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适用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专利法第三十三条作为无效理由的典型案例段君峰很多人对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及实体法律不甚了解,从今天起,本人将陆续上传早年做过的一些无效案件,供大家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一、案由本无效宣告请求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9月1日授权公告、申请日为2001年12月21日、名称为“一种泡瓷组合物及其应用”的第01144622.6号发明专利(下称本专利),本专利的专利权人为胡鑫,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如下:“1、一种泡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泡瓷组合物采用如下原料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萍乡南坑瓷土 55-65%黑泥 10-15%珍珠岩粉6-8%增泡物质 11—18%耐火砂 5-10%钠长石2-9%;经过配料—球磨—吸铁—晒干—磨粉—成型—干燥—烧结工艺流程,制成产品,其中烧成止火温度为1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黑泥是界牌黑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泡物质包括米糠、稻草、蔗渣、树叶、谷皮、可燃杂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配料经球磨至细度为250-350目过筛,半成品入窑时的水分含量低于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瓷组合物的应用,用作焦化、环保、煤气、化工生产设备中填料塔装置内的填料。
”2005年2月4日,萍乡市新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请求人)针对该专利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请求人认为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4款,第33条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20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并提交了如下附件:附件1:第01144622.6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说明书复印件, 授权公告日2004年9月1日,共5页;附件2:第01144622.6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复印件,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共8页。
请求人的意见概括如下:1、本专利未对发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不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⑴本专利泡瓷组合物的制造工艺存在四处公开不充分之处:①榨泥步骤如何能形成熟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法实现;②晒干步骤中水分已小于5%,而后续的干燥步骤还要达到同样的标准,申请文件对此未给出合理的说明;③水分小于5%时,100吨的压力根本无法压制成形,压制步骤如何完成没有给出清楚完整说明;④在水分小于5%的条件下压制,含水量的底线是多少?⑵本专利技术方案中的术语“止火温度”是不确定用语,本专利说明书在阐述本专利的优点时使用的术语是“耐火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法确定是“止火温度”还是“耐火度”。
第三十三条修改专利申请文件的原则
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1984年《专利法》中,本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不得超出原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将“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改为“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从而使我国关于修改专利申请文件的原则更为合理,并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保持一致。
原因:是因为申请人有可能在原始提交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了某一技术特征,而在原始提交的说明书中却没相应地记载该技术特征。
此时,尽管有可能导致权利要求不能获得说明书支持的缺陷,但是应当承认该技术特征属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也就是已经在原始申请文件中披露了,可以允许申请人对其说明说作相应补偿,加入原来仅仅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从而克服权利要求书未以说明书为依据的缺陷。
发明专利申请的修改与超范围孙方涛;李燕【摘要】修改是发明专利申请的一个普遍问题,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中,修改超范围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范围和授权后权利的稳定性.在<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文义范围内,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质审查中修改超范围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修改超范围的严格标准有利于我国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因此,在我国目前的阶段,应该选择严格修改超范围的标准.【期刊名称】《电子知识产权》【年(卷),期】2011(000)006【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修改;超范围;专利法三十三条【作者】孙方涛;李燕【作者单位】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都经过了修改,修改是大多数发明专利申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对专利申请修改的内容与范围做出了规定,《审查指南》从2006 版开始对《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做了明确的定义,并要求“严格掌握《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1.《审查指南》(2006版)第二部分第八章5.2.1节。
,《专利审查指南》(2010 版)沿用了上述规定。
《审查指南》对《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定义以及实际执行的尺度,使得中国关于修改的规定不同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规定,该规定与客体问题的规定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规定。
随着该规定执行的深入,以超范围为理由作出驳回决定的案件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由此发明专利申请的修改与超范围成为一个热点。
本文从修改的法律依据、修改的立法目的、如何理解不得超过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修改超范围的判断、和不适用《专利法》三十三条判断修改的特殊情况这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我国的专利体系在不同的层次对发明专利的修改进行了规定。
