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生僻词汇解释(一)
- 格式:doc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35
生僻词语大全附带解析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3、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4、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5、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7、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8、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9、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0、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1、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2、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3、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4、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孚,使人信服。
15、不为(w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6、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7、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8、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19、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0、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文言文生僻字词大全,让你轻松应对古文阅读古文阅读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有些生僻字词看起来让人望而却步。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文言文生僻字词大全,让你轻松应对古文阅读。
一、生僻字1、㶉读音:zhàn解释:汉字的上部分,意为水草滋长。
例句:水草滋长,乃生于㶉之间。
2、讦读音:jié解释:汉字的上部分,意为重复相控非善意相向。
例句:相互讦,则不能相容。
3、飚读音:biāo解释:汉字的上部分,意为狂风卷地,猛烈。
例句:狂风飚起,大树凋零。
4、跖读音:zhí解释:汉字的上部分,意为脚后跟。
例句:跖部贴地,低头走路。
5、聃读音:dān解释:汉字的上部分,意为孔圣人之言。
例句:学习圣人之道,得而聃之。
二、生僻词1、丹铅发音:dān qiān解释:丹铅是红色矿物的一种,也可用作颜料。
例句:握笔涂鸦,用丹铅勾勒出美丽的庭院。
2、谒王发音:yè wáng解释:敬辞,向王表示敬意。
例句:举行盛大的仪式,谒王为尊,庄严肃穆。
3、颉颃发音:xié huāng解释:形容动作急促,头发飘动。
例句:战马奔腾,骑士颉颃,一时间尘烟四起。
4、蹉跎发音:cuō tuó解释:形容时间虚度,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例句:蹉跎岁月,空留遗憾和懊悔。
5、蛰伏发音:zhé fú解释:形容那些躲在地下或角落里的动物,比如蛇、熊等。
例句:久居深山,蛰伏不出,令人觉得神秘莫测。
以上就是文言文生僻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的古文阅读有所帮助。
记得多读多练,才能掌握优秀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主要生僻字全解之一禊 xì〈名〉(1) 古代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 [an ancient sacrifice held on the edge of a river]武帝禊霸上还。
——《史记》(2) 又如:禊日(禊事活动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举行的临水祓除不详的祭事)龀(齔)chân ㄔㄣˋ◎小孩换牙(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童~(年幼)。
瘳chōu ㄔㄡˉ◎病愈。
◎损害,减损。
悛quān ㄑㄩㄢˉ◎悔改:~心。
~改。
~革(悔改)。
~容(悔改的表情)。
怙恶不~(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过而不~,亡之本也。
籴(糴)díㄉㄧˊ◎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米。
遏~(阻止灾区来买粮食)。
粜(糶)tiào ㄊㄧㄠˋ◎卖粮食:~米。
~谷。
~粮。
兗(兖)yǎn ㄧㄢˇ〈名〉◎同“沇”。
水名。
也作“渷”。
◎地名。
1.古州名,我國古代九州之一。
漢武帝置十三郡刺史。
轄區約當今山東省西南部,明代為兗州府。
2.縣名。
在山東省中部偏南,津浦鐵路經此。
◎括,箭的末端。
◎姓。
槌chuíㄔㄨㄟˊ◎敲打用具:~儿。
棒~。
鼓~子。
◎古同“捶”,敲打。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枹bāo〈名〉枹树。
有的地区叫小橡树 [glandbearing oak;Japanese silkworm oak]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
种子可用来提取淀粉,树皮可以制栲胶fú〈名〉(1) (形声。
从木,包声。
本义:鼓槌) 同本义 [drumstick]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宋·苏轼《石钟山记》(2) 又如: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挟(挾)xiãㄒㄧㄝˊ◎用胳膊夹着:~持。
