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币
- 格式:doc
- 大小:187.51 KB
- 文档页数:3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讲解1. 银币的来历说到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嘿,这可是个历史的宝贝哦!那时候,清朝正处在风雨飘摇的边缘,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像坐过山车,忽上忽下。
你想,银币是当时国家财政的主力军,背后可是藏着不少故事呢!这枚银币在1908年铸造,正值清朝末期,那时的皇帝宣统,年纪轻轻,却肩负着国家的命运,真是压力山大啊。
银币上刻着的“宣统元年”字样,听起来像个豪华名牌,实际上却是那个年代的无奈之选,标志着清朝的最后一段辉煌。
1.1 银币的设计这枚银币的设计也很有趣哦,正面是龙的图案,龙在中国文化中可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代表着皇权。
再说,背面有“壹元”二字,旁边还带着“光绪元宝”字样,仿佛在告诉大家:“我可是正宗的,别搞混了!”其实,在那些年,银币的铸造技术可不比现在的差,边缘的花纹细致得让人感叹。
这种设计,既显得高大上,又有点儿“老派”的韵味,真是一种历史的传承。
1.2 社会影响说实话,这枚银币在社会上的影响可不小。
它不光是用来买菜买米,更是商贩交易的“通行证”。
当时的市民,如果手里有几枚这样的银币,心里那叫一个踏实!可不,能用银子换到真正的商品,心里那种满足感,简直就是“买买买”的极致体验。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枚银币的价值开始慢慢升高,成为了收藏爱好者争相追逐的“宝贝”,就像是从“平民百姓”变成了“明星”一样,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2. 银币的收藏价值进入现代,很多人开始关注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收藏价值,嘿,这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你知道吗?如今市场上,这枚银币的价格可不是个小数字,有些甚至能拍出天价,真是让人目瞪口呆!当然,这其中还得看它的成色、品相等等。
如果你手里有一枚保存完好的银币,恭喜你,简直就是捡了个大便宜。
2.1 如何鉴定银币对于初入收藏圈的小白来说,鉴定银币可得小心翼翼。
这就像是买手机,要学会分辨真伪,别一不小心买了个假货。
首先,仔细观察银币的重量和尺寸,真币的手感是特别的,重重的,摸起来有种实在的感觉。
大清银币r后点公博评级au09
(原创版)
目录
1.大清银币的概述
2.大清银币 r 后的意义
3.点公博评级 au09 的含义
4.大清银币 r 后点公博评级 au09 的价值
正文
大清银币,是我国清朝时期流通的一种货币,由于其制作精美,含银量高,深受藏家喜爱。
而“大清银币 r 后”则是指银币的背面,r 后通常代表着“一两”,是银币的重量单位。
“点公博评级 au09”则是指这种银币的品相评级。
其中,“点公博”是我国知名的钱币评级机构,以其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深受藏家信赖。
“au09”则代表着该银币的品相等级,au 代表优秀,09 则代表着该银币在所有被评级的银币中,品相排名前 9%。
大清银币 r 后点公博评级 au09,不仅代表着其品相优良,而且由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使得它成为了收藏家们的抢手货。
第1页共1页。
1907年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银币一枚,铸造规整,字迹纹饰清晰,难得品相,近未使用品1907年新疆省造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一枚,深打,图案居中,图文完美清晰,品相罕见,完全未使用品银币说明:银币正面中庭印有:大清银币字样;周边印有:喀什湘平壹两满汉字样银币背面中庭印有:一条青龙周边印有:稻花环边银币直径:3.8C M 币身厚度:0.3CM 币外圈呈齿状银币的预售价格为:400000.00人民币0此币乃喀什银币试铸铜样喀什大清银币试铸铜样黑漆古包浆,正面铸“大清银币”四字。
该币不是银质,而为铜锡合金铸成。
该币铸造极精美,纹饰轮廓深竣,文字清晰,边齿规整,币底平滑,币面有一层淡红色的保护层,如新出炉之钱,但又绝非新作的臆造品。
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币上有签名暗记,在“银”字的右边和“湘”字的上边,竖写有“一山之”三个草书签字,何意待考。
二是币正背面遗留有铸模上黑锅灰锈斑,深入币体,极其坚固,难以剔除.试铸样币即为开炉钱。
第一炉铸出的送审样币,虽然为金、银币的铸模,但一般都用铜质试铸样币,样币上送审核过关后,再正式开铸金、银质头炉钱。
因此,样币纹饰特别深竣清晰,型制规整,品相精到。
所见传世试铸铜样币有:孙像十分镍币铜样、民三袁像银币铜样、孙像帆船壹圆银币铜样、蒋像嘉禾伍角银币铜样和民国三十八年伍钱金币铜样等。
0经专家鉴定属真币字体为“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字母字体为“l i groig i groig l i groig”质地属:黄铜合金。
“湘平”是晚清及民国前期湖南及新疆量衡标准,一两约合36.13克面"湘平"两字,据说因督军左宗堂及其军队人多湖南人,湖南称"湘"所以币面湘平就是这样而来的光绪初年,左宗棠率军入疆平阿古柏叛乱后,始铸新疆光绪银钱。
新疆三体文光绪银圆,币上铸有汉、满、回三种文字,纪值、纪铸地(喀什)或纪年(回历)。
至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新疆始铸“喀什大清银币”,有“湘平壹两”,存世稀少;“湘平伍钱”存世较多;“湘平二钱”,至今未见实物。
大清银币的制造工艺
大清银币是中国清朝时期发行的银币,制造工艺相对较为简单。
一般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银材选择:制造大清银币的最重要的材料就是银材。
一般选择纯度较高的银材,如银锭等。
2.银材加工:选择好的银材需要经过切割、研磨、压制等工艺进行加工,制成符合要求的银片。
3.刻模制版:制造大清银币需要制作模具和版别。
