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抗体的综合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2.43 MB
- 文档页数:28
pd-1原理机制的研究实验PD-1是一种膜表面免疫共受体,其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D-1主要通过与其配体PD-L1相互作用,调节T细胞活化状态和非典型T细胞的功能。
PD-L1生物学分布广泛,可以被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表达。
研究表明PD-1与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因此,PD-1抑制剂已成为治疗多种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PD-1与PD-L1在参与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研究表明,PD-1与PD-L1在细胞膜表面相互结合后,通过调节一系列下游信号途径来实现免疫调节的作用。
为研究PD-1与PD-L1的作用机制,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实验方法:1. PD-1或PD-L1单克隆抗体中和实验该实验方法是通过使用PD-1或PD-L1单克隆抗体,将PD-1或PD-L1与其配体相互作用被中和,从而探究其对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但不仅仅能够研究PD-1与PD-L1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时也包括其他免疫共受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2. 免疫同沉淀实验免疫同沉淀实验是通过将目标蛋白与对应的抗体结合,然后用其它蛋白对待反应体系进行反应,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沉淀出来后进行识别,用于探究PD-1与PD-L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构和作用机制等方面。
3. 细胞培养实验细胞培养实验是将人类T淋巴细胞与微生物、肿瘤细胞等免疫活性细胞培养在一起,使用PD-1单抗、PD-L1单抗进行免疫治疗,然后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状态,从而探究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对T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该实验可模拟生物体内的免疫反应,而且可以用于研究P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总之,各种实验方法的发展,为研究P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充分的手段和途径。
未来,通过逐步深入细胞水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PD-1与PD-L1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在药物创新和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PD-1/PD-L1的相关知识T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通路,第一信号是TCR-CD3与抗原呈递细胞MHC分子呈递的抗原肽复合物结合,第二信号是共刺激信号,包括CD28/B7家族和TNF/TNFR家族。
PD-1又叫程序性死亡受体,CD279。
有两个配体:PD-L1(B7-H1,CD274)和PD-L2(B7-DC,CD273),属于CD28/B7家族成员。
PD-1/PD-L 在负调控免疫应答、调节免疫耐受、微生物感染及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PD-1的结构、分布及作用方式PD-1 是一个免疫抑制性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 型跨膜蛋白;胞外区为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样结构域,有4 个被糖基化的N 连接糖基化位点,该结构可能在与配体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胞内区含有两个独立的酪氨酸残基,一个为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和一个为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TSM)。
这两个酪氨酸信号基序与配体结合后都能被磷酸化。
PD-1主要在CD4+ T 细胞,CD8+ T 细胞,自然杀伤T 细胞,B 细胞以及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呈诱导性上调表达。
PD-1 的表达受到T 细胞受体、B 细胞受体信号或肿瘤坏死因子的诱导。
PD-1 通过两种方式发挥抑制性调节作用。
①ITIM 基序使得胞质段的磷酸化,通过抗原相反信号传递,发挥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负性调控作用的功能。
①ITSM 的磷酸化,导致酪氨酸磷酸酯酶SHP-1 和SHP-2 到达PD-1 的胞浆区。
SHP-1 和SHP-2 的招募导致TCR 近端信号分子包括ZAP70 等分子的脱磷酸化,减弱TCR/CD28 信号,抑制免疫细胞的进一步活化。
最终阻止CD28 介导的磷脂酰肌醇激酶的活化,导致Akt 磷酸化和葡萄糖代谢减弱。
二、PD-L1与PD-L2的分布及表达PD-L1 的表达非常广泛,除了在鼠源T 细胞,B 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的骨髓细胞(源于肥大细胞)中进行组成性表达外,还表达在胎盘、眼等免疫屏蔽部位,以及各种非造血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肌肉细胞,肝细胞,胰岛细胞以及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
