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最容易读错的11个地名济宁独占两个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最容易读错的地名一览辽宁省:阜(Fù)新;迟家崴(chi jiawai);吉林省:珲春(hunchun);河北省:蔚(Yù)县,井陉(Xíng)县,蠡(Lǐ)县,瀑河(bao he),鄚州(maozhou),洨河(xiao he);河南省:浚(Xùn),泌阳(bi yang),柘(Zhâ)城,武陟(Zhì);陕西省:马嵬坡(ma weipo),沔水(mianshui);内蒙古:巴彦淖(Nào)尔;青海省:贞乃亥(suonaihai);新疆:龟兹(qiu ci),喀什(shi),巴音郭楞(Lãng);山西省:繁峙(Shì)县;山东省:乐陵(lao ling),徂徕山(cu laishan),莘(Shēn)县,莒(Jǔ)县,鄄城(juancheng)刘家夼(liujiakuang);安徽省:亳(Bó)州,歙县(Shâ),六(Lù)安,涡阳(guo yang);湖北省:监(Jiàn)利,黄陂(huang pi);湖南省:耒(Lěi)阳,郴(Chēn)州;四川省:郫(Pí)县,珙(Gǒng)县,邛崃(qionglai);重庆市:涪陵(fu ling);贵州省:川硐(chuan dong);江西省:婺源(Wùyuan);江苏省:盱眙(XūYí)县,邗(Hán)江,邳(Pī)州;浙江省:丽(Lí)水,台(Tāi)州;广东省:大埔( da bu),大夼(da kuang);广西:百色(bo se);海南省:儋(dan)县;北京市:奤夿屯(ha batun);上海市:陆家浜(lujia bang);天津市:洵河(ju he);澳门:凼仔(dang zai)。
【涨知识了】100个中国最难读的地名,不少人都读错了!你能读对几个?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
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
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0个最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看完这些,绝对让你心生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lí。
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èng。
4.浙江鄞县的鄞,读音为yín,不读jín。
5.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è,不读lè。
6.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jì。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
8.安徽六安的六,读lù,不读lìu。
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ó,不读háo。
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
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ī。
黄山古称黟山。
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
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
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
15.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útái,不错的读音为xūyí。
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
邗,读音为hán。
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ī。
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lù。
19.江苏氾水的氾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
山东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区,外地人容易读错地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山东省是一个名人辈出的省份。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
截至2014年1月,山东省有2个副省级市(济南、青岛)、15个地级市。
其中,就济宁市下辖兖州区,外地人非常容易读错这个名字。
一首先,就兖州区的“兖”字,读(yǎn)这个音。
兖州区属于山东济宁市,北邻宁阳,南、西分别与邹城、任城接壤,东隔泗河和孔子故里曲阜毗邻。
兖州历史悠久,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著作《尚书·禹贡》。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认为兖州的这个“兖”字,来源于兖水。
兖水又称济水,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的王屋山中。
济水分黄河南和黄河北两部分,后来由于水系变化,黄河以南如今已经没有济水了。
二同时,兖州的“兖”字,还被后人赋予了地名之外的新含义,那就是端信。
此说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的纬书《春秋元命苞》:“兖,端也,信也。
