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总结归纳,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32.52 KB
- 文档页数:3
在四年级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包括加减乘除等。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老师们常常会教授一些简便计算方法。
本文将总结四年级数学中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进行类型归类。
一、整数相加、相减的简便计算方法1.同位数相加、相减法:将两个整数的个位数、十位数等对齐,然后从低位开始逐位相加或相减。
例如:245+187=400+40+2=4422.转化法:将除个位数外的其他位数转换成相同数位上的数。
例如:245+187=200+40+420+5=4423.进位法:当个位数相加或相减大于9时,需要向上一位进位。
例如:9+7=16,将6写在个位上,再向上一位进位,即得16二、整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1.同位数相乘法:将两个整数按位进行相乘,然后将各位结果相加。
例如:37×8=(30×8)+(7×8)=240+56=2962.综合算法:将一个整数分解成更简单的数相乘。
例如:37×12=(30×10)+(30×2)+(7×10)+(7×2)=370+60+70+14=514三、整数相除的简便计算方法1.倍数法:将除数转化为一个最接近被除数的整倍数,然后计算倍数与商的乘积。
例如:126÷7≈120÷7=172.近似数法:将被除数与除数调整到相近的数,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235÷14≈210÷12=17.5四、其他简便计算方法1.结果优选法:当需要计算的数超过100时,可以用下一个最接近的整百数来计算。
2.整十整百调整法:将需要计算的数调整为一个更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的数,然后计算。
例如:396+48≈400+50=450综上所述,四年级数学中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整数相加、相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整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整数相除的简便计算方法以及其他简便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简便算法归纳(本文档根据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归纳总结)方法一:利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公式:a+b+c=(a+b)+c=a+(b+c);例:36+63+64=(36+64)+63 方法二:利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公式:a×b×c=(a×b)×c=a×(b×c);例:25×63×4=(25×4)×63 方法三:利用乘法分配律:公式:①、a×(b+c)↔ a×b+a×c ②、a×(b-c)↔ a×b-a×c③、a÷c+b÷c→(a+b)÷c ④、a÷c-b÷c→(a-b)÷c(注:③、④中a与b单独都能被c整除时,可以反向运用。
)方法四:利用连减特点:公式:a-b-c=a-(b+c)=(a-b)-c=(a-c)-b方法五:利用连除特点:公式:a÷b÷c=a÷(b×c)=(a÷b)÷c=(a÷c)÷b方法六:利用加减混合特点:公式:a-(b-c)=a-b+c (注:b>c时可以反向运用。
)方法七:利用分解法:1、分解成两数相加:例:12×25=(10+2)×25=10×25+2×252、分解成两数相乘:例:12×25=3×4×25=(25×4)×3方法八:扩缩法:(尽量使用以上六种)例:63×25=63×100÷4——2015年3月17日刘军义总结于河南唐河。
简便计算的十四种方法班别:姓名:学号:第一种(第1至6种运用乘法分配律)(300+6)×12 25×(4+8) 125×(35+8) 15×(40-8)=300×12+6×12=3600+72=3672第二种163×43+57×163 325×113-325×13 32×16+14×32 78×4+78×3+78×3 =163×(43+57)=163×100=16300第三种84×101 504×25 78×102 25×204 =84×(100+1)=84×100+84×1=8400+84=8484第四种99×64 99×16 125×79 25×39 =(100-1)×64=100×64-1×64=6400-64=6336第五种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83×1+83×99=83×(1+99 )=83×100=8300第六种81+9×91 49+7×93 64+92×8 75×5+25 =9×9+9×91=9×(9+91 )=9×100=900第七种(连加: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425+14+186 732+580+268 1034+780+220+166 278+463+22+37第八种(连减:用凑整和去尾方法)1200-624-76 2100-728-772 2.73-0.27-0.73 8.47-5.27-2.47 643-167-133-143 87.3-21.3-17.3-18.7第九种(连乘: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25×21×8 25×93×4 25×28 72×125 25×32×125第十种(连除:用被除数除于后两个数的积)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第十一种(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要变号)2.14-(0.86+0.14)787-(87-29)3.65-(0.65+1.18)455-(155+230)第十二种(加括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加括号后,括号里面的要变号)576-285+85 8.25-6.57+0.57 690-177+77 75.5-28.7+8.7第十三种(多减一个,要加回一个)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871-300+1=571+1=572第十四种(加减混合的简便运算:连符号一起移动数字)672+36-72425-38+757.48+3.51-1.48+1.4924.5-20.3+55.5-19.7 0.38+0.62-0.38+0.62。
简便运算四年级下册1. 引言简便运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简便运算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使计算过程更加快速和准确。
在四年级下册中,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简便运算的技巧和策略。
本篇文档将介绍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的内容和学习要点。
2. 列竖式的加法和减法在四年级下册,我们将继续学习列竖式的加法和减法。
2.1 加法列竖式的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对于大的数字和多位数的加法运算非常有效。
例如,计算:345+ 128-------我们从右至左进行计算,将个位数逐位相加,并考虑进位:个位数相加:5 + 8 = 13,写下个位数 3,进位 1 十位数相加:4 + 2 + 1(进位)= 7,写下十位数 7 百位数相加:3所以,345+128=473。