带你全面了解如今最火爆的PD1PDL1抑制剂让我们来大约回顾一下我们的免疫系统的一些特征对于免疫系统来说,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去分辨是否为机体自身的细胞。
虽然说这个概念是非常合理及简单,但是背后的机制想当复杂.在这个理念中心主要的流程是由T细胞受体抗原(TCR)与其他抗原的识别及结合.而抗原主要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所提交的.有多种其他因素可以影响识别及结合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激活T细胞。
为了避免自身免疫的情况发生,有多种免疫检查点通路可以在免疫反应中够调节T细胞的激活,这种机制又叫做外周免疫耐受。
在免疫检查点通路当中包含了两大通路,PD-1通路及CTLA—4通路。
Checkpoint Immune 免疫检测点CTLA—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在初始T细胞活化的初期阶段阻止潜在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特别是在淋巴结中.PD—1:Programmed Death 1,在免疫应答的后期阶段主要在外周组织中调节先前活化的T细胞。
PD—1是共刺激受体B7 / CD28家族的成员。
它通过结合其配体包括PD-L1和PD-L2调节T细胞的活化。
PD-1的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干扰素—Y,肿瘤坏死因子-α和IL—2的产生导致T细胞存活的降低。
上图为CTLA—4、PD—1抑制机制PD—1及PD-L1免疫抑制通路有关于PD—L1 和PD-L2、PD-L1 及PD—L2主要是在外周组织中表达·PD—L1主要表达在白细胞、非造血细胞及非淋巴组织中。
可以通过IFN—Y/致瘤信号通路在实质细胞上诱导。
·PD—L1在许多不同肿瘤类型上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有关(TILs).·PD-L2主要表达在树突细胞和单核细胞上,也可以在多种其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上诱导,主要取决于局部微环境。
·PD—L2结合导致增强的TH2活性,PD-L1与CD80的结合抑制T细胞应答。
pd1单抗说明书一、药品名称PD1单抗二、成分及含量每支注射剂含PD1单抗活性物质XXX毫克。
三、药理作用PD1单抗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PD-1与其配体PD-L1的结合,从而恢复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活性。
PD-1是T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当PD-1与PD-L1结合时,抑制T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弱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攻击能力。
PD1单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四、适应症PD1单抗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2. 恶性黑色素瘤(MM)3. 尿路上皮细胞癌(UC)4. 结直肠癌(CRC)5. 霍奇金淋巴瘤(HL)6. 皮肤鳞状细胞癌(SCC)7. 肾细胞癌(RCC)五、用法用量1. PD1单抗治疗一般由专业医生进行静脉注射。
2. 治疗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建议遵医嘱使用。
3. 建议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测,以评估疗效和监测潜在副作用。
六、不良反应1.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乏、发热、恶心、腹泻和皮疹,大多数反应属于轻至中度。
2. 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免疫相关的肺炎、肝炎、胰腺炎、重型感染等,如发生此类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联系医生。
3. 在使用PD1单抗期间,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不良反应。
七、禁忌症1. 对PD1单抗及其辅助成分过敏者禁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八、注意事项1. 使用PD1单抗期间,患者应遵守医生的指导,如出现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 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避免接种活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4.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九、药物相互作用1. PD1单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遵守医生的建议。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是什么?PD-1的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是近年来市场上最热门的明星抗肿瘤药,并成功进入了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那么,对非专业的大众而言,PD-1到底是什么呢?要了解PD-1,首先要知道什么是T细胞: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由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发挥免疫功能。
T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T细胞就是靠着这些蛋白质去鉴别细胞。
在正常情况下,T细胞鉴别到癌细胞后使癌细胞自动裂解,维持人体的平衡,保证人体的健康。