故端信是说山东兖州地区的百姓行为端正,诚信无欺。
在夏商周时期,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
不过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一说十四州),兖州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东郡、陈留、济阴、泰山、东平六郡国。
三三国时期,兖州属于曹魏。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兖州刺史部,辖濮阳国、东平国、济北国、泰山郡、陈留郡、济阴郡、任城国、高平国八郡国五十六县。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汉朝到晋朝的兖州,地理范围非常辽阔。
公元622年,唐朝平徐元朗部,置兖州。
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置兖州都督府,辖兖、秦、沂三个州。
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设兖州秦沂节度使,属河南道,治瑕丘。
宋朝建立后,正式分京东路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兖州属京东西路。
易错地名100个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
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地和人、地和事、地和物的种种关系。
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0个最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看完这些,你会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lí。
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èng。
4.浙江鄞县的鄞,读音为yín,不读jín。
5.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è,不读lè。
6.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jì。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
8.安徽六安的六,读lù,不读lìu。
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ó,不读háo。
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
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ī。
黄山古称黟山。
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
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
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
15.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ú tái,不错的读音为xū yí。
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
邗,读音为hán。
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ī。
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lù。
19.江苏氾水的氾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
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sì。
全国各地容易读错音的地名100个,山东12个,河北9个
先说说与地名无关的常用汉字会被读错声调的几种常见情况
1.第四声错读成第三声
比如:比较(jiào)、档案、围绕、暂时、混淆、复杂
2.第四声错读成第一声
挫折、内疚、咎由自取、框(kuàng)架、肖像、号召
3.第四声错读成第二声
打烊、媚俗、友谊、徇私枉法
4.第三声错读成第二声
脊髓、骨头
5.第三声错读成第四声
洁癖、卑鄙
6.第二声错读成第三声
潜力、严惩不贷
7.第一声错读成第四声
氛围、一塌糊涂、憎恨
8.第一声错读成第三声
绯闻、脂肪
再来看看容易读错音的地名100个。
涨姿势!中国最难认的城市名、地名大全展开全文高中地理复习和新课的全部课件在这里,请使用!导读:俗话说,秀才认字读半边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字,看起来非常眼熟,但是张嘴就容易读错。