2.2 减法列竖式的减法同样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471- 258-------我们从右至左进行计算,将个位数逐位相减,并考虑借位:个位数相减:1 - 8 = -7,由于个位数不够减,需要向十位数借位十位数相减:7(借位得到) - 5 = 2 百位数相减:4 - 2 = 2所以,471-258=213。
3. 快速相加和相减除了列竖式的加法和减法,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快速的计算方法。
3.1 快速相加对于两个数字相加,我们可以使用分解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12 + 8我们可以将8分解为两个数的和:12 + 8 = 12 + 2 + 6 = 14 + 6 = 20所以,12 + 8 = 20。
3.2 快速相减对于两个数字相减,我们可以使用分解法进行计算。
例如,计算:15 - 7我们可以将7分解为两个数的和:15 - 7 = 15 - 5 - 2 = 10 - 2 = 8所以,15 - 7 = 8。
4. 计算策略除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外,四年级下册还将教授一些计算策略。
4.1 近似计算当我们需要进行大的数值计算时,可以使用近似计算策略来简化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方式,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
下面为大家带来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快来看看吧。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2、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3、连减:a―b―c=a―(b+c)4、连除:a÷b÷c=a÷(b×c)5、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75+98+25 488+40+60=75+25+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25×125×4×8=(65+35)+(28+72)=(25×4)×(125×8)=100+100 =100×1000=200 =100000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分解式合并式特殊1 (添项)特殊225×(40+4)135×12―135×2 99×256+256 45×102=25×40+25×4 =135×(12―2)=99×256+256×1 =45×(100+2)=1000+100 =135×10 =256×(99+1)=45×100+45×2=1100 =1350 =256×100 =4500+90=25600 =4590特殊3 特殊499×26 35×8+35×6-4×35=(100-1)×26 =35×(8+6-4)=100×26-1×26 =35×10=2600-26 =350=2574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 250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其它简便运算例子:(带着符号搬家)3200÷25÷4 256―58+44 250÷8×4=3200÷(25×4)=256+44―58 =250×4÷8=3200÷100 =300―58 =1000÷8=32 =242 =125配套练习:355+260+140+245 102×99 645-180-245 382×101-3824×60×50×8 35×8+35×6-4×35 125×32 101×561022-478-422 987-(287+135)672-36-64 36+64-36+64487-287-139-61 2000-368-132 1814-378-42289×99+89 155+264+36+44 25×(20+4)88×225+225×12568-(68+178)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236+189+64 759-126-259 25×79×4 569-256-44216+89+11 57×125×8 1050÷15÷7 129×101―129149×69―149+149×32 56×51+56×48+56 125×25×32 24×25 125×48 514+189―214 369―256+156 56×25×4×12524×73+26×24 16×98+32 512+(373―212) 228+(72+189)《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课堂教学总结昨天,我们听了x老师的一堂数学课,他执教的内容是“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复习课。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知识汇总简便运算需牢记:25×4=100125×8=1000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加前两个数,也可以先加后两个数,和不变。
(a+b)+c=a+(b+c)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也可以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加起来。
a×(b+c)=a×b+a×c6、减法的性质:(1)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2)被减数连续减去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7、除法的性质:(1)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2)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a÷b÷c=a÷c÷b8、简便运算的关键是凑整:在加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加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加几再减几,少加几再加几。
在减法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千的减数看成整百、整千的数,多减几再加几,少减几再减几。
9、添上(),去掉()在﹢和×的后面添上括号、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不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变﹢。
在÷号的后面添上括号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运算符号要变:×变÷,÷变×。
10、带符号搬家:在同级运算中,可以带着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
11、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就增加(或减少)多少。
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运算知识点一、加法简便运算1. 加法交换律概念: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就像你有3个苹果和5个苹果,先数3个再数5个,或者先数5个再数3个,最后得到的苹果总数都是8个呢。
用字母表示就是a + b=b + a。
例子:25+36 = 36+25。
