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问题,只要推出一个三角形中有两 个角相等,则它们所对的边就相等,即“等角对等边”.
【例2】(2011·德州中考)如图,AB=AC,CD⊥AB 于D,BE⊥AC于E,BE与CD相交于点O. (1)求证AD=AE; (2)连结OA,BC,试判断直线OA,BC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1)
第29章 单元复习课
一、反证法 1.在数学题目的求解中,当直接证明一个命题感到困难,甚至不 能证明时,我们可以采用反证法.所谓反证法,就是从否定结论 (作出相反判断) 出发,把相反的判断作为已知条件,在正确逻 辑的推理下,导出逻辑矛盾,得知相反判断是错误的,从而肯定 原命题的判断本身是正确的.
2.反证法的证题步骤 (1) 反设:作出与求证的结论相反的假定. (2) 归谬:由反设出发,推出了与公理、定义、定理或题设条件 相矛盾的结果. (3) 结论:由于“矛盾”证明了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了原求证 结论正确.
的高CD的长是________.
【解析】当等腰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A为顶角时,∴CD=4; 当等腰三角形ABC是钝角三角形,∠A为底角,∠B为顶角时, CD 4当3等; 腰三角形ABC是钝角三角形,∠A为底角,∠C为顶 角时,CD 4 3 .
3
答案:4或4 3或 4 3
3
4.(2012·达州中考)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点A,点C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得到菱形BEDF,若BC=6,则AB的长 为_______.
注:1.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时,一定要理解其意思, 即“和它不相邻”的意义. 2.在计算角的度数、证明两个角相等或角的和差倍分时,常常 用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1. 3.一般证明角不等时,应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 和它不相邻的内角”来证明,所以需要找到三角形的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