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粉生物学相关的书籍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自花传粉的生物学意义
自花传粉是指植物的花朵在同一株植物上进行授粉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植物界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草本植物中更为常见。
自花传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种子的遗传多样性
自花传粉可以保证种子的遗传多样性。
因为同一株植物的不同花朵之间存在着基因差异,这样就可以保证种子的遗传多样性。
这对于植物的繁殖和适应环境变化非常重要。
2. 节约资源
自花传粉可以节约植物的资源。
由于自花传粉不需要外界的传粉媒介,如昆虫、鸟类等,植物就可以节约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用于生长和繁殖。
3. 适应环境
自花传粉可以帮助植物适应环境。
在一些环境条件恶劣的地方,如高山、沙漠等,很难找到传粉媒介,此时自花传粉就可以帮助植物完成繁殖。
4. 稳定繁殖
自花传粉可以保证植物的繁殖稳定。
由于同一株植物上的花朵可以互相授粉,即使外界传粉媒介不足或者环境条件不利,植物也可以完成繁殖,保证了繁殖的稳定性。
总之,自花传粉在植物的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保证种子的遗传多样性、节约资源、适应环境和稳定繁殖。
植物繁殖生物学中的传粉与传播策略植物的繁殖生物学是研究植物如何进行繁殖的学科,其中传粉与传播策略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植物需要依靠外界来实现传粉与传播,以保证它们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的基因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植物繁殖生物学中的传粉与传播策略。
一、传粉传粉是指植物花粉被传递到雌蕊的过程。
传粉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花授粉,即花粉自花雄蕊传到同一花的雌蕊上;二是异花传粉,即花粉从一朵花传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
异花传粉又可以分为异株传粉和同株传粉两种形式。
对于自花授粉而言,植物通过花部结构上的特化机制来实现传粉。
比如,有些自花授粉植物雄蕊与雌蕊处于同一花的不同位置,以降低自花授粉可能性。
此外,自花授粉植物的花粉和花柱发育进程之间存在时间差距,来确保自花授粉过程的成功。
而异花传粉则需要依靠外界环境和生物来完成。
植物通过色彩、形状和香味等特征来吸引传粉媒介,比如昆虫、鸟类和风等。
吸引昆虫传粉的植物经常拥有鲜艳的花色和花蜜,甚至模仿昆虫的形态和气味。
而吸引风传粉的植物则通常具有细长的花序和轻盈的花粉,以便风能够轻易地使花粉散布。
二、传播策略植物的传播策略主要是为了确保种子的散布和繁殖成功。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它们需要离开亲本植物才能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并完成生命周期。
植物的传播策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动物传播和非动物传播。
1. 动物传播植物借助动物来传播种子,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植物为了吸引动物,会产生具有颜色、果肉和香味的果实。
动物吃下这些果实,种子随着动物的粪便排出,从而完成传播。
有些植物还通过与动物合作进行传播,比如与鸟类和啮齿动物建立共生关系。
它们的果实形状适合鸟类和啮齿动物的嘴或胃部结构,这样它们就能够“夹带”着种子在迁徙或运动时进行传播。
2. 非动物传播除了动物传播,植物还可以利用水、风和自身力量进行非动物传播。
水传播主要是指在水中进行种子传播,如河流或海洋中的水生植物会通过水流来传播种子。
这些种子往往具有浮力或附着性,以便在水流中进行传播。
第一章植物的传粉生态学和生物化学⏹地球年龄46亿年⏹原核生物出现—35亿年⏹19亿年前的元古代出现藻类⏹ 4.4亿年前的志留纪中后期至3.5亿年前的石炭纪,蕨类植物发展成为茂密的森林⏹ 2.2亿年前的三叠纪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发展起来,花粉靠风传播⏹ 1.8亿年前的侏罗纪,被子植物出现⏹ 1.3亿年前的白垩纪各式各样的花发展起来⏹第三纪(7000-1000万年前)专门取食花蜜和花粉的蜜蜂和鳞翅目昆虫发展起来⏹长期选择进化,被子植物形成鲜艳的花色,芳香的气味,香甜而营养丰富的花蜜第一节传粉⏹外力把花粉带到柱头或珠孔附近的过程叫传粉一、非生物传粉(随机、浪费)1、风媒(95-98%非生物传粉)⏹裸子植物⏹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荨麻科的部分,毛茛科的唐松草属等特点:分布于纬度和海拔较高的地区;有柔荑花序、有长花丝、花暴露、叶小、花早于叶、雌雄异株或异花。
花粉数量大、多圆形、小。
2、水媒花⏹大多数为单子叶植物,水下生活⏹18个属,其中17个单子叶植物属,12个是海生的⏹传粉在水面上进行,如川蔓藻、水马齿⏹传粉在水下进行,茨藻、喜盐草和金鱼藻二、生物传粉(80%被子植物)1.脊椎动物传粉者(1)鸟媒南美、澳洲、南部非洲的蜂鸟;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太阳鸟;夏威夷的管舌鸟;印度-澳洲的吸蜜鸟花白天开放、颜色鲜艳、花蜜丰富、无挥发气味山龙眼科、苦苣苔科、荵冬科、芭蕉科(2)蝙蝠媒澳大利亚的猴面包树和龙舌兰,夏威夷的Musa fehi花夜间开放,不鲜艳,有很强的气味,花粉和花蜜丰富(3)兽媒松鼠、鼠和一些低等的灵长类澳大利亚的长吻袋貂,体长7cm,牙齿退化而舌很长,适于采集花蜜,主要采集山龙眼科植物的花。
2.昆虫传粉者(1)甲虫媒金龟子科木兰、壳斗科(2)蝇媒⏹原始形式,喙短、个体小常春藤、露珠草、冬青,花色暗淡,花蜜显露,花冠较短⏹高级形式蜂虻类有长的喙,可达10mm腐蝇喜欢腐臭味--天南星科的疆南星花色暗淡,没有花蜜、有特殊气味(3)蜂媒⏹胡蜂类(花粉胡蜂300余种),有长喙⏹马蜂⏹蜜蜂科,后足特化成了采粉足,有花粉刷和花粉篮等花多是两侧对称,较坚实,有一个平面供蜂降落,花色多为黄色或蓝色,气味清香不浓郁,花蜜是隐藏的但并不很深。
分子育种书籍分子育种是一门应用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知识的交叉学科,通过分析和改变物种的基因组来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性状。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进家畜的育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育种书籍是学习和研究这一领域的必备工具,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分子育种书籍和它们的内容。