~山超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
◎倚仗势力或抓住人的弱点强迫人服从:要(yāo )~。
~制。
~势(仗势)。
◎心里怀着(怨恨等):~恨。
~怨。
~嫌。
100个古汉语生僻字,你读对几个,太难了(1)纛(音“道“)两种解释:一、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二、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2)恚(音“会”)意思为怨恨、愤怒。
(3)彖(音“团”、四声)《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彖辞。
(4)掾(音“院”)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5)旒(音“留”)两种解释:一、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二、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6)旱魃(音“拔”)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7)杨思勖(音“序”)唐玄宗时期宦官。
罗州石城人,本性苏,从小进宫,被杨姓宦官收养后改姓。
他跟随唐玄宗平定了宫廷政变,升左监门卫将军。
开元年间,先后平定了安南梅叔鸾、五溪覃行章、邕州粱大海、泷州陈行范的叛乱,屡立战功,是玄宗得力帮手。
专管征伐的事,所受到的宠信与高力士相似。
他虽然非常勇猛,不过性情也比较凶狠,对待俘虏十分残忍。
杨思勖虽然是太监,但生性刚毅果决,有军事才能,只是性情凶暴,每次俘虏敌人,大多生剥其面,甚至剥去头皮,手下士卒,无不畏惧,也因此惟命是从,所向立功。
内给事牛仙童出使幽州,被密报接受刺史张守珪的贿赂,唐玄宗大怒,命杨思勖杀之。
杨思勖将牛仙童绑起来,生挖其心,砍去手足,割其肉而生吞,残酷无比。
(8)妫(音“归”)姓氏。
(9)姒(音“四”)姓氏。
(10)敕(音“赤”)帝王的诏书、命令。
(11)薨(音“轰”)古代称诸侯之死。
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2)虿(音“拆”四声)古书上说的蝎子一类的毒虫。
(13)貔貅(音“皮休”)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14)彘(音“至”)猪的意思。
(15)豸(音“至”)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
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尔雅》(16)铉(音“眩”)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
也用来比喻三公等重臣。
(17)毓(音“玉”)生育、孕育。
100个生僻古汉语词汇zhì pū【踬仆】【释义】跌倒。
【例句】柳宗元《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zhuó zhuó【濯濯】【释义】清新、明净。
【例句】韩愈《南山诗》: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lǐ【醴】【释义】一种甜酒。
【例句】《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guī tà【闺闼】【释义】指家门、家庭。
【例句】《文选·与侍郎曹长思书》:悲风起于闺闼,红尘蔽于机榻。
bēi zōu【卑陬】【释义】惭愧的样子。
【例句】《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tuān lài 【湍濑】【释义】水流疾速【例句】曹植《洛神赋》: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bù huáng【不遑】【释义】无暇,没有闲暇。
【例句】《诗·小雅·四牡》: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cǎn lǐn【憯懔】【释义】又忧又惧【例句】嵇康《琴赋》:是故怀戚者闻之,莫不憯懔惨凄。
yá niè【芽蘖】【释义】植物刚长出的枝芽。
【例句】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谓微过,当绝芽蘖;勿谓小患,当窒孔穴。
hàn dàn【菡萏】【释义】荷花【例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qī chí【栖迟】【释义】漂泊失意。
【例句】李贺《致酒行》: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miǎn shì【眄视】【释义】斜着眼看【例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bǐkāng【秕糠】【释义】秕子和糠,均属糟粕。
指没有价值的东西。
【例句】元·萨都剌《雪米》:风流灞上寻诗客,千古无人说秕糠。
yán chī【妍蚩】【释义】美好和丑陋【例句】欧阳修《洛阳牡丹图》诗: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
夫文言文者,古人之言也,其辞藻华丽,意蕴深远,然其中实词繁复,往往令人费解。
今日特为诸君解析文言文中之超难实词,以助诸君阅读之便捷。
一、缱绻(qiǎn quǎn)缱绻,状词,形容情感缠绵不断,如:“此情缱绻,难舍难分。
”翻译:这种情感如同缠绵不断的丝线,难以割舍,难以分离。
二、蟪蛄(huì chú)蟪蛄,名词,指蝉的幼虫,因其叫声如同蟋蟀,故得名。
如:“蟪蛄鸣于野,草木皆知。
”翻译:蝉的幼虫在野外鸣叫,草木都知道。
三、蟾蜍(chán chú)蟾蜍,名词,指一种两栖动物,常在夜间鸣叫。
如:“月黑风高,蟾蜍夜鸣。
”翻译:月亮黑暗,风高气爽,蟾蜍在夜间鸣叫。
四、蟪蛄鸣(huì chú míng)蟪蛄鸣,动词短语,指蝉的幼虫鸣叫。
如:“蟪蛄鸣于野,草木皆知。
”翻译:蝉的幼虫在野外鸣叫,草木都知道。
五、蟠桃(pán táo)蟠桃,名词,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仙桃。
如:“蓬莱仙境,蟠桃会上,群仙聚首。
”翻译:在蓬莱仙境,蟠桃会上,众仙聚集。
六、蟠龙(pán lóng)蟠龙,名词,指盘曲的龙形。
如:“此龙蟠卧于山巅,状甚威严。