《专利法》第三十三条对专利申请修改的内容与范围做出了规定,《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第一款和第二款对主动修改的时机做出了规定,第五十一条第三款对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的修改方式做出了规定,第五十一条第四款赋予了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职权修改的职能;第四十三条第一款2.2001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中该条款仅仅是驳回条款,2010年2月1日起实施的《专利法》实施细则中该条款既是驳回条款也是无效条款。
专利代理师考试-专利权的无效宣告请求考题精选及答案1、关于无效宣告程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单选)A.无效宣告程序是专利公告授权之后方可请求启动的程序B.无效宣告程序是依当事人请求而启动的程序C.无效宣告程序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参加的程序D.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和公告正确,答案:C2、关于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A.无效宣告程序是专利公告授权后的程序B.无效宣告程序是依当事人请求而启动的程序C.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权人可以修改专利说明书和附图D.宣告专利权无效的决定,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正确,答案:C3、无效宣告程序是专利(),依()而启动的程序。
(单选)A.申请提交之后申请人的请求B.申请审查中专利局的职权C.公告授权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职权D.公告授权后任何单位或个人的请求正确,答案:D4、下列哪些是无效宣告程序中应当遵循的审查原则?(多选)A.公正执法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B.请求原则、当事人处置原则C.程序节约原则、保密原则D.合法原则、禁反言原则正确,答案:A,B5、下列关于无效宣告程序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请求人在提出无效宣告请求时提出两项无效理由,在口头审理时可以放弃其中一项无效理由B.当事人有权自行与对方和解C.专利权人针对请求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主动缩小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且相应的修改文本被专利复审委员会接受的,视为专利权人承认大于该保护范围的权利要求自提交修改之日起无效D.专利权人声明放弃部分权利要求的,视为专利权人承认请求人对该项权利要求的无效宣告请求正确,答案:A,B,D6、下列关于无效宣告程序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单选)A.对于关系重大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影响的专利,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自行启动无效宣告程序B.无效宣告程序中的口头审理都应当公开举行C.请求人撤回无效宣告请求的,无效宣告程序一律终止D.在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复审委员会不承担全面审查专利有效性的义务正确,答案:D7、以下哪些情形的无效宣告请求不予受理:(多选)A.请求人不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B.请求人甲和乙针对丙的专利共同提出一件无效宣告请求C.请求人未结合其提交的所有证据具体说明无效宣告理由D.专利权人丙请求宣告其本人的某项专利权全部无效正确,答案:A,B,C,D 已进纠错本8、以下关于无效宣告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只有共同专利权人可以针对其共有的专利权共同提出一件无效宣告请求B.无效宣告请求的对象可以是已经终止的专利C.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请求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D.无效宣告请求人是某研究机构的科技处,不予受理正确,答案:A,B,D9、以下不属于无效宣告请求客体的是哪几项? (多选)A.经过实审审查,被专利局驳回的专利申请B.已经被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维持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全部无效的专利权C.因未缴纳年费已被终止的专利权D.同一申请人于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了实用新型又申请了发明专利,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之前申请人声明自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公告之日起放弃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正确,答案:A,B10、专利权人刘某针对企业甲和乙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民事诉讼,向企业丙发出专利侵权警告律师函。
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2019专利代理人考试专利法试题及参考答案1.下列哪个机关依法具有处理侵犯专利权纠纷的职能?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B.县人民政府设立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D.国家知识产权局【答案】A2.2015年11月10日,张某与甲电子技术公司终止了劳动合同,之后,张某于2016年12 月8日作出了一项与其在甲电子技术公司的本职工作相关的发明创造。
那么就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谁?A.甲公司B.甲公司和张某C.张某D.由甲公司和张某协商决定【答案】C3.王某拥有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2017年5月5日,王某和张某签订了专利权转让合同,但没有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登记。
此后,王某又于2017年7月3日与刘某签订了专利权转让合同,并于2017年7月14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了登记。
2017年8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项专利权的转让进行了公告。
那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该专利权的转让自2017年5月5日起生效B.该专利权的转让自2017年7月3日起生效C.该专利权的转让自2017年7月14日起生效D.该专利权的转让自2017年8月1日起生效【答案】C4.张某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项发明专利申请,2017年7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张某发出了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2017年8月4日,张某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了登记手续,同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其专利权进行了登记,并于2017年8月17日进行了公告,2017 年8月24日,张某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那么,张某的专利权应当自何时生效?A.2017年7月4日B.2017年8月4日C.2017年8月17日D.2017年8月24日【答案】C5.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年满60周岁的专利代理人,不能作为合伙人或股东发起设立新专利代理机构B.