河北省栾城(Luán chéng)河北石家庄蔚县(Yù xiàn)河北张家口藁城(Gǎo chéng)石家庄蠡县(Lǐ xiàn)河北保定山西省盂县(Yú xiàn)山西阳泉芮城(Ruì chéng)山西运城垣曲(Yuán qǔ)山西运城岢岚(Kē lán)山西忻州临猗(Lín yī)山西运城绛县(Jiàng xiàn)山西运城新绛(Xīn jiàng)山西运城稷山(Jì shān)山西运城隰县(Xí xiàn)山西临汾襄垣(Xiāng yuán)山西长治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Zhā lái tè)内蒙兴安盟巴彦淖尔(Bā yán nào ěr)内蒙伊金霍洛(Yí jīn huò luò)内蒙鄂尔多斯奈曼(Nài màn)内蒙通辽磴口(Dèng kǒu)巴彦淖尔辽宁省岫岩(Xiù yán)辽宁鞍山桓仁(Huán rén)辽宁本溪鲅鱼圈区(Bó yú quān)辽宁营口吉林省乾安(Qián ān)吉林松原镇赉(Zhèn lài)吉林白城黑龙江省讷河(Nè hé)黑龙江齐齐哈尔逊克(Xùn kè)黑龙江黑河肇东(Zhào dōng)黑龙江绥化穆棱(Mù líng)黑龙江牡丹江河南省平舆(Píng yú)河南驻马店汝州(Rǔzhōu)河南平顶山颊县(Jiá xiàn)河南平顶山武陟(Wǔ zhì)河南焦作泌阳(Bì yáng)河南驻马店宛城(Wǎn chéng)河南南阳驿城区(Yì chéng qū)河南驻马店柘城(Zhè chéng)河南商丘荥阳(Xíng yáng)河南郑州临颍(Lín yǐng)河南漯河浉河(Shī hé)河南信阳浚县(Xùn xiàn)河南安阳郸城(Dān chéng)河南周口郾城(Yǎn chéng)河南漯河偃师(Yǎn shī)河南洛阳鄢陵(Yān líng)河南许昌嵩县(Sōng xiàn)河南洛阳濮阳(Pú yáng)河南瀍河(Chán hé)河南洛阳湖北省郧西(Yún xī)湖北十堰秭归(Zǐ guī)湖北宜昌硚口(Qiáo kǒu)湖北武汉猇亭(Xiāo tíng)湖北宜昌蕲春(Qí chūn)湖北黄冈湖南省芷江(Zhǐ jiāng)湖南怀化花垣(Huā yuán)湖南湘西辰溪(Chén xī)湖南怀化攸县(Yōu xiàn)湖南株洲汨罗(Mì luó)湖南岳阳岳麓(Yuè lù)湖南长沙临澧(Lín lǐ)湖南常德郴州(Chēn zhōu)湖南溆浦(Xù pǔ)湖南怀化澧县(Lǐxiàn)湖南常德醴陵(Lǐ líng)湖南株洲江西省弋阳(Yì yáng)江西上饶上栗(Shàng lì)江西萍乡鄱阳(Pó yáng)江西上饶安徽省祁门(Qí mén)安徽黄山鸠江(Jiū jiāng)安徽芜湖枞阳(Zōng yáng)安徽安庆砀山(Dàng shān)安徽宿州南谯(Nán qiáo)安徽滁州埇桥(Yǒng qiáo)安徽宿州亳州(Bó zhōu)安徽琅琊(Láng yá)安徽滁州旌德(Jīng dé)安徽宣城滁州(Chú zhōu)安徽谯城(Qiáo chéng)安徽亳州霍邱(Huò qiū)安徽六安歙县(Shè xiàn)安徽黄山濉溪(Suī xī)安徽淮北黟县(Yī xiàn)安徽黄山福建省芗城区(Xiāng chéng qū)福建漳州诏安(Zhào ān)福建漳州建瓯(Jiàn ōu)福建南平闽侯(Mǐn hòu)福建福州山东省无棣(Wú dì)山东滨州平邑(Píng yì)山东临沂芝罘(Zhī fú)山东烟台牟平(Mù píng)山东烟台邹平(Zōu píng)山东滨州峄城(Yì chéng)山东枣庄岱岳(Dài yuè)山东泰安兖州(Yǎn zhōu)山东济宁郓城(Yùn chéng)山东菏泽莒南(Jǔnán)山东临沂临邑(Lín yì)山东德州临朐(Lín qú)山东潍坊临淄(Lín zī)山东淄博栖霞(Qī xiá)山东烟台鄄城(Juān chéng)山东菏泽邗江(Há jiāng)江苏扬州邳州(Pī zhōu)江苏徐州盱眙(Xū yí)江苏淮安沭阳(Shù yáng)江苏宿迁建邺(Jiàn yè)江苏南京高淳(Gāo chún)江苏南京戚墅堰(Qī shù yàn)江苏常州睢宁(Suīníng)江苏徐州溧阳(Lì yáng)江苏常州浙江省上虞(Shàng yú)浙江绍兴瓯海(ōu hǎi)浙江温州南浔(Nán xún)浙江湖州拱墅(Gǒng shù)浙江杭州诸暨(Zhū jì)浙江绍兴婺城(Wù chéng)浙江金华鄞州(Yín zhōu)浙江宁波嵊泗(Shèng sì)浙江舟山缙云(Jìn yún)浙江丽水衢州(Qú zhōu)浙江广东省郁南(Yù nán)广东云浮浈江(Zhēn jiāng)广东韶关番禺(Pān yú)广东广州禅城(Chán chéng)广东佛山濠江(Háo jiāng)广东汕头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Yōng níng)广西南宁覃塘(Tán táng)广西贵港儋州(Dān zhōu)海南重庆市酋阳(Qiú yáng)重庆垫江(Diàn jiāng)重庆涪陵(Fú líng)重庆綦江(Qí jiāng)重庆四川省梓潼(Zǐtóng)四川什邡(Shí fāng)四川德阳邛崃(Qióng lái)四川成都古藺(Gǔ lìn)四川泸州华蓥(Huá yíng)四川广安炉霍(Lú huò)四川甘孜珙县(Gǒng xiàn)四川宜宾郫县(Pí xiàn)四川成都阆中(Làng zhōng)四川南充冕宁(Miǎn níng)四川凉山犍为(Qián wéi)四川乐山道孚(Dào fú)四川甘孜筠连(Jūn lián)四川宜宾壤塘(Rǎng táng)四川阿坝贵州省纳雍(Nà yōng)贵州毕节瓮安(Wèng ān)贵州黔南施秉(Shī bǐng)贵州黔东南桐梓(Tóng zǐ)贵州遵义望谟(Wàng mó)贵州黔西南湄潭(Méi tán)贵州遵义岑巩(Cén gǒng)黔东南麒麟(Qí lín)云南曲靖宁蒗(Níng làng)云南丽江弥勒(Mí lè)云南红河砚山(Yàn shān)云南文山洱源(ěr yuán)云南大理勐海(Měng hǎi)云南西双版纳漾濞(Yàng bì)云南大理镇沅(Zhèn yuán)云南思茅澜沧(Lán cāng)云南思茅西藏自治区扎囊(Zhā náng)西藏山南贡嘎(Gòng ga)西藏山南察隅(Chá yú)西藏林芝陕西省岚皋(Lán gāo)陕西安康阎良(Yán liáng)陕西西安柞水(Zhà shuǐ)陕西商洛甘肃省迭部(Dié bù)甘肃甘南泾川(Jīng chuān)甘肃平凉宕昌(Dàng chāng)甘肃陇南皋兰(Gāo lán)甘肃兰州碌曲(Lù qǔ)甘肃甘南青海省海晏(Hǎi yàn)青海海北州囊谦(Náng qiān)青海玉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Gāshī)新疆喀什焉耆(Yān qí)新疆巴音郭楞若羌(Ruò qiāng)新疆巴音郭楞尉犁(Yù lí)新疆巴音郭楞富蕴(Fù yùn)新疆阿勒泰鄯善(Shàn shàn)新疆吐鲁番噶尔(Gá ěr)新疆阿里全国地名中,有多少难认的字?黑龙江:穆棱这个“棱”字,是个多音字,穆棱的“棱”应读líng,易误读为léng。