”翻译:这条龙盘卧在山顶,样子非常威严。
七、蟪蛄泣(huì chú qì)蟪蛄泣,动词短语,指蝉的幼虫哭泣。
如:“蟪蛄泣于林,声声哀怨。
”翻译:蝉的幼虫在树林中哭泣,声音声声哀怨。
八、蟪蛄吟(huì chú yín)蟪蛄吟,动词短语,指蝉的幼虫吟唱。
如:“蟪蛄吟于山巅,声声悦耳。
”翻译:蝉的幼虫在山顶吟唱,声音声声悦耳。
九、蟪蛄号(huì chú hào)蟪蛄号,动词短语,指蝉的幼虫号哭。
如:“蟪蛄号于野,声声凄厉。
”翻译:蝉的幼虫在野外号哭,声音声声凄厉。
十、蟪蛄鸣(huì chú míng)蟪蛄鸣,动词短语,指蝉的幼虫鸣叫。
优美的古文生僻词兰因: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
所以“兰因”经常被用来比喻像兰花一样美好的前因钟鱼:寺院撞钟之木。
因制成鲸鱼形,故称。
亦借指钟、钟声。
苹苹:草聚生貌。
宋玉《高唐赋》:“涉漭漭,驰苹苹。
”霜蟾:指月亮。
月光如霜,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寒莹:清爽透彻的蓝天。
周邦彦《蕙兰芳引》:“寒莹晚空,点清镜、断霞孤鹜。
”蜀魄:亦称“蜀魂”,指杜鹃。
相传蜀主名杜宇,号望帝,死化为鹃。
春月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
”故称。
薜荔(bì lì)衣:用薜荔的叶子制成的衣裳,借以称隐士的服装。
孟郊《送豆卢策归别墅》诗:“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令君香:汉代荀彧曾守尚书令,人称荀令君,得异香,至人家坐,三日香气不歇。
后多以“令君香”指高人雅士之风采。
桃叶:晋王献之的爱妾名,后借以指爱恋的女子或情人。
周邦彦《三部乐》:“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芸台:芸香有杀虫效果,古代常用以保护书籍,因此藏书处或掌管图书的官属即称“芸台”或“芸阁”。
蓂míng 荚: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
它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每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
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
鹊印:干宝《搜神记》载,张颢得到山鹊所化之石,内有金印,后来张颢官至太尉,人们遂以“鹊印”指得官的喜兆。
盥薇:用蔷薇露洗手。
冯贽《云仙杂记·大雅之文》:“ 柳宗元得韩愈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薰玉蕤香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
’”以下是用字生僻的词:(1)名词曜灵yào líng :太阳霜颸shuāng sī:秋风。
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七:“翠景何的砾,霜颸飘空虚。
”妙鬘mán :乌发如云虚霩xū kuò :亦作“虚廓”。
道家指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
后亦指天。
淩澌líng sī:流动的冰凌。
苏轼《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一、翳翳《诗经·卫风·硕人》云:“翳翳者,美人之颀也。
”翳翳,音yì,意为高大、挺拔。
此处形容美女身材高大,形态优雅。
二、嶙峋《楚辞·离骚》有云:“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嶙峋,音lín xún,意为山峰高耸,形容山势险峻。
此处形容路途遥远,山势险峻,体现了作者求索之路的艰难。
三、忉忉《诗经·卫风·淇奥》中:“忉忉者,君子之志也。
”忉忉,音dāo dāo,意为急切、忧虑。
此处形容君子心情急切,忧虑国事。
四、谲诡《楚辞·离骚》云:“谲诡之词,吾将言兮。
”谲诡,音jué guǐ,意为诡异、奇特。
此处形容作者要言辞诡异,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绮靡《诗经·周南·关雎》中:“绮靡之态,不可方物。
”绮靡,音qǐ mǐ,意为华丽、柔美。
此处形容女子的姿态华丽柔美,难以用言语形容。
六、翳翳《楚辞·离骚》有云:“猗嗟兮,美人之颀也。
”翳翳,音yì,意为高大、挺拔。
此处形容美女身材高大,形态优雅。
七、嶙峋《诗经·卫风·淇奥》中:“山有嶙峋,隰有泮泮。
”嶙峋,音lín xún,意为山峰高耸,形容山势险峻。
此处形容山势险峻,给人以壮观之感。
八、忉忉《诗经·邶风·简兮》中:“忉忉者,我心忧矣。
”忉忉,音dāo dāo,意为急切、忧虑。
此处形容作者心情急切,忧虑国家大事。
九、谲诡《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谲诡之状,不可名状。
”谲诡,音jué guǐ,意为诡异、奇特。
此处形容东皇太一的神秘形象,难以用言语形容。
十、绮靡《诗经·邶风·击鼓》中:“绮靡之音,令人心醉。
”绮靡,音qǐ mǐ,意为华丽、柔美。
此处形容鼓声华丽柔美,令人陶醉。
总之,古汉语生僻之词,虽不常见,但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生僻成语大全及解释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僻成语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生僻成语及解释1:1、牛衣对泣,典故名,成语,典出《汉书·王章传》。
汉代王章为渚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
遂用“牛衣对泣”等谓夫妻共守贫穷,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王章为诸生学于长安,生病无被,躺在牛衣中,向妻涕泣、诀别。
后遂用“牛衣对泣、牛衣夜哭、牛衣当被、王章被、卧牛衣、眠牛衣、拥牛衣、泣牛衣、牛衣泪”等谓夫妻共守贫穷,或形容寒士贫居困厄的凄凉之态。
2、兀兀穷年: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
比喻做事不辞劳苦。
兀兀: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现比喻一年辛辛苦苦的工作。