但是聪明的癌细胞想到了另一种“自救的”方法:癌细胞表面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和T细胞上的某个蛋白结合,产生一个分子信号,该信号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同时令T细胞产生“错觉”,认为癌细胞是“无害的”从而阻断了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癌细胞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隐蔽起来,获得自救。
我们把T细胞上的该蛋白叫作PD-1,把癌细胞表面产生的特殊蛋白叫作PD-L1。
如图所示,癌细胞表面的PD-L1和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会抑制T细胞的增殖,并对癌细胞产生“错觉”。
基于这种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PD-1/PD-L1免疫抑制剂。
抑制剂会在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之前,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相互结合。
如图所示:PD-1抑制剂和T细胞表面的PD-1相结合,PD-L1抑制剂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相结合。
这样,癌细胞就不能向T细胞传递信号,T细胞会正常识别癌细胞,并消灭它。
从2014年,全球首款PD-1抑制剂Opdivo问世开始,到2018年年底,FDA批准了6款PD-1/L1 单抗药物,3款PD-1抑制剂:默沙东的Keytruda;BMS 的Opdivo;赛诺菲(Sanofi)和再生元(Regeneron)联合开发的Libtayo;罗氏的Tecentriq;辉瑞和默克联合推出的Bavencio;阿斯利康的Imfinzi。
K E X I N科昕生物北京科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组抗PD-1全人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级别)Recombinant anti-Human PD-1Functional Monoclonal Antibody(Cell Culture Grade)产品说明:PD1 全人单抗可以有效地封闭PDL1 和PD1 的结合,并且不会引起 HAMA 反应(人抗鼠抗体反应)。
PD1 的抗体已作为广谱性抗肿瘤药物被接受,也可能成为最有效地平衡细胞治疗的工具。
PD1 是激活的T细胞、B 细胞以及髓样细胞膜表面重要的免疫调控受体。
与配体PDL1和PDL2 结合,抑制T 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影响细胞治疗的效果。
近来研究发现,DC 细胞含有PDL1,DC‐CIK 联合治疗时,PDL1 可能是潜在的细胞治疗的负调节因素。
PD‐1 主要在活化的T、B 和NK 等细胞上呈诱导性表达,PD‐1 有PD‐L1(B7‐H1,CD274)和PD‐L2(B7‐DC,CD273)两个配体。
PD‐L1 广泛组成性表达于多种实质器官组织、免疫细胞以及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上,而PD‐L2 仅表达于活化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骨髓来源的基质细胞和个别肿瘤细胞株。
PD‐1 随T 细胞活化程度逐步上调表达,与PD‐L 结合后引发抑制信号的产生,致使效应性T 细胞失能并及时进入凋亡。
本产品系由单克隆细胞株表达并高度纯化后的抗体经超滤换液分装制成。
本产品为无菌澄明液体,由含有 10mM PBS pH为 7.2的蛋白溶液经0.2um过滤后分装。
规格参数:货号:kx10-1 体积:50ul/500ul/1ml 浓度:1mg/ml.质量控制: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SEC-HPLC)和SDS-PAGE检测,纯度大于98.0%.内毒素:小于1EU/mg.使用说明:建议长期-80℃分装保存,无菌条件下操作,避免污染。
具体用量需通过预实验确定。
1。
pd1单克隆抗体原理
PD-1是一种负性共刺激分子,最初在T细胞中发现,后来在其他免疫细胞中也得到了确认。
PD-1抑制了T细胞的激活,同时也抑制了其他免疫细胞的激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攻击。
PD-1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阻断PD-1和其配体PD-L1之间的结合,从而提高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激活状态,增强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
PD-1单克隆抗体可通过与PD-1的表
达在肿瘤组织中的肿瘤相关T细胞结合,解除PD-1信号的碍于,增加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不仅可预防肿瘤逃避免疫监视,还可激活响应免疫性细胞的肿瘤细胞凋亡。
PD-1单克隆抗体主要有两种类型:1.止止PD-L1的抗体。
PD-L1在相当多的人体组织
以及新生凋亡组织中都有表达,而且PD-L1和PD-L2相比没有什么领域限制。
此外,PD-L1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大于PD-L2,针对PD-L1制剂常常需要依靠宏观分子操作技术,使得PD-L1专一性的药物开发比较难。
2.用于特定部位的局部注射。
因为单克隆抗体可以局部
注射到肿瘤部位,所以其局部抗肿瘤效应也会加强,同时,局部治疗也能减少PD-1的全身作用,减轻可能的副作用,从而更好地疗效缩小局限而且安全可靠。
PD-1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治疗肿瘤、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
尽管PD-1抗原细胞治疗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大生物技术进展,但目前针对PD-1开发的单
克隆抗体尚未完全摸索,最近的一些研究也已经表明,在创新PD-1细胞治疗的领域还有许多的空间。
在未来,PD-1单克隆抗体的开发和应用有望为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PD-1抗体(BP0146)丨艾美捷体内加大抗小鼠PD-1(CD279)说明PD-1抗体(BP0146)丨体内加大抗小鼠PD-1(CD279)基本介绍:RMP1-14单克隆抗体与小鼠PD-1(程序性死亡-1)反应,也称为CD279。
