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60
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是由相关部门和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技术研究总结而成的,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园林的绿化质量和建设效果,提高城市环境的景观质量与生态效益。
本文将从苗木选种、苗圃管理、育苗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苗木选种苗木的选种对于育苗和后期的植株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苗木选种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宜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这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使苗木的成活率高。
2.选择成长快、树冠形态优美、树种易于修剪成造型的苗木品种,这样便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3.要选择品种良好的苗木,不要选生长缓慢、树体畸形或有病虫害的苗木。
4.根据园林景观的需要,选择树种颜色、落叶情况等特点。
二、苗圃管理苗圃管理是苗木生长的保障,好的管理能够提高苗木生长的效率及成活率,以下是苗圃管理的要点:1.土壤管理:选择适宜种植的土壤,并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施肥、松土等工作。
2.水分管理:苗圃要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定时浇水,避免苗木出现浸水或干旱现象。
3.温度管理:在苗圃中设置温度适宜的大棚或遮阳棚,保持苗圃内部温度适宜,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
4.病虫害管理:在种植苗木之前,对苗圃进行彻底地消毒,遇有苗圃内出现病虫害时,及时进行治理,不能让病虫害蔓延。
三、育苗技术苗木的育苗技术是苗木育种的重要环节,下面介绍几个关键技术:1.嫁接:嫁接是一种常见的苗木繁殖技术,通过新旧枝干的合并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带有耐环境性的作物品种。
2.空间种植:在苗圃中采用科学的空间种植方法,保证苗木的生长空间,避免根系相互缠绕,导致苗木生长退化。
3.对苗木进行组织培养,这是一种可以使苗木再生、再生长的技术,也可以将苗木繁殖得更加快速。
4.运用根生长素控制苗木的生长,使苗木营养均衡,冠幅对称,萌芽快速。
总之,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建设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林木种苗的培育是保障林业生产的基石,实现科学高效、宜林宜草、绿色生态的林业发展,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苗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下面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1.选用适宜土壤:首先,在培育林木种苗中,选用适宜的土壤是很重要的。
好的土壤可以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质土壤很适合黑松、马尾松和其他松类的生长;淋洗土壤对杨树、柳树等生长适宜。
2.采取正确的育苗方式:育苗方式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根系状况加以选择,如无根扦插繁殖方式适用于柳树、紫薇等木本花卉;分层育苗适用于柞、柳、杨、松等树种。
而黄杨、荣松、衫树等乔木的扦插繁殖就相反,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半年内就可以成活。
3.适当控制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是苗木生长最繁忙、最关键的时期,该阶段的水分、营养供应非常重要。
如幼苗从返青到落叶开花的生长期,正是需要充足地光照、温度适宜和水分供给充足的时期,若玉兰、杜鹃等落叶树林木缺少充足的水分供给,将会造成苗木干旱,导致树根活力降低。
4.除草防虫:常见的林木害虫主要为松材线虫、介壳虫、小菜蛾等。
对于种植区域内高危害物种应做好防疫工作,以松材线虫为例,应在入口疫情查验站进行检疫,不得携带扦插、种子苗木和土壤等植株。
防虫的同时,勤松土、锄草能增强苗木的耐旱、适温和抗病能力。
1.及时浇水:浇水的时机要视林木的生长及所在的气候、土壤条件来定,苗圃所在地气温高,土壤干燥时,必须加强栽培区内的灌溉工作,养护工作始终保证苗子及时吸收足够的水分。
2.施肥养护:肥料成分应配方合理、科学准确且施用量正确,要保证苗木得到适度的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生长速度,但不能过量,以免导致苗木生长劣化和白化等情况。
3.及时修剪:修剪的目的是控制冠型和维持苗木的健康状态,通过植株合理造型,使人为控制树木的成长方向和枝干分布。
络枝菌丝在湿润的环境中会扩散,所以处理过的或需要处理的地方,都应该在剪完后及时对草丛留下的残余进行清除。
浅谈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宋波(临沂市城市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山东临沂2760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绿化越来越重视,而园林作为城市中常见的绿化带,对提高人们生活的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花卉苗木作为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颇受人们的关注,想要成功的培育繁殖花卉苗木,必须要了解其特性,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栽培,为它们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花卉苗木的生态特性进行分析,阐述其繁殖培育和栽培的相关技术方法。
