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文献综述法一、引言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领域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法不仅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了解已有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文献综述法的定义、特点、分类及操作步骤。
二、文献综述法的定义文献综述法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利用获取到的文献材料进行梳理、整理、分析和综合描写,以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反映的方法。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帮助研究者掌握已有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和研究空白,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文献综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
三、文献综述法的特点1.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需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和步骤,确保从获取文献到总结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全面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全面梳理已有文献,不能片面选择性地进行综述,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批判性:文献综述法要求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评价文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价值。
四、文献综述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文献综述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历史综述: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
2.理论综述:聚焦于某一理论或理论体系的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探讨。
3.方法综述:对某一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
4.主题综述: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五、文献综述法的操作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范围: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范围,确定综述的主题和研究领域。
2.文献检索和筛选:使用合适的检索工具和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筛选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
3.文献梳理和整理: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建立文献数据库或档案。
4.文献分析和综合:对梳理好的文献进行分析和综合,归纳出已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撰写综述报告: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包括综述的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和展望。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2)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1、文献综述的格式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
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
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就是针对自己论文选题,全面搜集与所选题目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以及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选择的课题原来有哪些人做过哪些研究,研究的进展程度及结果如何等。
二、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写作文献综述,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掌握专业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还可以弥补以前所学知识的不足。
2.查找文献资料”写好文献综述是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也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的过程。
特别是对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其毕业论文一般均为综述性的形式。
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写作文献综述的步骤写作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最后成文。
1.收集和阅读资料。
论文题目确定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有关的文献资料。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
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
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是什么意思引言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科研项目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用于对所要进行的研究或项目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而作为开题报告的一部分,文献综述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和回顾的过程。
本文将对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进行深入探讨,并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文献综述的定义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相关书籍、刊物等文献资料的系统检索、筛选、整理和分析,以获取当前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
文献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文献综述的意义和作用1.阐明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清晰地描述自己的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2.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有关该领域前沿知识和理论基础的全面了解。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时有条不紊,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
3.揭示研究现状和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这有助于研究者在开题报告中准确描述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并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与前人研究的关联性和创新点。
4.引导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文献综述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选择。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者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设计和方法,确定自己研究的合适路径和方法。
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时,研究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领域和范围:在开始综述前,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这有助于筛选和检索相关文献。
2.检索和筛选文献:根据研究目标和关键词,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途径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
然后根据文献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选取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
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2、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
3、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一)选题原则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
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的几种方法
1. 归纳总结法呀!就像把各种颜色的糖果收集到一个袋子里一样。
比如研究教育改革,你把不同学者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都归纳起来,哇,一下子就清晰明了啦!
2. 演绎分析法呢,如同根据线索去破案。
比如说探讨某个经济现象,从基本的理论出发,一点点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是不是很厉害!
3. 比较分析法呀,就好像比较不同口味的冰淇淋。
像是在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把它们的特点进行比较,哇塞,差异一目了然!
4. 案例分析法哦,这不就像拿着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讲道理嘛。
比如以某一个成功企业为案例,深入研究它成功的因素,超有意思的呢!
5. 历史研究法呢,像回顾一部精彩的历史剧。
例如研究科技发展的历程,从过去到现在,哇,就像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隧道!
6. 系统综述法呀,和整理一个杂乱的房间一样。
像是要对某个领域进行全面梳理,让一切都井井有条。
7. 定量分析法哟,类似拿着精确的尺子去测量。
比如分析一些数据来得出结论,是不是很严谨呀!
8. 定性分析法呢,就如同感受一幅画的氛围。
比如探究人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很有趣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好,就看你怎么在文献综述中巧妙运用啦,能让你的研究更加精彩呢!。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下是14种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1. 综合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2.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该主题或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3. 理论综述:对某个理论或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理论或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4. 方法综述:对某个研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5. 历史综述:对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介绍该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研究进展等。
6. 比较综述:对多个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7. 批判性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争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8. 跨学科综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融合等。
9. 文献述评: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结论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0. 研究空白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11. 学术争议综述:对某个学术争议进行综述,介绍争议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等,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理论应用综述:对某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理论应用的方法、范围和效果等,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趋势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预测,探讨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跨时期综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个体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状、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 预防心理问题发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4. 促进家庭和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较早,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
2.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等。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2. 构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家庭教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家庭教育。
(3)社会支持: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
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哪些
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内已经发表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总结,以达到对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和把握。
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等。
首先,文献综述的内容应包括对文献的来源进行梳理和分析。
文献的来源可以包括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专利等,对这些来源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其次,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现状的概述和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到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包括已有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和研究趋势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此外,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方法的总结和评价。
研究方法是研究的手段和途径,对已有文献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该领域内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其优缺点,为我们的研究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另外,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通过对已
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该领域
内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后,文献综述还应包括对研究不足之处的分析和展望。
通过
对已有文献中研究不足之处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该领域内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现状、研究
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
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献综述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主体,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名,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
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智能控制方法在反应釜温度控制中的运用
摘要 : 针对间歇反应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相对落后,控制精度低,主产率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叙述了智能控制器的设计和硬件组成,就Matlab仿真和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使用串级控制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 反应釜模糊自整定专家控制器串级控制
1.引言
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同时也是主要的能耗设备,它具有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等特性,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的控制.因此,设计在线控制手段,保证物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符合理想的工艺曲线,将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达到优质,稳定,可靠和节能降耗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文献[2]指出目前我国整个化工行业反应釜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工艺参数基本上靠人工调,工人劳动强度大,控制精度低,很难达到较高生产工艺的要求 ;另外,生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能源、原材料的消耗相当大.搅拌反应釜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大滞后的间歇反应过程,其过程模型难以确定,参数整定比较困难,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受工况变化影响大,因此控制系统较复杂.