从事过一年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C.对年龄超过70周岁的人员,不能颁发专利代理人执业证D.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专利代理人资格【答案】C构思新颖,品质一流,适合各个领域,谢谢采纳6.专利代理人李某在代理过程中未履行职责,给委托人造成了经济损失,那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由李某所在的代理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李某无需承担赔偿责任B.由李某承担赔偿责任,其所在的代理机构无需承担赔偿责任C.李某所在的代理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按一定比例向李某追偿D.李某的行为情节严重,由其所在的专利代理机构给予批评教育【答案】C7.代表人可以代表全体申请人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下列哪种手续? A.提出专利申请8.委托专利代理C转让专利申请权D.答复补正通知书【答案】D8.关于申请日的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窗口直接递交的分案申请,以收到日为申请日B.通过邮局邮寄递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的专利申请,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C.通过速递公司递交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的专利申请,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D.通过邮局邮寄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发室的专利申请,以收发室收到日为申请日【答案】B9.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向外国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A.外国公司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向外国申请专利B.外国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提交PCT国际申请C.中国公司将在中国完成的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D.中国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外观设计向外国申请专利【答案】D10.申请人于2017年6月1日通过邮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寄出一份PCT国际申请。
从专利法33条和26条4款的差异解读“修改超范围”来源:隆天国际作者:冯志云时间:13-08-09近年来,中国专利法第33条可谓是备受关注的“明星”法条,其在实践中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也致使不少国外律师和代理人难以理解。
国外律师和代理人在遇到“修改超范围”审查意见时,其困惑往往会纠结在:我们的修改是完全能得到说明书支持的,为何还会被认为修改超出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因此,此文旨在从33条“超范围”问题和26条4款“支持”问题的差异入手,并结合案例,剖析目前中国审判实践中33条的把握尺度,以期能“答疑解惑”。
专利法第33条及指南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1]。
“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包括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文字记载的内容和根据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文字记载的内容以及说明书附图能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确定的内容”。
∙专利法第26条第4款及指南规定∙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
∙权利要求书中的每一项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应当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说明书充分公开的内容中得到或概括得出的技术方案,并且不得超出说明书公开的范围。
∙如果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合理预测说明书给出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等同替代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都具备相同的性能或用途,则应当允许申请人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概括至覆盖其所有的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的方式。
对于权利要求概括得是否恰当,审查员应当参照与之相关的现有技术判断。
33条和26条4款的异同比较1.立法本意33条和26条第4款的立法本意都是“平衡申请人与公众的利益关系”,在这一点上二者是存在共性的。
不同之处,33条侧重以“先申请原则”为基准,防止申请人通过修改获得不正当的权益,担当了黑脸包公的角色,以白纸黑字来捍卫“先申请原则”;26条第4款侧重防止申请人通过过度概括获得不正当的权利。
2.适用时机和对象33条是针对申请后发生修改的权利要求或说明书,而26条4款是针对申请时的原始权利要求和修改后不超范围的权利要求。
知识产权法一、概论1.某杂志社旳期刊名称设计新奇,具有独特旳含义,并且产生了广泛而良好旳社会声誉,特性询某律师其名称可以获得哪些法律保护。
就该问题,该律师旳下列哪种回答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旳利益?(卷三15题,单项选择)A.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合法竞争法B.著作权法、商标法C.著作权法、反不合法竞争法D.商标法、反不合法竞争法[答案] A解析:期刊名称设计新奇可以受到著作权法旳保护;期刊名称使用在期刊上,可以申请注册商标;期刊名称作为著名商品旳名称,可以受到反不合法竞争法旳保护。
1.某外商向律师征询:“在中国已经参与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中,哪项国际公约旳保护范围最广、保护水平最高、保护力度最大、制约力最强?”该律师旳下列回答哪一种是对旳旳?(卷三22题,单项选择)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C.与贸易有关旳知识产权协定D.伯尔尼公约[答案] C解析:与贸易有关旳知识产权协定,即TRIPS,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保护演出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以及《有关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旳实体性规定所有纳入,因此属于国际公约中保护范围最广、保扩水平最高旳公约。
此外,TRIPS规定组员采用更为严格旳知识产权执法措施,并将组员之间知识产权争端纳入WTO争端处理机制,加强了协议旳约束力,因此其是保护力度最大、制约力最强旳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3.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旳规定,下列哪一标志可以在组员国之间获得优先权保护?(卷三36题,单项选择)A.商品商标B.服务标识C.厂商名称D.产地标识[答案] A解析: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4条规定,只有商品商标才可在组员国之间获得优先权保护,其他三项内容并不包括在内。