关键词: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栽培管理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6-0011-021生态特性根据植物的形态特性,可以将其分为草本类的花卉和木本类的花卉,其中草本类的花卉根据其生态条件,又可以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浆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花卉,其生长条件以及生长的周期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年生花卉,生长周期比较短,并且害怕寒冷适合于春天播种,因此开花的季节是夏季和秋季。
而木本类的花卉主要分为了常绿和落叶两类,并且每一类中都有灌木类、乔木类和藤本类以及竹类,乔木的主干和枝干有明显的区分,比如樱花和梅花等,灌木没有明显的主干枝干之分,比如说牡丹。
而藤木类的植物需要将其根茎和藤蔓直接攀附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够正常生长。
2繁殖与种植培育技术(1)播种种植技术。
这类技术在进行园林绿化花卉建设播种工作中是最常用的苗木繁殖种植技术,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并且播种适用范围广,是进行园林绿化花卉苗木培育繁殖播种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繁殖方法的主要缺陷也很明显,也就是园林花卉种子的生长存活率不高[1]。
因此,一般在初次播种前,可以先对早期花卉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有效缩短早期花卉种子的发芽生长时间,提升花卉种子的良性发芽成活率,从而有效提高花卉种子的存活率。
与此同时,要对花卉的生长速度采取一定的控制,将长速相同的花卉集中在一起,生长速度、节奏的相同会使花卉更加便于管理[2],并且可以使城市园林中的花卉环境更具美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环境质量。
现代园林培育中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时间:2011-10-1408:56来源:现代园林培育中营养繁殖的概念和作者:法桐树苗点击:144次我们培育法桐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营养繁殖这个概念。
那么,营养繁殖的定义是什么?其有什么特点?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芽等营养体的一部分来进行繁殖,从而获得全新个体的方法。
营养繁殖方法包括分株、压条、扦插、嫁接及以营养器官为外植体的我们培育法桐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营养繁殖这个概念。
那么,营养繁殖的定义是什么?其有什么特点?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芽等营养体的一部分来进行繁殖,从而获得全新个体的方法。
营养繁殖方法包括分株、压条、扦插、嫁接及以营养器官为外植体的组培育苗等。
用营养繁殖的方法获得的苗木称为营养苗。
除分株和压条(生根后)法是由母株上直接分离带有根、茎、叶的比较完整的植株外,扦插、嫁接和组培育苗都是利用植物体营养器官如根、茎或叶的一部分,培育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营养繁殖法是繁育园林苗木的重要方法,与有性繁殖相比,营养繁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的遗传性状。
营养苗是由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形成,它们具有与母株相同的遗传性,因此,营养繁殖法可以把发生的芽变固定和保持下来。
(2)对园林植物中不能结实的种或品种,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种子败育,或由于重瓣花雌蕊或其他花器退化不能结实者,可用营养繁殖法繁衍后代。
此外,有些园林植物的栽培品种,虽然能够结实,但播种后所获得的播种苗不能或不完全能保持原有栽培品种的优良性状,这些栽培品种则必须用营养繁殖法进行繁殖。
(3)繁殖速度快,尤其是组培育苗获得成功以后,繁殖系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由于分株和压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所以繁殖系数低下。
但是,营养苗是在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通过营养繁殖有一定的复壮作用,但它们的发育阶段必定要受到母株的影响,如通常它们开花结实都较播种苗为早,而且寿命短、易产生早衰。
浅谈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作者:任晓兵来源:《华东科技》2012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全国造林绿化工作得以迅速开展,我国林业所需苗木数量日益增加。
这就要求,在林业生产中不断培养出种植成活率高,幼苗初期生长迅速、根系发达、适应环境能力强、无病虫害及机戒损伤、具有很强的抗逆性的优质苗木。
如今林业育苗工作在播种育苗及营养繁殖育苗技术领域用的最多。
营养繁殖育苗由于其具有能够存留其母株的良性遗传、结实较早的特性,因此被广泛运用到林业育苗的生产实践中去。
本文主要从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入手,分析该技术在林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其技术要点。
【关键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林业;技术要点;嫁接;应用1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营养繁殖主要是说根据乔灌木的营养器官(苗干、枝、根和芽等)的再生能力,将乔木灌培养成独立、完整新植株的具体方式。
苗木经过营养繁殖工作后,就被认为是营养繁殖苗。
营养繁殖育苗可以较好地留下优良品种及类型,为以后的苗木培植打基础。
苗木在营养繁殖工作后,其开花结实的速度回提前,培育周期也就缩短了,所以营养繁殖育苗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经济林木的培育中。
利用营养繁殖育苗来给苗木进行高接换种,发现硒木的相关特性,可以提高林木的各种抗逆性,防止苗木树冠高大、矮化,促进其良性成长。
营养繁殖苗长的快,栽培初期生长速度也快,繁育技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跟以前的播种育苗比较起来,不需要种子消毒、种子催芽等这些步骤。
