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提高练习】《归去来兮辞》(语文人教版必修5).doc
- 格式:doc
- 大小:16.02 KB
- 文档页数:4
02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荒芜.(wú)惆怅.(zhàng)轻飏.(yáng) 熹.微(xī)B.载.体(zài) 僮.仆(tóng)壶觞.(shāng) 怡.颜(yí)C.流憩.(qì) 矫.首(qiǎo)出岫.(xiù) 盘桓.(huán)D.丰稔.(niàn) 西畴.(chóu)窈窕.(tiǎo) 耘耔.(zǐ)思路解析:A项,“怅”应读“chàng”。
C项,“矫”应读“jiǎo”。
D项,“稔”应读“rěn”。
答案:B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脱然:轻快的样子。
B.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眷然:思念的样子。
C.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自然:本来的样子。
D.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怅然:失意的样子。
思路解析:C项,“自然”的意思是“不勉强,不拘束”。
答案:C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A.{①饥冻虽切,违己交病②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B.{①问征夫以前路②乐夫天命复奚疑C.{①奚惆怅而独悲②乐夫天命复奚疑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寓形宇内复几时思路解析:A项,“交”,①副词,都;②名词,有交情的人。
B项,“夫”,①名词,成年男子的通称;②助词,用在句中。
C项,“奚”,①副词,为什么;②代词,什么。
D项,“形”,都是名词,指身体。
答案:D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善万物之得时——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
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出去,到处走走,随时随地休息。
C.复驾言兮焉求——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D.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不委曲自己的心,任意地去或留呢?思路解析:D项,“委心”的意思是“随心”,“去留”的意思是“生死”。
4 归去来兮辞并序本课话题——信念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决心归隐。
正是这种信念让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最终放弃仕途回归田园,从此,官场上少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吏,诗坛上却升起了一颗光照千古的明星。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16年8月11日,里约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经过7局苦战后,丁宁击败李晓霞,首次夺得奥运女单冠军,也成为乒乓球历史上又一位大满贯选手。
对乒乓球、对大满贯,丁宁对于这些梦想,有着坚定的信念,她会分辨对她有益的建议,绝不盲从,因为她的执着。
她小时候被妈妈“连哄带吓”地打球,后来渐渐明白如何把打球当作自己的事业,练就了永远不放弃的信念,还有一颗经得住挫折的坚强的心。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2.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3.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松下幸之助4.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轻飏.( ) 熹.微( )壶觞.( ) 眄.庭柯( ) 流憩.( ) 出岫.( ) 翳.翳( ) 西畴.( ) 窈窕..( )( ) 寻壑.( ) 耘耔.( ) 东皋.( ) 【答案】 yánɡ xī shānɡ miǎn qì xiù y ì chóu yǎo tiǎo hè zǐ ɡāo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悟⎩⎪⎨⎪⎧悟.已往之不谏( )悟.言一室之内( ) (2)引⎩⎪⎨⎪⎧引.壶觞以自酌( )引.以为流觞曲水(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3)非⎩⎪⎨⎪⎧觉今是而昨非.( )富贵非.吾愿( ) (4)之⎩⎪⎨⎪⎧求之.靡途( )悟已往之.不谏( )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5)而⎩⎪⎨⎪⎧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 (6)以⎩⎪⎨⎪⎧家叔以.余贫苦( )既自以.心为形役( )引壶觞以.自酌( )园日涉以.成趣( )请息交以.绝游( )农人告余以.春及( )木欣欣以.向荣( ) 【答案】 (1)动词,觉悟,认识到 通“晤”,面对面 (2)动词,举起、端起 动词,疏导使流动 动词,牵、拉 动词,延请 (3)形容词,错误 动词,不是 (4)代词,代“为长吏”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去 (5)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但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6)介词,因为 动词,使、让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结果 连词,表并列 介词,把连词,表修饰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实迷途..其未远( ) ____________(2)策.扶老以流憩( ) ____________(3)乐琴书..以消忧( ) ____________(4)或棹.孤舟( ) ____________(5)生.生所资( ) ____________(6)园日.涉以成趣( ) ____________(7)时.矫首而遐观( ) ____________(8)倚南窗以寄傲.( ) ____________(9)善.万物之得时( ) ____________(10)眄庭柯以怡.颜( ) 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指出来做官(2)名词用作动词拄着(3)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4)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5)名词用作动词维持(6)名词作状语每天(7)名词作状语时常(8)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9)形容词用作动词喜好、羡慕(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幼稚..盈室古义: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归去来兮辞并序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问征夫以前路②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①句中的“以”连词,表修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14届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19分)零陵三亭记(唐)柳宗元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
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
