常特别,读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汉语能力和修辞手法,才能更好地翻译古诗。
3、结合翻译的要求:古诗的翻译不仅要求读者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还要求读者结合翻译的要求,对古诗进行准确的翻译,以保证翻译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三、历史方法历史方法是从历史的角度对古诗进行研究,研究古诗本身、背景及其影响等多方面。
1、古诗本身:研究古诗要从古诗本身入手,从诗的内容、创作动机等多方面深入研究,以便全面了解古诗的思想价值。
2、背景:研究古诗还需要考察其背景,比如诗人的创作时间、地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这些背景对古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3、影响:研究完古诗的背景后,还要对古诗的影响进行考察,看看古诗带给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以及它的思想价值。
读懂古诗的方法
读懂古诗,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帮助你读懂古诗的方法:
1. 了解诗人背景: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理解其诗歌的内涵和主题。
2. 理解诗歌主题:古诗主题广泛,包括山水、友情、离别、爱情、政治等。
理解诗歌主题,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3. 解读诗歌语言:古诗语言简练、含蓄,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需要仔细解读诗歌语言,理解其深层含义。
4. 体会诗歌意境:古诗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场景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
需要用心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其美的力量。
5. 关注诗歌结构:古诗结构严谨,往往遵循一定的韵律和节奏。
关注诗歌结构,有助于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美感。
6. 结合注释和典故:很多古诗涉及到历史典故和背景知识,需要结合注释和典故来理解。
这有助于深入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
7. 多读多背:读古诗需要多读多背,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培养对古诗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8. 借助工具书:遇到生僻字词或典故时,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阅相关解释和用途。
总之,读懂古诗需要不断积累和努力。
通过了解诗人背景、理解诗歌主题、解读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关注诗歌结构、结合注释和典故以及多读多背等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理解古诗的四种方法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之一,它包括诗歌、曲辞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古诗的创作不仅集中在抒情的文学创作,同时融入了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习俗的思想和内容。
因此古诗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思想内涵,理解古诗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理解古诗的四种方法。
一、熟悉作者的文集读古诗时,熟悉作者的文集非常重要。
首先,要熟悉作者的身份、生活环境和文学作品,以了解作者的文学思想。
其次,要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和创作历史,以及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
最后,要仔细研读和欣赏作者的文学作品,以增强对诗歌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二、注重文句的表达古诗的精华在于文句的表达,要让文句的意义流畅的传达到对方,就必须通过语言的表达特点来进行探索和表述。
因此,在理解古诗时,要特别注重语句的表达,仔细研究古诗中的语法特点,努力把握文句的表达方式。
三、体会古诗的文化内涵古诗不仅抒发文学创作者的激情,还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因此,要理解古诗,就要结合作者生活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时的文化、传统、习俗来分析古诗的文学思想。
这样,才能深刻地读懂古诗的含义,更好的体会古诗的精髓。
四、从人物关系中思考古诗中经常出现的都是忧愁、离别、怀念等人物关系,这些关系也会影响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因此,在阅读古诗时,要多从人物关系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每句诗的含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综上所述,理解古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从作者文集、文句表达、文化内涵、人物关系等多层面进行探索。
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应充分体会当时的文化精神,更好的领悟到古诗的精髓。
只有深入理解古诗,才能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国文化的精髓,让古诗的精髓传承在时代中。
理解古诗的方法
理解古诗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注重诗的意象和意境:古诗常常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美丽的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读者可以从诗中提取出各种意象和形象,进而揣摩出诗人的感受和思考。
2. 钻研诗的词句和修辞手法:古诗常常使用深婉的词句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这需要读者对古代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有所了解,才能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表达。
3. 关注诗的背景和时代:古诗是古代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其中常常融入了历史事件、社会背景和时代风貌。
了解古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意义。
4. 品味诗的音韵和韵律:古诗注重音律和韵律的表现,通过优美的音韵和押韵使诗歌更富有韵味。
在品味古诗时,可以注意一诗的节奏感和押韵手法,以增加阅读的乐趣。
5. 深入思考诗的主题和思想:古诗常常通过深远的主题和独特的思想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读者可以思考诗歌中所抒发的主题和思想,从中得到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总之,理解古诗需要对诗歌中的意象、词句、修辞手法、背景和时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深入思考和品味,找到与诗人的情感契合点,从而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理解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1、阅读法:通过阅读古诗词,仔细理解其中的意思,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要结合上下文,多次阅读,留意一些细节,抓住古诗词的主旨,从中深入挖掘出历史、文化、习俗等内容。
2、联想法:联想法是研究古诗词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从古诗词中特定的语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出发,运用联想的方法去推测古诗词的深层内涵。
3、翻译法:翻译古诗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古诗词的语言形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中所涉及的信息。