PD-1是由Pdcd50基因编码的55-1 kDa细胞表面受体,属于Ig超家族的CD28家族。
PD-1在CD4和CD8胸腺细胞以及活化的T和B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上短暂表达。
PD-1在成功消除抗原后表达下降。
此外,Pdcd1 mRNA在前B细胞阶段的发育B淋巴细胞中表达。
PD-1的结构包括ITIM(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抑制基序),表明PD-1负调节TCR 信号。
PD-1通过结合其两个配体PD-L1和PD-L2来发出信号,PD-L7和PD-L1都是B1家族的成员。
配体结合后,PD-1信号传导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增殖减少,细胞因子产生和T细胞死亡。
此外,已知PD-1在小鼠外周耐受和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因为PD-1基因敲除动物表现出扩张型心肌病,脾肿大和外周耐受性丧失。
诱导PD-L8表达在许多肿瘤中很常见,包括鳞状细胞癌、结肠腺癌和乳腺腺癌。
PD-L1过表达导致肿瘤细胞对CD1 T细胞介导的裂解的耐药性增加。
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肿瘤生长可以通过阻断PD-L1与其受体PD-43之间相互作用的抗体治疗来暂时阻止。
由于这些原因,目前正在探索抗PD-1介导的免疫疗法作为癌症治疗方法。
与J14抗体一样,RMP1-2抗体已被证明可以阻断小鼠PD-L1-Ig和小鼠PD-L<>-Ig与PD-<>的结合。
PD-1抗体(BP0146)丨艾美捷体内加大抗小鼠PD-1(CD279)规格:同种型大鼠IgG2a,κ推荐的同种型对照体内加大鼠IgG2a同种型对照,抗三硝基苯酚推荐的稀释缓冲液体内纯pH 7.0 稀释缓冲液免疫原用小鼠PD-1 cDNA转染的叙利亚仓鼠BKH细胞报告的应用程序PD-1/PD-L信号传导的体内阻断配方PBS,pH 7.0不含稳定剂或防腐剂内毒素* <1EU/mg (<0.001EU/μg)通过LAL凝胶凝血测定法测定集合体* <5%由DLS 确定纯度>95%由SDS-PAGE 决定无菌0.2 μM 过滤生产从无动物设施中的组织培养上清液中纯化纯化蛋白G里德AB_10949053分子量150 千达小鼠病原体检测* 外切粒菌/鼠痘病毒:阴性汉坦病毒:阴性K 病毒:阴性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阴性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阴性小鼠腺病毒:阴性小鼠巨细胞病毒:阴性小鼠肝炎病毒:阴性小鼠分钟病毒:阴性小鼠诺如病毒:阴性小鼠细小病毒:阴性小鼠轮状病毒:肺支原体阴性:阴性小鼠肺炎病毒:阴性多瘤病毒:阴性呼肠孤病毒筛查:阴性仙台病毒:阴性泰勒鼠脑脊髓炎:阴性存储抗体溶液应以4°C的储备浓度储存。
PD-1——重要的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Programmed death-1, PD-1)又名,是继发现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
它的配体,又名CD274,同属CD28/B7超家族。
PD-1与其配体结合后,传导的负性共刺激信号能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在调节T细胞活化和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对防止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1. PD-1的结构PD-1是在T细胞杂交瘤细胞株进行活化诱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被发现,因此得名[1],属B7-CD28家族成员之一、PD-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2q37上,所编码的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0 kDa-55 kDa的I型跨膜糖蛋白,由于缺乏在近膜处能形成同源二聚体的半胱氨酸,以单体形式表达于细胞膜表面。
PD-1蛋白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
其中,胞外区含有一个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
PD-1胞内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 ITIM)及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Switch motif, ITSM),这两种基序各含有1个酪氨酸。
当PD-1与其配体结合时,两个酪氨酸均发生磷酸化,但是ITIM并不转导PD-1信号通路的抑制信号,只有ITSM的C末端酪氨酸的磷酸化可使PD-1发挥调控作用。
2.PD-1的表达PD-1主要在活化的CD4+和CD8+T细胞,活化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树突细胞(DC)及活化的单核细胞中表达,并与它们的分化和凋亡密切相关。
PD-1的表达可被TCR或B细胞受体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可增强PD-1的表达。
PD-1的广泛表达提示其在维持机体负性免疫应答中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3.PD-1的配体PD-1的配体主要有PD-L1和,其中PD-L1是主要配体[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
PD-1是一种表达在T细胞表面的重要免疫抑制跨膜蛋白,主要起到控制免疫细胞过度活跃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T细胞通过PD-1蛋白发现并攻击癌细胞,实现抗肿瘤的效果。
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可以表达PD-L1或者PD-L2,它们与T细胞中的PD-1结合,使T细胞失去免疫能力,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摧毁。
