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探究游戏教学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探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一、游戏教学法的定义与特点游戏教学法是指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发挥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游戏教学法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强调互动性:游戏教学法注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相互合作、交流和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 强调趣味性:游戏教学法将学习与游戏相结合,通过创设趣味性的游戏环境和游戏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3. 强调参与性:游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探索的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强调综合性: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演示、练习、讨论等,让学生全面地进行思考和操作。
二、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实例1. 投球游戏投球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教学法。
学生分成两个队,每个队员轮流投掷球,目标是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中。
通过投球游戏,学生能够练习投球技巧、锻炼眼手协调能力,并培养对抗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竞速游戏竞速游戏是锻炼学生速度和耐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竞速游戏,如短跑比赛、接力赛、戴球跑等。
通过竞速游戏,学生能够提高跑步技巧和速度,培养比赛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水上游戏水上游戏是在游泳课上常见的游戏教学法。
可以设计各种水上游戏,如潜水比赛、游泳救生等。
通过水上游戏,学生可以提高水性和游泳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游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效果:1.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游戏教学法,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将游戏与学习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游戏教学法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游戏教学法,并探究其运用效果。
首先是竞赛游戏法。
竞赛游戏法通过设置比赛和竞争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在篮球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篮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争取得分,通过比赛强化了学生的投篮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竞赛游戏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但要注意适度,避免过于强调胜负,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和压力。
其次是合作游戏法。
合作游戏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足球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和配合能力,达到共同目标。
合作游戏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但需要注意合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参与和发展。
再次是创新游戏法。
创新游戏法通过设计新颖的游戏方式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跳绳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花样跳绳表演,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跳绳动作,展示出个性和创造力。
创新游戏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但需要注意游戏的设计要与学习目标相结合,避免过于追求创新而忽视了学习内容。
最后是趣味游戏法。
趣味游戏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游泳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冲浪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冲浪的趣味和刺激。
趣味游戏法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要注意游戏的设置要符合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游戏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而导致学生的失去兴趣或挫败感。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不同的游戏教学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游戏教学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探索
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具有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互动性强
等特点,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体育成果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小
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游戏方法。
一、在引导学生运动中使用游戏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
又锻炼身体的游戏,如猴子捉香蕉、狼牙山等游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培
养兴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在掌握技能中使用游戏
学习体育技能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有些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掌握,如后撤步、前移步等。
在这些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的因素,如跳绳比赛、乒乓球反手捏球等,让学生在玩中学,享受学习的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相关技能。
三、在增强协作精神中使用游戏
在团队项目比赛中,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体育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加入各种游戏,如排球平衡、考练身手等,让学生体验到“钉
钉子”的紧迫感和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在提高身体素质中使用游戏
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韵律操、肌肉训练等体能训练项目,并在其中加入游
戏元素,如“跳石头”、“贴墙疯狂奔跑”等,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下增强身体素质,并
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体能训练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成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推动小学体育教学
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探究随着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对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越来越重视。
游戏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和发展自己能力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是促进社交交往能力的好方法。
本文将从游戏教学法的定义、原则、优点和常用游戏进行探究,以期对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和组织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游戏教学法的定义和原则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参与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
游戏教学法的核心是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尤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优势。
游戏教学法有以下原则: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3、以任务为中心,以游戏为载体,融合教与学;4、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5、认识到游戏是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1、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天生的本能,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游戏关注的是过程,打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孩子们可以轻松地展现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游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和不同游戏规则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游戏小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提高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常用游戏类型分析1、竞技游戏。
如跑步比赛、拔河比赛、兔子抢萝卜等。
此类游戏重在实现优胜劣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扬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精神。
2、趣味游戏。
如卡牌、猜谜、唱歌等。
此类游戏强调学生的互动和快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交流和合作。
3、综合性游戏。
如集体攀高、长短配对、左右换位置等。
此类游戏体现了游戏教学法的强项,多维度地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平衡能力、意识协调等多方面的技能,实现全面的立体式教育。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1、游戏设置不合理。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1加强体育游戏的编排和准备工作。
(1)注重对游戏的选择和安排,把游戏和运动技能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明确选定的游戏是作为代替准备活动的,或是配合基本教材作为辅助性练习的,还是作为恢复体力放松肌肉的,只有明确了游戏的性质,才能决定游戏的分组、场地器材的运用、教具的准备以及游戏时间的安排等。
(2)要突出游戏标题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体育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下,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为游戏而游戏,应把游戏的教育意义突现出来。
