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00个经典情节(高考名著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2
三国演义100个情节1、关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备、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飞还劝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
③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操已出了。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宫捉住。
②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宫认为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便弃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7、关三英战吕布(第5回)①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公瓒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高考)0537、火烧赤壁(赤壁之战)(第四十九回)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
(1分)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施苦肉计,派阚泽献诈降书(1分),用庞统设连环计,曹操轻信用铁索连起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1分)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放起大火。
(1分)曹操大败北还。
(1分)(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1分)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与孙权联合抵抗。
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
(1分)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用庞统设连环计,曹操轻信用铁索连起战船。
(2分)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放起大火。
曹操大败北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分)38、华容道义放曹操(第五十回)赤壁之战曹军大败而逃,关羽在华容道拦住去路。
(1分)曹操无奈只好求关羽放他一马。
(1分)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士狼狈,心中不忍,于是勒马回头,令众军四面散开,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2分)曹操败归许都,令曹仁驻守荆州。
(1分)39、三气周瑜(第五十一、五十五、五十六回)赤壁大战第二年,刘备用孔明之计,在江口驻扎,按兵不动,周瑜去夺荆州。
(1分)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后,用诈死之计打败曹仁。
(1分)正当周瑜收兵到南郡城下时,城楼已被赵云占领。
(1分)在攻城不下的情况下,周瑜又派人去取荆州和襄阳,然后再取南郡,结果这两处城池又被孔明抢先夺取。
(1分)周瑜火气攻心,大叫一声,伤口破裂。
(1分)40、曹操割须弃袍(第五十八回)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1分)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1分)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1分)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1分)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三国演义的著名情节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著名故事情节有:桃园结义、关于反映曹操凶残奸诈的奸雄本色的故事、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曹操杀粮官王_、代人捉刀、张翼德义鞭督邮、曹操献刀、捉放曹、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王允巧使连环计、青梅煮酒论英雄、张飞醉擒刘岱、关羽千里走单骑、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身在曹营心在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水淹七军、彝陵之战、三顾茅庐、初出茅庐、火烧博望坡、赵云单骑救主、张飞大闹长板桥、舌战群儒、智激周瑜、黄盖苦肉计、草船借箭、庞统献连环计、孔明借东风、孔明三气周瑜、锦囊妙计、关羽单刀赴会、刮骨疗毒、关羽败走麦城、华佗之死、白帝托孤、七擒孟获、孔明智取三城、空城计等。
1、“桃园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军,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张飞在庄后一桃园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三个人焚香礼拜,宣誓义结金兰。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三人共图国家大志。
2、张飞怒鞭督邮:刘备讨黄巾有功,当上了县尉。
不久,督邮来了,很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说刘备冒充帝胄,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一位没有贿赂给他,刘备没有钱贿赂。
督邮发怒了,后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马出来,见几个来人跪在县衙口,问清楚了原因,张飞很生气,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柱子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好几根。
后来刘备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就走了。
3、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他我得一口宝刀,欲献。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乘机愿借马一试,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4、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欲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张飞怒鞭督邮(第二回)定黄巾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索贿不成,作威作福,逼勒县令,欲害刘备。
(1分)张飞大怒,奔入馆驿,揪着督邮的头发,把他拉出馆驿,绑在县前马桩上,(2分)拆下柳条痛打,打折柳条十几枝,后被刘备制止。
(1分)刘备把官印挂在督邮项上,三人投奔代州刘恢去了。
(1分)3、曹操献刀(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原因1分)曹操挺身而出,佩着司徒王允的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1分)不料董卓在镜内看见了便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
(2分)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借试马的机会快马加鞭逃去。
(结果1分)4.曹操错杀吕伯奢(第四回)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
(原因1分)吕家杀猪款待,曹操误以为将要杀自己,而杀吕伯奢全家。
(2分)半路又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并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1分)陈宫愤怒地离开董卓,曹操也连夜赶到陈留。
(结果1分)5.关羽温酒斩华雄(第五回)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汜水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原因1分)这时关羽挺身而出,还立下军令状。
(1分)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请他饮了上马。
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2分)于是提刀而出,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结果1分)6.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原因1分)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1分)云长见了也上前来夹攻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三国演义》1-60回经典情节第一篇:《三国演义》1-60回经典情节《三国演义》1—15回经典情节1、请简述“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第1回)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黄巾起义爆发,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1分)为抵抗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关、张三人都去看了榜文。
(1分)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结义。
(1分)三人焚香礼拜,对天宣誓(1分)结为异姓兄弟。
(1分)2、请简述张飞鞭打督邮的前因后果。
(第2回)刘备因平黄巾有功,当上了县尉,(1分)不久,朝廷派来了督邮巡查,刘备出城恭迎,而督邮态度傲慢,还诬刘备害民,扬言要免其官职,以此索贿。
(1分)张飞酒后闻知此事很是生气,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的马桩上,扯下柳条狠打,打断了好几根柳条,(1分)并劝刘备杀死督邮,(1分)刘备不忍,释之,后挂印而去。
(1分)3、请简述吕布投靠董卓的故事。
(第3回)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1分)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1分)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1分)并拜董卓为义父。
(1分)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1分)4、请简述“孟德献刀”的故事。
(第4回)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
(1分)恰见其侧身于榻上,正欲刺杀,拔刀间,董卓见衣镜之中有刀光闪过,立即斥问曹操,(1分)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1分)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后引曹操出阁看马。
(1分)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1分)5、请简述曹操错杀吕伯奢的故事。
(第4回)(“捉放曹”)曹操欲刺董卓不成,骑马而逃。
(1分)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陈宫义释曹操并弃官与之同逃。
(1分)后路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其家人欲杀猪款待,曹操却误以为将要杀己,遂杀吕伯奢全家。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张飞怒鞭督邮(第二回)定黄巾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索贿不成,作威作福,逼勒县令,欲害刘备。
(1分)张飞大怒,奔入馆驿,揪着督邮的头发,把他拉出馆驿,绑在县前马桩上,(2分)拆下柳条痛打,打折柳条十几枝,后被刘备制止。
(1分)刘备把官印挂在督邮项上,三人投奔代州刘恢去了。
(1分)3.曹操献刀(第四回)董卓欺主弄权,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原因1分)曹操挺身而出,佩着司徒王允的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1分)不料董卓在镜内看见了便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