容易读错的地名应读瑷珲(地名,在黑龙江省)ai51 hui55珲春(地名,在吉林省)Hun35chun55白家疃(地名,在湖北省)bai35 jia55 tuan214白灵淖(地名,在内蒙古)bai35 ling35 nao51白水畈(地名,在湖北省)bai35 shui214 fan51瀑河(水名,在河北省)bao51 he35栟茶(地名,在江苏省)ben55 cha35蚌埠(地名,在安徽省)beng51 bu51倴城(地名,在河北省)ben51 cheng35秘鲁(国名,在南美洲)bi51 lu214泌阳(地名,在河南省)bi51 yang35汴梁(旧指开封)bian51 liang35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bin55邠(1、同“豳”;2、邠县,陕西省旧县名)bin55并州(古地名,即今山西太原)bing55 zhou55皤冢(地名,在甘肃省)bo55 zhong214亳州(地名,在安徽省)bo35 zhou55百色(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bo35 se51柴沟堡(地名,在河北省)chai35 gou55 bu214朝鲜(国名,在亚洲)chao35 xian214郴县(地名,在湖南省)chen55 xian51枨冲(地名,在湖南省)cheng55 chong55迟家崴(地名,在辽宁省)chi35 jia55 wai214茌平(地名,在山东省)chi35 ping35川硐(地名,在贵州省)chuan55 dong51徂徕山(地名,在广东省)cu35 lai35 shan55崔家岙(地名,在浙江省)cui55 jia55 ao51酂阳(地名,在河南省)cuo35 yang35大埔(地名,在广东省)da51 bu51大夼(地名,在广东省)da51 kuang214大汶口(地名,在山东省)da51 wen51 kou214儋县(地名,在海南省)dan55 xian51砀山(地名,在安徽省)dang51 shan55凼仔(地名,在澳门)dang51 zai214东阿(地名,在山东省)dong55 e55东莞(地名,在广东省)dong55 guan214峒中(地名,在广东省)dong51 zhong55繁峙(地名,在山西省)fan35 shi51涪江(水名,在四川省)fu35 jiang55涪陵(地名,在重庆市)fu35 ling35鄜县(陕西省旧县名,今已改作富县)fu55 xian51 淦水(水名,在江西省)gan51 shui214筻口(地名,在湖南省)gang51 kou214高句骊(古代国名)gao55 gou55 li51缑氏(地名,在河南省)gou55 shi51广笪(地名,在广西)guang214 da35妫水(水名,在河北省)gui55 shui214涡河(水名,发源于河南省)guo55 he35涡阳(地名,在安徽省)guo55 yang35妘奲屯(地名,在北京市)ha214 ba55 tun35海参崴(地名,在俄罗斯)hai214 shen55 wai214邗江(地名,在江苏省)han35 jiang55核桃凹(地名,在山西省)he35 tao35 wa55洪洞(地名,在山西省)hong35 tong35虎跑泉(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hu214 pao35 quan35容易读错的山河名滹沱河Hūtuó淠河Pì马嵬坡Wéi大庾岭yǚ骊山Lí嵩山Sōng峄山Yì柞水Zhà漯河LùoB贲:读ben1(奔),姓。
山东几个易读错的地名字:峄、莒、兖、郯、鄄、郓、单、罘一、枣庄市峄城区的“峄”峄(绎yì)是由嶧简化而来。
嶧是由山和繹的省形“睪”会意而成的字。
山为归类符号,从山;繹表示络绎相连。
以之为参照,说明此山葛藤络绎相连。
特指葛峄山,又名邹峄山。
古书东海郡下邳县,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邹城峄山二、日照市莒县的“莒”莒(巨jǔ)本字为“吕”,吕望(姜子牙)之后的封国。
因该地多产芋,故把“吕”改为“莒”。
借“巨”声表示芋魁,有大之意。
莒的本义为芋魁。
湖北人称“芋头老子”。
引申1.古国名。
己姓,今在山东莒南一带。
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
2.古邑名,在今山东莒县东。
莒县马亓山三、济宁市兖州区的“兖”兖(淹yǎn)是由六和允会意而成的字。
六表示六水(河、济、(氵允)、泗、大汶河、沂水)流为一州,允表示信,其地民风淳朴诚信。
借“淹”声表示其地在济、河之间,地势低,常被洪水漫浸。
兖本义为古水名。
引申为1.兖州,古九州之一,在河、济之间。
济指黄河以南自今河南荥阳东北流至今山东利津南入海的古济水;河指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渤海的古黄河;2.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3.市名,在山东省。
兖州四、临沂市郯城县的“郯”郯(坦tán)是由炎和邑“阝(在右)”会意而成的字。
炎为光照之意,由于所处位置,靠近东海,是日出光焰之地。
邑“阝”表述郡城。
借“坦”声表示地势较为平坦,因沂河与沭河贯穿南北,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素有“鲁南粮仓”之称。
相传为少皞的后裔封国,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战国初年灭于越。
秦置县,唐初废入下邳县,历为东海郡、郯郡所治。
郯城县卫星图郯城县五、菏泽市鄄城县的“鄄”鄄(绢juàn)是由邑“阝”和垔会意而成的字。
从邑省形为阝(在右)表示城邑,垔(yin音“隐”)表示堙塞,即堵塞。
以之作参照,言其地处于河、济之间,水道此通彼塞,多为冲积地。