2营养繁殖青苗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1)应用于森林遗传学研究中。
利用营养繁殖青苗技术可以较好的保留一些优质物种的种质资源及优良性,维护森林生物的多样性。
利用该技术还能测定育苗的无性系,科学评价试验材料。
(2)应用于林木性状改良中。
种苗通过营养繁殖后,能够收获最大的遗传增益,它们的性状稳定不易出现分离,可以将一些较好的品性留给后代。
利用嫁接扦插等措施建立无性系种子园,能够减少树木的培育时间,开花结实的速度也会加快,树形偏矮,果实结的比较低,管理和收获种子时就方便多了。
《营养繁殖-扦插育苗技术》
(附):玫瑰花的雕刻方法
原 料:心里美萝卜
主要刀具:平口尖刀、U 形戳刀 操作步骤:
① 把心里美萝卜修成花坯大形,其形状与高脚杯的杯身相似; ② 在底部轻轻的画等边三角形;
③ 雕刻第一层花瓣; 用中号U形刀在花坯的圆形表面上戳一圆形凹槽,再用尖刀刻出花瓣;
④ 相同的方法刻出第一层花瓣的另外两片花瓣;(花瓣向外翻卷) ⑤ 逐层向内雕刻,方法与月季花的第三、第四层相同; (向内收) ⑥ 收口,与月季花的收口相同。
操作关键: ① 整体形态的把握; ② 用刀的力度; ③ 花瓣尽量薄; ④ 层次之间要掏空; ⑤ 从第二层起向内翻卷; ⑥ 收口清晰自然。
玫瑰花的质量标准: ① 整体形态; ② 层次清晰度; ③ 花瓣的厚薄程度; ④ 外层花瓣的翻卷度;
⑤ 收口是否自然。
应 用:
① 装饰菜肴; ② 制作展台; ③ 大型食品雕刻的点缀。
L i n y e s h u i l i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有着非常多的优势,如:培育周期短,建立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好,生长力强;培养工艺简单,成本低;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目前已经在我国林业建设育苗中占有重要的应用地位,结合林木性状改良、森林遗传学实现繁殖技术作用发挥,并在很多地区的林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实践结果的证实,该项技术的确具备可推广、可应用的价值意义,是促进我国林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应用技术。
一、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优势分析!、培育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乔、灌木等一些具有可再生能力的树木进行营养器官进行扦插、嫁接,进而形成与母株特性完全相同的新植株。
此种林业培植技术与以往的播种技术相比,不仅可以节省树种的成本投入问题,还能够减省播种、萌芽、出土养护等幼苗生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繁琐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人工劳动量,缩短树苗培养时间,并且此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满足一些对季节性要求较高的树种种植要求,能够在短期内保证新植株的自身特性与母株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在新植株体内含有母株的特性,因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高。
并且营养繁殖技术所培养的新植株成活率比较高,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效益体现。
"、培养工艺简单,生长速度快播种技术是传统造林中常用的技术,在树种培育期间对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因此对培育工作非常紧张,常常因为想要取得良好的培育效果而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然而播种技术中的树苗培育期是不可更改的,其周期比较漫长,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不利于林业经济效益的快速体现。
而在营养繁殖技术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首先不需要较为繁琐的培育技术与措施的应用,只要借助以往的树木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的扦插、嫁接技术结合应用即可,就可实现新植株的快速生成。
减低成本,提高生长效率,比较适用于大批量培育树木作业中,可为林业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营养繁殖苗的特点营养繁殖苗是一种通过特定的培养技术,将植物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使其能够迅速繁殖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的植物苗。
它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繁殖能力:营养繁殖苗通过特殊的培养技术,能够迅速繁殖出大量苗木。
相比传统的育苗方法,营养繁殖苗的繁殖速度更快,数量更多。
2. 营养丰富:营养繁殖苗的培养过程中,会添加各种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使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营养供应。
这样可以保证苗木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良好的生长状况。
3. 抗逆性强:营养繁殖苗的培养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的环境适应处理,使苗木具备较强的抗逆性。
无论是在干旱、寒冷、高温还是其他恶劣环境下,营养繁殖苗都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4. 病虫害抗性强:营养繁殖苗在培养过程中,会进行病虫害的筛选和防治,选择出具有较强病虫害抗性的苗木。
这样可以降低苗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的风险,减少使用农药的量,对环境更加友好。
5. 品质稳定:营养繁殖苗的培养过程中,会严格控制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使苗木的生长环境更加稳定。
这样可以保证苗木的品质稳定,具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和发展空间。