一般先设计好版别的图案,然后按照设计图制作铜模,并进行修整、刻细节,制成适合压制的版别铜模。
4.压制银币:将加工好的银片放在模具中,用模具压制银片,让银片形成银币的外观和大小。
5.钻孔除边:在压制完银币后,还需要进行钻孔和除边的工序,使银币外形整齐、细腻。
6.清洗抛光:清洗银币是为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抛光则是为了表面光洁度达到最好。
综上,大清银币的制造工艺相对较为简单,但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益求精,以达到银币质量上乘的目的。
大清库银辨别方法
大清库银是指清朝时期流通的银币,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钱币。
辨别大清库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量:大清库银的标准重量为7.2两(227.5克),可以使用天平或称重仪器来测量。
2. 直径和厚度:大清库银的直径约为
3.9厘米,厚度约为2.2毫米,可以使用卡尺测量。
3. 边齿:大清库银的边缘呈齿状,有48个等距的齿状凹槽。
4. 铭文:大清库银的正面铭文为“大清银币”或“大清银币壹圆”,背面铭文为“户部”或“光绪年造”。
5. 图案:大清库银的正面常有龙或花卉等图案,背面常有蟠龙或图案。
在辨别大清库银时,可以结合以上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还可以查阅相关的钱币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来获取更详细的资料和辨别方法。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版别介绍大清银币是中国历史上流通使用的一种货币,被广泛认可为中国近代货币中的经典之一。
宣统三年版别是其中一种较为特殊的银币版别,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收藏价值。
下面将对宣统三年版别进行介绍。
宣统三年版别,即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所铸造的银币。
宣统三年版别是宣统年号的产物,宣统帝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在位年号。
这个年号在清朝历史上仅仅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因此,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具有着较短的铸造时间和较少的发行量,这也是其收藏价值的一大特点。
宣统三年版别主要有两种面额,即当十和当百。
其中,当十面额的宣统三年银币正面图案为满汉文,背面图案为蟠龙图。
这种银币直径约为3.6厘米,材质为纯银。
另一种面额当百的宣统三年银币正面图案为满文,背面图案为蟠龙与云纹图案。
这种银币直径约为3.9厘米,材质同样为纯银。
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其设计精美、图案优美,寓意丰富。
银币的正面图案为满汉文或满文,展现了清朝政权的象征;背面图案以蟠龙为主要元素,寓意着权利和吉祥。
同时,银币细腻的纹路和较高的工艺水平也增加了其艺术价值。
由于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铸造时间短暂,发行量较少,因此在收藏市场中备受追捧。
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珍藏价值,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青睐。
根据银币的保存状况、版别稀缺程度、银币的历史背景等因素,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的市场价值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是中国近代货币中的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其设计精美、图案优美,是收藏家们追逐的宝贵藏品。
对于银币收藏爱好者而言,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无疑是收藏品中的瑰宝之一。
通过收集、研究和欣赏宣统三年版别的银币,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大清王朝唯一的带$1的宣统年造大清银币壹元此藏品将亮相哈布斯堡国际拍卖秋季拍卖敬请期待银元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钱”。
银元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大约在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银元流入中国。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乾隆宝藏”银币。
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
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即龙洋),各省纷起效尤。
[1] 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
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天津造币总厂铸造了“宣统年造大清银币”。
宣统年造大清银币有壹元、伍角、二角伍分及壹角四种面值,该套银币均未正式发行,除伍角、二角伍分、壹角币广为流通外,壹元也曾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数量稀少。
宣统二年(1911年),朝廷聘外籍雕刻师调刻,打造了"宣统年造大清银币壹圆"钱币,创造了四个第一。
第一次以国币,中央货币形式铸造发行。
在钱币上缘书"宣统年造"。
第一次打“圆两之争",改以钱,分,两标注钱币价值而采用"圆”计值。
第一次也是唯一在大清银币中采用西方钱币标值方式,用$1与圆等同标识。
第一次采用内环内下部大水波纹的水龙图。
藏品币实测直径39.4mm,厚2.5mm,重26.64g.放在手中沉甸甸的。