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
会零陵政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
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
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
门不施胥交之席,耳不闻鼓之音。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诤谏.(jiàn)轻飏.(yáng)熹.微(xī)眄.庭柯(gài)B.流憩.(qì)矫.首(jiǎo)出岫.(xiù)景翳.翳(yì)C.盘桓.(huán)窈.窕(yǎo)遑.遑(huáng)棹.孤舟(diào)D.耘耔.(zǐ)东皋.(hào)壶觞.(shāng)瞻.衡宇(zhān)2.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A. 知来者之可追B. 羡万物之得时C. 悦亲戚之情话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4.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生.生所资②策.扶老以流憩③园日.涉以成趣④或棹.孤舟⑤倚南窗以寄傲.⑥携幼.入室⑦审容膝..之安⑧善.万物之得时⑨乐.琴书以消忧⑩乐琴书..以消忧⑾悦.亲戚之情话⑿眄庭柯以怡.颜A.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⑾/⑿B. ①②⑩/③④/⑤/⑦/⑥⑧/⑨⑾/⑿C.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⑧/⑨⑾/⑿D. ①②④⑩/③/⑤⑥⑦/⑧/⑨⑾/⑿5.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 复驾言兮焉求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 乐夫天命复奚疑D. 将有事于西畴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时风波....未静 B.实迷途..其未远C.尝从人事D.悦亲戚之情话..之可追 F.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E.知来者8.下列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B.曷.不委心任去留C.景.翳翳以将入D.时矫.首而遐观9.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1)求之靡.途靡:______________ (2)会.有四方之事会:______________ (3)感悟生之行.休行:______________ (4)违己交.病交:______________ (5)遂见.用于小吏见:______________ (6)三径就.荒就:______________ (7)悟已往之不谏.谏:(8)知来者之可追.追:______________ (9)载.欣载奔载:______________ (10)审容膝之易安审:______________ 10.翻译(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 并序(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
B.三径就 荒,松菊犹存就:快要。
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劝谏。
D.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遐:远。
答案 C解析 C 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
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园日涉以成趣A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 ♦ 策扶老以流憩 策之不以其道 J ♦景翳翳以将入.》 、、、亠至右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曷不委心任去留 D. .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 命下吏B.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D. 既窈窕以寻壑答案 C解析 A 项“亲戚”古代包括内外亲属; B 项“河”古代专指“黄河”;D 项古有 曲折”之意,现没有。
4.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车,或棹 孤舟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吾得兄.事之 A. 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 B. 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 C. 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答案 C 解析 A 项①乐趣,②趋向,取向; B 项①拄着,②鞭打;随从,顺从,②托付,交给。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悦亲戚之情话 C 项都当“日光”讲; )(3分)D 项①)(3 分)“幽深③ 善万物之得时 ④ 眄庭柯以怡颜⑦项伯杀人,臣活之 ⑧乐琴书以消忧⑨策挟老以流憩⑩携幼入室D. 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 答案A解析 ①⑥为名词作状语,②⑤⑨为名词作动词,③⑧为形容词作动词,④⑦为使动用 法,⑩为形容词作名词。
5. 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 子。
(每空1分,共6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2)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门虽设而常关。
同步练习1一. 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 吾与汝毕力平险C.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 毕礼而归之2.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曾不知老之将至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 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4. 与“齐彭殇为妄作”中“齐”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范增数目项王B.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人C. 沛公欲王关中D. 亲贤臣,远小人5. 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义不同的两项是()A.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E. 曷不委心任去留F.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6. 下列句中省略内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或因寄所托,放流形骸之外B.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C.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D.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以经丘7. 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A.B.C.D.8.