3、蜀犬吠日[shǔquǎnfèirì]【解释】: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
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
比喻少见多怪。
【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4、犀牛望月:出自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比喻害怕类似的东西,亦指炎热的暑天,另有神话传说若干。
5、“黄钟大吕”:典出《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
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
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
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6、白龙鱼服: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
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7、不舞之鹤bùwǔzhīhè【释义】舞:舞蹈。
古风生僻词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古风常常使用一些生僻词汇,这是由于古代文化背景和时代特殊性所产生的。
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古风生僻词汇。
1.肆虐:指猖獗放肆、无法控制的行为。
如“瘟疫肆虐,人心惶惶”。
2.鬻酒:鬻指出售,酒即酒类饮料。
如“酒家鬻酒,桌上一片热闹”。
3.瘠薄:指土地不肥沃,无法支撑农业生产。
如“土地瘠薄,麦收不丰”。
4.立意:指文学作品的基本思想或主旨。
如“这篇文章的立意很明确,主题鲜明”。
5.苟且:指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过着平庸、无意义的生活。
如“过着苟且的生活,没有一点追求”。
6.纡尊降贵:指放弃志向、降低自己的格调。
如“他本有远大的志向,却纡尊降贵,最终一事无成”。
7.风华正茂:指人处于青春盛世、极具才华和潜力的时期。
如“这位年轻人风华正茂,未来可期”。
8.苍白无力:指颜色或表现力弱,没有生气。
如“这幅画色彩苍白无力,缺乏灵性”。
9.浩荡深重:指气势雄伟,深沉感人。
如“他的歌声浩荡深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滔滔不绝:指说话或写作时连续不断,决不停歇。
如“他的演讲滔滔不绝,让人目不暇接”。
11.珍馐美馔:指精美的饮食佳肴。
如“请客的菜肴十分珍馐美馔,让人大饱口福”。
12.飘摇不定:指物体或意见摇摆不定,难以保持稳定状态。
如“他的生意一直在飘摇不定,难以有效盈利”。
13.狼狈为奸: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合谋,进行一些卑鄙行为。
如“这两个人狼狈为奸,合谋逃避法律的制裁”。
14.借尸还魂:指借助他人或事物,使自己重新活跃起来。
如“这场演出借尸还魂,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15.化敌为友:指原本关系对立的人或组织,通过一些手段变得友好。
如“他们通过友好协商,成功化敌为友,实现了共同的目标”。
古诗词古怪的词语1.祅(yāo):出自《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指灾祸,战乱。
2.鄹(zōu):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指古代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
3.鷇(kòu):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指鸟雏,小鸟。
4.蝍(jí):出自《汉书·扬雄传》。
指一种有臭气的野蜂。
5.穛(zhuō):出自《诗经·大雅·生民》。
指收获。
6.茦(gé):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一种硬壳果。
7.獝(xù):出自《左传·庄公八年》。
指失节的禽鸟。
8.齸(yī):出自《淮南子·天文训》。
指眼睛。
9.瘖(yīn):出自《国语·周语下》。
指哑,不说话。
10.顝(kū):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指一种怪鸟。
11.飜(fān):出自《汉书·扬雄传》。
指翻,覆。
12.疛(zhǒu):出自《淮南子·本经训》。
指肚子痛。
13.蠮(yē):出自《本草纲目·鳞部》。
指一种寄生蜂。
14.驌(sù):出自《左传·定公九年》。
指黑色的马。
15.魆(xū):出自《说文解字·示部》。
指鬼,幽暗,隐蔽处。
16.鴱(ài):出自《广雅·释兽》。
指一种有角的小兽。
17.礿(yuè):出自《礼记·月令》。
指祭祀名,古代以日月之辰祭祀宗庙祖先的日子。
18.輷(hōng):出自《淮南子·兵略训》。
指车行的声音。
19.檿(yǎn):出自《山海经·北山经》。
指山桑,一种可以做弓的树木。
20.衳(zhōng):出自《汉书·扬雄传》。
指古代神话中的赤水女子,为炎帝之妻。
1 阰:音批,山坡2 汩:音玉,氺流急速状3 茝:chai3,白芷4 齌:音季,疾,指暴怒5 謇謇:音减减,耿直6 姱:音夸,美好7 顑颔:音砍汉饥而黄瘦8 纚纚:音洗,长而美9 鞿羁:音机机,10 马缰与马笼头11 谇:音碎,责骂12 纕:音香,佩戴13 诼:音捉,诽谤14 偭:音缅,违背15 忳:音屯,忧愁16 侘傺:音诧翅,心神不定,失志气怅然17 婞直:音姓,刚直18 菉:音录,淡叶竹19 葹:音施,卷耳20 薋:音资,堆积21 阽:音店,临近危险22 枘:音芮,木榫23 篿:音专,茅的一种24 朌:音分,巫朌25 剡剡:音演,光亮26 矱:音越,矩矱27 儇:音轩,儇媚28 縠:音互,纤縠29 漼:音璀,折回30 埒:音列,埒簇角妙31 髾:音烧,女上衣装饰32 袿:音桂,古女子上衣33 嫽:音辽,美好34 姁媮:音须鱼,悦美貌35 窴:音填,同填36 洿:音污,深沟37 枲:音西,枲麻花38 鬿:音奇,鬿雀,吃人怪鸟39 鼌:音朝,鼌饱40 蠥:音聂,灾难41 彃:音必,彃日42 箙:音服,箭囊43 囏:音间,熊囏44 肬:音优,赘肬45 咍:音嗨,讥笑46 