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6.17 M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3.11.18 -2013.11.24

实习地点:巢湖地质实习基地

2013年11月 29

日姓

名 ******** 学 号********* 专业班级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1级 指导教师陶月赞 张瑞钢 李娴等

前言

区域地质调查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地质现象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址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一学习,使学生熟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设计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一、实习目的

1.总的目标是要求将地质学基础所学知识与野外实际相联系,初步掌握基础地学只是地形地质图的判读、罗盘的使用。

2.掌握野外地质纪录的基本要求并初步学会地质现象的素描等。

3. 其意义在于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基本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获得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建立对地学的兴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和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工作方法打下基础。

4.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作风,增强体质以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5.掌握地形图和罗盘的使用。认识常见岩石,褶皱和断裂构造;掌握地层和地质年代概念等。通过实习,学会观察、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报告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

这次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面积约50平方公里。

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巢湖铸造厂,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图。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108m3。见巢湖市北山地区地质图。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岩石特征:三大岩类发育齐全,以沉积岩为主。沉积岩:碎屑岩、碳酸岩盐、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块岩、蒸发岩等;岩浆岩:中—酸性岩、中—基性岩为主,酸性岩、碱性岩次之,火山岩在邻区有出露;质变岩: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均有。

构造特征:褶皱和断层

三.实习时间

2013.11.18—2013.11.24

四.实习仪器和材料

GPS,罗盘,锤子,放大镜,地质图

五.实习路线和内容

线路一:青苔山——马家山:观察青苔山逆冲断层,平顶山向斜西翼次级平卧褶皱。

马家山西坡 GPS:N31.63 E117.82 H53.8

点性:岩性点、构造

点平卧褶皱

平卧褶皱又称横

卧褶皱,是轴面和枢纽都近

于水平(倾角和倾伏角均为0°~10°)的倒转褶皱。都是韧性的岩层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弯曲形成的,后期地层倒转变成平卧褶皱。该地层主要是殷坑组:

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岩。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似瘤状带灰岩。下部:浅灰、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泥质高,塑性强,所以易形成褶皱。

线路二:马家山——平顶山:观察志留系-三叠系地层。观察平顶山向斜枢纽构造。

平顶山向斜核部 GPS:N31.63 E117.83 H57.2

点性:构造点

平顶山向斜枢纽,

倾向南西214°,倾

角为52°-57°构

成向斜山,属构造

地貌,发现“W”型

从属褶皱(次一级

褶皱)。

核部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翼部为下三叠系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下志留系高家边组。南北产状不同,平顶山以南,两翼均向西倾,其中北西翼较陡,倾角68°以上,南东翼倾角50°~60°,而往北两翼正常,北西翼倾向110°~130°,倾角75°左右,南东翼倾向280°~305°,倾角46°~65°。枢纽北东仰起,仰起角28°~37°,自平顶山向北逐渐平缓。轴面在平顶山以南,倾向西,倾角75°左右,北部近于直立,故轴面弯曲,属直立、倒转褶皱。褶皱轴向30°左右,长约8km。

该向斜在马家山南,次级褶皱发育,靠山黄背斜核部为殷坑组,翼部为和龙山组至马鞍山组,两翼产状均倾向西,西翼80°,东翼35°~46°,轴向近南北,北转折端受靠山黄断层影响,岩层产状倾向240°,倾角60°,为同斜褶皱。马家山向斜西翼有时伴生纵向逆断层。该褶皱形成时代T2~J1三叠系殷坑组黄褐色泥岩、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

平顶山北部

下部:为碎屑岩夹劣质煤,平顶山剖面碎屑岩风化为土黄色风化物。该部分岩性变化较大,在岠嶂一带为深灰色、灰黄色钙质透镜体泥岩,向西到东风石

矿为灰黑色页岩及黑色劣质煤层,与下伏船山组呈凹凸不平之假整合面。

上部(臭灰岩层):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

平顶山东陂山腰处

龙山组正断层

线路三:凤凰山——麒麟山:观察二叠系栖霞组至志留系坟头组的地层层序、岩性特征和化石及其彼此之间接触关系和形成沉积环境;观察沉积岩原生构造,平面X型节理和狮子崖断层。

麒麟山东坡 GPS:N31.63 E117.85 H78.5

点性:岩性分界点;底层分界点

①高骊山组(C1g)

凤凰山剖面本组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灰、灰黄薄层粘土岩,部夹褐铁矿(0.1-0.3m)层,含植物化石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