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细菌耐药动态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阻碍因素【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院内感染患者感染的状况和阻碍因素。
方式:采纳回忆性分析的方式对XXX年XXX月~XXX年XXX月在XXX省XXX市XXX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治的2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在214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153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感染部位依次为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术后伤口、泌尿道、胃肠道及皮肤与软组织;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发觉:年龄、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刻长及病情危重是发生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较高,临床工作中,提高主动参与医院感染治理的意识,严格操纵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尽可能的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增强住院患者的护理,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操纵方法,减少神经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外科;院内感染;临床分析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进展,外科手术的水平明显提高,可是伴随而来的侵入性操作也日趋增多,再加上抗生素的滥用致使的耐药菌的普遍存在,使得医院感染有日趋增加的趋势[1]。
在众多科室中,神经外科是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该领域疾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约为%~%[2-13]。
而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若是发生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伤口的愈合,乃至生命有极大的消极阻碍,而且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刻和增加其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带来繁重的经济负担[14-16]。
因此,关于神经外科术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此类报导所见甚少,XXX省尤甚。
本研究对XXX年XXX月~XXX年XXX月对XXX省XXX市XXX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治的2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忆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式对象:选择XXX年XXX月~XXX年XXX月对XXX省XXX市XXX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医治的2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神经外科疾病包括脑膜瘤、脑细胞胶质瘤、脑血管瘤、脑外伤、脑出血等;男性1570例,女性575例;年龄18~87岁,平均±岁。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感染特征并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神经外科手术管着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统计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并分析总结医院感染的感染特征,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具体评析。
结果:在研究的3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有48例,感染的概率为16%,对感染者进行研究发现,感染大都发生在手术部位、呼吸道等,具体分析后表明,造成的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疾病、基础疾病、麻醉层级、手术时间、输血、气管插管或切开等。
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比较容易引起手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且危险因素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务必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避免产生医院感染。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来说危险性是比较大,出了对手术技术有很大的要求外,患者在手术前的各项生理特征、手术持续时间、身体抗性、手术后的恢复期等都很容易造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一般对于本就患病住院的患者具有极大的伤害,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为了较少医院感染所造成的伤害,有必要去研究医院感染的感染特征。
我院分析了最近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观察分析医院感染产生的特征,并总结一般性的危险因素,具体报告见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30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56例,年龄在1-84岁,平均年龄(52±24.2)岁,女性患者144岁,平均年龄(44.3±23.3)岁;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在5-199d之间,原发性疾病包括神经系统肿瘤86例,颅脑岁上77例,脑血管疾病35例。
所有患者在其他方面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统计患者在治疗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并详细记录发生感染的患者的各项身体数据以及治疗数据。
2020年第二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为确保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等规定和要求,院感科对2020年第二季度微生物送检标本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供各临床科室参考,并请按相关规范正确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一、病原菌种类2020年第二季度我院送检微生物学培养共2349例,检出菌株634株,检出率27.0%,多重耐药菌检出403例,多重耐药率63.6%。
(2020年第一季度我院送检微生物学培养共2017例,检出菌株551株,检出率27.3%,多重耐药菌检出324例,多重耐药率58.8%。
)多重耐药率较上一季度上升约4.8%。
二、病原菌分布情况:第二季度全院送检标本中检出革兰氏阳性菌187株,多重耐药菌98株,多耐率52.4%;检出革兰氏阴性菌405株,革兰氏阴性耐药菌299株,多耐率73.8%。
表1—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氏阳性菌检出情况病原体检出细菌数所占比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6 24.6%溶血葡萄球菌43 23.0%屎肠球菌25 13.4%粪肠球菌14 7.5%表皮葡萄球菌13 7.0%其他棒状杆菌12 6.4%其他葡萄球菌3418.2%合计187 100.0%图1—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阳性菌构成表2—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氏阴性菌检出情况病原体 检出细菌数所占比例 铜绿假单胞菌 11528.4% 肺炎克雷伯菌 111 27.4% 大肠埃希菌 93 23.0% 鲍曼不动杆菌 52 12.8% 其他阴性菌 34 8.4% 合计405100.0%图2—2020年第二季度革兰阴性菌构成三、送检标本检出菌情况:临床送检标本共2349例,检出菌634例,检出率27.0%,多耐数403例,多耐率63.6%,具体情况,见表3.表3—2020年第二季度各标本检出菌情况标本送检数检出数检出率(%) 多耐数多耐率(%)痰37028075.6817963.93血14061148.117969.3尿20311657.17662.5分泌物634063.52460导管尖端401025990其他2677427.73678.6合计234963426.9940363.56四、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前6名依次是:ICU128例,呼吸内科一14例,创面修复5例,神经外科一、神经外科二、神经外科三各4例。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某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因素,感染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性等临床特征,为开展颅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患者719例,发生颅内感染3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颅内感染临床特征。
