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89.49 KB
- 文档页数:2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 古诗词三首课前预习1.本文共有( )首古诗。
2.默读两遍,背诵古诗。
3.把汉字与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
榆 畔 更 聒pàn gēng guō yú4.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孙s ūn 泊b ó 愁ch óu 寺s ì 榆y ú 畔p àn注意:“寺”上下结构,上部的“土”和下部的“寸”中间的竖不要连成一笔。
“畔”左部的“田”要写小,“半”起笔稍高。
5.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空山故园明月浣女寒山寺榆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通过课文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下列词语的意思。
竹喧:_____随意:_____空山:_____那畔:_____故园:_____乌啼:_____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朗读课文,《山居秋暝》这首诗中动态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长相思》这首词,描写了山、水、山海关、____、____和故园。
8.古诗《山居秋瞑》中的千古佳句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9.《枫桥夜泊》中哪句诗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夜半钟声到客船。
D.姑苏城外寒山寺。
10.填空。
(1)《山居秋瞑》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2)《枫桥夜泊》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21.古诗词三首课时一名师导读这三首诗词中,诗人们拥有不同的心境和各自的情怀。
王维在秋雨初晴的山间怡然自得,张继在寒霜初降的客船上愁闷无依,纳兰性德则在天涯羁旅的风雪夜思乡情起。
他们用多情的笔墨写出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对家乡的思念,令人回味绵长。
导学典例要素根据字形猜字义汉字中有一部分从它的组成看,就能猜出这个字大概的意思。
例1: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练习。
(1)看到“聒”字,由“耳”和“舌”组成,我推测其意思是( )A.耳朵听到的,舌头尝到的。
B.舌头发出的声音很好听。
C.舌头发出的嘈杂声入耳,使人厌烦。
(2)请你根据“愁”字的组成部分试着猜一猜它的字义。
要素诗与画诗歌与绘画关系密切,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例2:请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哪位诗人的称赞?请选一选。
( )A.王维B.张继C.李白D.纳兰性德(2)请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恰当的诗句。
基础典练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浣.女(huàn) 聒.碎(guō)B.河畔.(pàn) 山居秋暝.(mín)C.更.加(gēng) 风一更.(gèng)D.梁山泊.(bó) 枫桥夜泊.(pō)2.巧填同音字。
chóu 忧____ 丝____ ____密恩将____报sì相____ 放____ ____ 庙朝三暮____yú关____ ____乐 ____快竭泽而____3.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风/一更,雪/一更。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4.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随意春芳歇.( )A. 休息B. 停止C. 尽(2)空山新.雨后( )A.刚刚B.刚有的,刚经历到的(3)身向榆关那畔..行( )A.那儿的河畔B.那边,这里指关外C.那河边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1.古诗词三首一、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íng bófā chóu hé pànyú shùsì yuàn guīhuàn nǚ二、选择题。
1.下面属于词牌名的是()A.《山居秋瞑》B.《枫桥夜泊》C.《长相思》D.《长歌行》2.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风/一更,雪/一更。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辨字组词。
落啼眠船洛帝民舷四、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泊________( ) ________( ) 更________( ) ________( ) 五、写出下列划横线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 )2.随意春芳歇。
( )3.身向榆关那畔行。
( )4.聒碎乡心梦不成。
( )六、请给下面形近的字组词,并填入括号里。
榆愉1.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 )。
2.这个假期,我过得非常( )。
泊伯3.一只小船( )在江边。
4.他的( )在当地是个出名的人物。
七、按要求填空。
1.《枫桥夜泊》的作者是代的,在这首诗中,诗人看到的景物有、、、等,听到的声音有、 ,诗中一个“愁”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
2.《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写出了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3.《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作者是清朝的。
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八、根据不同季节,抓住不同景物进行描写,从而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是本课三首诗词的共同特点。
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泊船瓜洲》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2.《秋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3.《长相思》写的是季,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九、阅读。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1一、积累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wáng sūn tíng bó fā chóu hé pànyú shù sì yuàn guī huàn nǚ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秋暝(míng)浣女(huàn)那畔(bàn)B.榆关(yú)聒碎(kuò)一更(gēng)C.姑苏(gū)竹喧(xuān)山寺(shì)D.帐灯(zhàng)随意(suí)泊船(bó)3.下列诗诗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B.“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运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C.《枫桥夜泊》透过“愁”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孤寂、忧愁的羁旅之情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
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
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6.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边塞情景的是( )A.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8.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练习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练习题篇1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以下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浣:()2.随便春芳歇。
歇:()3.身向榆关那畔行。
畔:()4.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____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美丽。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共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孙伯伯停靠河畔寺庙二、1.洗衣服 2.尽 3.边 4.声音嘈杂三、1.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好像充满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模糊的枫树和江中闪耀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2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一、读拼音,写字词。
sūn chóu bó pàn祖()发()停()河()sì yú mián()中()树夜不能()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miào()。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2.随意春芳歇。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暝”的意思是。
( )A.王维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苦苦思索2.《枫桥夜泊》一诗中作者听到的有()。
A.月落寒山寺B.乌啼夜半钟声3.“夜深千帐灯”中的“千帐”指的是()。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六、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________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_________之情。
七、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随意春芳歇”中,“歇”字的意思是()A.休息B.睡C.尽2.下列诗(词)句作者不是唐代诗人的一项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的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B.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C.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D.这首诗通过写山水田园的清新宜人,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4.下面属于词牌名的是()A.《山居秋瞑》B.《枫桥夜泊》C.《长相思》D.《长歌行》5.下列不是送别诗中的诗句的一项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诗词曲鉴赏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这四句诗描绘的是山间__(季节)__(时间)的景色。