1. 《分子育种导论》这本书是分子育种领域的入门教材,内容涵盖了基因组学、遗传学、基因编辑等基础知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等分子育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本书适合初学者阅读,可以帮助读者建立对分子育种的基本理解。
2. 《高级分子育种》这本书是分子育种领域的进阶教材,内容涵盖了基因组重测序、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高级分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分子育种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本书适合已经具备一定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的读者,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和应用分子育种技术。
3. 《农作物分子育种》这本书针对农作物分子育种进行了专门的讲解,内容主要包括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农作物的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在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农作物抗逆性和品质改良的分子机制等。
本书适合农作物分子育种领域的研究者和农业专业的学生阅读,可以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
4. 《家畜分子育种》这本书主要讲解家畜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技术在家畜改良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家畜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家畜基因标记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家畜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家畜疾病抗性和性状改良等。
本书适合从事家畜分子育种研究和家畜养殖管理的专业人士读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运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家畜的育种效果。
5. 《分子育种与精准育种》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分子育种与精准育种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基于分子标记的选择、全基因组选择等精准育种方法,以及精准育种在农作物和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案例。
本书适合对精准育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分子育种的前沿知识和技术。
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概述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研究以研究兰科植物的传粉过程为主题,是现代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当前生态学和植物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此外,它有助于探索和改善兰科植物的繁殖规律、了解其繁殖落后的原因、研究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兰科植物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等,从而在调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科植物传粉生物学是兰科植物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它以兰科植物的传粉物质来研究兰科植物的传粉方式,以及兰科植物的传粉媒介如哪些动物,这些动物传粉的方式和过程,传粉动物迁徙的特点、传粉物质的分布和传播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兰科植物的传粉生物学,人们研究了传粉物质的结构和分布、生物学特性、传粉机制及调控等,进而指导和优化兰科植物的繁殖系统。
首先,关于兰科植物传粉物质的结构和分布,研究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兰科植物中,传粉物质的结构各不相同,具体而言,这取决于兰科植物组织结构和特点。
传粉物质在每一种兰科植物中分布情况也不尽相同,对于多花穗花序型的植物,传粉物质的分布集中在花轴周围,而对于花型的植物,传粉物质的分布更为分散。
其次,兰科植物传粉物质的生物学特性也值得研究,研究表明,传粉物质具有不同的细胞学特性,可以被不同的传粉媒介吸收和利用,这对它们进行传粉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兰科植物传粉物质不仅具有膜通透性,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在高温和低湿等恶劣环境中长期稳定保存,为兰科植物的传粉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再次,关于兰科植物传粉机制及调控,研究表明,不同的兰科植物对传粉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它们要求传粉者有足够的食物供给,需要有足够的温度;它们采用不同的传粉方式,如新能源种与传粉昆虫之间的非共生关系;它们利用颜色、香味、结构、位置等特征来吸引传粉者,从而调节传粉效率;同时,它们还可能采取一些激素信号调控传粉。
最后,关于兰科植物的迁徙,研究表明,不同的传粉媒介具有不同的迁徙行为,如蝴蝶、蜜蜂等比较活跃,可以迁徙到很远的地方去传粉,但蚂蚁和蜻蜓等空间迁移能力较差,只能在较短的距离内传粉。
植物相关的书籍以下是一些与植物相关的经典书籍:* 《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这本书探讨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人类滥用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呼吁人们重视环境问题。
* 《沙乡年鉴》:这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描述了作者对自然、土地、生态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观察。
* 《怎样观察一朵花——发现花朵的秘密生活》: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花朵的构造、生长、繁殖等方面的知识,并带领读者走进花朵的奇妙世界。