瞀:音貌,闷瞀,心乱47 忳:音屯,忧伤48 罻:音喂,捕鸟网49 牉:音判,裂开50 糳:音做,舂51 欸:音皑,通唉52 陼:音主,枉陼,地名53 眴:音顺,注视54 笯:音奴,鸟笼55 眙:音斥,直视,盼望56 菀:音玉,通郁57 娭:音西,游乐嬉戏58 摅:音舒,舒展59 雰:音分,霜雪降落状60 悐悐:音替,通惿惿61 怊:音超62 蹠:音志,足踩之处63 谌:音陈,实际上64 頩:音平,气色好65 脕:音万,有光泽66 曭:音躺,阴暗67 踥蹀:音妾谍68 憍:音交,通骄69 纁:音曛,通曛70 厖:音忙71 訑:音但,訑謾,欺诈72 氾泭:泛桴73 贶:音况,光明,美大74 乣:音纠,通纠75 曶曶:音忽,同忽忽76 唫:音银,通吟77 旍:音旌,同旌78 担撟:音结交,心情放纵79 睨:音逆,斜眼看80 玄螭:音吃,无角黑龙81 蟉虬:音流求,盘曲82 轩翥:音住,高飞83 悃悃:音捆,忠厚老实84 婾生:音偷,偷生85 餔:音补,吃86 歠:音啜,饮用87 汶汶:音门,污浊88 未沬:音媚,不停止89 爢散:音米,细碎离散90 觺觺:音异,角锐利91 敦脄:音眉,厚背92 蒻:音弱,柔软93 絚:音更,通亘,贯通94 睩:音路,眼珠转动95 桷:音决,方型椽子96 芰:音鸡97 陂陁:音坡陀,山坡98 穱:音茁,早孰的麦99 挐:音如,掺杂100 臑:音闹,前肢101 柘:音这,甘蔗102 臛:音霍103 粔籹:音巨女,一种饼104 酡:音陀,酒后面色红105 搷:音天,打击106 歈:音于,歌曲107 簙:音博,古代一种棋108 浃行:音夹,遍行109 浟浟:音攸,水流湍急110 鰅鳙:音鱼,传说怪物111 赩:音西,红色112 菰:音古,菰粱,菰米113 苴蒪:音破,蘘荷,114 蘘:音瓤115 煔:音前,开水中烫煮116 鰿:音记,鲫鱼117 歠:音辍,缺少118 糵:音喦,酒曲119 譔:音赚,陈述120 嫭:音户,好121 嫮:音户,美好122 媔:音偭,眼睛美好含情123 靥:音夜,酒窝124 嘕:音先,笑125 霤:音咎,屋上流下的水126 壛:音言,长廊127 畛:音诊,田间道路128 憭栗:音辽,悲怆凄凉129 泬寥:音谑,空旷130 鹍:音鲲,鹍鸡鸟名131 朅:音且,朅而归,去而复反132 軨:音灵,车栏133 欿傺:音砍憏,枯萎,凋落134 萷:音梢,通梢135 橚椮:音萧森,叶落而树枝光秃136 俇:音逛137 駒跳:音局,跳跃138 嵺:音寥,通寥139 霠曀:银亿,阴暗140 黕:音但,黑141 巇:音西,险巇142 禂:音道,短衣143 惛惛:音门,忧愁烦闷144 怐愗:音扣貌,愚昧145 躣躣:音渠,行走貌146 薤:音谢,薤露147 鬐:音鳍,通鳍148 齞唇:音艳,暴牙149 踽:音举150 溥畅:音普,普遍畅通151 淜滂:音乒乓,风击物声152 熛怒:音猋,震撼状153 耾耾:音轰,相声词154 塕:音翁上,尘土155 堀堁:音酷课,尘埃突起156 齰:音择157 晢:音哲,光明158 稸水:音续,积水159 濞:音屁,大水暴发声160 遘时:遇到好时代161 欿:音顑,愁苦貌162 擥:音揽,通揽163 娵:音具,孟娵,古美女164 甑窐:音憎挖,瓦器165 涫沸:音惯,水沸腾166 剞劂:音疾决,镂刻用的刀与凿子167 櫺:音棂,窗闌上刻有雕花的格子168 箟簬:音俊路,竹子,良竹以为箭169 黀蒸:音啁,麻干170 陿:音狭,同狭171 眐眐:音整,独行貌172 阘茸:音榻,小人173 沕:音务,潜伏不见174 翮:音合,鸟翅膀175 惢:音蕊176 劦:音斜177 歮:音色178 叕:音李179 轟:音轰180 鱻:音鲜181 孨:音你182 兲:音天183 雦:音鸡184 垚:尧185 灥:音讯186 姦:音奸187 赑:音必188 舙:音奇189 掱:音扒,扒手190 麤:音粗191 骉:粗骠192 羴:粗膻193 猋:音彪194 犇:音奔左转:1 棐:音斐,地名2 隤敳:音魋皑3 檮戭:音桃,懤衍4 鸇:音沾,猛禽5 邥:音沈,地名6 鄋:音搜,鄋瞒7 咺:音选,宰咺8 賵:音凤,附葬用品9 赙:音付,助丧之物10 祭:音在,祭仲11 偾:音愤,仆也12 獳:音诺,音如13 眕:音轸目有所恨而止14 翚:音辉,公子翚15 芟:音山,刈草也16 菅:音官,地名音官17 阏:音饿,公孙阏18 辀:音粥,车辕也19 豭:音加,公猪也20 邘:音于,地名21 蒍:音伟,地名22 薳:音委,薳章,通蒍23 邗:音寒24 絺:音吃25 隰:音习26 郕:音成,通成27 欑:音船28 隤:音颓,地名29 寪:音伟,馆于寪氏30 珽:音挺,天子所用笏31 紞:音胆,系瑱之带32 免:音问,太子免33 腯:音突,音纯,肥腯34 郧:音云,国名35 趡:音锤,鲁地名36 蔇:音即,通暨37 郳:音倪,通倪38 繻:音如,音需。
夫文言文,乃先秦之遗风,汉魏之瑰宝,其辞藻华丽,韵味悠长。
然其中多有少见字词,或不解其意,或难以记忆。
今试以数例,略作浅析,以飨读者。
一、眦(zì)眦,目旁也。
犹言眼角。
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曰:“汉王与信相视而笑,眦裂颔脱。
”此句中,眦裂即眼角裂开,形容欢笑之状。
二、诎(qū)诎,屈也,引申为困顿、穷困。
如《论语·雍也》中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其诎也,人必信之。
”此句中,诎即困顿,意指贫贱之时,人必信之。
三、裾(jū)裾,衣襟也。
如《诗经·卫风·硕人》中曰:“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此句中,褧衣即裾衣,形容女子身着华丽的衣服。
四、蹯(fān)蹯,小腿也。
如《庄子·逍遥游》中曰:“吾尝游于昆仑之墟,见一巨人,蹯长数丈。
”此句中,蹯长数丈,形容巨人之小腿极长。
五、轹(lì)轹,磨也,引申为折磨、困扰。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曰:“晋侯将伐郑,告之曰:‘吾将轹尔国,尔其无惧。
’”此句中,轹尔国即折磨你的国家,表示晋侯将要对郑国进行征伐。
六、赜(zé)赜,深奥也。
如《庄子·秋水》中曰:“吾闻有神人,名之曰‘赜’,不知其状,不知其形。
”此句中,赜即深奥,形容神人之神秘。
七、赜(yí)赜,疾走也。
如《诗经·邶风·击鼓》中曰:“于乎,赜矣!我思古人。
”此句中,赜矣即疾走的样子,表示诗人思念古人。
八、赜(yì)赜,地名,今属山东省。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曰:“晋侯将伐齐,告之曰:‘吾将赜尔国。
’”此句中,赜即地名,表示晋侯将要对齐进行征伐。
九、赜(zhì)赜,藏匿也。
如《史记·孔子世家》中曰:“孔子贫且贱,其母赜之。
”此句中,赜之即藏匿,表示孔子的母亲将他藏匿起来。
十、赜(xī)赜,明白也。