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②而绝秦赵之欢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④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9. 对下列两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悟已生之不谏②复驾言兮焉求A. ①规劝②语助词B. ①挽回②疑问代词C. ①挽回②兼词于+之D. ①规劝②疑问代词10. 下列对加点词的用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①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11. 对下面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实迷途其未远③感吾生之行休②不知其何许人也④巨是凡人,行将为人所并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12. 下面五个句子分编为四组,从语意关系的角度看,正确的一项是()①田园将芜,胡不归②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③乃瞻衡宇,载欣载奔④僮仆欢迎,稚子候门⑤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A. ①③⑤B. ①③④C. ①④⑤D. ①②⑤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9题鲁字亮侪,奇男子也。
课时达标训练4回去来兮辞并序一、夯基训练1.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籍吏民 ,封府库.B.或棹孤舟.C.园日涉以成趣.D.乐琴书以消忧..分析 :C 项,名词作状语 ,每日。
A 、B、 D 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籍”,登记; “棹”,用桨划 ; “琴书”,抚琴念书。
答案 :C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整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 悦亲戚之情话..B.将有事于西畴..C.既窈窕以寻壑..D.善万物之得时..分析:A 项, “亲戚”古义为包含父亲母亲兄弟在内的内外家属;今义为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不包含家人。
B 项, “有事”古义指耕作之事 ,农事 ;今义是泛指 ,范围扩大。
C 项, “窈窕”古义指 (宫室、山川 )深远波折的样子 ;今义既指 (女子 )娴静而美好 ,(妆饰、仪容 )美好 ,又指(宫室、山川 )幽静。
答案 :D3.以下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①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A. {①回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①问征夫从前路B.{①乐夫天数复奚疑①奚难过而独悲C.{①乐夫天数复奚疑①既自以心为形役D.{①寓形宇内复几时分析 :A 项, “交”,①副词 ,交互 ;②名词 ,有交情的人。
B 项, “夫”,①名词 ,人;②代词,那。
C 项, “奚”,①疑问副词 ,为何 ;②代词 ,什么。
D 项, “形”,都是名词 ,身体。
答案 :D4.以下句子的句式特色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数复奚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分析 :C 项为一般疑问句 ,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C5.名句填空。
(1),。
实迷路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
(3)木欣欣以向荣 ,。
,感吾生之行休。
答案 :(1)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云没心以出岫抚孤松而盘桓(3)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二、延长阅读6.阅读下边的文字 ,达成第 6~10 题。
《归去来兮辞》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心惮远役耘耔荒芜.(wǔ)惆怅.(chànɡ)B.晨光喜微盈樽稚.子(zhì)眄.庭柯(miǎo)C.敛裳霄逝流憩容膝.(qī)遑.遑(huánɡ)D.欣欣向荣遐观出岫.(xiù)西畴.(chóu)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山水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B.陶渊明的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并序》最有名。
C.辞,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
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这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二.课内阅读。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4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
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
家贫,勤苦不废学问。
二十能文章。
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
会杨惠初登第,来尹穰,遵乃书所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
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
元统改元,中进士第,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
寻拜监察御史。
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
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
又言台察四事,帝皆喜纳之。
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三年,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
五年,丁母忧...。
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
时刑部狱按久而不决者积数百,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
未几,无遗事。
时有令输粟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
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之。
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
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
乃远斥候,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至,号令严肃,赏罚明当。
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
十七年,升中书左丞。
是时,太平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中,皆太平党也。
十九年,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