* 《花与鸭嘴兽》: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七十二番花信风》: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书籍,详细描述了七十二种花卉的生长习性、文化内涵和观赏价值。
* 《兰花的第二个世纪》:这本书以兰花为切入点,探讨了植物保护、生态恢复等问题,同时介绍了兰花的种植和鉴赏技巧。
* 《花卉:一部图文史》: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花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了花卉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 《传粉的力量》:这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介绍了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展示了传粉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花间闲事》:这是一本介绍花卉文化的随笔集,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述了与花卉相关的趣事、逸闻和感悟。
* 《野花999》: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999种野花的识别特征和生态习性,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野花鉴赏指南。
* 《好孩子的自然观察课:叶》:这本书以叶为主题,介绍了不同种类植物的叶子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供了观察叶子的方法和技巧。
* 《鲜花帝国——鲜花育种、栽培与售卖的秘密》: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鲜花的育种、栽培、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探讨了鲜花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 《桃之夭夭:花影间的曼妙旅程》:这本书以桃花为切入点,探讨了花卉与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同时展示了作者对花卉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植物传播花粉的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植物传播花粉的书籍推荐:
1. 《植物传粉生态学》(Plant-Pollinator Interactions)- Nickolas M. Waser 和 Jeff Ollerton 合著,该书详细介绍了植物传粉的生态学理论和实践。
2. 《植物的性别和性传播》(Sexual Plant Reproduction)- P.K. Endress 和 E.M. Givnish 编写,该书讨论了植物性别和花粉传
播的进化机制和专题。
3. 《花粉生物学》(Pollen Biology)- Dafni A. ,書中覆盖了
花粉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花粉形态学、发育、结构与功能等。
4. 《植物传粉生物学》(Plant-Pollinator Biology)- Parker F.D. 等合著,该书系统地研究了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花朵特征和媒介生物的生态学。
5. 《植物繁殖生物学》(Plant Reproductive Biology)- Barbara
A. Schaal 等合著,该书介绍了植物的繁殖策略、花朵发育和
传粉生物的互动关系。
这些书籍可以为读者提供有关植物传播花粉的深入了解,并探讨相关的生态学、进化学和生物学理论。
引文格式:杨润, 胡倩倩, 张晓东, 等. 川续断传粉生物学特征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38(4): 644−651.DOI: 10.12101/j.issn.1004-390X(n).202211012川续断传粉生物学特征研究*杨 润1, 胡倩倩2, 张晓东3, 王 硕4, 段绍凤1, 杨和团4, 杨秋雄1, 梁艳丽1 **(1.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1;2.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37;3. 寻甸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昆明 655299;4.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099)摘要: 【目的】研究川续断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和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确定其传粉生物学特征。
【方法】以白色和紫色花药的川续断为试验材料,利用TTC 法、I 2-KI 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记录和观察柱头的发育变化,统计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结构。
【结果】川续断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当天最高,14: 00花粉活力最大,之后花粉活力逐渐降低。
开花第3 天柱头开始具有可授性,第5~6 天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大,说明川续断为雌雄异熟、雄性先熟类型。
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蝶类和蝇类等10余种昆虫,蜜蜂类为主要传粉者,访花高峰期出现在11: 30—12: 30和16: 00。
川续断花药为条状,花粉粒具有3个萌发孔,为近球形的等极花粉粒,属于大花粉粒,花粉表面布满刺状突起。