”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
(2分)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借试马的机会快马加鞭逃去。
(结果1分)4.曹操错杀吕伯奢(第四回)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
(原因1分)吕家杀猪款待,曹操误以为将要杀自己,而杀吕伯奢全家。
(2分)半路又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并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1分)陈宫愤怒地离开董卓,曹操也连夜赶到陈留。
(结果1分)5.关羽温酒斩华雄(第五回)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汜水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原因1分)这时关羽挺身而出,还立下军令状。
(1分)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请他饮了上马。
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2分)于是提刀而出,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结果1分)6.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
(原因1分)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
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三国演义》经典情节第一回——第五回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
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2、吕布认贼作父董卓欲废少帝而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
丁原遣义子吕步讨卓。
董卓等人敌不过吕布,李肃便向董卓提议说吕布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可降之。
于是,董卓听李肃计,赐吕布名马“赤兔”、金银无数,并让李肃说之。
吕布得到这些东西便杀了丁原献给董卓,并投董卓为义子。
3、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4、温酒斩华雄(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曹操、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
这时,担任马弓手的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
(关羽温酒斩华雄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
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
曹操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5、三英战吕布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在洛阳虎牢关。
推荐必读回目(共十五回)第1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27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38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第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第42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第45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第50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第56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第95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附120回目第2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第3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4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第5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6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第7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第8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9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第10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第11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第12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第13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第14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第15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第16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第17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第18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第19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第20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第22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第23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第24回国贼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第25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第28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第29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第30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第31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第32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第33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第34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第36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第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第40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第44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第47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第51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52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第53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55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57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第58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第59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第60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第61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第62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第63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第64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第65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第66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第68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第69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第70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第71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第73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城第74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第76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第77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第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第79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第80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第81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第82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第83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第84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第85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86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87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第88回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第89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第90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第91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第92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第93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第94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第96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第97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第98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第99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