因此,为选定的游戏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3)结合场地器材及教具进行相关知识的串联,丰富学生的认知系统。
教师应依据游戏内容,参加人数,场地大小以及场地器材的许可条件等在游戏中串联其他的相关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的情操。
2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体育游戏作为基本内容的辅助性练习和专项练习应紧扣课的基本内容,时间不要太长。
游戏的动作必须在动作技术已经基本掌握的前提下来安排,对于动作要求高、难度大、危险性较大的内容,在选择游戏进行专项练习时一定要慎重。
否则易形成不正确的动作定型,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好的影响。
(2)在安排游戏过程中,学生性别不容忽视。
在游戏创编和选用上,由于男女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发育的不同,从而使他们在身体素质和承受运动负荷大小不同,要求不能千篇一律。
(3)游戏的采用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联系。
小学生年龄小,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理解能力也差。
对这种年龄组的学生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生动活泼的游戏,如模仿各种动物跑、跳等动作。
游戏本身就是一种教法。
3体育游戏的创新策略(1)师生同步。
学生除了想与同伴一起运动一起游戏,也很愿意与老师一起运动一起游戏。
教师在运动中的方法技巧对他们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语言鼓励。
体育游戏比赛活动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也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树立集体荣誉感的好机会。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经典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探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生一般都对游戏充满了兴趣,他们喜欢参与游戏并追求成功。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将学习目标融入并通过游戏的竞争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篮球运球技巧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传球大赛”的活动,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传球次数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一来,学生们会积极参与,推动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游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协调能力。
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锻炼身体,并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
在学习跳绳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叫做“跳绳接龙”的游戏,学生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跳绳,时间到了之后,跳绳数量最多的学生获胜。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充满动力地参与跳绳运动,提高他们的跳绳技巧和持久力。
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很多运动都需要团队配合和合作才能完成,例如足球、篮球等。
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习足球传接球技巧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两人三足”的游戏活动,每个小组的两名学生用一个腿绑在一起,只能用另外一个腿踢球,这样一来,学生们就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游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训练,还包括耐力、速度、协调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游戏教学法,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习多项技巧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综合拓展”的游戏活动,学生们需要在游戏中完成多项技能任务,如跑步、跳跃、投掷等,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各种技能,还能提高他们的运动综合素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价值。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浅探
游戏教学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非常常见和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以游戏为媒介,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娱乐能力。
下面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进行一番探讨。
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对游戏有着天然的喜爱,通过游戏进行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游戏中,学生可放松自我,追求快乐,不再感到学习的枯燥,从而更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游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与队友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通过与队友的协作和沟通,学生能够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学会尊重和信任他人。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培养竞争意识和胜负意识,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
游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娱乐能力。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体发育和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而游戏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大量的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与此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体育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培养学生的娱乐能力。
游戏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游戏中,学生需要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
学生还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在游戏中还能够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探讨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引言:小学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环节,而游戏化教学方法正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探讨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一、游戏化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游戏化教学方法是指将游戏的元素和规则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游戏化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 激发学习兴趣: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提供实践机会:游戏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强调合作与竞争:游戏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通过团队合作和竞争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小学体育课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中,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游戏化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运动员、教练员等,通过模拟比赛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意识。
2. 情景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一些情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团队合作游戏: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竞技游戏: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竞技游戏,如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竞争和挑战,提高学生的竞技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要有效地实施游戏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1. 游戏设计的合理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目标,合理选择游戏的规则和任务,确保游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运用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受欢迎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我们将探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是以游戏为媒介进行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方法。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他们通过玩游戏可以快乐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来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
当教授跳绳技巧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跳绳。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比赛,看看谁能跳得最多,最高。
通过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参与,更好地掌握跳绳的技巧。
游戏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游戏,让学生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玩“夹球”游戏,将学生分成两个队,每个队成员要用球拍将球夹到对方的场地上。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必须密切合作,互相协作,才能赢得比赛。