其中“_”一句描绘的是静态的景物,“___”“___,___”三句描绘的是动态的景物。
7.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四句诗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阅读:《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8.将诗句补充完整。
9.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_(填人名),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竹喧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练习第21课古诗词三首一课前预习一、读课文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读好节奏;第二遍理解诗词大意;第三遍体会诗词感情。
二、学知识1.拼一拼,连一连。
pàn guōyú榆畔聒2.正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孙泊愁寺畔三、记常识王维,字摩诘,朝诗人,有“”之称。
代表作有《》《》等。
王维善写山水田园诗,他与孟浩然并称“”。
二课后巩固一、夯实基础1.拼一拼,写一写。
wáng sūn tíng bóchóu róng hépàn( ) ( ) ( ) (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更.改B. 更.加C.三更.半夜D. 更.正3.请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
(1)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榆关: 那畔:(2)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聒故园:(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歇: 王孙:4. 我会填。
(1)“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中,诗人的所见所闻分别是什么?(填序号)所见: 所闻:①月落②乌啼(2)《枫桥夜泊》中,作者抓住了、、、、和几种景物进行描写。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间的景色。
(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 )(3)《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诗名。
( )二、提升能力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本诗前两句交代的地点、时间和季节分别是什么?2. 本诗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
3.苏轼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
试着将此画面描绘出来。
4.诗人为什么先写“竹喧”“莲动”再写“浣女”“渔舟”?5.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ó bo()把船tíng bó()在hé pàn(),自己上岸,走进sì miào()。
二、写出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2.随意春芳歇。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请赏析“空山新雨后”一句中“空”字的表达效果。
(3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全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江枫/渔火/对愁眠C、姑苏/城外/寒山寺D、夜半/钟声/到/客船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了三种现象:月落、乌啼、霜满天,巧妙有层次地表明夜泊的时间及感受。
B、“愁眠”指愁眠山,又名孤山;“江枫”指江桥和枫桥;“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
C、诗的后两句只写了“卧闻山寺夜钟”这一件事,却使全诗的神韵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
D、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以一“愁”字统帅全篇,动静结合,描写了江南水乡秋夜里幽寂清冷的氛围,创造了情境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
3.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4.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根据拼写汉字。
míng xuān huàn山居秋()竹()归()女2. 连一连.王孙幽静的山。
歇任凭。
随意凋落,凋零。
空山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是诗人自称。
3 .比一比,组一组。
随( ) 晚( )连( ) 堕( ) 挽( ) 莲( )4. 根据课文填空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王孙自可留。
二、课内阅读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2.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3.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4.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两句的艺术特色的?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
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三、课外阅读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0. 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sūn b óbo ()把船tíng bó()在hépàn(),自己上岸,走进 sìmi ào()。
二、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
()2.随意春芳歇。
()3.身向榆关那畔行。
()4.聒碎乡心梦不成。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文内容梳理。
《山居秋暝》这首诗体现出诗人对 ______________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枫桥夜泊》表达出诗人满怀的__________;《长相思》则表达出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 _______代的 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孙伯伯停泊河畔寺庙二、1.洗衣服2.尽3.边4.声音嘈杂三、1.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
四、田园愁绪家乡的思念五、1.清纳兰性德2.A3.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时1一、给下面生字注音。
暝()浣()榆()畔()聒()喧()啼()愁()二、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月落乌啼..:王孙..自可留:江枫..渔火:随意春芳歇.:姑苏..那畔行:..城外:身向榆关三、翻译句子。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四、文学常识填空。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的诗歌中经常渗透大量的佛家哲理,因此,他被世人称为。
诗中以动写静的写景千古名是“”。
反用典故《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萎萎。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的诗句是“”。
2.《枫桥夜泊》是代诗人写的。
题目《枫桥夜泊》的意思是。
诗中通过写夜泊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勾画了一副夜泊图。
抒发了诗人的心情。
3.在《长相思》。
《长相思》是一首,长相思是。
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
他在词中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
五、对《山居秋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
课时2一、课文理解。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
2.“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
“千帐灯”点明了军帐,此行队伍。
“故园无此声”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七)第2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运用 (共5题;共42分)1. (6分)查字典填空。
“警”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警”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感觉敏锐;B、需要戒备的危险事件或消息。
“警报”中“警”的意思是第________种解释。
2.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愉________ 勺________ 末________偷________ 句________ 抹________3. (8分)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祈祷疲备穿带整齐派头十足灯烛辉煌希奇喧染摸索疲倦荒唐恢复错别字:________改正:________4. (10分)将下面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下在后面横线上。
①她慈祥的眼睛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________②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
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________③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________④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________⑤“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________5. (8分)读《月球之谜》,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不可能出现过火山活动。
二、诗歌鉴赏 (共3题;共45分)6. (24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陂:________寒漪:________腔:________信口:________(2)“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