币的地章为镜面,其包浆自然厚重,倾斜币面有美丽反光。
敲击声浑厚脆亮,余颤音可持续达2秒,证明含银量在90%以上。
内珠圆纤细,边道内齿为细短齿。
宣统年造面3点,9点位花饰,5点,7点位花饰和币龙面3点,9点位花饰雕刻精细,压铸深墜有立体感。
边齿为橄榄齿。
在宣统年造面底部6点位有一内齿比其他齿长,边道有牙痕。
疑似齿币暗记。
此币未正式发行通用及宣告终止。
又请奥地利雕刻师团队雕刻“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成就了长须龙,短须龙等宣三钱币精品。
清朝历史_关于大清银币的历史简介清朝历史(一)古钱币在收藏市场上一直是比较热门的收藏品,虽然在历史的推移下,许多古钱币早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流通功能,但是却多了考古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等各种新功能,经过一定时间的演变,钱币爱好者以及钱币收藏家们的数量也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正是这些人的喜爱、追捧或者炒作,古钱币收藏的火爆热浪总是一波接着一波向我们袭来,如今市场上又兴起了收藏大清银币,这其中关注度比较大的就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的行情。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其设计新颖,制作精良,是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
大清银币始铸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拟订了《整理圜法规章》十条,其间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存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变革的产品,版别多式,规划新颖,制造精巧,在不一样的版式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对比稀疏。
大清银币长须龙,直径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
该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上下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摆布两边排列菊花长枝纹饰。
大清银币大尾龙,直径40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
该币正面上下缘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珠圈内汉字“大清银币”四字,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
背面中间为汉字“壹圆”二字,下缘是英文“壹圆”,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龙头居上,大尾十二须向上,龙珠在“圆”字下方,龙眼凹突,鼻梁俏上。
大清银币曲须龙大字版,直径39.1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直齿边。
该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个汉字,字体粗大,珠圈外上下缘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四字,银字下方有“卐”字戳,两旁分列长枝菊花纹饰。
背面“壹圆”二字居中,外围是一曲须龙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环绕一圈,龙尾在右,下端是英文“壹圆”。
清朝历史(二)四种价值惊人的大清银币价值简介清代机制铜圆的锻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
地区全称PCGS 累计入盒GBCA 公博累计入盒入盒合计占比光绪年造丁未大清银币壹圆130 3 133 0.006%造币总厂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10,711 11,072 21,783 0.974%宣统年造大清银币壹圆-水龙114 - 114 0.005%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19,338 35,92955,2672.472%无纪年安徽七钱二分85 24年安徽七钱二分无英文113 24年安徽七钱二分ASTC 134 戊戌安徽七钱二分74 22年北洋七钱二分18 13 31 0.001%23年北洋七钱二分820 555 1,375 0.062%24年北洋七钱二分1,878 1,158 3,036 0.136%25年北洋七钱二分1,438 2,248 3,686 0.165%26年北洋七钱二分784 1,014 1,798 0.080%29年北洋七钱二分6,029 7,628 13,657 0.611%33年北洋七钱二分2,765 3,064 5,829 0.261%34年北洋七钱二分42,454 64,066 106,520 4.765%24年奉天壹圆622 57 679 0.030%25年奉天壹圆108 11 119 0.005%癸卯奉天壹圆493 39 532 0.024%湖南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183 18 201 0.009%湖北七钱二分本省15 14 29 0.001%湖北光绪七钱二分3,715 6,516 10,231 0.458%湖北宣统七钱二分6,146 11,320 17,466 0.781%湖北双龙壹两306 13 319 0.014%甘肃加字民国三年壹圆394 39 433 0.019%甘肃省造民国17年壹圆311 2 313 0.014%江南省造老江南七钱二分212 267 479 0.021%江南省造戊戌七钱二分2,549 1,336 3,885 0.174%江南省造己亥七钱二分1,177 732 1,909 0.085%江南省造庚子七钱二分1,881 1,373 3,254 0.146%江南省造辛丑七钱二分4,624 3,304 7,928 0.355%江南省造壬寅七钱二分1,932 1,917 3,849 