在游戏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游戏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运动技巧训练游戏,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的方式练习和巩固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运动动作,如跑、跳、滚等。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浅探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游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运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并同时实现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提升。
以下将从游戏教学法的定义、运用原则和实施步骤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探。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以游戏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发展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合作来学习和进步。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运动技能,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并通过比赛模式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对胜利的渴望。
游戏教学法的运用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是趣味性原则,游戏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其次是循序渐进原则,游戏的难度应该逐渐增加,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挑战,但不能过于困难,以免学生失去兴趣。
再次是差异化原则,游戏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个体差异进行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并获得发展。
最后是积极反馈原则,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实施游戏教学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游戏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效果。
其次是选择适当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游戏项目。
然后是组织游戏活动,安排好游戏的规则和流程,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技巧。
最后是总结反思,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回顾游戏的过程和经验,总结出有益的教育教学经验,并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改进。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素质。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游戏项目和设计游戏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法探究
范宇栋
(湖南省常德市鼎成区黄土店镇中学湖南·常德415100)
摘要体育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体育教学不竭的源泉。
游戏是一项深受少年儿童所喜爱的综合性、集体性的体育项目。
其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
儿童在游戏中受情节的吸引,目标的激励,很容易进入情境,走入角色。
在体育课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求乐、求趣的愿望,按照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体育游戏。
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玩耍,在游戏中取乐,在快乐中学习”。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是组织好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锻炼其团体意识,在快乐中学得知识。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游戏的度,把好安全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激发兴趣——动中玩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事物没有兴趣,他们是不会主动、积极的去学习的。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考虑到年龄特征,我们可以把一些贴近生活、娱乐性、趣味性强的、学生喜闻乐见项目纳入到教材中来,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育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
我曾经在跳绳课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双人一绳、三人一绳、多人一绳的玩法,经过学生认可后,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
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教师很大的启示,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放开手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创编、改编一些力所能及的游戏,给他们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使体育课堂能更好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2巧妙设计——玩中乐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除通过语言、直观感知外,还必须经过亲身实践,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消除各种错误与缺点,学生进行反复地练习,有机体就要承受一定的运动量。
学生就会有枯燥、厌烦的情绪,而采用游戏教学法就会是学生忽略这种枯燥感同时可以利用同伴参与游戏时得到休息并能从中看到他人的优缺点,而思考,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在游戏教学法中可以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竞赛法。
在教学快速跑时单人跑就不如双人或多人进行游戏跑时的积极性高。
在练习传接棒时如果只是单纯传接棒的练习,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但采用接力游戏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
练习单足跳时,在规定范围内看谁跳的步数少,而先到达终点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在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通过自主、自觉、快乐的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1.3启迪智慧——乐中学
体育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习”变成“主动的我要学习”,并且“喜欢学”。
能培养小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师在体育游戏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
小学体育游戏要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达到娱乐、健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游戏中真正体验到运动参与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感。
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
2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游戏教学方法举例
2.1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完成教学
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开始上课前先设置好一个情境,然后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设计一个故事情节,再加上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了解游戏的全过程。
教师讲解的语言尽可能地生动形象,教师的示范动作也要做到规范,把各方面的注意事项都交代清楚。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游戏,这样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2.2教师可以用角色任务法完成教学
只要进行游戏,就一定会有角色划分,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他们不同的角色,完成了集体对自己的承担角色的期望,就可以得到同伴的赞扬。
这样,学生在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赞扬中,越做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得到表扬的个体,会拥有重新认知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以此来认识自己和群体的关系,克服心中的不良因素,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
2.3教师可以运用集体荣誉法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可以说,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团队精神对每一个成员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先把学生分成4~6人小组,并安排它们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
我们会不断地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让这些组内学员产生团队自豪感。
然后再进行第二轮的时候,就再进行重新分组,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以此来增进整个集体的团队凝聚力。
2.4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
在体育课堂的游戏教学法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从学情出发,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思维,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障碍中,开启思维,进行积极思考,协同合作,增强合作团结的意识。
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是保障学生文化课正常进行的前提,而且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非常喜欢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尤其是若能在小学体育课上做游戏,那真是一件深入学生喜欢的课程。
游戏教学法是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备受学生喜爱的综合性、集体性活动,其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内容也可以进行花样翻新。
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体育锻炼,一点儿也不会觉得苦和累,他们会受规则吸引,学习的目标也很明确,极容易进入角色。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品格塑造为目的,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的愿望,做小学生的鼓励者、促进者,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项江.论体育游戏的游戏性[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8.
体|育|视|界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8期/3月(中)—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