如《诗经·小雅·伐木》中曰:“伐木丁丁,鸟鸣赜赜。
1. 狐不火(hú bù huǒ)翻译:狐狸不点火解释:此词语并非字面意思,而是指狐狸聪明狡猾,不轻易暴露自己。
后引申为形容人机智、狡猾。
2. 狗尾续貂(gǒu wěi xù diāo)翻译:狗尾巴接貂皮解释:原指古代官员穿貂皮袍子,因袍子不够长,就用狗尾巴来续接。
后用来比喻接续不当,显得荒唐可笑。
3. 猫哭老鼠(māo kū lǎo shǔ)翻译:猫哭老鼠解释:猫是老鼠的天敌,猫哭老鼠看似矛盾。
实则用来比喻假装同情,实则别有用心。
4. 鸡犬升天(jī quǎn shēng tiān)翻译:鸡狗上天解释:鸡犬升天原指人死后,家禽家畜也跟着升天。
后用来形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一人的成功带动周围人的受益。
5. 鸡飞蛋打(jī fēi dàn dǎ)翻译:鸡飞蛋打解释:鸡飞蛋打形容事情发生得不顺,结果一无所获。
6. 狗尾续貂(gǒu wěi xù diāo)翻译:狗尾巴接貂皮解释:同“狗尾续貂”(1),形容接续不当,显得荒唐可笑。
7. 鸡鸣狗盗(jī míng gǒu dào)翻译:鸡叫狗偷解释:鸡鸣狗盗形容盗贼的行为,后用来比喻卑鄙无耻的行为。
8. 狗仗人势(gǒu zhàng rén shì)翻译:狗仗人势解释:狗仗人势指狗依靠主人的势力行事,后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9. 鸡犬不宁(jī quǎn bù níng)翻译:鸡狗不安宁解释:鸡犬不宁形容家里不安宁,后用来比喻社会动荡,人心惶惶。
10. 鸡鸣狗吠(jī míng gǒu fèi)翻译:鸡叫狗叫解释:鸡鸣狗吠形容乡村早晨的景象,后用来比喻世道纷乱。
这些奇葩词语,既有幽默诙谐的一面,又有深刻寓意。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这些词语的来源和含义,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风趣。
中国古代冷僻词一些中国古代的冷僻词合辑,每个词都有独特的含义,太美好了!霡霂(mài mù):小雨。
滂霈(pāng pèi):雨盛之貌。
泬寥(xuè liáo):空旷而清朗的样子。
璀错(cuǐ cuò):繁盛,盛美的样子。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蓁莽(zhēn mǎng):指杂乱丛生的草木,跟葳蕤的意思很像。
缅邈(miǎn miǎo):渺远,遥远。
靃(huò)靡:草木微弱纷错的样子。
玓瓑(dì lì):珠光闪耀。
叆叇(àidài):指浓云遮日。
“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倥偬(kǒng zǒng):事情急迫匆忙、繁忙。
“戎马倥偬”。
鲤素:用鲤鱼寄的信。
古代人们用绢帛写信,装在鲤鱼腹内传给对方。
坠茵落溷(zhuì yīn luò hùn):人生就像树上的花朵,有些落在茵席上,有些落在粪坑里。
形容机遇不同,人生境遇和命运各有不同。
澄廓:清明辽阔。
亭曈:初出的太阳。
积潦(lǎo):雨后存积的大水。
陟遐(zhì xiá):远行,长途跋涉,倥侗(kōngtóng):愚昧无知。
卮言(zhī):自然随意或者支离破碎之言。
雉堞(zhì dié):指城上的矮墙,也就是锯齿状的垛墙。
辽敻(xiòng):指辽远宽阔。
遮莫(zhē mò):有“不管,任凭”的意思峬峭(bū qiào):风姿俊俏优美。
媕婀(ān ē):不能决定的样子。
圹埌(kuàng làng):一望无际,宁静辽阔。
流眄(liú miǎn):流转目光观看。
瓠犀(hù xī):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齐,色泽洁白,所以常用来比喻美人的牙齿。
阛闠(hūn hú):街市。
昧旦:天色将明而未明的时候。
熙熙曜曜:温和光亮的样子。
语文生僻词语解释语文生僻词语解释(一)1、觊觎(jì yú).渴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1.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2.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
2、龃龉(jǔyǔ)比喻意见不合。
3、囹圄(líng yǔ).“监牢”。
身陷囹圄是指被关进监牢。
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
4、魍魉(wǎng liǎng).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5、纨绔(wán kù).是一个词语,引申义多表示富家子弟,与“膏粱“同义。
6、鳜鱼(guìyú)又名桂鱼,一种鱼。
7、耄耋(mào diã)指八九十岁。
8、饕餮(tāo tiâ)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兽。
9、痤疮(cuï chuāng)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
10、踟蹰(chí chú)意思是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11、倥偬[kǒng zǒng]:① 忙乱、事情的纷繁迫促。
戎马倥偬。
②困苦窘迫12、倥侗(kōng tïng)意思是愚昧无知。
13、彳亍(chìchù )形容小步慢走或时走时停。
14、谄媚:(chǎn mâi)卑贱地奉承,讨好别人看守满脸谄媚相。
15、佝偻(gōu lïu):驼背,弯曲。
16、龟裂[jūn liâ]:微细的裂纹,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17、蓓蕾(bâi lěi):也作“蓓藟”。
花蕾,含苞未放的花儿。
18、蹀躞(diã 某iâ):小步走路的样子。
19、迤逦(yǐ lǐ):形容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曲折连绵。
20、呷茶( 某iā chá):小口地喝茶。
21、狡黠[jiǎo 某iá]:有诡诈,狡猾之意。
22、委蛇[wēi yí]: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23、蟾蜍[chán chú] .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24、迷惘[mí wǎng] 1.迷惑失措。
一、艰涩难懂之字1. 躁(zào):不安,烦躁。
如:“吾心躁动,不得安宁。