0.172%江南省造癸卯七钱二分923 690 1,613 0.072%江南省造甲辰七钱二分13,040 16,872 29,912 1.338%江南省造乙巳七钱二分1,089 773 1,862 0.083%无纪年尔宝小满文七钱二分15 1 16 0.001%无纪年尔宝大满文七钱二分120 13 133 0.006%无纪年岳宝大满文七钱二分348 71 419 0.019%己亥纪年七钱二分64 12 76 0.003%庚子纪年七钱二分146 33 179 0.008%辛丑纪年七钱二分210 56 266 0.012%壬寅纪年七钱二分101 27 128 0.006%癸卯纪年七钱二分96 24 120 0.005%甲辰纪年七钱二分213 60 273 0.012%乙巳纪年七钱二分447 117 564 0.025%丙午纪年七钱二分118 27 145 0.006%丁未纪年七钱二分39 5 44 0.002%戊申纪年七钱二分29 5 34 0.002%广东七钱三分喜敦版13 - 13 0.001%广东光绪七钱二分3,215 4,764 7,979 0.357%广东宣统七钱二分3,185 4,752 7,937 0.355%十七年贵州小汽车壹圆283 66 349 0.016%三十八年贵州竹子壹圆213 24 0.001%中央安徽北洋奉天湖北甘肃江南吉林广东贵州546 0.024%140地区全称PCGS 累计入盒GBCA 公博累计入盒入盒合计占比东三省东三省造光绪七钱二分267 20 287 0.013%新疆1949壹圆3,910 1,713 5,623 0.252%饷银壹两1,289 1,684 2,973 0.133%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400 260 660 0.030%喀什道大清银币湘平式两12 16 28 0.001%中华民国元年饷银壹两壬子双旗283 417 700 0.031%民国六年迪化银元局造壹两3,001 5,024 8,025 0.359%民国七年迪化银元局造壹两974 1,596 2,570 0.115%四川光绪七钱二分11,566 9,069 20,635 0.923%四川宣统七钱二分1,728 1,452 3,180 0.142%四川卢比主币34,159 20,761 54,920 2.457%四川银币大汉壹圆28,718 42,702 71,420 3.195%云南光绪老龙七钱二分1,871 1,260 3,131 0.140%云南宣统老龙七钱二分1,153 811 1,964 0.088%云南庚戌春季宣统七钱二分11 11 0.000%云南光绪新龙七钱二分3,296 2,308 5,604 0.251%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上五星壹圆293 33 326 0.015%孙中山开国纪念币下五星壹圆630 80 710 0.032%黎元洪开国纪念币戴帽壹圆200 64 264 0.012%黎元洪开国纪念币无帽壹圆1,854 556 2,410 0.108%袁世凯共和纪念币壹圆1,068 162 1,230 0.055%袁世凯洪宪纪元-飞龙478 69 547 0.024%徐世昌仁寿同登纪念币560 34 594 0.027%曹锟文装宪法成立纪念224 77 301 0.013%曹锟戎装宪法成立纪念240 85 325 0.015%民国十二年龙凤壹圆244 7 251 0.011%段祺瑞中华民国执政纪念300 34 334 0.015%苏维埃政府壹圆-多版别186 18 204 0.009%袁大头民国三年壹圆165,991 400,081 566,072 25.322%袁大头民国八年壹圆19,584 36,980 56,564 2.530%袁大头民国九年壹圆59,784 150,187 209,971 9.393%袁大头民国十年壹圆50,417 124,898 175,315 7.842%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壹圆60,844 162,850 223,694 10.007%孙中山二十一年帆船壹圆-三鸟1,807 176 1,983 0.089%孙中山二十二年帆船壹圆15,031 13,186 28,217 1.262%孙中山二十三年帆船壹圆105,461 96,995 202,456 9.057%鹿头正银一两1,753 668 2,421 0.108%富字一两正银1,981 1,018 2,999 0.134%英国站洋壹圆26,536 38,030 64,566 2.888%法国坐洋壹圆13,944 114,658 128,602 5.753%英国海峡壹圆1,656 1,842 3,498 0.156%香港香港壹圆(1866-68)1,691 1 1,692 0.076%日本日本一圆37,878 22,833 60,711 2.716%798,5411,436,9342,235,475100.000%注:1、上述数据截止2022年12月31日。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版别介绍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版别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种银币。
宣统三年银币版别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收藏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宣统三年银币的特点和相关参考内容。
宣统三年银币,是指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铸造的银币。
宣统三年是清朝末年,也是中国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一年。
宣统三年银币因其版别独特,在收藏市场上备受关注。
以下是宣统三年银币的特点:一、形制特点:宣统三年银币的形制包括:面额、纹饰、重量和规格等方面。
面额:宣统三年银币的面额有1圆、7分2厘、3分6厘、2分4厘和1分2厘五种。
其中,1圆为最高面额,1分2厘为最低面额。
纹饰:宣统三年银币正面中央图案为龙,寓意权威和尊贵,表达了对皇权的崇拜。
背面中央图案为两株交叉的稻穗,寓意丰收和财富。
整体设计简洁大气,雕工精细。
重量和规格:宣统三年银币的标准重量为7两2钱4分2厘,规格为3.9厘米。
二、历史背景:宣统三年是中国辛亥革命爆发的一年。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宣统三年银币作为当时流通的货币之一,见证了这段历史时期的变革。
