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体育馆坍塌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7
清华附中体育馆坍塌事故案例分析2014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在建体育馆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
参建方的施工方11人、监理方4人,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海淀法院判处3至6年的有期徒刑。
一、事故经过: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创分公司于2014年6月承建清华附中体育馆及宿舍楼建筑工程过程中,于同年12月29日,因施工方安阳诚成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人员违规施工,致使施工基坑内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网坍塌,造成在此作业的多名工人10死4伤。
2014年6月,被告人杨泽中以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名义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建筑工程,之后,其与建工一建公司签订了内部经济责任承包合同,成为该工程实际控制人。
该工程由建工一建和创分公司组织施工,杨泽中是商务经理、王京立为执行经理、王英雄系生产经理、曹晓凯系技术负责人、荆鑫系施工员。
6月,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委托北京华清技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监理单位,郝维民系总监理工程师、张明伟系执行总监、田克军监理工程师兼安全员、耿文彪系监理工程师。
同年10月,杨泽中与安阳诚成建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换丰违规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并将分包合同内容扩大。
违规码放钢筋坍塌致10死4伤2014年12月28日17时许至22时许,钢筋组长李成才向班长李雷请示,并报施工队长张焕良同意后,指示塔吊信号工往基坑内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网上吊装21捆钢筋。
第二天7时许,又吊装3捆钢筋。
然而,上述吊装钢筋并未按照施工方案规定逐根散开码放。
到了8时许,筏板基础钢筋体系失稳整体发生坍塌,将在筏板基础钢筋体系内作业的多名工人挤压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导致10人死亡、4人受伤。
二、事故调查报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066万平方米,是集体育、住宿、餐厅、车库为一体的综合楼;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清华大学为建设单位,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总包单位。
清华附中坍塌事故调查报告一、引言近期,清华附中校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多人伤亡。
为了深入了解事故的原因和背后的问题,特成立了调查团队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对清华附中坍塌事故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二、事故概述在某个晴朗的周二上午,清华附中校园内一栋教学楼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
据调查,该栋教学楼年代较久,建筑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事故发生后,校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三、事故原因分析根据调查团队的分析和多方面的调查,清华附中坍塌事故主要原因如下:1. 建筑结构问题:调查发现,该栋教学楼存在建筑结构方面的问题。
由于年代久远,某些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已过期,导致了建筑结构的失稳。
2. 维修和维护不到位:教学楼的维修和维护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进行。
虽然学校会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但没有发现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
3. 不当使用:调查发现在事故发生前,教学楼内进行了一些装修和改造工程,而这些工程并未得到专业人员的正确指导和监督。
这些施工行为极大地加剧了建筑结构的不稳定性。
4. 监管不力: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对校园建筑的安全性检查和评估不够严格,导致潜在的危险问题长期存在。
四、应急救援处置情况事故发生后,清华附中校方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快速而有序的救援工作。
救援人员经过紧张努力,成功地从废墟中抢救出了被困人员,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医护人员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为伤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五、事故教训与建议基于对事故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教训和建议,以提高类似事件的应对能力和预防措施:1. 建筑安全:加强对学校建筑物的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维修和维护:加强对校园建筑维修和维护工作的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筑结构问题。
3. 施工管理:在进行校园内的装修和改造工程时,应聘请专业的施工团队,并进行严格的施工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北京清华附中重大坍塌事故案例分析2019年6月份,是全国第十八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