”(《论语·述而》)2. 憾(hàn):悔恨,遗憾。
如:“吾悔不孝,恨不早知。
”(《史记·孔子世家》)3. 憔(qiáo):悲伤,凄凉。
如:“憔悴河山,苍茫大地。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4. 蹙(cù):皱眉,愁眉苦脸。
如:“吾辈志士,蹙额长叹。
”(《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形似义异之字1. 诐(bì):邪曲,偏颇。
如:“君子不诐,小人则诐。
”(《论语·子罕》)2. 殆(dài):几乎,将近。
如:“吾殆将死。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3. 跂(qǐ):踮起脚跟。
如:“跂其望之,弗及也。
”(《诗经·小雅·车舝》)4. 瘵(zhā):疮痍,疾病。
如:“疾痛惨怛,人皆悲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三、生僻难认之字1. 蹙(cù):践踏,踏碎。
如:“蹙其胫,以示弱。
”(《史记·项羽本纪》)2. 憎(zēng):厌恶,痛恨。
如:“吾之为人,憎恶恶人。
”(《论语·里仁》)3. 憾(hàn):悲伤,凄凉。
如:“悲风鸣林,恨不相逢。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4. 憔(qiáo):悲伤,凄凉。
如:“憔悴河山,苍茫大地。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四、同音异义之字1. 纳(nà):接纳,纳入。
如:“吾纳汝于室。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2. 内(nèi):里面,内部。
如:“内室之人,吾知之。
”(《论语·雍也》)3. 内(nài):容纳,包涵。
如:“天地之大,犹有所纳。
”(《庄子·逍遥游》)4. 内(nèi):内部,内部。
酽yan4:(汁液)浓;味厚。
酰xian1:醋。
醴:甜酒。
比兴:诗歌文学的两种写作手法。
比:比喻;兴:寄托。
绅:古人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
碛【拼音】:[qì] 【字义】:1.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沙~。
~砾。
~卤(咸卤沙石之地)。
溜渑暌kuí通“睽”。
分离,隔开【separate;part】暌别经年;暌阔。
綦[qí]1.青黑色:~巾。
2.极,很:~难。
~切。
言之~详。
3.姓。
誾yín〔誾誾〕1.和悦而正直地争辩。
a.说话或争辩时正直而和蔼的样子,如“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b.(香气)浓烈,如“芳酷烈之誾誾。
”莀 chén 草多的样子。
“结缡”:指结婚。
餝shì古同“饰”。
飡cān 同“餐”。
壎(埙)xūn,乐器也。
篪chí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湙yì〔浟(yóu)~〕水流动的样子,如“尔其为状也,则乃~~潋滟,浮天无岸。
”铍pípī pī基本字义1. 中医用于针砭的针。
2. 两刃小刀:“羽族以觜距为刀~”。
3. 长矛。
晡[bū]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觜[zī]1.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2.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zuǐ]同“嘴”。
劼【拼音】:[jié]【字义】:1.慎重。
2.稳固。
3.勤勉。
厥【拼音】:[jué] 【字义】:1.气闭,昏倒:昏~。
痰~。
2.其他的,那个的:~父。
~后。
3.乃,于是:“左丘失明,~有《国语》”。
爰【拼音】:[yuán] 【字义】:1.于是:~书其事以告。
2.改易,更换:~田。
3.曰,为(wéi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泠【拼音】:[líng] 【字义】:1.清凉:~风。
~~(a.形容清凉;b.形容声音清越)。
2.姓。
3.古同“零”,凋零。
涪【拼音】:[fú]【字义】:1.〔~江〕水名,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注入嘉陵江。
頫【拼音】:[fǔ] 【字义】:1.同“俯”。
甪【拼音】:[lù] 【字义】:1.〔~直〕地名,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2.〔~堰〕地名,在中国浙江省海盐县。
3.〔~里〕a.古地名碚【拼音】:[bèi] 【字义】:1.〔北~〕地名,在中国重庆市。
樗【拼音】:[chū] 【字义】:1.〔~树〕即“臭椿”。
2.〔~蚕〕一种蚕,幼虫绿色,有白色黏粉,成虫灰白色,幼虫吃樗叶、蓖麻叶等。
亦称“椿... 臭椿 [heaven tree]。
如:樗栎(臭椿与柞树。
比喻无用之材。
多用于自谦之辞。
也作樗材)鍴duān 1.即觯。
古饮酒器。
瓶形,侈口,圈足。
鍴 duān (1)钻。
(应可组词:鍴开鍴洞鍴木鍴孔) (2)觯,古代饮酒器。
形似瓶觯【拼音】:[zhì] 【字义】:1.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尊而小,或有盖。
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鍂【拼音】:[piān] 【字义】:1.古代一种乐器。
峯【拼音】:[fēng] 【字义】:1.同“峰”。
痁【拼音】:[shān] [diàn] 【字义】:[shān] 1.疟病:“齐侯疥,遂~。
”2.病。
[diàn] 1.古通“阽”,临近:“不以人之亲~患。
”阽【拼音】:[diàn] [yán] 【字义】:[diàn] 1.临近边缘,一般指险境而言:~危。
洝【拼音】:[àn] [yàn] [è] 【字义】:[àn] 1.渜水(温水)。
[yàn] 1.古水名。
[è] 1.〔窏~〕见“窏”。
窏【拼音】:[wū] 【字义】:1.〔~洝〕湿润。
渜【拼音】:[nuǎn] [nuán] 【字义】:[nuǎn] 1.热水:“~濯弃于坎。
”[nuán] 1.〔~水〕今中国河北省滦河的古称。
馌【拼音】:[yè] 【字义】:1.给在田间耕作的人送饭。
2.古代称狩猎时以兽祭神。
勍【拼音】:[qíng] 【字义】:1.强:~敌。
强大。
沔【拼音】:[miǎn] 【字义】:1.水流充满河道。
