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社第一讲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32
第一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 •一、何谓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思想流派是万花筒,凭什么判断谁是科社?从价值论的实践程度的角度•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科学体系、意识形态体系与价值体系的三位一体(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工具为价值服务)•科学体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能给近现代中国人提供实现个人、国家、民族和社会现代化与解放的钥匙(如唯物史观)。
第一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意识形态:•⑴何谓“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及物化象征•⑵意识形态有功利性内涵•⑶当代中国的首要问题是意识形态存在误区及危机•⑷中国发展面临着重建国家意识形态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可最大范围地团结凝聚一切阶级、阶层、党派、各利益群体、有不同信仰之人。
问题在于怎样让中国人真正从思想上,从内心深处坚信并践行和维护。
(具体见第四讲)价值体系(我们为什么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追求目标,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价值目标(看教科书),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第一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科学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实行的基本原则作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共产主义不是教义,也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
这种运动的条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是把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特别是这一历史目前在文明各国造成的实际结果作为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总论问题(一)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又称为科学共产主义。
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理论武器。
它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一样,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由自己特点的研究对象。
问题(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论证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获得解放的,而科学社会主义是论证无产阶级怎样获得解放的,因此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归宿和落脚点。
问题(三)学习科社的重要意义第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系统和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第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第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一讲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起源于人类社会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
它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空想社会主义,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独立运动的理论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思想体系。
它产生于16世纪初,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它从产生到终结,经历了300多年,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空想社会主义在其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6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通常称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温斯坦莱,德国的闵采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和法国的维拉斯。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的是莫尔和康帕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