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勾针疗法概论与临床应用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3
锋勾针一、概念锋勾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使用锋勾针点刺或勾割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特殊手法操作,从而达防病治病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方法,是新九针针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锋勾针是新九针重要针具之一,根据古九针之一的锋针(即三棱针)与民间流传的勾针,综合二者之特点,取其所长,融为一体而制成,故名曰锋勾针。
锋勾针是一种速效、实用的新型针具。
民间的勾针,其尖端呈勾形,是勾刺羊毛疔(即痧症)所用。
古九针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出来,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认识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的一种医疗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医学发展至今日,病种增多,病情复杂,“九针”已有了很大的改进,如“末为剑锋,以取大脓”的铍针,已被手术刀所代替。
随后还出现了皮内针、梅花针、电针等。
当临床上遇到“筋痹”、“骨痹”等一些痼疾时,可用锋勾针来治疗,因它属于“深内之至骨”以及“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的深刺法,所以锋勾针治病,是有文献依据的。
锋勾针是一种独特的针具,其形态特异,结构合理,临床医疗中有着其他疗法不可代替的优越性,现将其特征概述如下:(1)疗效独特(2)绿色安全(3)适应症广(4)经济适用(5)简便易行二、治疗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灵枢•官针》篇说:“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锋勾针临床治疗根据不同部位及病情选择施用,可起刺脉络放疲血的锋针作用,又可转动针身,割断皮下一些脂肪及肌纤维,疏通局部之雍滞,二者合一,可达宣通脉络、疏导气血、泻热散滞的功效。
1、宣通脉络包括蠲痹通络、解痉缓急、祛瘀散结。
2、疏导气血包括行气止痛、宣肺定喘、调经摄血。
3、泻热散滞包括清热泻火、醒神开窍、清热通淋。
三、治则选穴锋勾针疗法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运用八纲辩证及脏腑经络辩证进行辩证施治。
1、治则(1)补虚泻实就是扶正祛邪。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杂 (2)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蜂针的结构与蜂毒的发生 (4)第三章蜂毒的特性 (5)第一节蜂毒的物理特性 (5)第二节蜂毒的化学成分 (5)第三节蜂毒的毒理 (6)第四节蜂毒的体内代谢 (6)第四章蜂毒的药理作用 (6)第一节蜂毒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6)第二节蜂毒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7)第三节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8)第四节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9)第五节蜂毒的抗菌消炎作用 (9)第六节蜂毒的抗肿瘤、抗辐射作用 (11)第五章蜂针疗法的原则 (12)第一节蜂针疗法的选穴原则 (12)第二节蜂针疗法的皮试 (12)第三节蜂针疗法的治疗手法 (13)第四节蜂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3)第六章、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14)第一节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 (14)第三节蜂针疗法的不良反应防治 (15)第四节蜂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16)第七章、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17)第一节蜂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7)第二节蜂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8)第三节蜂针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 (19)第四节蜂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第五节蜂针疗法治疗颈椎病 (21)第六节蜂针疗法治疗肩周炎 (22)第七节蜂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3)第八节蜂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23)第九节蜂针疗法治疗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 (25)杂掌骨一个头穴,一个足穴,中间是脾胃穴,胃穴和头分为二分之一处是心肺穴,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心肺和脾胃再分是肝胆穴,脾胃和足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足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
偏头痛、后脑勺痛、三叉神经痛、牙痛用牙签点头穴,左边头痛点右手,右边头痛点左手。
左边的膝盖痛点左手的腿穴。
心脏病发作点左侧心肺穴。
颈椎病、肩周炎点肩颈穴。
糖尿病每天点脾胃穴。
咽喉痛点心肺穴。
肝脏病点肝胆穴。
脚痛的人点足穴。
左眼痛点右手的头穴下面。
颈椎病、咽喉病、鼻炎、眼病、头痛病、耳病、大脑有问题都是交叉点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