4.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旳国际公约中,《伯尔尼公约》保护旳对象是什么?(1998年卷三14题,单项选择)A.保护注册商标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C.保护录音制品D.保护演出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答案] 日解析:《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1条规定:“合用本公约旳国家为保护作者对其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享权利结成一种同盟。
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
而审查修改文件是否超出原申请记载范围是一项十分重要且较为复杂的工作。
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
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包括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文字记载的内容和根据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文字记载的内容以及根据说明书图能直接的、毫无意义的确定内容。
即申请人在申请日提交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是审查修改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依据。
由于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本意在于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因此判断修改是否超出原申请文件记载范围,格外需要严谨和客观的判断,尽力去避免申请人通过修改申请文件,获得不当得利。
本文将立足于专利法第三十三条,通过几个小的案例,讨论几个在具体判断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1技术特征的增加例1:原权利要求书记载了一种模具中的液压驱动系统,其中的负责开模的液压传动结构所采用的液压油为ISO VG22。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征和强调该液压油年度和粘温特性对动力响应的效力,申请人将原权利要求修改为“液压传动结构所采用的液压油为ISOVG22,40°C运动粘度为19.8~24.2”,在具体审查过程中就不能简单的通过文字校对和附图查询来下结论,由于对应于粘度等级N22的液压油,客观上本身就具备40°C运动粘度为19.8~24.2的物理属性,因此上述技术特征的增加,并没有超出原申请文件记载的范围,属于合理合法的修改。
例2:原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一种3D打印装置,其记载了进料结构、熔融结构、伺服结构等,其中对进料口的参数没有任何限定,在随后的补征文件中,申请人增加了通过测量附图得出的尺寸“进料口的直径为3mm”,由于通过测量附图得出的尺寸参数属于不能允许增加的技术特征,因此上述修改超出了原申请文件记载的范围,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多选题1、关于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的审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多选)A.权利人主张以从属权利要求确定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以该从属权利要求记载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引用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B.对于权利要求中以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该技术特征的内容C.对于仅在说明书中描述而在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D.专利申请人在授权程序中通过意见陈述放弃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正确答案:ABCD解析:A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权利人张以从属权利要求确定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应当以该从属权利要求记载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引用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因此A选项正确。
《解释》第4条规定:“对于权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术特征,人民法院应当结合说明书和附图描述的该功能或者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实施方式,确定该技术特征的内容”,因此B选项正确。
《解释》第5条规定:“对于仅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描述而在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C选项正确。
《解释》第6条规定:“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在专利授权或者无效宣告程序中,通过对权利要求、说明书的修改或者意见陈述而放弃的技术方案,权利人在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中又将其纳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D选项正确。
(2010)多选题2、一项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包含N、O两个技术特征,从属权利要求还包括特征P。
下列哪些技术方案落入了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多选)A.一项由N、O、P三个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方案B.一项由N、O、P、Q四个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方案C.一项由N、O’、Q三个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方案,其中O’是O的等同特征D.一项由N、O、Q三个技术特征的技术方案,其中Q不等同于P正确答案:ABCD解析: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最宽,一般情况下,以独立权利要求为准判断专利的保护范围。
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适用
本无效宣告请求案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3月10日公告授予的名称为“用减压真空精馏并加热的苯胺合成二苯胺法”的02112536.8发明专利权,其申请日为2002年1月14日。
针对上述发明专利权(下称本专利),请求人于2006年5月23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为专利法第三十三条、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至四款、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四款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
其中,请求人认为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无效宣告理由是:本专利说明书实施例的修改,即:从公开文本的描述“(真空度为350mmHg)分离”、“(真空度为70mmHg)进行提纯”修改为授权文本相应的描述“(从常温的真空度为零减压到真空度为350mmHg)进行减压分离”、“(从常温的真空度为零减压到真空度为70mmHg)进行减压提纯”属于审查指南明确规定的不允许的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经审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了维持本本专利有效的第9747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关于请求人提出的上述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无效理由,该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认为:原始申请(即,证据1所示的公开文本)说明书第3页第6行提到:“……进入苯胺精馏塔(真空度为350mmHg)分离”。