借“绢”声言地处“桑间濮上”,蚕业发达。
山东最容易读错的11个地名济宁独占两个
山东这些地名你都读对了吗?读不对简直打脸!小编的脸已经被打肿了···烟台1.芝罘正确读音:zhīfú芝罘区隶属烟台市,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海珍品基地和名优果品之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外洋通商口岸之一,因其北部的中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芝罘岛而得名。
2.
牟平正确读音:mùpíng牟平区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因处牟山之阳平川地而得名。
泰安3.徂徕正确读音:cúlái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徂徕镇以徂徕山而得名。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徂徕山,人称“竹溪六逸”,并作名句:“云弄竹溪月,海色明徂徕”。
济宁4.兖州正确读音:yǎn zhōu古为九州之一,今为济宁市兖州区。
4000多年前夏禹划天下为九州,兖州为其
一;2000多年前孔子、孟子、曾子等曾在此讲学;“诗仙”李白曾寓家在此。
“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
5.曲阜正确读音:qūfù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后曾更名为鲁县,如今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
曲阜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6.汶上正确读音:wèn shàng汶上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宁市,西邻京杭大运河。
菏泽7.鄄城正确读音:juàn chéng鄄城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
是古代军事家、一代兵师孙膑的故里。
8.郓城正确读音:yùn chéng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有“中国好汉之乡”的称号。
9.单县正确读音:shàn xiàn单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因舜帝之师单卷在此居住而得名,是汉朝女政治家吕后的故里。
潍坊10.临朐正确读音:lín qú临朐自西汉置县迄今2000余年,素有“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和“中国观赏石之乡”等美誉。
日照11.莒县正确读音:jǔxiàn莒故城为莒国、城阳国都治,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枣庄12.峄城正确读音:yìchéng峄城为旧峄县治所,是著名的“中国石榴之乡”、“中国芸豆之乡”。
临沂13.郯城正确读音:tán chéng早在商代,少昊氏后裔即于此建立郯国,郯城是“东夷”集团中最大的方国徐国之都,是古徐州和徐国文化的源头,亦是徐姓的祖陵和发迹之地。
14.临沭正确读音:lín shù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鲁苏交界处,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因临沭河而得名。
德州15.乐陵正确读音:lào líng乐陵市位于鲁冀两省、德州、滨州、沧州、济南四市交界处,隶属山东省德州市,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金丝小枣之乡”。
淄博16.桓台正确读音:huán tái桓台属淄博市辖县,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
是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江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北方
“鱼米之乡”。
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就出现了人类文明。
聊城17.东阿正确读音:dōng ē东阿县地处鲁西平原,东依泰山,南临黄河,为中国阿胶之乡,被誉为“万户喜鹊吉祥地,千年阿胶福寿乡”。
18.茌平正确读音:chíp íng茌平,公元前221年置县,因县境在茌山之平陆故名,位于山东省西部,为聊城市所辖县。
茌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中国圆铃大枣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等。
19.
莘县正确读音:shēn xiàn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聊城市,2009年列为山东省财政直管县,是全国闻名的农业生产大县。
滨州20.无棣正确读音:wúdì是的,无棣在整个山东来说,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读,但是要知道我们滨州无棣也是大有来头的,无棣位于中国山东省最北部,地处沿海,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素有“冀鲁枢纽”和“齐燕要塞”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