2.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文献[1]指出模糊控制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它是根据系统的动态信息和模糊控制规则进行推理以获得合适的控制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此,在传统PID 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自校正 ,设计出自校正模糊 PID控制器,以适应搅拌反应釜系统的参数变化和工况的变化.文献[5]指出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PID参数进行修改,就构成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 PID 参数模糊自整定是找出 PID 三个参数与e和ec之间的模糊关系,在运行中通过不断检测e和ec,根据模糊控制原理来对三个参数进行在线修改,以满足不同e和ec对控制参数的不同要求,从而使得被控对象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文献[6]指出虽然模糊控制器具有超调小,鲁棒性强和对系统非线性好的适应性等优点,不过,模糊控制也存在三大缺点.第一,由于简单的模糊信息处理,使得控制系统的精度降低.要提高精度就必须提高量化程度 ;第二,模糊控制器结构和知识表示形式两方面存在单一性,所以难以处理在控制复杂系统时所需要的启发知识,使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第三,当系统非线性的程度比较高时,所建造的模糊控制规则会变得不完全或不确定.
文献[9,10]指出从系统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态精度等各方面来考虑,比例系数 kp的作用是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积分作用系数 ki的作用是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k越大,系统的静态误差消除越快,但是
k过大,在响应过程的初期会产生积分饱和现象,从而引起响应过程的较大超调.
若k过小,将会使得系统静态误差难以消除,影响系统的调节精度.微分作用系数kd的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它的作用主要是在响应过程中抑制偏差向任
何方向的变化,对偏差变化进行提前预报,但kd过大,会使得响应过程提前制动, 从而延长调节时间,而且会降低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3.专家控制
建造一种新的控制系统———专家模糊控制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模糊控制,通过加入专家控制器,可方便实现保温阶段冷却阀门和蒸汽阀门之间的切换.同时也可实现对压力的监控.
文献[8]指出专家控制器设计根据①针对反应的时滞,在控制过程中引入死区的方法,对温度进行间断性微量调节,能有效地解决时滞特性并避免超调,提高控制精度.②误差的绝对值很小时,应当加入积分,减少稳态误差.文献[4]指出③反应压力随反应温度成正比例变化.反应压力的改变实质上是温度变化的前奏 ,而压力的变化及其测量变送都要比温度的变化和测量快.反应压力作为安全报警,不仅可以作为对反应器安全的判断指标,而且它的测量变送快的特点,使得采取安全措施的时间留有一定的裕度.通过专家规则对压力进行监控,不仅提高了控制精度,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串级控制
文献[3]指出温度和流量作为整个反应最主要的控制量,温度控制属于滞后控制过程.采用温度-流量串级控制,能够提高主参数温度的控制质量,流量副回路的引入,主要用于克服控制阀的流量压力波动,以及对流量开度的影响,使流量变化平缓.文献[10,11]指出串级控制系统可以迅速控制流量副回路的扰动,副回路起迅速粗调作用,主回路起细调作用.而且允许副回路内各个环节的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变动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控制品质.符合流量回路存在干扰的特性.
5.结束语
将参数自适应模糊PID专家控制应用于反应釜的串级温度控制的方法,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较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在抗干扰,跟踪快速,控制精确和无超调等方面,优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经Matlab仿真和实际运行证明:该系统对反应釜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智能程度,控制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都取得理想效果,并且具有完善报警和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 1 ] 杜玉晓,吴敏,曹卫华,等.煤气加热炉分布式智能优化控制系统[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 9):1647-1651.
[ 2 ] 奕义忠. 三元复合肥智能过程控制系统[D ].济南:山东大学,2006.
[ 3 ] 杜玉晓,吴敏,桂卫华.铅锌烧结过程智能集成优化控制技术[J ]控制与决策 ,2004,19( 10):1091-1096.
[ 4 ] 孙优贤,褚健.工业过程控制技术:方法篇[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14-137.
[ 5 ] 孙优贤,邵惠鹤.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应用篇[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78-95.
[ 6 ] 刘金锟.智能控制[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39-230.
[ 7 ] 高鸿斌,孔美静,赫孟合.PLC与工业控制网络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 8 ] 刘金琨.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5:94 - 129.
[ 9 ] MIKLES J,FIKAR M.Process Modelling,Identification,and
Control[M ].German:Springer,2007.
[ 10] RAMLIN M ,BAWA IA.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aReactor[ 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nd Advanced Systems. 2007: 181- 187.
[11] Vega, Prada, A leixandre. Selftune Predict PI
Controller[ J].IEEE Proceedings- , 1991, 138( 3): 304-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