三、收藏价值:宣统三年银币由于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人们广泛视为收藏品。
宣统三年银币的价格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如版别、保存情况、流通量和市场需求等。
目前,宣统三年银币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是收藏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之一。
以上是关于宣统三年银币版别的介绍。
在收藏市场上,人们对宣统三年银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不少人选择将其作为投资收藏的对象。
而对于收藏者来说,了解银币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以及市场行情的走势,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对于宣统三年银币的版别介绍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内容:1.《中国银币大典》:该书对中国历代银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宣统三年银币的版别和特点。
2.《中国近代货币标准教科书》:该书介绍了中国近代货币的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宣统三年银币的历史背景有重要参考价值。
大清银币的收藏价格表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出土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既有些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了“光绪丁未年造”的金币,除正面的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
“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最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和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曾有一说,清廷当时曾拟定行铸金银铜三品,而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金币图案,因在币面上遗漏了大清王朝的满文,造成严重的失误,故此种试铸金币进呈御览时,引起不悦而遭否定。
估价100万-16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90.4万元人民币。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此系恭呈朝廷御览之金质试样币,存世仅二枚,颇为珍贵另一枚原为埃及法鲁克国王珍藏,1954年经苏士比公司拍卖才流落民间,后被台湾鸿禧美术馆从英国拍回。
估价150万-2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176万元人民币。
清朝宣统皇帝在位期间,铸币师们分别通过纯熟的技法和精良的手艺,最终将令人瞩目的大清货币铸造完成,并推行于市场。
时至今天,经过几百年历史更迭的许多古钱币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流通和支付功能,但却因存世量稀少而火热走俏于藏品市场。
[精品]版别多式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版别多式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宣统三年(1911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历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
笔者有幸获藏几枚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
现随文介绍于后,以供同好鉴赏。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图1),直径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
该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上下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菊花纹饰。
背面“壹圆”二字坐中,外围是巨龙腾空,自上至左向右环绕一周,七根尾须向上,龙头置上,两根长须下垂,鼻梁突起,两眼炯炯有神,龙纹精细,火球在下,下方边缘是英文“壹圆”字母。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短须龙(图2),直径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
该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缘上下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
背面中心为“壹圆”计值,外围蟠龙环绕,龙头居上,高鼻凸眼,两根短须自然下垂,龙尾在右,下方为英文“壹圆”字母,直齿边。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大尾龙(图3),直径40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
该币正面上下缘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珠圈内汉字“大清银币”四字,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