实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在答复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时将以上内容相应地修改为“……进入苯胺精馏塔(从常温的真空度为零减压到真空度为350mmHg)进行减压分离”。
本专利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用减压真空精馏并加热的苯胺合成二苯胺法,在其分离精制过程中,采用的是“减压真空精馏并加热”的操作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一措辞所表达的操作方式既包括在特定负压状态下进行精馏,也包括在逐渐形成负压的同时进行精馏。
这两种操作方式虽然达到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温度等条件适合的话,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达到精馏分离物料的目的。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特定状态下进行分离、还是在逐渐建立负压的同时进行分离都在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之内,都没有偏离权利要求1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因此,上述缺陷并不足以导致该专利权被宣告无效。
案例评析
从审查的角度而言,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适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当事人在无效宣告程序中进行的修改进行审查;二是对无效宣告程序中涉及到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无效宣告理由的审查。
虽然在文字表述和规范方式上有所不同,但修改超范围条款(我国专利法第三十三条)是当前各主要专利国家和地区在专利审查中皆采用的条款。
对于授予专利权的审查程序而言,专利文件的修改及对修改是否超范围的审查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给予专利申请人对其专利申请文件适当的修改权利,以便其更正其中的错误信息,并对原始申请文件中的瑕疵予以纠正,从而提高授权专利的质量和专利权的稳定性。
二是通过限制专利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对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来保护社会公众利用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信息的安全性,包括社会公众利用申请文件公开的信息进一步的研发的利益以及第三人利用权利要求撰写方面的不足实施其公开的技术的利益。
一般而言,对于已经授予的专利权来说,为了保持其权利的稳定性以及公众利用专利文件信息的安全性,一般在确权程序(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专利文件的修改限制会更加严格,这一宗旨在我国的《审查指南》中有充分的体现。
但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对于以审查程序中对说明书的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无效理由的审查,也应该考虑修改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是否有影响为准,不能简单的适用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的规定。
主要理由一是并不影响无效宣告制度目的的实现。
无效宣告制度设置的机制在于对已授予的专利权在公众的辅助下进行再次审查,其主要目的是审查已经授予的专利权是否存在瑕疵或者授权范围过宽,以防止专利权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而专利权人的利益最终体现在授予的专利权,即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各项权利要求之上。
二是不影响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立法目的的实现。
由于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社会公众利用专利文件公开信息的利益,维护其对于专利文件的信赖利益,以避免由于专利权人对专利文件的修改而使得第三人的行为落入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对于未影响到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修改,则可以适当放宽。
三是有利于保护发明创造,维护专利法律关系的稳定。
对于一项已经授予的权利,对于专利权人在权利获得的程序中进行的不影响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修改适当放宽不仅仅有利于保护专利权,还有利于保持专利法律关系的稳定性。
相反,如果因为这一小的瑕疵而将其无效则显得过于严厉,不利于专利权的保护。
四是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专利申请人及代理人的撰写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的要求,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很多申请中不仅仅存在表达不准确、不严谨的缺陷,甚至可能存在导致专利权被无效的不清楚、公开不充分的缺陷,以及由此引起的修改超范围的缺陷。
综上所述,对于请求人以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为由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范围的修改仅仅影响到部分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的,应当仅宣告那些收到影响的权利要求无效;反之,对于没有影响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说明书的修改,则不应当宣告专利权无效。
具体到本案,对于申请人在审查程序中将原说明书中记载的“……进入苯胺精馏塔(真空度为350mmHg)分离”修改为“……进入苯胺精馏塔(从常温的真空度为零减压到真空度为350mmHg)进行减压分离”的行为,在事实认定上,可以认定该修改后的内容未在原申请文件中记载且不能从记载的内容中直接地、毫无疑义的导出。
但是,在法律适用方面,应当进一步的分析所述的修改对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影响。
正如专利复审委员会在9749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所认定的,由于本专利权利要求1要求保护一种用减压真空精馏并加热的苯胺合成二苯胺法,在其分离精制过程中,采用的是“减压真空精馏并加热”的操作方式,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一措辞所表达的操作方式既包括在特定负压状态下进行精馏,也包括在逐渐形成负压的同时进行精馏。
因此,不管是原申请说明书中记载的“(真空度为350mmHg)分离”还是“(从常温的真空度为零减压到真空度为350mmHg)进行减压分离”都没有偏离权利要求1的发明目的,亦都在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上述修改对于公有领域与专利权划定的私有领域并无影响,亦即对于公众对本专利公开的信息的利用并无影响。
在此情况下,虽然上述修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看到的信息与原始申请记载的信息有所不同,但并未影响到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立法目的的实现。
因此,上述缺陷并不足以导致该专利权被宣告无效。
(知识产权报崔国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