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6.01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甘肃武威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一位香港同胞写下这么一副对联:人文初祖定华夏,炎黄子孙颂中华。
对联中的人文初祖指的是A: 黄帝和蚩尤B: 尧、舜和禹C: 炎帝和蚩尤D: 炎帝和黄帝【答案】D【解答】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D符合题意;蚩尤、尧、舜和禹与人文初祖称号不符,ABC排除。
故选择D.第2题.易中天评论诸子百家的理想社会之一是蜂蚁社会。
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
下列诸子的政治理想较为符合蜂蚁社会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B: 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 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答案】C【解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这是法家的思想主张。
A项是儒家的思想主张;B项是墨家的思想主张;C项是法家的思想主张;D项是道家的思想主张。
故选C。
第3题.我国迄今发现的比较成熟的古老文字是()A: 甲骨文B: 楔形文字C: 刻画符号D: 纸草文字【答案】A【解答】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第4题.小明在历史课上学到了三家分晋的典故,其中三家对应的诸侯国分别是()A: 秦、楚、赵B: 燕、齐、韩C: 魏、蜀、吴D: 赵、魏、韩【答案】D【解答】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形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
第5题.地方权利太大,影响国家治理,为改变这种现状的改革有()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答案】D【解答】商鞅变法中实行郡县制的内容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符合题意,故①正确;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故②错误;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内容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要求,故③正确;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君主立宪制改革,不涉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故④错误。
甘肃省武威市南平四中2015年初中历史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试题(一)亲爱的同学,伴随着考试的开始,你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人生驿站。
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1.试题由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6页。
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将姓名、考场号、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试题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完全按照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答题。
考试结束,答题卡和试题一并交回。
愿你放松心情,认真审题,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边是1900年西方某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
据所学知识推测,“强人”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成为“强人”的工具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被肢解瓜分2.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A光绪帝变法的原因B光绪帝变法的过程C光绪帝变法的结果D光绪帝变法的影响3.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更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C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 今年暑假某同学准备到江西参加主题为“军旗升起,革命摇篮”的红色旅游,出发前他应该了解的历史大事是①南昌起义②井冈山会师③遵义会议④四渡赤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右边主要是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设立的国家公祭鼎。
南京大屠杀的制造者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6. 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这位学者描述的历史事件应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7.右边是张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知识点时使用的一幅地图。
2015-2016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A.回鹘 B.靺鞨 C.吐蕃 D.突厥2.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3.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5.下列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的理解,正确的有()①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②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③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④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A.①B.②③C.①②D.③④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
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7.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8.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管辖的行政区始于()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指()①王羲之②阎立本③杜甫④李白⑤吴道子⑥柳公权.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10.了宣传佛教,经过无数优秀工匠的创作,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下列石窟大部分为隋唐时开凿的是()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D.敦煌莫高窟1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12.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A.《甘石星经》B.《金刚经》C.《唐律疏议》D.《黄帝内经》13.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A.岳飞 B.文天祥C.戚继光D.郑成功14.“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15.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6.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B.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17.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A.国力十分强大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D.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18.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是源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9.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A.贵族居住区B.娱乐区C.居民住宅区D.商业区20.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二、改错题(下题中每题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每题2分共6分)21.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设计的卢沟桥.改为:.22.早在北宋前期,我国四川地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将改为.23.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北宋最后完成.错误:改为:.三、材料解析题.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
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就知道本题选B,A选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选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选项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取得利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 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根据题干: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指的是西藏和平解放,农奴获得了解放。
结合课本所学,1951年,西藏地方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 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①董存瑞②邱少云③雷锋④黄继光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民军队在各时期的称呼。
题干中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提示。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抗美援朝时期的部队称呼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故本题选择抗美援朝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甘肃省武威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
1.B
2.C
3.D
4.A
5.A
6.D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7.(10分)
(1)开始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分)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分)
(2)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
(1分)行动: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分)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分)
(3)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分)
三、简答题(共8分)
8.(8分)
(1)民主政治制度。
(1分)
(2)法律文献:《权利法案》;(2分)形式:君主立宪制。
(2分)