背面中间为汉字“壹圆”二字,下缘是英文“壹圆”字母,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龙头居上,大尾十二须向上,龙珠在“圆”字下方,龙眼凹凸,鼻梁稍上。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大字版(图4),直径39.1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直齿边。
该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个汉字,字体粗大,珠圈外上下缘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四字,“银”字下方有“”字戳,两旁分列长枝菊花纹饰。
背面“壹圆”二字居中,外围是一曲须龙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环绕一圈,龙尾在右,下端是英文“壹圆”。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曲须龙小字版(图5),直径39毫米,厚2.2毫米,重27克。
/%D6%C7%D5%DF_%BE%FD/blog/item/f4405c3b780cd7e214cecbf9.html2009年03月12日星期四 21:08宣统三年(1911)大清银币曲须龙此大清银币,铸于宣统三年(1911),户部造币总厂制造。
该厂设于天津,生产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多种式样,其中进入流通领域的大清银币只有曲须龙一种。
壹圆正面中文“大清银币”,外圈围上4个同义满文,下有“宣统三年”,左右分列长枝大花饰。
背面“壹圆”,外围龙纹,下有英文“ONE DOLLAR”。
曲须龙背面英文后有一点的,俗称“有点宣三”,历史资料记载,一枚宣统三年壹圆大清银币,ONE DOLLAR后带点版,少见,加上是原光,面上还有二处打印,就这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2006秋季拍卖会上,成交价: RMB 15,950,HKD 15,048 ,USD 1,929 英文后无点者为“无点宣三”,前者发行总量在曲须龙宣统三年银币中仅占15%左右。
左边长枝大花饰下微有一小凹陷和银字下方微有一小凹陷外其它完好。
曲须龙----清代机铸币中龙。
因龙须稍短而弯曲而得名,与长须龙对举。
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是从1911年开始铸造的,铸造了多个版别,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曲须龙”版别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正式铸造并流通,其他版别的就属于试铸样币,未曾流通使用,因此民间见到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为数不多“曲须龙”的版别。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
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
龙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的重要题材,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建筑、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
在作为财富象征的钱币上也可以寻觅到龙的踪迹。
中国的银元种类在短短的100多年历史中达600多种。
较有代表性的品种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袁头银币、孙头银币币等。
晚清银币以光绪币为代表,“光绪元宝”的正面镌有“光绪元宝”上字是各省造的省名,背面为盘龙,各省统一制造,银元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
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型银币图片比较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有两个版式,即实重库平一两的银币(直径45毫米)和实重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型流通币(直径39毫米)。
两种版式的银币文字和龙图均有明显的区别。
由于传世极其罕见,很多钱币学者和收藏家没有见过真品。
真品皆存世珍罕。
以下分别介绍:
1、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实重库平一两银币。
银币直径:45mm,重量:36.76克,铸工精美,完全未使用品。
详见如下银币图片:
2、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实重库平七钱二分壹两型流通币。
银币直径:39mm,重量:26.75克,铸工精美,有流通痕迹,近未使用品。
详见如下银币图片:
详见如下银币正背面图片比较:
考证:
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银币,近代官铸机制银币中的大名誉品,铸额甚小,传世极罕。
系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年为干支纪年戊申)吉林省银元局铸。
也有观点认为此币系天津造币总厂铸。
银币正面珠圈内镌汉文“大清银币”四字,四字中间镌一带圈的“吉”字,外围上端铸满文光绪年造,下端铸面值“库平一两”,两旁分铸“戊申”二字;背面中央铸蟠龙图,外围上端铸英文光绪,下端铸英文库平一两,两旁分铸六点花星。
大清银币曲须龙鉴定方法
要鉴定大清银币曲须龙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观察银币图案:真正的大清银币曲须龙图案线条清晰,雕刻细致,龙身蜿蜒盘旋,细节丰富。
假币可能存在线条模糊、细节不清晰等问题。
2. 观察边齿:真正的大清银币边齿整齐,刻痕明显,且边齿与纹饰平行。
假币可能边齿粗糙,不整齐。
3. 观察银币重量:真正的大清银币曲须龙是由纯银制成,一般重量较重。
可以使用称重工具进行测量,如果重量明显偏轻,可能是假币。
4. 寻找正规鉴定机构:如果你对鉴定仍然不确定,可以寻找正规的钱币鉴定机构或钱币专家,进行专业鉴定。
他们通常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设备,可以更准确地鉴别真伪。