并将颅内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余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分离7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56.33%、格兰阴性杆菌占35.21%;患者术后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感染控制时间(5.1±3.1)d,死亡5例,继发癫痫7例;感染组与对照组脑室外引流、手术时长≥4h、术后脑脊液漏、术后应用激素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男性多于女性,但与性别无关,年龄跨度广,春夏季节多,感染控制时间可短,严重者可致死亡,术后还易发生癫痫,颅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做好脑脊液漏的预防,谨慎应用脑室引流、激素用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颅内感染本次研究试分析某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因素,临床特征,为开展颅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共收治患者719例,发生颅内感染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①有高热、头痛、呕吐等路内容感染征象表现;②脑脊液检测,WBC>1.18×109/L,糖含量<1.9mmol/L,蛋白定量>2200mg/L。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临床确诊;③术前未合并颅内感染。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分析颅内感染临床特征。
并将颅内感染患者纳入感染者,余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1.3统计学处理WINDOWS EXCEL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2.1临床特征38例患者,男女比例1.15:1,年龄11~84岁、平均(34.12±9.32)岁。
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动态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是指在神经外科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或手术后发生的与神经外科相关的感染。
由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特殊性和患者的特殊情况,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具有一些特点,并且存在着细菌耐药的动态。
首先,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之一是患者的免疫状态较差。
大部分神经外科患者都具有一些基础疾病,例如脑部肿瘤、颅脑外伤等,这些疾病本身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此外,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会破坏皮肤和黏膜屏障,容易导致细菌侵入。
患者的免疫状态较差,使得他们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更易于出现感染。
其次,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易发生在手术部位。
神经外科手术通常需要进行头皮切开、颅骨开窗等操作,这些操作导致手术部位暴露于环境中,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此外,神经外科手术创面较大,组织损伤较严重,加之手术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致使创面愈合较慢,容易感染。
再次,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还包括多种感染途径。
细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患者的体内,如呼吸道途径、血液感染途径、泌尿道途径和胃肠道途径等。
呼吸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之一,患者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另外,血液感染途径是另一个重要的感染途径,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将细菌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
此外,泌尿道途径和胃肠道途径也是常见的感染途径,患者的导尿管和胃管等导管的使用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最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存在着细菌耐药的动态。
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不恰当使用抗生素等原因,细菌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细菌耐药动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肠球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以及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等。
这些细菌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患者感染的治疗变得困难,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具有患者免疫状态较差、易发生在手术部位、多种感染途径和细菌耐药的动态等特点。
对于这些感染的防治,医院和医护人员应加强手卫生、切口消毒等基本措施,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处理措施分析目的探讨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及相关的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65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病例资料,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处理措施。
结果6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中,从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多重耐药菌86株,送检标本中多重耐药菌分布顺序为痰液、尿液、分泌物、脓液、血液;分离得到的耐药菌株依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
多重耐药杆菌检出科室排名分别为综合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
结论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对于日益严重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控、预防和控制,其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多重性耐药菌感染的关键。
标签: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情况;处理措施多重耐药菌(MDROs)是指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被认为是一种微生物对3类或3类以上的抗生素同时耐药[1]。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耐药细菌株也不断增加,使得患者身体内部菌群出现失调,引起免疫力下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也构成了新世纪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新挑战[2]。
因此,了解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分布和对其实施干预处理措施是控制医院多重耐药菌传播和感染的重要手段。
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6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病因学标本检验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现将内容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细菌株来源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住院部收65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年龄24-84岁,平均年龄64.1岁;患者住院时间为19-300d,平均住院时间35d。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分析与防控策略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总结预防感染的方法及防控对策。
方法:对3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了防控策略及措施,结果:17例出院,8例好转后转院,5例定植后携带出院。
结论:对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素等方法,可有效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和扩散,对保证医疗、护理和患者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多重耐菌感染;护理1、临床资料自2013年9月1日到2015年9月1日,我科共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于27-74岁之间。