【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川续断的良种繁育、杂交育种及高效栽培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川续断;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中图分类号: S567.239.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0X (2023) 04−0644−08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llinationBiology of Dipsacus asperoidesYANG Run 1,HU Qianqian 2,ZHANG Xiaodong 3,WANG Shuo 4,DUAN Shaofeng 1,YANG Hetuan 4,YANG Qiuxiong 1,LIANG Yanli 1(1.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n Germplasms Utilization & Inno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 Southwest, 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edicinal Plant Biology, Kunming 650201, China; 2. Zhongshan Zhongzh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Zhongshan 528437, China; 3.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of Xundian County,Kunming 655299, China; 4. Baosh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aoshan 678099, China)Abstract: [Purpose ]To study the pollen viability, stigma receptivity, flower visiting insects and pollen grain shape of Dipsacus asperoides , and to determine the pollination biology of it.[Methods ]Using two kinds of D. asperoides with white and purple anther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pollen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TTC method, I 2-KI method and peroxidase method; the stigma recep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benzidine-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the developmental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38(4):644−651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E-mail: ********************收稿日期:2022-11-10 修回日期:2023-07-11 网络首发日期:2023-08-18*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专项(202102AA310045)。
植物繁殖生物学中的传粉与传种植物繁殖生物学是研究植物如何繁衍后代的科学。
在植物的繁殖中,传粉和传种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本文将从传粉和传种的定义、过程、机制以及重要性方面展开论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繁殖的生物学过程。
一、传粉的定义与过程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传递到雌蕊(花的雌性生殖器官)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风、水、昆虫、鸟类等介体完成。
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传粉方式,这直接影响了植物繁殖的效率和适应性。
1. 风媒传粉:风媒传粉是指花粉通过风力传播到其他花朵上的方式。
风媒植物一般具有小花、大量花粉和扩散性花粉,以便在风中传播。
典型的风媒植物包括松树、柏树等。
2. 水媒传粉:水媒传粉是指花粉通过水运动传播到其他花朵上的方式。
水媒植物一般生长在水中或水边,花朵通常呈现出坠水状或浮水状。
举个例子,亚热带地区的水仙花就是一种水媒植物。
3. 动物媒介传粉:动物媒介传粉是指花粉通过动物传播到其他花朵上的方式。
这是最常见的传粉方式,包括昆虫、鸟类、蝙蝠等。
昆虫传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这其中以蜜蜂、蝴蝶、飞蛾等最为重要。
二、传种的定义与过程传种是指有机生物(包括植物)通过种子的形式繁衍后代的过程。
传种的过程包括授粉、胚珠发育、种子成熟和种子传播等几个重要阶段。
1. 授粉:授粉是传种的起始阶段,即雄蕊花粉传递到雌蕊的过程。
在植物繁殖中,授粉可以是自花授粉(花粉来自同一株植物的同一花或不同花)、异花授粉(花粉来自不同植物的花)和杂交授粉等。
2. 胚珠发育:在正常的传种过程中,经过授粉后,花粉萌发并发育成授粉管,授粉管进入子房,与子房中的胚珠结合。
胚珠发育过程有均二型胚珠发育和单一型胚珠发育两种。
3. 种子成熟:在胚珠发育过程完成后,胚珠转化为种子,并被子房壁所包裹,逐渐成熟。
4. 种子传播:成熟的种子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这是保证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
三、传粉与传种的重要性传粉和传种作为植物繁殖生物学中重要的过程,对植物的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味子科几种植物的传粉生物学和种子散播的开题报告
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是一种有着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科。
该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越南等地区,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物种为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五味子科植物的传粉生物学是研究这些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五味子科植物与其传粉者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种类的植物可能存在不同的传粉方式
和传粉者。
下面是具体的研究内容:
1. 研究五味子科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传粉方式和传粉者。
2. 研究五味子和其他重要五味子科植物的花部形态特征和花部色彩,并根据这些特征探讨它们与传粉者的关系。
3. 分析五味子科植物的花粉性状和花粉数量,以及花朵开放时间和花期长度,研究这些特征与传粉者之间的关联。
4. 研究五味子科植物种子的散布方式和传播机制,探究不同物种之间的区别及其对种子扩散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的探讨,可以加深对五味子科植物的传粉生物学和种子散播的认识。
在实践过程中,还应利用准确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观察