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如果看到两个数相加,数字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你可以快速地交换它们的位置来计算,这样会更方便哦。
2. 加法结合律概念: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比如说你有2个糖果、3个糖果和5个糖果,你可以先把2个和3个加起来,再加上5个,得到10个;也可以先把3个和5个加起来,再加上2个,同样得到10个。
用字母表示就是(a + b)+c = a+(b + c)。
例子:12+34+56 = 12+(34+56)。
在计算一些较长的加法算式时,你可以找一找哪两个数加起来是整十或者整百的,先把它们结合起来计算,这样就会简单很多啦。
二、减法简便运算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比如你有10个小饼干,你先给了小明3个,又给了小红2个,相当于你一共给出去了3 + 2 = 5个,那么就可以用10-(3 + 2)=5来计算。
用字母表示就是a - b - c=a-(b + c)。
例子:85 - 23 - 17 = 85-(23 + 17)=45。
在做减法运算的时候,如果后面两个减数加起来比较好计算,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哦。
2. 一个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可以先加后减。
例如你有15元钱,你花了8元,又得到了3元,你可以先算得到3元后有18元,再减去8元,还剩10元;也可以先算15 - 8 = 7元,再加上3元得到10元。
例子:56 - 34+14 = 56+14 - 34。
三、乘法简便运算1. 乘法交换律概念: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就像2×3 = 3×2。
用字母表示就是a×b = b×a。
四年级简便计算归类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即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即(a+b)+c=a+(b+c)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即a×b=b×a。
4.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即(a×b)×c=a×(b×c)或a×b×c=a×(b×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即(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b×c=(a+b)×c或a×c-b×c=(a-b)×c。
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即a-b-c=a-(b+c)。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即a÷b=(a×c)÷(b×c)=(a÷c)÷(b÷c) (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小结: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简便运算的分类一、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1)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数学作为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推导的一种通用方式,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
下面为大家带来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知识点总结,快来看看吧。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b+a)+c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2、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b×a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3、连减:a―b―c=a―(b+c)4、连除: a÷b÷c=a÷(b×c)5、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75+98+25 488+40+60=75+25+98 =488+(40+60)=100+98 =488+100=198 =588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25×56×4 99×125×8=25×4×56 =99×(125×8)=100×56 =99×1000=5600 =99000含有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含有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简便计算65+28+35+72 25×125×4×8=(65+35)+(28+72)=(25×4)×(125×8)=100+100 =100×1000=200 =100000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分解式合并式特殊1 (添项)特殊225×(40+4)135×12―135×2 99×256+256 45×102=25×40+25×4 =135×(12―2)=99×256+256×1 =45×(100+2)=1000+100 =135×10 =256×(99+1)=45×100+45×2=1100 =1350 =256×100 =4500+90=25600 =4590特殊3 特殊499×26 35×8+35×6-4×35=(100-1)×26 =35×(8+6-4)=100×26-1×26 =35×10=2600-26 =350=2574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528-100 =400-89 =400-150=428 =311 = 250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其它简便运算例子:(带着符号搬家)3200÷25÷4 256―58+44 250÷8×4=3200÷(25×4)=256+44―58 =250×4÷8=3200÷100 =300―58 =1000÷8=32 =242 =125配套练习:355+260+140+245 102×99 645-180-245 382×101-3824×60×50×8 35×8+35×6-4×35 125×32 101×561022-478-422 987-(287+135)672-36-64 36+64-36+64487-287-139-61 2000-368-132 1814-378-42289×99+89 155+264+36+44 25×(20+4)88×225+225×12568-(68+178)561-19+58 382+165+35-82 155+256+45-98236+189+64 759-126-259 25×79×4 569-256-44216+89+11 57×125×8 1050÷15÷7 129×101―129149×69―149+149×32 56×51+56×48+56 125×25×32 24×25 125×48 514+189―214 369―256+156 56×25×4×12524×73+26×24 16×98+32 512+(373―212) 228+(72+189)《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课堂教学总结昨天,我们听了x老师的一堂数学课,他执教的内容是“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复习课。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一、加法的简便运算。