有一个事故案例(清华附中坍塌事故),一直挥之不去,因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先看结果!法院根据相关的事实及证据认定被告人杨泽中、王京立、王英雄、曹晓凯、荆鑫、张换丰、张焕良、赵金海、田勇只、李雷、李成才、郝维民、张明伟、田克军、耿文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情节特别恶劣,其行为均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公诉机关指控十五名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根据本案各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同时考虑被告人杨泽中、王京立、王英雄有揭发他人犯罪并经查证属实的立功表现;案发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已经客观上得以赔偿。
最后,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杨泽中(清华附中工程项目实际负责人兼商务经理)有期徒刑6年;被告人张换丰(安阳诚成劳务公司法定代表人)有期徒刑6年;被告人郝维民(北京华清技科公司副总经理兼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张焕良(安阳诚成劳务公司队长)有期徒刑4年6个月;被告人张明伟(清华附中工程项目执行总监)有期徒刑4年6个月;被告人王京立(清华附中工程项目部执行经理)有期徒刑4年6个月;被告人曹晓凯(清华附中工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有期徒刑4年;被告人田克军(清华附中工程项目土建兼安全监理工程师)有期徒刑4年;被告人赵金海(安阳诚成劳务公司技术负责人)有期徒刑4年;被告人王英雄(清华附中工程项目部生产经理)有期徒刑3年6个月;被告人田勇(钢筋工工长)有期徒刑3年6个月;被告人荆鑫(施工员)有期徒刑3年6个月;被告人李雷(安阳诚成劳务公司钢筋班长)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李成才(安阳诚成劳务公司钢筋组长)有期徒刑3年;被告人耿文彪(土建监理工程师)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清华附中钢筋坍塌事故及案例分析文稿演示引言:钢筋坍塌是一种在建筑行业中常见的事故。
近年来,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及工人施工技术的不足,钢筋坍塌事故频繁发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风险。
本次文稿将以清华附中发生的一起钢筋坍塌事故为例,对该事故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导致钢筋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事故概述:时间:2024年5月1日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新校区建筑工地事故经过:当天上午9点左右,清华附中新校区建筑工地发生一起严重的钢筋坍塌事故。
在楼板浇筑阶段,钢筋柱突然发生倒塌,导致楼板部分丧失支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共导致5人死亡,15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建筑施工管理不规范:在该项目中,施工方并未遵循严格的建筑施工管理规范,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且没有进行相关的施工方案论证和质量控制。
2.工人施工技术不过关:施工方在招聘工人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考核和培训,导致一些施工工人技术不到位,对于钢筋的安装和固定方式不熟悉。
3.隐患排查不到位:在施工前未对工地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未发现钢筋柱存在的安全隐患。
4.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由于施工方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导致钢筋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
三、解决方案:1.建立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建筑施工方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并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的建筑施工管理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工人技术培训和考核:施工方应在招聘工人时进行技术考核,确保施工工人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
同时,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提高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3.加强隐患排查工作: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尤其是对于关键部位和施工工艺环节要格外关注,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4.选择优质建筑材料:施工方要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注重质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清华附中坍塌事故案例分析这起事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下面,我将对该事故进行分析。
首先,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房屋搭建质量低劣和安全监管不到位。
这座学生活动室是临时搭建的,可能是为了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匆忙建造的。
由于设计和施工不符合安全规范,导致结构不稳定,无法承受额外的荷载。
此外,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也存在问题,没有对该建筑进行严格检查和监督,致使事故发生。
其次,事故的发生也与学校管理和责任分配有关。
作为一所知名的中学,清华附中应该对学生的安全保障负有更高的责任。
但在该事故中,学校对临时搭建房屋的安全状况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
另外,事故发生后,学校的应急措施和救援行动也不够迅速有效,导致伤亡人数增加。
