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第2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选择)答:(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1.理想的类型(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答: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从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对象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信念的构成要素及特点答:(构成要素)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特点)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然而,信念的稳定性也不是绝对的,科学的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在不断变化的现实考验中变得更加稳定、更加坚强。
信念具有多样性。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事业、血液和生活等方面,也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
第二章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如何爱国答:(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如何爱国)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行为准则的指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
而法律则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力量,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在现代社会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和理解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下面将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介绍。
一、思想道德修养1.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修炼,是对自己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它包括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遵守,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思想道德修养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3. 如何进行思想道德修养?进行思想道德修养需要从自身做起。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其次,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友善和乐于助人等。
此外,要注重修养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
二、法律基础1. 什么是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是指人们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对法律的定义、性质和功能等方面的了解,以及对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的熟悉。
了解法律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法律基础的重要性法律基础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非常重要。
它可以使人们知道自己的权益和义务,避免违法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了解法律基础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社会法治化的进程。
3. 如何进行法律基础的学习?进行法律基础的学习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首先,要了解法律的定义和性质,明确法律的作用和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一、思想道德修养A.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1. 定义和概念解释2. 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和意义B.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1. 个人修养a.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b. 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2. 社会修养a. 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b. 文明礼仪和社交能力的提高C.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 个人层面a. 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b. 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2. 社会层面a. 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b. 构建和谐社会和进步文明的必要条件二、法律基础A. 什么是法律基础1. 定义和概念解释2. 法律基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法律基础的核心内容1. 法律知识a. 法律的分类和体系b. 法律的主要内容和要素2. 法治观念a. 法治的意义和特点b. 法治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C. 法律基础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 个人层面a. 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b. 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平正义2. 社会层面a. 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b. 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益的需要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共同点1. 都是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 都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互作用1. 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基础的影响a. 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b. 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2. 法律基础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a. 促使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形成b.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需要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点1. 公民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契合2. 法治思维与道德判断的统一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A. 思想道德修养的实践路径1.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培养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文明礼仪和社交能力B. 法律基础的实践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2.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和公益事业3. 树立合法合规的行为意识和行为准则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互动发展1. 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和完善2. 共同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福祉和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试重点复习资料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1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2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老师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二.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1 学习要求的变化2 生活环境的变化3 人际环境的变化4 社会活动的变化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四.树立学习新理念1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2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4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五.树立优良学风1 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2 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谨,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3 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创新:就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和思维。
六.肩负历史新使命1 继往开来,复兴民族伟业2 勇于开拓,创新中华文明3 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进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七.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八.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1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类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九.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1.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2.理想不仅受时代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3.理想的类型划分: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按理想的时序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2.面临的挑战: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3.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4.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5.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名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8.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
9.爱国主义是中华名族精神的核心10.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1.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12.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要点第一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0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P18-19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②指导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P29-30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之中的,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不能脱离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4、什么是中国梦?如何认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P25-30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
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凝聚着众多志士仁人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
大学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的放飞梦想。
5、如何对待实现梦想过程中的顺、逆境P35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
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方。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运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困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要点1、绪论新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第一章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的相互关系及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理想的实现P31-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3、第二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内容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何要坚持和宏扬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及其核心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4、第三章人生观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内涵人生价值的标准及其评价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5、第四章道德的含义道德的主要功能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6、第五章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两大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五大作用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调整公共生活的法律有哪些游行示威的申请和不予许可7、第六章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调整职业生活的法律有哪些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结婚的法定条件、手续、离婚8、第七章法律的本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部门三层次)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新国家安全观的包括哪些方面法律思维的含义、特征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9、第八章宪法至上的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民法基本原则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民事权利制度中的人身权利包括哪些内容民事责任的种类民事诉讼时效制度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刑法三大原则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故意犯罪的几种形态排除犯罪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主刑与附加刑程序法律制度的分类与基本功能(分类: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和仲裁及调解制度。
功能:)仲裁与调解制度的优点.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一、思想道德修养1.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道德是法律的出发点和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
道德要求人们做到超越法律的行为,法律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强制性规范。
3.何为“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通过自我反省和修炼,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高尚纯洁的境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态。
4.怎样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学会自我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爱国、诚实守信、友善乐善等。
-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5.为什么要守法?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法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同时,守法还是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保护人权的重要途径。
二、法律基础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发布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约束。
2.法律的特点是什么?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公正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等特点。
3.从哪些方面了解一部法律的内容?一部法律的内容可以从法律的法源、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规范对象、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解。
4.法律如何归类?法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律、刑法法律、民事法律等。
5.怎样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规定。
-遵守法律,始终以法律为准绳行事。
-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等。
6.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环境等。
7.什么是合同?合同是自愿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民事活动的基础。
它规定了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8.怎样处理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
2011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点精析绪论1.大学生应树立的学习理念?P3-4树立:①自主学习的理念②全面学习的理念③创新学习的理念④终身学习的理念2.大学生的优良学风?P5①勤奋②严谨③求实④创新3.历史使命的涵义?P6人们负担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①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②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4.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P7-9面临:①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③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5.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①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②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③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④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6.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①理想远大,热爱祖国②追求真理,善于创新③德才兼备,全面发展④视野开阔,胸怀宽广⑤知行统一,脚踏实地;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P13【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21-22①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③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④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⑤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2010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知识【编写说明:本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来,其中修改了部分错误,同时与书本语言进行了较好的融合。
本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试题演练。
修改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同学的帮助与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组织编写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2班主要参编者: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2班顾珂溢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篇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1.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一是要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三是面临新阶段新世纪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第三节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精髓;“八荣八耻”为基础。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他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断,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理想是信念的依据与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3.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核要点
1、绪论
新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的内容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3
2、第一章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21 23
理想信念的相互关系及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23 24
理想的实现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29
3、第二章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40
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内容42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何要坚持和宏扬爱国主义48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50
时代精神及其核心52 53
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56
4、第三章
人生观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64
正确的人生态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内涵67
人生价值的标准及其评价75
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84
5、第四章
道德的含义90
道德的主要功能91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9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103 104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113
6、第五章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120 121
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123
维护公共秩序的两大主要手段及其相互关系125
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五大作用133
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127
调整公共生活的法律有哪些135
游行示威的申请和不予许可139
7、第六章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148
调整职业生活的法律有哪些151
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155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68
结婚的法定条件、手续、离婚170
8、第七章
法律的本质174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七部门三层次) 177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立法、守法、执法、司法)180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182
法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182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新国家安全观的包括哪些方面192
法律思维的含义、特征198
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200
9、第八章
宪法至上的观念204 207 209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13
民法基本原则219
民事行为能力220
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220
民事权利制度中的人身权利包括哪些内容221
民事责任的种类222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22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27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28
刑法三大原则232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233
故意犯罪的几种形态233
排除犯罪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233 主刑与附加刑234
程序法律制度的分类和基本功能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