1. 加法交换律。
-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b + a。
- 例如:计算25+36+75,我们可以根据加法交换律,将25和75先相加,得到(25 + 75)+36 = 100+36 = 136。
2. 加法结合律。
-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c=a+(b + c)。
- 例如:计算125+38+75+62,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125与75结合,38与62结合,即(125 + 75)+(38+62)=200 + 100=300。
二、减法的简便运算。
1.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
- 规律: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a-(b + c)。
- 例如:计算234 - 66 - 34,可以转化为234-(66 + 34)=234 - 100 = 134。
2. 减数的凑整。
- 有时候,我们可以把减数凑成整十、整百等方便计算的数。
- 例如:计算562-99,因为99接近100,所以可以写成562-(100 - 1)=562 - 100+1 = 462 + 1=463。
一、加法的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二、加法的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注意:加法结合律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刚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话,那么就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进行调换位置,再将这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运算。
例:(1)97+89+11 (2)85+15+41+59 (3)168+250+32
三、加减法的运算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简便运算:
注:这些都是由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衍生出来的。
性质①: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换。
字母表示:a-b-c=a-c-b
例:198-75-98
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这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例:(1)369-45-155 (2)896-580-120 (3)344-(144+37)
性质③: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同时加上一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另外两个数的差。
字母表示:a-b+c=a-(b-c)
例:571-128+28
四、拆分、凑整法简便计算
(1)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较小数的和,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换、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103=100+3,1006=1000+6,…
(2)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较小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97=100-3,998=1000-2,…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简便不是很明显,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结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简便了。
随堂练习:计算下式,怎么简便怎么计算
(1)730+895+170 (2)956-197-56 (3)85-17+15-33
(4)89+997 (5)103-60 (6)876-580+220
一、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二、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4=100 20×5=100 50×2=100 125×8=1000
例:(1)25×9×4 (2)25×12 (3)25×32×125
三、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字母表示:( a+b)× c = a×c+b×c
a×c+b×c = ( a+b)× c(逆运算)
例:(1)125×(8+4)(2)150×63+36×150+150 (3)22×46+22×56-22×2 (4)12×99+12 (5)33×101-33 (6)99×85 (7)103×26
四、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性质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这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字母表示:a÷b÷c=a÷c÷b 例:(1)800÷5÷8 (2)480÷5÷48 (3)240÷5÷12
性质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字母表示:a÷b÷c=a÷(b×c)例:(1)1000÷25÷4 (2)1000÷125÷8 (3)1250÷25÷5
五、较难运算的简算
(1)(2+4+6+……+98+100)-(1+3+5+……+97+99)
(2)1530+(592-530)-192
(3)99+999+9999+99999
(4)2357-183-317-357
六、易错题(运算顺序错误)
(1)120×4÷120×4容易计算为(120×4)÷(120×4)=1,实际错误。
(2)735-35×20容易计算为(735-35)×20=1400,实际错误。
(3)36-36÷6-6 容易计算为(36-36)÷(6-6),实际错误。
(4)100-36+64容易计算为100-(36+64),实际错误。
(5)102+1-102+1 容易计算为(102+1)-(102+1),实际错误。
七、简便运算在应用题中的运用
1、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去87人。
三个年级
一共去多少人?
2、一个工程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一条长2670米的水渠,已知上旬挖了1016米,中旬挖了984米。
要想按期完成任务,下旬需要挖多少米?
3、学校要做4800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25个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4、一座大楼有25层,每层有24个窗口,每个窗口有4块玻璃,这座大楼一共有多少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