(3)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分)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
(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答案】C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2、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是在下列哪位皇帝时修建的A.朱元璋B.朱棣C.建文帝D.崇祯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第二子目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的内容中:“靖难之役以燕王的胜利告终。
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据此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前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新建,现在所看到的北京古城就是朱棣修建的,故选B。
A选项朱元璋是明朝的缔造者,明朝建立定都应天(南京)。
C选项建文帝,明太祖死后继位,都城仍在应天(南京)。
D选项崇祯帝,是明朝亡国之君。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3、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 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 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从1405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他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4、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藏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279年,元统一了全中国,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故选D。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初三历史试题(A )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
全卷满分100分。
2.请选出1—42小题的答案,并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43—45小题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场运动:“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这场运动是指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2.14、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选择与其他航海家不同的航海方向,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
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大力支持 B.他有西行航海图 C.郑和航海的启发 D.他相信地圆学说3.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历史上将这这次革命称为“光荣革命”。
之所以称之为“光荣革命”,是因为A.人民群众积极支持B.革命将查理一世推上断头台C.废除英国君主制D.不流血就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4.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是人们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的描述。
这说明当时 A.权力重心在议会 B.权力重心在国王 C. 议会权力受国王限制 D.议会是国家的象征5.根据右边材料,指出华盛顿的主要功绩A.组建第一支美国军队B.维护了国家统一C.确立了民主政治体制D.恢复国家独立主权 6.每年的7月4日,是美国人民欢度国庆的日子。
与美国国庆日有直接关系的是A.来克星顿枪声B.《独立宣言》发表C.萨拉托加大捷D.英国承认美殖民地独立7. “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
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也掠夺了被占领国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
历史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
1.B
2.D
3.A
4.B
5.B
6.D
二、读图题(共6分)
7.(6分)
(1)道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资本主义道路)(1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行不通(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1分)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
(1分)
(3)事件:开国大典;(1分)说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1分)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6分)
8.(6分)
(1)改革家:商鞅。
(1分)内容:承认土地私有。
(1分)
(2)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1分)
(3)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分)结果:导致苏联解体。
(1分)
四、简答题(共6分)
9.(6分)
(1)文件:《人权宣言》;(1分)
(2)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分)
(3)条约:《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
(1分)
(4)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分)、华沙条约组织。
(1分)。
人教版甘肃武威中考专题历史中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考古研究发现,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
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A: 彩陶最早出现在中原B: 长江流域文化领先C: 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D: 炎帝鼓励发明创造【答案】C【解答】半坡原始居民时期,会烧制彩陶。
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传说中教民制作陶器的炎帝所处的部落联盟兴盛的时间、空间一致,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我国先民已掌握制陶技术。
故C符合题意;彩陶最早出现在中原不能通过题干的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排除A;中原地区彩陶和炎帝都与黄河流域有关,排除B;炎帝鼓励发明创造不是从题干考古发现中印证的信息,排除D。
故选C。
第2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
下列战国思想家的言论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A: 兼爱非攻B: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答案】C【解答】第3题.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 金文B: 甲骨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B【解答】据课本所学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B。
第4题.战国时期烽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西部的诸候国是()A: 楚国B: 齐国C: 吴国D: 秦国【答案】D【解答】第5题.《商君书》: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战国时期农战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 七雄兼并战争B: 百家争鸣局面C: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D: 中央集权的形成【答案】A【解答】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主线。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A.隋唐 B.两宋 C.元朝 D.明清2、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3.下列制度中,由隋唐开创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4.表示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是:()A.回纥 B.吐蕃 C.契丹 D.女真5.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树立威信6、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7、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A.翻车B.筒车 C.水排D.耧车8、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9、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10、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11、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A.唐高祖B.唐太宗 C.唐玄宗D.唐高宗1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玄宗D.武则天13、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A.唐三彩B.青瓷C.白瓷D.青花瓷14、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A.回纥B.回族C.藏族D.蒙古族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A.岳飞B.王安石C.文天祥D.辛弃疾16、北宋时候出现了我国四大发明中的()A.造纸术和火药B.火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和造纸术17、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18、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A.隋B.唐C.两宋D.元19、玄奘西行天竺是下列哪部小说的素材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西厢记》20、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历史部分(3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
1.B
2.C
3.D
4.A
5.A
6.D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7.(10分)
(1)开始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2分)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分)
(2)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
(1分)行动: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分)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分)
(3)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分)
三、简答题(共8分)
8.(8分)
(1)民主政治制度。
(1分)
(2)法律文献:《权利法案》;(2分)形式:君主立宪制。
(2分)
(3)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分)辛亥革命;(1分)新文化运动。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