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B.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C.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D.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解析:B “有司”所议的应是“例”,“输粟”是“例”的定语,排除A、C两项,“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即“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句式一致,排除D项。
2019-2020年高中必修五语文4 归去来兮辞并序人教版练习题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B、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书籍出版过程中的其他环节他就望尘莫及,无可奈何了。
C、县里下了死命令,限三天内将罪犯捉拿归案,违者严惩不贷。
D、小小说虽小,若认真琢磨,精益求精,也可以创作得独出心裁,玲珑剔透。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词,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分类,正确的是一组是( ) ①大礼不辞小让②烈士暮年③将军战河北④寡助之至⑤先帝不以臣卑鄙⑥亲戚或余悲⑦去国怀乡⑧秦氏有好女A、③⑧/①⑥/④⑦/②/⑤B、③⑤/②⑥/①⑦/④/⑧C、③⑥⑧/①②/⑦/④/⑤D、③⑧/①⑥/②⑦/⑤/④【答案】:【解析】: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兵从一个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
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B、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C、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需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D、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情在骏奔B、僮仆欢迎,稚子候门C、寓形宇内复几时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答案】:【解析】: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浔阳(xún)荒芜(wǔ)惆怅(zhàng)耘耔(zǐ)B、熹微(xī)稚子(zhì)盈樽(zūn)眄庭柯(miǎn)C、怡颜(yí)容膝(xī)流憩(qì)遐观(xiá)D、出岫(xiù)西畴(chóu)船棹(zhào)遑遑(huáng)【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家叔以余贫苦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登东皋以舒啸,______。
《归去来兮辞》提高练习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浔阳(xún)荒芜(wǔ)惆怅(zhànɡ)耘耔(zǐ)B.熹微(xī)稚子(zhì)盈樽(zūn)眄庭柯(miǎn)C.怡颜(yí)容膝(xī)流憩(qì)遐观(xiá)D.出岫(xiù)西畴(chóu)船棹(zhào)遑遑(huánɡ)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眷然有归欤之情依恋的样子
情在骏奔骑着快马奔跑
B.非矫厉所得勉强克制
眄庭柯以怡颜欢颜,高兴表现在脸上
C.当敛裳宵逝收拾衣物
悟以往之不谏不能挽回
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
策扶老以流憩拐杖
3.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舟遥遥以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5.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农人告余以春及。
B.遂见用于小邑。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
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C.感吾生之行休
D.悦亲戚之情话
7.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
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也写过“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如《读山海经》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表现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强烈的反抗意识。
D.《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又名潜,自号“五柳先生”,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
二、阅读部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无怀氏、葛天氏:均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8.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B.不戚戚于贫贱(哭泣)
C.常著文章自娱(写作、著述)
D.衔觞赋诗(酒杯)
9.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话很像这一类人所说的吧
B.他的话说的好像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
C.他说(五柳先生)就像是这样一类人吧
D.他谈到(五柳先生)这类人,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吧
10.下面对文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开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到“因以为号焉”一段话中可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
B.“赞”是附在正文之后,用来评论史事或认识的文字,最早的“史论”即指此而言。
C.文中“箪瓢屡空”语出自《论语》“回也,其庶乎,屡空”,后人因而用“屡空”代指安贫乐道。
D.文末“无怀氏”“葛天氏”句,表明了作者希望生活在上古那种生活安乐、恬淡自足、风气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参考答案
1.A
【解析】荒芜wú,惆怅chànɡ。
2.A
【解析】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3.C
【解析】①把;②而;③把;④因为。
4.C
【解析】一般疑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5.B
【解析】与例句均为被动句;其余各项均为状语后置。
6.C
【解析】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其余均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7.D
【解析】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
8.B
【解析】悲伤。
9.B
【解析】“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翻译:他的话说的好像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人吧10. A
【解析】“不为人所知的平常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