再次,这起事故也揭示了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
清华附中是中国顶尖高中之一,但却存在学校设施不足的问题。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学校不得不搭建临时房屋,这本身就是一个隐患。
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教育资源分配的广泛关注,认为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设施的质量和数量。
最后,该事故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思。
事故发生后,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并对涉事责任人进行了严肃追责。
同时,事故也引起了公众对学校安全问题的重视,促使各方加大了对学校安全的关注和管理。
此外,该事故还催生了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学校和学生的安全。
总的来说,清华附中坍塌事故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
这起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房屋搭建质量低劣和安全监管不到位。
同时,学校管理和责任分配也存在问题。
这起事故揭示了中国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对学校安全的关注和反思。
事故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对学校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希望通过这次事故的教训,能够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保障学生的安全。
清华附中体育馆坍塌事故案例分析首先,从事故发生前的背景来看,该体育馆建于20世纪60年代,已有50多年的历史。
在这个期间,体育馆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出现了很多安全隐患。
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此外,由于每年学校都需要进行各类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比赛等,体育馆使用频繁。
而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大量人员流动,给体育馆造成了较大的负荷。
因此,体育馆的结构强度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
其次,从事故过程来看,事发当天正是开学第一天,全校学生都集中在学校内进行开学典礼。
这一次,开学典礼安排在体育馆内举行,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前来观看。
然而,在典礼开始后不久,体育馆发生了坍塌。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故发生时有明显的噪音和震感,而且整个过程很快,几乎没有任何逃生的时间。
造成伤亡的原因一方面是体育馆早有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与开学典礼的集中人流有关。
大量人员的集中进入加重了体育馆的负担,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最后,从事故后的应对和救援措施来看,该事故发生后,政府和学校立即采取了行动。
警方、消防和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搜救,并将受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此外,相关部门也对事故原因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整顿和改进。
体育馆已经封闭,所有学校的相关活动也暂停进行,为将来的体育馆改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对于这起事故,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分析。
首先,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应该加强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其次,在大型集会和活动时,应加强安全管理,合理分配人员和资源,避免造成人流过大和场地超载的情况。
此外,对于校园内的其他建筑物,也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师生们的安全。
总结起来,清华附中体育馆坍塌事故的发生与多重原因相关,包括建筑物本身的老化和年久失修,大量人员的聚集和场地超载等。
这起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惨痛教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反思。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和建设,确保师生们的安全,才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稳定的环境。
清华附中体育馆坍塌事故案例分析2014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在建体育馆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
参建方的施工方11人、监理方4人,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海淀法院判处3至6年的有期徒刑。
一、事故经过: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和创分公司于2014年6月承建清华附中体育馆及宿舍楼建筑工程过程中,于同年12月29日,因施工方安阳诚成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施工人员违规施工,致使施工基坑内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网坍塌,造成在此作业的多名工人10死4伤。
2014年6月,被告人杨泽中以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名义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建筑工程,之后,其与建工一建公司签订了内部经济责任承包合同,成为该工程实际控制人。
