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 1-2
- 格式:ppt
- 大小:11.86 MB
- 文档页数:161
专题突破练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课时1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1.(北京顺义模拟)一年以来,广大国有企业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坚定前行。
下列能够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措施有( )①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巩固国企主体地位②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企实力③健全创新市场化经营机制,释放国企活力④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四川达州模拟)专业化整合是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无偿划转、战略联盟等方式,打破企业边界,将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
近年来,中央企业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了一批专业化整合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中央企业开展专业化整合,有利于( )①推动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②促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提升央企品牌形象,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设有序市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山西名校演练)开农家乐、弄采摘园、办民宿,打造周边休闲旅游好去处;收发快递、直播带货,成为村镇集市人气最旺的地方;开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服务当地生产生活……在不少乡村,农家庭院承担多样功能,演绎多彩角色。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这是“庭院经济”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亮相。
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 )①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④培育新的增长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河南开封模拟)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动作不断、成果频出,力度大、模式新、效果好,将继续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从“进、退、整、合”四个方面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的行动方案。
下面对“进、退、整、合”理解正确的是( )①“进”,是指聚焦国企功能,组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要求的新型企业②“退”,是指国有企业从价值链的高端退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③“整”,是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进行业务整合,有效避免差异化竞争④“合”,是指按照市场化等方式融合内部资源,形成强大的竞争合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某国有企业首次专场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推介活动举办,旨在全面精准有效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致力于其实现“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愿景,践行“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的使命。
专题突破练一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疫苗属于公共产品,价格由企业依据成本确定,根据使用规模大小进行调整。
在我国,新冠疫苗由政府按程序购买,为全民免费提供。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疫苗属于公共产品,其交易不是商品交换②疫苗价格由企业定价,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③由政府免费提供新冠疫苗接种,难以反映市场需求④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更好实现其使用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某手机创始人的直播带货“首秀”斩获颇丰,“宇宙首单”在直播间成交,伴随“OMG”“买它买它买它”的魔性语录,直播带货正在成为电商在新时代的新产业,呈现出极强的爆发性。
结合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直播带货的聚众效应可以促使商品价值快速实现②主播通过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认可实现带货③消费者通过直播购物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④直播带货模式将成为当下商品营销的主要渠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目前,六大国有银行已经开始推广数字人民币货币钱包。
获得授权的消费者可以在央行数字人民币App中设立银行子钱包,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购买各类商品。
有市民感慨“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很简单,扣款时,手机里的一张电子版人民币就会嗖的一下飞出去,有现场付款的爽快感觉”。
由此可见,数字人民币( )①可以丰富消费体验,提高居民的购买能力②能够代替纸质人民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丰富了货币形式,增加了货币实际供应量④能提高购物支付的便捷性,降低交易成本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1年4月的某一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654.63元;一个多月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647.95元。
这一变化表明( )A.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居民赴美留学B.美元贬值,不利于美国进口中国的商品C.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D.美元升值,有利于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5.商品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有重要影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一、必知四个核心概念1.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它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分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3.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其常用的工具是税收和支出。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显然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等,其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还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4.货币政策:一国央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这个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其常用的工具是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货币政策由央行直接制定。
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具有比财政政策更为灵活的特点。
二、必记四个基本关系1.多种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着矛盾(对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统一)(3)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③不管哪一种提法,都是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的,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财政收支关系(1)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略有赤字。
以上三情况都是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4.税收三个基本特征的区别1.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