有11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7例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4例为大肠埃希菌感染,3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标本分别来自痰培养的22例、尿液的3例、伤口分泌物的5例;带入23例,本科室发生7例。
2、现状分析30例感染患者中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占感染总数的36.7%;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占感染总数的23.3%;铜绿假单胞菌占感染总数的16.7%;大肠埃希菌占感染总数的13.3%;肺炎克雷伯菌占感染总数的10%。
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2例,均为气管切开患者,泌尿系感染3例,伤口感染5例。
感染的因素有:高龄,营养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呕吐导致误吸,复合外伤伴胸廓及肺损伤等。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接受多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普遍呈现出高度耐药、多重耐药的态势[1]。
多重耐药菌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从一个患者传播至另一患者,当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或接触患者周围环境时,手极易受到污染,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操作及生活护理后未及时进行彻底洗手或手消毒,导致感染菌株在不同患者间交叉传播。
有研究表明,手卫生在多重耐药菌的控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分析摘要: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主要综述了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和耐药病原菌的耐药程度、耐药机制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神经外科是医院感染高发单位之一。
随着耐药细菌的出现,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1 当前国内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特点1.1 发病率当前,国内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仍居各类医院感染前列。
有文献报道,1998-1999年医院感染监控网监测资料分析,在126所入网医院中,平均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92%,感染率为4.13%。
2004年余英教等[1]统计,1995-2002年该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45%,例次感染率为11.45%,明显高于全国医院感染率平均水平;感染率与原发疾病关系密切,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达到67.36%和33.81%[1]。
1.2 感染危险因素高感染率与易感人群比例较大有直接关联。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住院周期长,气管切开、导尿、腰穿等侵入性操作等多因素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率。
1.3 易感部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可发生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颅内、皮肤和腹腔等部位,其中以下呼吸道发生率最高,这与神经外科患者长时间昏迷卧床,加之神经损伤,造成咳嗽反射功能障碍、排痰困难、胃内容返流误吸、长期使用呼吸机和大手术、创伤后的急性肺损伤有关。
胃肠道和腹腔的医院感染则与长期应用抗菌素引起菌群失调,导致细菌异位有关。
1.4 致病菌引起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
在神经外科多发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致病菌中,G+球菌中主要为葡萄球菌;G-杆菌中以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2]。
1.5 对原发病的影响医院感染导致原发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篇一:XX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龙源期刊网 .cnXX年我院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作者:王强来源:《中国实用医药》XX年第23期【摘要】目的结合本院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探讨相关延缓细菌耐药情况发生的措施。
方法对XX年度细菌室提供的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参考相关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提出对策。
结果本院主要致病菌耐药情况相对较好,但仍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结论应利用好本院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加强宣传,并结合行政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关键词】致病菌;耐药情况;延缓措施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医院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情况也日趋严重,作者通过对本院XX年度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的分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提出相应措施延缓细菌耐药情况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XX年1月1日~XX年12月31日在临床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024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28株,革兰阴性杆菌1427株,真菌69株,常见致病菌及其耐酶株检出情况见表1,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见表2。
2 耐药情况分析2. 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从XX年本院临床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看,革兰阴性杆菌仍是主要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作为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共检出568株,占革兰阴性杆菌检出总量的40%。
对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耐药是我国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仍接近70%[1]。
从本院细菌耐药情况看,肺炎克雷伯菌好于大肠埃希菌,二者均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高度耐药,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耐药率虽未超过50%,但仍应引起重视,慎重经验用药。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超过50%,应当参照药敏结果才能考虑使用。
碳青霉烯类中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一直对二者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这些药物可以作为治疗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神经外科是危重症患者较多的专业之一,而细菌感染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诊治的难点及重点,尤其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文献报道,我国各___获得性感染总体发生率约为6%~12%,主要类型有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SSI),此外,还包括重症患者常见感染,如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消化道感染及压疮等。
______院士牵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神经外科伴有开放性颅骨骨折、头皮裂伤的脑外伤或头皮裂伤超过4h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0%~25%;清洁-污染手术包括进入鼻旁窦或乳突的手术、修补开放性颅骨骨折或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者,感染发生率为6.8%~15%;清洁手术感染率为2.6%~5%。
在细菌的流行病学方面,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肠球菌等。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感染预防及早期诊断、治疗是影响整体预后的关键,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途径及疗程对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2012年___及___联合发表了《神经外科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12)》,2015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文再次强调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