2.〔~水〕水名,在中国陕西省,是汉水的上流。
3.古同“湎”,沉迷。
惄【拼音】:[nì] 【字义】:1.忧郁,伤痛:“我心忧伤,~焉如捣。
”2.失意的样子。
3.啼哭至极而发不出声音。
焉【拼音】:[yān] 【字义】:1.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
不复出~。
2.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3.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4. 文言助词:又何戚~。
剃髰、鬀、剃也作“薙” tì【动】用刀刮去毛发〖shave〗鬀,剃发也。
隰【拼音】:[xí] 【字义】:1.低湿的地方:“山有榛,~有苓”。
2.新开垦的田。
骹【拼音】:[qiāo] [xiāo] 【字义】:[qiāo] 1.胫骨近脚处较细的部分,亦指脚:“坐石浸两~,炎肤起芒粟。
”2.轴状物体较细的部分. 粤语里面的“打牙骹”源自“鸡髀打人牙骹软”。
... 粤语里面的“打牙骹”源自“鸡髀打人牙骹软”。
髀,就是大腿。
粤语里面通常讲“大髀”不讲“大腿”。
髀【拼音】:[bì] 【字义】:1.大腿,亦指大腿骨:~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屽【拼音】:[hàn] [àn] 【字义】:[hàn] 1.山名。
[àn] 1.古同“岸”。
颣【拼音】:[lèi] 【字义】:1.丝上的结。
2.缺点;毛病:“明月之珠,不能无~。
”3.疙瘩;颗粒。
4.花苞:“寒食二月三月交,红桃破~柳染梢...氄【拼音】:[rǒng] 【字义】:1.鸟兽细软而茂密的毛。
【常用词组】:1.氄毛 [rǒngmáo]剚【拼音】:[zì] 【字义】:1.(用刀)刺:“拔小佩刀欲~之。
”2.以物插地。
【常用词组】:1.剚刃 [zìrèn]巇【拼音】:[xī] 【字义】:1.险:“双流逆~道。
”2.缝隙:“变情徇势,射利抵~。
”傫【拼音】:[lěi] [léi] 【字义】:[lěi] 1.捆缚。
2.〔~~〕古同“累累”,颓丧。
3.姓。
楘【拼音】:[mù] 【字义】:1.古代用皮带绑扎加固车辕而成的装饰:“五~梁輈。
”辀【拼音】:[zhōu] 【字义】:1.车辕:“马倚~而徘徊”。
溽【拼音】:[rù] [Rù] 【字义】:[rù] 1.湿润;闷热:~暑。
~热。
2.味深厚:“其饮食不~”。
【常用词组】:1.溽热 [rùrè] 2.溽暑惙【拼音】:[chuò] [chuì] 【字义】:[chuò] 1.忧;忧愁:“心~怛兮伤悴。
”2.疲乏:“献之遂不堪暑,气力恒~。
”3.意不安。
4.古通“辍... chuì1. 沮丧的样子。
2. 困劣。
怛【拼音】:[dá] 【字义】:1.忧伤,悲苦:~~(忧伤不安)。
~伤。
~忧。
惨~。
2.惊惧。
肸【拼音】:[xī] 【字义】:1.〔~蠁〕散布、传播,如“芬腹~~。
”2.振动:“芗呹~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钟。
”【常用词组】:1.肸响,也作“肸蚃”。
駍【拼音】:[pēng] 【字义】:1.车马声:“声~隐而历钟。
”蚃【拼音】:[xiǎng] 【字义】:1.土蛹,一些昆虫的蛹,比蚕蛹大,埋在土里。
掍【拼音】:[hùn] 【字义】:1.古同“混”,同;混合:“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成。
”2.缝纫东西滚边;缘边。
呹【拼音】:[yì] 【字义】:1.牛羊嚼草的样子。
2.疾速的样子。
芗【拼音】:[xiāng] 【字义】:1.古书上指用以调味的紫苏之类的香草。
2.同“香”。
撄【拼音】:[yīng] 【字义】:1.接触,触犯:~怒。
~其锋。
2.扰乱,纠缠:“不以人物利害相~”。
~宁(道家所追求的一种修养境界,指心神宁静,不被外界事物所扰)。
扃【拼音】:[jiōng] 【字义】:1.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键(锁钥)。
2.上闩,关门:和门昼~。
3.门户:步于山~。
渖【拼音】:[shěn] 【字义】:1.古同“瀋”。
轹【拼音】:[lì] 【字义】:1.车轮碾过:“火燔野草,车~所致。
”2.敲打,欺压:~辐(敲击车辐,促马快跑)。
凌~(欺压)。
冁【拼音】:[chǎn] 【字义】:1.笑的样子:~然而笑。
敖【拼音】:[áo] 【字义】:1.出游,闲游:“以~以游”。
2.古同“熬”,煎熬。
3.姓。
【常用词组】:1.敖包 [áobāo]纡【拼音】:[yū] 【字义】:1.弯曲,绕弯:~曲。
~回。
萦~。
~尊降贵(指地位高的人转而主动地降低身分,接近地位低的人)。
2.苦闷盘结胸中:~郁。
~轸。
3.行动缓慢:~徐。
~缓。
4.系,结。
轸(轸) zhěn 古代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借指车;引申为方形:车轸。
轸石(方石)。
伤痛:轸怀。
轸念。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狯【拼音】:[kuài] 【字义】:1.狡猾:狡~。
瘳【拼音】:[chōu] 【字义】:1.病愈。
2.损害,减损。
殂【拼音】:[cú] 【字义】:1.死亡:~落。
~谢。
~陨。
婴 2.触,缠绕:~疾。
齑粉齏【拼音】:jī fěn 【解释】:[broken lots;fine powder;minced condiments] 细粉;粉末;碎屑胝【拼音】:[zhī] 【字义】:1.〔胼~〕见“胼”。
手脚掌上的厚皮,俗称茧子 [callus]邛崃(Qióng Lái),古称临邛,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南,总面积1384平方千米。
窳【拼音】:[yǔ] 【字义】:1.(事物)恶劣,粗劣:~劣。
~败(腐败;败坏)。
~陋(粗劣,质量很差)。
良~(优劣)。
2.懒:~惰。
3.瘦弱...鏊【拼音】:[ào] 【字义】:1.一种铁制的烙饼的炊具,平面圆形,中间稍凸。
蠲【拼音】:[juān] 【字义】:1.除去,免除:~除。
~免。
2.显示,昭明:“惠公~其大德”。
3.古同“涓”,清洁。
4.古代称一种多足虫。
噉【拼音】:[dàn] 【字义】:1.同“啖”。
尠【拼音】:[xiǎn] 【字义】:1.同“鲜2”。
縡【拼音】:[zài] [zēng] 【字义】:[zài] 1.古通“载”,事情:“上天之~。
”[zēng] 1.古同“缯”,丝织品。
慭【拼音】:[yìn] [xìn] [yín] 【字义】:[yìn] 1.愿意;宁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