清末民国时期珍稀银币⼤全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光绪⼗六年(公元1890年)⼴东⽤机器⾃铸银币,⼴泛流通,各省纷纷仿效开铸,但这些银币标明重量仍未完全脱离银两制。
宣统⼆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进⾏币制改⾰,以货币单位名称取代原先的货币重量名称,彻底抛弃繁琐复杂的银两制⽽采⽤银元制。
这⾥介绍⼴东省博物馆近期展出的“馆藏古钱币稀品展”中的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中国试铸的第⼀套机制银币——光绪⼗年吉林⼚平银币吉林省因长期缺乏制钱,许多商贾、钱庄的钱票在市场上流通,造成银价⾼昂,物价上涨。
光绪⼗年(公元1884年),吉林机器局制造了中国第套机制银币。
这套银币有⼚平壹两、柒钱、半两、叁钱、壹钱5等币值,但没有发⾏流通,传世甚少。
在满洲语中“吉林”是“船⼚”的意思,当地的平砝习⽤⼚平。
光绪⼗年吉林⼚平壹两、柒钱、半两三种银币正⾯⽅格内有“光绪⼗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三⾏篆书共⼗⼆个字,上有圆状篆书“寿”字,两旁有狭长的龙纹,边饰连珠纹。
背⾯⽅格内标明重量,外有满⽂对照,地饰卷云纹,边饰圈点纹。
叁钱、壹钱银币正⾯⽅格内有“光绪⼗年吉林官局制”三⾏篆书共九个字,纹饰与上述三种银币相同。
背⾯除纪值不同外,其余样式也相同。
⼴东铸造的第⼀套机制银币——⼴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光绪年间,全国各地⼴泛⾏使外国银元,为了抑制外国银元的⼤量流通,两⼴总督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东设⽴钱局,⽤机器铸币。
奏折中提到铸银钱“⼴东华洋交错,通省皆⽤外洋银钱,波及⼴西⾄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有通商⼝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不通⾏,以致利归外洋,漏卮⽆底,窃惟铸币便民及国家⾃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致,皆应我⾏我法,⽅为得体。
”“外洋银圆每圆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每元加重⼀分五厘有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
”清光绪⼗五年(公元1889年),⼴东钱局使⽤机器铸制第⼀套银币,有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5等币值。
缩略图拍品名称品相尺寸成交价起拍价
原光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如图所示直径:39mm,
重:26.8g
1,230 600
大清银币深版完好完好1,100 1,1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一角完好直径18.5mm;1,000 1,0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直径:
38.9mm,厚
度:2.4mm,
重:26.6g
1,000 8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角--
直径:
19.7mm,厚
度:1.2mm,
重量:2.7g
1,000 8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角-- 直径:19.5mm
厚度:1.1mm
重:2.7g
960 76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直径:
38.9mm,厚
度:2.4mm,
重:27.1g
870 58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直径:39mm,
厚:2mm,重:
26.5g
870 5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直径:
38.8mm,厚
度:2.5mm,
重:26.1g
840 5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
直径:
39.8mm,厚
度:2.5mm,
重:26.8g
795 5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 直径:39mm,
厚度:2.4mm,
重:26.7g
782 58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如图所示
直径:
39.8mm,厚
度:2.5mm,
重:26.8g
760 5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如图所示
直径:
39.8mm,厚
度:2.5mm,
重:26.8g
750 550
原光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如图所示直径:39mm,
重:26.8g
750 60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如图所示
直径:
39.8mm,厚
度:2.5mm,
重:26.5g
750 6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直径:
39.8mm,厚
度:2.5mm,
重:26.8g
750 5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直径:
38.5mm,厚:
2mm,重:
27.3g
730 550
大清银币完好重26.8克直径
39MM
711 6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直径:
38.8mm,厚:
2mm,重:
26.8g
710 550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如图所示
直径:
39.8mm,厚
度:2.5mm,
重:26.8g
710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