和数据分析,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
这些结果对于五味子科植物的保护和利用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些书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个人整理出了一部分与传粉生物学相关的书籍名录,并附上了部分书的电子版下载地址,传出来跟大家共享。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些书肯定只是这方面的一小部分,网友们可以把没有列出来的书名补上,或有这些书的电子版,可以上传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共同促进大家的理论基础,正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
有关传粉生物学的书籍汇总1.《植物界异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达尔文著萧辅译
电子版下载/contents.html
2.《兰科植物的受精》达尔文著
电子版下载/contents.html
3.《同种植物的不同花型》达尔文著
电子版下载/contents.html
4.《植物生活史进化与繁殖生态学》张大勇著
电子版下载/forum/download.php?id= 53767
5.《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Flowers》作者:Lawrence D. Harder, Spencer Charles Hilton Barrett
电子版下载/forum/viewtopic.php?t=1 4669
6.《Evolution and function of heterostyly》作者:Spencer
C. Barrett
7.《Major evolutionary transitions in flowering plant repr oduction》作者:Spencer Charles Hilton Barrett
8.《Floral biology: studies on floral evolution in animal-p ollinated plants》作者:David G. Lloyd,Spencer Charles Hi lton Barrett
9.《Pollination ec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作者:Amo ts Dafni
10.《pollen and pollination》作者:Amots Dafni,M. Hesse, Ettore Pacini
11.《Practical Pollination Biology》作者:Amots Dafni, Pet er G Kevan and Brian C Husband
12.《Plant-Pollinator Interactions: From Specialization to Generalization》作者:Nickolas Merritt Waser, Jeff Ollerton
13.《Competition for pollin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flow ering time》作者:Nickolas Merritt Waser
14.《The pollination of flowers by insects》作者:A. J. Ric hards
15.《Plant breeding systems》作者:A. J. Richards
16.《Lost Sex:The Evolutionary Biology of Parthenogene sis》作者:Isa Schön, Koen Martens and Peter Dijk 17.《The natural history of pollination》作者:Michael C.
F. Proctor, Peter Yeo, Andrew Lack
18.《Cognitive Ecology of Pollination: Animal Behaviour a nd Floral Evolution》作者:Lars Chittka, James D. Thoms on
电子版下载:/bbs/attachments/ 40263-02.pdf
19.《reproductive allocation in plants》作者:Edward G. R eekie, Fakhri A. Bazzaz
20.《The principles of pollination ecology》作者:Knut Fa egri, Leendert Pijl
21.《Evolutionary Ecology Of Plant Reproductive Stratergi es 》作者:Thomas Johannes de Jong, Petrus Gerardus L eonardus Klinkhamer
22.《Flowers: evolution of the floral architecture of angi osperms》作者:Guillaume Tcherkez
23.《Gender and sexual dimorphism in flowering plants》Monica A. Geber, Todd E. Dawson, Lynda F. Delph 24.《Ecology and evolution of plant reproduction》作者:R obert Edward Wyatt
25.《Techniques for pollination biologists》作者:Carol An n Kearns, David William Inouye
26.《Reproductive allocation in plants》作者:Edward G.
Reekie,Fakhri A. Bazzaz
27.《Pollination Ecology and the Rain Forest》作者:Davi
d W. Roubik, Shoko Sakai and Abang A. Hamid Karim
28.《Experimental pollination an outline of the ecology of flowers and insects》作者:Frances Louise Long, Frederic Edward Clements
29.《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作者:Bernhardt, Peter 刘华杰译
30.《花朵的秘密生命》作者:Sharman Apt Russell 钟友刚译…………
哈哈,自己先补一个
31.《The anther: form, function, and phylogeny》作者:William G. D'Arcy, Richard C. Keating
继续更新
32. 《Evolutionary Ecology of Plant Reproductive Strategi es 》by Tom de Jong and Peter Klinkhamer,
介绍/gb/knowledge/isbn/item57 08106/?site_locale=en_GB
33. Plant-Animal Interactions - An Evolutionary Approac
h. by Herrera C. M. and Pellmy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