该工程由建工一建和创分公司组织施工,杨泽中是商务经理、王京立为执行经理、王英雄系生产经理、曹晓凯系技术负责人、荆鑫系施工员。
6月,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委托北京华清技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监理单位,郝维民系总监理工程师、张明伟系执行总监、田克军监理工程师兼安全员、耿文彪系监理工程师。
同年10月,杨泽中与安阳诚成建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换丰违规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并将分包合同内容扩大。
违规码放钢筋坍塌致10死4伤2014年12月28日17时许至22时许,钢筋组长李成才向班长李雷请示,并报施工队长张焕良同意后,指示塔吊信号工往基坑内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网上吊装21捆钢筋。
第二天7时许,又吊装3捆钢筋。
然而,上述吊装钢筋并未按照施工方案规定逐根散开码放。
到了8时许,筏板基础钢筋体系失稳整体发生坍塌,将在筏板基础钢筋体系内作业的多名工人挤压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导致10人死亡、4人受伤。
二、事故调查报告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工程,总建筑面积2.066万平方米,是集体育、住宿、餐厅、车库为一体的综合楼;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两层。
清华大学为建设单位,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总包单位。
根据现场勘验,事发部位位于基坑3标段,深约13米、宽约42.2米、长约58.3米。
事发前,已完成基坑南侧1、2两段筏板基础浇筑,及3段下层钢筋绑扎、马凳安放等工作;马凳横梁与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网大多数未固定;马凳脚筋与基础底板下层钢筋网少数未固定;上层钢筋网上多处存有堆放钢筋物料的现象。
事发时,上层钢筋整体向东侧位移并坍塌,坍塌面积2000余平方米。
调查组认为,未按要求堆放物料、制作布置马凳,马凳与钢筋未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致使基础底板钢筋整体坍塌,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根据调查,施工时违反《钢筋施工方案》第7.7条规定,将整捆钢筋物料直接堆放在上层钢筋网上,施工现场堆料过多,局部过于集中,导致马凳立筋失稳,引起立筋上、下焊接处断裂;现场制作的马凳所用钢筋直径从《钢筋施工方案》要求的32mm减小至25mm或28mm,且马凳布置间距过大,不符合《钢筋施工方案》要求的1m。
此外,施工现场管理缺失,备案项目经理长期不在岗、专职安全员配备不足,经营管理混乱,监理不到位等为事故间接原因。
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建议追究建工一建公司总经理刘船等16人刑事责任;建议给予北京建工集团董事长戴彬彬等14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给予建工一建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向东等多人或单位行政处罚。
根据调查报告,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未按施工方案要求堆放物料,施工时违反《钢筋施工方案》规定,将整捆钢筋直接堆放在上层钢筋网上,导致马凳立筋失稳,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进而引起立筋上、下焊接处断裂,致使基础底板钢筋整体坍塌;未按方案要求制作和布置马凳,现场制作马凳所用钢筋的直径从要求的32毫米减小至25毫米或28毫米;现场马凳布置间距为0.9米至2.1米,与要求的1米严重不符,且布置不均、平均间距过大;马凳立筋上、下端焊接欠饱满。
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为,技术交底缺失;经营管理混乱,致使不具备项目管理资格和能力的杨泽中成为项目实际负责人,客观导致施工现场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统一管理的局面;监理不到位,项目经理长期未到岗履职,对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监理不到位,致使施工单位使用未经培训的人员实施钢筋作业。
三、审判过程:2015年12月22日庭审,15名被告人一齐被带入法庭。
宣读起诉书后,只有29岁的施工员荆某表示“有意见”。
荆某说,自己2014年接触清华附中项目部,被分配到工地做实习生,做一些打杂的活儿,以及做工程内部资料和跑腿。
但根据检方证据,该项目施工的钢筋方案就是荆某编写的。
荆某在归案后表示,虽然编写了方案,但却不清楚承重马凳的规格。
下午1点,庭审进行到辩论阶段,被告人王某某与辩护律师之间出现分歧,律师对认罪的王某某进行无罪辩护,此举引起王某某的不满,他要求律师对自己进行最轻辩护。
王某某的律师则坚持,只能对王某某进行无罪辩护,当庭被告人表示,解除委托,“炒掉”律师,辩护人收拾好文件随即离开法庭。
其他辩护人均强调被告人虽对事故确有疏漏之处,但也有该“减轻处罚”之处。
该工程实际控制人经理杨某某的辩护人称,事故的主要原因跟其没关系,即使是控制人,但是没有直接左右事故的发生。
施工队长张某某的辩护人称,本起事故为多因一果造成的。
总承包人提供钢筋方案不符,监理也没有尽到管理职责,而张某某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其应负次要责任。
监理工程师耿某说,“我有疏漏我认可,但导致直接原因的时间段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
”四、法院宣判:2015年12月22日法院一审宣判如下:张换丰,施工方法定代表人。
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对工程项目实施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对作业人员在未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的情况下违反要求施工作业管理缺失,未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有期徒刑6年。
张焕良,施工队长。
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阀板基础钢筋体系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缺失,未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盲目组织作业人员吊运钢筋、制作安放马凳,致钢筋码放、马凳的制作和安放均不符要求。