4、古典文学研究法:古典文学研究法是深入研究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了解古代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从诗词的创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出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反映的历史社会现实。
5、文学评论法:文学评论法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从词句的艺术性、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揭示古诗词的内在美感及它所蕴含的信息。
6、历史文化研究法:历史文化研究法也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研究其中涉及的历史文化内容,从而理解古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
7、对比法:对比法是从比较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可以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诗句、不同作者的同一诗句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不同的文学手法,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8、社会学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也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研究其中涉及的社会现实,从而理解古诗词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9、心理学研究法:心理学研究法也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要研究其中涉及的人物心理,从而理解古诗词中反映的心理状态。
10、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方法。
要仔细分析古诗词的语法结构,发现古诗词的表达特点,从而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及注意事项一、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1、注意诗的题目。
2、抓住关键词(句)4、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5、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
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
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
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7、诗歌中常用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用起来不露痕迹,要注意识别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它们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读懂古诗词并非易事。
那么,怎样才能快速读懂古诗词呢?首先,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常识。
这包括诗词的体裁、格律、押韵等方面。
比如,律诗通常每句五字或七字,偶数句押韵;绝句的篇幅相对较短;词则有不同的词牌,每个词牌都有特定的格律要求。
了解这些基本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时更好地把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其次,要熟悉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具体事物。
比如,月亮常常象征着团圆、思念;梅花代表着坚韧、高洁;杨柳则有离别之意。
当我们在诗词中看到这些意象时,就能更快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再者,掌握诗词的创作背景至关重要。
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环境,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比如,杜甫的诗作很多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这与他所处的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诗词中的关键字词。
这些字词往往是理解整首诗词的关键。
有时候,一个字的理解偏差可能会导致对整首诗的误解。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到来时江南草木葱茏的景象。
另外,要学会分析诗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
通过分析这些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更生动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展现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多读多背经典的古诗词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我们能够培养语感,熟悉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从而在阅读新的古诗词时能够更快地进入状态。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逐句逐字地去理解和品味。
可以先大致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再深入探究每一句的含义和情感。
同时,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将诗词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呈现出来,这样能够更真切地感受诗词的魅力。
如何读懂古诗词?简而言之,我认为在知人论世、充分诵读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悟。
一、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二、享受诗歌之美。
(一)意境美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和饱含的情感。
(二)音乐美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和谐动听的音调。
(三)语言美通过仔细的品味,体会诗歌凝烁集中而形象的语言。
(四)要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一些古典诗词。
1、节奏———本来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则的强弱,长短现象。
诗人则通过构成诗句的词的字数和字的声调来体现诗歌的节奏,使诗句出现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显得抑扬顿挫,悦耳动听。
朗读诗要注意节奏,正确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情:轻松愉快节奏:明快朗畅激愤昂扬急促有力哀怨悲伤低沉缓慢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一般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三拍(2/3,2/2/1,2/1/2),七言诗是四三拍(4/3,2/2/1/2,2/2/2/1)。
例:“床前/明月光”或“床前/明月/光”“两个黄鹂/鸣翠柳”或“两个/黄鹂/鸣/翠柳”2、韵律——主要是指诗歌中的押韵规则和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格式。
(1)押韵,就是为了把音调和谐而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诗句的末尾,故又叫“韵脚”。
一般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押“ang”韵。
(2)平仄——是指声调,平声指阴平、阳平,仄声指上声、去声、入声,诗歌的每两句往往是平声和仄声相对,特别是绝句的三四句和律诗的三四句、五六句。
古诗一般以平声收尾。
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三、把握诗歌塑造的形象(意象)。
读懂诗词的重点在于把握诗中的意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交融,从而表现出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诗人创造意境,常用“寓情于景”和“即景生情”的方式,读者领悟诗歌意境也应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与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