6. 适应性广:营养繁殖苗可以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方式。
无论是在土壤中生长还是在水培、气囊苗等特殊栽培方式下生长,营养繁殖苗都能够适应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7. 方便运输和栽植:由于营养繁殖苗的体积小、根系发达,便于运输和栽植。
这为苗木生产和栽培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减少了运输和栽植过程中的损失。
营养繁殖苗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林业、园艺、农业等领域。
通过营养繁殖苗,可以快速繁殖出优质苗木,提高植物的生产效益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营养繁殖苗还可以帮助保护自然资源,减少野生植物的采伐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因此,营养繁殖苗在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苗木营养繁殖新技术摘要: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作为改善环境的植树造林工作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但传统的林业育苗技术成活率较低,影响了造林绿化工作的成效。
本文对近几年在林业育苗中广泛应用的营养繁殖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采用该技术的扦插育苗法和嫁接育苗法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林业育苗;营养繁殖技术;扦插育苗;嫁接育苗中图分类号:s723 文献标识码:a目前,我国林业育苗广泛应用播种繁殖和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播种繁殖技术操作简易,基数大,与此同时变异性也非常高,有利于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引进播种,更有利于新品种的引进。
但是缺点是移植幼苗时根系比较容易受到损坏,过后需要进行缓苗。
在自然条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会使成活率大大的降低。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高效、方便、实用,繁殖的途径很多,一些特殊的园林木材必须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培植。
这种方法还能很好的保持母株的优良基因,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
1 林业育苗中应用营养繁殖技术的主要优缺点营养繁殖技术指的是用林木的树苗、树干、根、枝等器官的再生能力,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使其能够生长为独立的个体和完整新株的一种技术,属于无性繁殖的范畴。
用这种技术取得的幼苗就是营养繁殖苗。
营养繁殖苗能较好的遗传母株的优良品性,开花和结果的周期都会提早,能够在短期内培育好幼苗,适用于经济型林木的培育。
同时,可以通过营养繁殖苗进行高接换种,使林木的生长更能符合生长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同时一些人为的途径也可以使得营养繁殖苗的抗逆性大大的增强,大力的发挥木苗的生态潜质,能够为造林工作更好的利用。
营养繁殖技术相对于播种繁殖技术,省去了种子消毒、催芽等复杂工序,操作的技术更为的简易,生长周期和缓苗的时间都比较的短,能够很好适应各种环境,成活率大大提高。
但是在很多方面也有着很大的不足,营养繁殖技术并不是对所有的林木都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一些技术方面有着比较繁杂的工艺水准要求,需人工操作。
营养繁殖技术实验营养繁殖技术(一)一、实验实训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演练,使学生掌握扦插、嫁接等营养繁殖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实验实训内容营养繁殖又叫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芽繁殖苗木的方法。
由营养繁殖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
它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并能使植株提前结实。
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果木林、特用经济林及花卉的繁殖。
营养繁殖育苗主要有插条、嫁接、组织培养、压条、埋条、埋根等方法。
(一)扦插育苗扦插育苗是将植物的枝、茎、叶或根等作插穗,插入土中,使其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扦插育苗成活的关键在于插穗能否生根。
插穗能生根成活,是由于植物具有恢复其失去的器官的能力——再生能力。
1、插穗生根的关键进行扦插繁殖的树种,其插穗具有容易生根的特点,如榕树、柳树、杉木、白蜡、紫穗槐、石榴、悬柃木等。
不同的树种,插穗生根难易的程度差异很大。
生根困难的树种如松属、板栗、苦楝、苹果、刺槐、云杉、冷杉等,插穗很难成活,一般不宜进行扦插繁殖。
要选择幼、壮龄的母树采集种条,而且多数树种以选用1年生枝条为好。
要尽量采集靠近根部,着生在主轴上,并且发育充实的枝条。
插穗上要保留芽,最好也保留部分叶片,并使下切口紧贴叶柄基部。
扦插后要保持土壤及插穗周围的空气湿润。
空气湿度以80%~90%为好。
为了减少插穗水分损耗,提高空气湿度,可以对插穗适当抹芽、摘叶和遮荫,这对插后先发叶后生根的插穗尤为必要。
扦插时周围环境的温度要适宜,一般树种以土温15~20℃容易生根。
土壤要疏松,通气良好。
在粘重的土壤上扦插,或插后灌水过多,不利于插穗生根。
2、扦插方法(1)硬枝扦插是利用完全木质化的枝条扦插育苗的方法。
此法技术简便,成活率高,适用范围广。
采条要从生长迅速、干形好、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采集根部或树干基部发育充实的1年生萌芽条,也可用1~2年生的苗干作为插穗。
若是经济林树种,则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结果盛期的母树上采集生长良好的枝条作为插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