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7)(以下简称本共识)主要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等,参考国际国内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提供了相关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推荐意见,供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护人员参考使用,本共识适用于成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本共识内容不作为法律依据。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流行病学特点神经外科手术及各种操作易引起医院获得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旦发生,会进一步加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病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归因病死率可高达15%~30%。
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细菌耐药动态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感染细菌耐药动态。
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外科并发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归纳,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18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有62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31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结论神经外科医院感染主要并发在呼吸道与泌尿道,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为主。
【关键词】神经外科;医院感染
作者单位:276826 日照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一般病情较重,病情不稳定,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病情康复,而且会加重患者病情,预防医院感染的并发可有效帮助患者康复[1]。
但是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经常并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又会使患者病情更加恶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报道显示,许多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死亡是因为并发感染导致的,笔者为了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发率,针对本院住院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现将资料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10月到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80例神经外科患者,其中男93例,女87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63±86)岁,98例为颅脑损伤,56例为颈椎、腰椎疾病,17例为脊髓损伤,15例为其他。
12 分析方法总结回顾180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原因。
对180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部分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其致病菌进行总结归纳。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采用spss 130统计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180例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年龄均比较大,住院时间较长,其中42例为二次感染,占2333%。
见表1。
108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者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泌尿道感染。
见表2。
对108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患者病理检查可以看出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大肠埃希菌。
3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因长期卧床,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相对于其他科室较高,对于年龄较高和长期住院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中病原菌产生地(患者)是不可避免的[2],所以不管医护人员怎么努力,也不能杜绝病原菌,长期住院的患者因缺乏运动以及长期用药导致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病原菌侵入,并发感染。
神经外科患者以危重患者为主,多数会进行辅助呼吸、鼻饲等侵入性操作,导致病原菌与呼吸道接触机会大大增加,所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3]。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往往为重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很容易并发医院感染,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特点的研究可以很好的
避免感染发生,遏制因感染导致的患者病情恶化。
医护人员在保障住院环境清洁的同时还应该嘱咐患者保持自身清洁,嘱咐其家属定时清洁患者周身,医护人员对患者床褥也应及时更换,并且保障其高温消毒,尽量避免患者接触病原菌。
医院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病患进行床褥归类清洗,针对性的消灭此类病患自带的病原菌,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医师还应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患者饮食搭配建议,通过食疗增强患者抵抗力,俗话说的好,药疗不如食疗,食物可从根本补充患者体力,使患者身体抵抗力增强。
铜绿假单胞菌耐抗菌药物能力呈上升趋势,有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氨曲南等耐药性均较高。
大肠埃希菌对红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而且有多重耐药性[4]。
通过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可以发现抗菌药物很容易增强体内耐药菌的分布,导致患者感染使用药物无法治愈,所以在平时用药的时候应格外注意,不能连续单一用药,这样很容易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受到破坏,致使患者身体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害,且单一用药过长时间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抵抗力,是药物失去药效,不能起到杀菌作用。
对患者耐药动态研究可以及时了解患者体内细菌变化情况,有目的更换使用抗菌药物,是药物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这样还可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通过研究发现多数感染患者体内存在的病原菌均为多种耐药性细菌,使治疗更加困难,针对这类细菌只能联合用药治疗,避免病原菌再次变异,产生抗药性。
对细菌耐药动态研究可以指导医师临床用药,可以有效控
制细菌感染,但是其研究时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还需提高。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特点为主要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所以对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应特别警惕,尤其是呼吸道进行过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更应没天定时对其呼吸道进行检查,保持呼吸通畅,保障呼吸器官清洁,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细菌耐药动态研究发现,诱发感染的病原菌多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病菌,对其用药应针对性、联合用药,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 叶慧燕,沈波,丁晔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干预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5:923924.
[2] 杨莎,蔡雪林,王利君,等20072010年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4390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