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境内各地的婚俗

  • 格式:docx
  • 大小:13.3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境内各地的婚俗,基本上保留周朝“六礼”之遗风。即遵循“纳亲”、“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迎亲”的繁琐礼仪而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的不同,略有删减和变异。

纳亲又称“纳采”,即由男方请媒人至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方再去女方家求婚。《仪礼·士婚记》载:“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即携带之礼物为一对活雁,现今虽然无雁,但在三元区则仍保留着用一对大白鹅为礼之俗。

纳亲之后,便要问名。问名亦称“问八字”,是男方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姓名及出身的年月日和时辰,并将女方的生辰八字与男方的生辰八字分别写在一张红纸上,把它放在厅堂供桌上的礼盒之中,3天之内若家庭平安无事),则议婚可成,如若不然,男方当另选淑女。

其后是纳吉。纳吉,就是把问名的结果和占卜合婚的消息转告给女家的礼仪。从而进入“小聘”的阶段,俗称“送定”、“过定”和“定聘”等。实际上就是“定亲”,亦叫“下小定”。男女双方相互交换定情信物,男方给女方抚养费(包括银元、饼、肉、鸡、鱼、米、豆、冰糖、茶叶等),特别是茶叶必不可少。男方向女方索要嫁妆,双方写成“婚约”后,纳吉才算完成。

纳征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给女方送聘礼的仪式有“送六”“送九”“送十”。境内大田有“送五担”之俗,即要送五挑的聘礼,其一是“猪肉担”,必须整100斤猪肉;其二是“米担”,每个米1斤重,共100个;其三是“冰糖担”,内有“五色冰糖”100斤,每包为10斤或20斤;其四为“米粉担”,内盛100斤粉干或谷子;其五是“鸡酒担”,亦称“酒股”。这些是根据女方亲人的多少而安排的送礼股份。每股之中必须有:公鸡1只、陈年老酒1坛、大猪腿1只、冰糖1包、鞋袜1双。以上这些礼担统称为“送五担”。

随后,进行请期。请期,俗称“提日子”,或叫“送日头”。

也就是男方送完聘礼之后择定正式结婚的日子。男方定下后,必须备礼到女方家中征求意见。若女方没意见可定下来,若有不同意见则再商量。一般不同的意见主要在于聘礼的多寡,女方想多要一点,男方想少给一些。该“礼”较为简单。

迎亲是“婚嫁”仪礼中最为丰富多彩的场面。。

花轿到达男家,鞭炮齐鸣,男方在大门楣的中上方悬挂一个簸箕,民间俗信以为是“千里眼神”,能够看透新娘一路是否碰到邪魔。另外还有一面镜子,俗称“照妖镜”,它能将新娘途中所遇的邪气驱赶干净。将乐客家人在新娘入门时,在大门的两边燃起两个松根火堆,等新娘跨入门槛时,往火堆上撒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谓之“延子延孙”。新娘一出轿,双脚就踩在米筛上,然后,顺着摆好的米筛一步一步走入厅堂,礼生唱礼,夫妻跪拜天地、祖宗高堂和夫妻对拜。旧时拜堂后,双双进入洞房,请福寿双全的老人点燃红烛,唱吉利诗,讲吉利话,夫妻对饮喝“交杯酒”,共吃“有头有尾”的鸡、面条和红蛋。一些地方新娘入门前还要“过火堆”,驱赶一路跟随而来的邪气。有的是在新娘过门槛时,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淋在门槛上,其目的也是一样。沙县、永安、三元、梅列一带则是在新娘的绣鞋底上贴上一张红纸,新娘方可在地上行走,其意也是莫把娘家的财气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