PD-1抑制剂的设计思路是阻断PD-1和PD-L1的结合,激活T 细胞的攻击和杀伤功能,从而实现抗肿瘤的效果。
目前已经上市的抗PD-1药物被证实能够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攻击癌细胞,间接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PD-1药物是针对免疫系统起作用,而非直接针对某一种肿瘤,因此对多种肿瘤具有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阻断PD-1与其配体的结合会加速和加强自身免疫,因此可能会引发一些免疫介导的副作用。
以上描述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可以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
pd-1免疫疗法方案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免疫疗法方案是一种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中的抑制性信号通路,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的新兴疗法。
本文将介绍PD-1免疫疗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和前景展望。
一、PD-1免疫疗法原理PD-1是T淋巴细胞上的一种抑制性信号分子,当结合其配体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时,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抑制免疫应答。
恶性肿瘤细胞往往会利用这一信号通路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通过表达或过表达PD-L1来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
而PD-1免疫疗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抑制PD-1和PD-L1的结合,恢复T细胞对恶性肿瘤的免疫攻击能力。
二、PD-1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PD-1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一种方法。
它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了明显的疗效,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治疗无效或晚期病情的患者。
下面将针对几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介绍PD-1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情况:1. 肺癌:PD-1免疫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临床试验表明,与化疗相比,PD-1免疫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减少恶性肿瘤的进展风险。
2. 黑色素瘤:PD-1免疫疗法对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通过抑制PD-1与PD-L1的结合,可以显著提高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同时减少严重的副作用。
3. 肾细胞癌:PD-1免疫疗法对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也显示出了明显的疗效。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并且对于PD-L1阳性的患者疗效更佳。
4. 非霍奇金淋巴瘤:PD-1免疫疗法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发现,该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三、PD-1免疫疗法的前景展望目前,PD-1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pd-1名词解释
PD-1是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一种,全称为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是一种膜上受体蛋白,主要
表达在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
它的主要
功能是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调节T细胞的活化和免疫耐受。
当PD-1受
体与其配体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或PD-L2结合时,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减少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这被认为是一种免疫逃逸机制。
因此,PD-1及其配体PD-L1成为肿
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
针对PD-1/PD-L1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除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外,PD-1的研究也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对PD-1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
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总
的来说,PD-1在免疫调节和免疫治疗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人类
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