有期徒刑4年6个月。
赵金海,技术员。
明知没有安全技术交底,仍安排作业人员施工。
有期徒刑4年。
田勇,钢筋工长。
未经审批填写钢筋翻样配料单,致使马凳规格与规定不符。
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李雷,钢筋班长。
盲目安排李成才吊运钢筋。
有期徒刑3年。
李成才,钢筋组长。
盲目指示塔吊信号工吊运钢筋,致钢筋未逐根散开码放。
有期徒刑3年。
相关责任人郝维民,总监理工程师。
未组织安排审查劳务分包合同,与张明伟(执行总监,有期徒刑4年6个月)对施工单位长期未按方案作业的行为监督检查不到位,未监督钢筋施工交底、备案项目经理不在岗等。
有期徒刑5年。
田克军,监理工程师兼安全员。
对现场未交底的情况未进行监督。
其与耿文彪(监理工程师,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对作业人员长期未按方案作业的行为巡视检查不到位。
有期徒刑4年。
杨泽中,项目商务经理。
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致施工现场安全员数量不足、现场安全措施不够,未消除劳务分包单位盲目吊运钢筋且集中码放的安全事故隐患,未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有期徒刑6年。
王京立,项目执行经理。
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员配备不足等管理缺失,未及时消除现场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的安全事故隐患。
有期徒刑4年6个月。
王英雄,项目生产经理。
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阀板基础钢筋体系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违规制作、安放马凳的行为监督检查不力,未督促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曹晓凯,项目技术负责人。
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马凳的制作和安放不符要求检查不到位,未安排人员对作业人员实施安全技术交底,致作业人员盲目在上层钢筋网上大量集中码放钢筋。
有期徒刑4年。
荆鑫,对作业人员未按要求制作并安放马凳监督检查不力。
有期徒刑3年6个月。
五、上级主管部分处罚决定:给予建工一建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向东上一年度收入60%的罚款,撤职处分并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建工一建公司董事、总会计师闫德中上一年度收入100%的罚款;给予清华附中工程项目备案项目经理叶耀东吊销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终身不予注册的行政处罚;给予监理单位北京华清技科公司200万元罚款,吊销其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资质。
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共14人,其中:总包单位9人,建设单位2人,政府主管部门3人;建议给予行政处罚的人员共4人,其中:总包单位3人,监理单位1人。
施工方安全员的处分:韩宝元,清华附中工程项目部安全员。
未对现场钢筋作业人员全部实施安全培训教育;对施工现场未按照方案施工、未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检查不到位;未通过检查发现作业人员盲目吊运并堆放大量钢筋物料的事故隐患,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管理责任。
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12条第1项的规定,责成建工一建公司给予其开除处分。
事故所涉相关单位情况:1.建设单位:清华大学,时任法定代表人陈吉宁。
使用方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法定代表人王殿军。
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主要负责人保其长)代表清华大学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并成立了项目管理部。
项目经理盖世杰。
2.总包单位: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工一建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壹级资质,系北京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法定代表人郭向东,总经理刘船。
2006年,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郭向东)和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工集团”)合资改制了北京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占股51%和49%。
建工一建公司与北京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相同。
北京建工集团将建工一建公司纳入下属二级公司管理体系实施管理。
2014年7月,建工一建公司委派和创分公司(建工一建公司下属分支机构,负责人杨冬先)相关人员参与项目管理工作。
备案项目经理叶耀东,商务经理杨泽中、执行经理王京立、生产经理王英雄、技术负责人曹晓凯、安全员韩宝元。
经调查,在工程投标前,叶耀东已被建工一建公司安排至其他项目任职。
清华附中工程项目实际负责人为杨泽中。
3.劳务分包单位:安阳诚成建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安阳诚成劳务公司”),具有钢筋作业分包壹级资质,具体负责工程主体结构劳务施工,法定代表人张换丰。
现场劳务队长张焕良,技术负责人赵金海,钢筋工工长田勇只、班长李雷、组长李成才。
4.监理单位:北京华清技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华清技科公司”),具有房建和市政工程监理甲级资质,法定代表人胡斌,总经理张永刚。
清华附中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郝维民、执行总监张明伟、土建兼安全监理工程师田克军、土建监理工程师耿文彪。
5.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设计研究院”),具有工程设计甲级资质,为清华大学控股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庄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