第100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第101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剑阁张郃中计第102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第105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第106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第107回魏主政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第108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第109回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第110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第111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112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第113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第114回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第115回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第116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第117回邓士载偷度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第118回哭祖庙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争功第119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第120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高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人物简析】1.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
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三国演义100个情节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
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7、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第5回)华雄被斩后,董卓令吕布出战,公孙瓒不敌吕布,吕布举画戟要刺。
张飞挺丈八蛇矛来攻接着一旁的关羽舞青龙偃月刀来战,两人仍战不倒吕布。
这时刘备掣双股剑来助战,三人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
最后吕布招架不住,便退兵虎牢关,刘、关、张紧追而至。
8、匿玉玺孙坚背约(第6回)董卓战败,火烧洛阳,孙坚从皇宫废墟的井中捞出一枚玉玺。
他相信这是自己将要当皇帝的预兆,便托病辞归江东,另谋大事。
不想事情泄密,袁绍向他讨取。
他离开洛阳,袁绍还写信给荆州刘表,教他拦截孙坚讨玉玺。
孙坚为此发毒誓说,如果拿了玉玺,死于刀箭之下;后来毒誓应验。
9、王允巧使连环计(第8回)王允利用吕布与董卓好色,先将义女歌伎貂蝉许给吕布为妾,待择日送出;后又将貂蝉献与董卓,并送至董卓府中;然后离间吕布,使之以为是董卓夺己所爱。
貂蝉也以情迷惑吕布。
令吕布对董卓心生嫌怨,最后杀死董卓。
10、董卓大闹凤仪亭(第8回)吕布得知董卓纳貂蝉为姬妾,心怀不满。
吕布乘董卓入朝议事,入董卓府中,与貂蝉在凤仪亭相会。
貂蝉假意哭诉被董淫污、不能复事吕布。
为吕布受他人之制而遗憾,吕布羞惭满面。
董卓回府后撞见吕布,怒而抢过吕布的画戟,掷戟刺吕布,吕布大惊而逃。
11、报父仇曹操兴师(第10回)曹操派人往琅琊郡接父亲曹嵩到兖州,曹家一行四十余人途经徐州。
徐州太守陶谦欲结好曹操,遂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
不料所派之人竟是黄巾降将。
他们杀死曹嵩一家,取了财物,逃窜他处。
曹操大怒,于是发誓要向陶谦报杀父之仇,一路杀戮百姓,包围徐州。
12、刘备北海救孔融(第11回)陶谦求援孔融,黄巾军包围北海,孔融自顾不暇,派太史慈星夜求见刘备。
刘备收到信件之后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干,往北海郡进发。
关羽斩黄巾军余党首领管亥于马下。
太史慈、张飞、刘备驱兵掩杀,城上孔融也驱兵出城。
两下夹攻,余党溃散,解了北海之围。
13、陶恭祖三让徐州(第12回)曹操攻打徐州,救完北海孔融的刘备也引兵相救。
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
曹操因吕布攻击后方而退兵,陶谦及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坚辞。
后来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后徐州军队和百姓拥立刘备,刘备乃领徐州牧。
14、挟天子以令诸侯(第14回)董卓死后,汉献帝回到洛阳,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
曹操兴师入朝,董昭建议曹操迁都许都。
献帝和群臣惧操而不得不从。
迁都许都后,曹操分封大臣,自命大将军、武平侯。
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15、吕奉先射戟辕门(第16回)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
刘备写信向吕布求助,吕布写信请来纪灵,设宴调解。
吕布将画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并说如果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如果射不中,则两家厮杀。
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16、曹孟德割发代首(第17回)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刈。
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进麦田,违犯了军令,理当斩首。
于是便借郭嘉之语“法不加于尊”。
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法。
17、夏侯惇拨矢啖睛(第18回)夏侯惇与吕布手下的高顺两军相遇。
高顺战败,夏侯惇绕阵追之,曹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
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他大呼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便将眼珠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而战。
曹性被他一枪搠透面门而死。
18、白门楼吕布殒命(第19回)下邳城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
吕布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
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的看法,玄德以吕布认丁建阳、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为例,劝曹操杀掉吕布。
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曹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19、曹阿瞒许田打围(第20回)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
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之,正中鹿背。
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
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众皆失色,云长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20、曹操煮酒论英雄(第21回)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天下英雄的对话。
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后,指称自己和刘备为英雄。
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
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21、屯土山关公三约(第25回)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
曹操派人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
曹操应允。
22、身在曹营心在汉(第26回)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欲陷之不义。
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
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
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刘备下落,可以骑它速去相见,曹操后悔不已。
23、关云长挂印封金(第26回)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到相府辞别曹操。
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假托有病,挂避客牌不见,张辽也托病不出。
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曹操。
将曹操所赐金银,一一封在库中,分毫未动,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
关羽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24、关羽千里走单骑(第27回)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
但因为没有曹操的公文,各关守将均不放行。
于是关羽就保护二位嫂嫂,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座关口。
斩了孔秀、韩福、王植等六员守将。
夺下渡船,过了黄河,一路追寻刘备。
25、战官渡袁绍败绩(第30回)袁绍得知曹操封孙权为将军,结为外应,怒而起兵攻曹。
两军对垒于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一度欲回守许昌。
谋士荀彧劝曹操与袁绍相持,使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生变,再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并依许攸计谋派兵袭烧了袁军之粮。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26、劫乌巢孟德烧粮(第30回)谋士许攸劝袁绍夜袭许昌,袁绍不听。
许攸夜投曹操,曹操依许攸计谋,烧毁袁军乌巢粮屯,大胜。
袁绍也去劫曹城,却中张辽之计。
曹操乘胜追击,袁军四处溃散,袁绍父子仓皇北逃。
袁绍全面溃败,只带着八百单骑,回到冀州。
27、刘皇叔跃马檀溪(第34回)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大会众官于襄阳,请刘备赴会而杀之。
幸有伊籍告密,教刘备起如厕,从西门逃脱。
蔡瑁引军追赶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不料所乘之的卢马失了前蹄。
刘备加鞭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马从水中涌起,跃过檀溪,仓皇而逃。
28、曹操施计谋徐庶(第36回)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接来徐母,仿徐母笔迹去信召徐庶来许都。
徐庶无奈,含泪向刘备辞行,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徐庶归曹后,徐母因徐庶弃明投暗而自缢。
徐庶心怀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又经此变,虽在曹营,却终身不为之设一谋。
29、刘玄德三顾茅庐(第37回)第一次,刘关张来到隆中拜访卧龙,无缘谋面,遇见诸葛亮密友崔州平。
第二次,刘关张冒着大雪前往,遇见了诸葛亮的两位密友及诸葛亮的弟弟。
归途中还遇见了诸葛亮的岳父,但与诸葛亮仍无缘谋面。
第三次,诸葛亮昼寝未起,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前等着,自己拱立阶下,相候多时。
诸葛亮醒来,两人相见,刘备请其赐教。
诸葛亮论三分天下,愿出山效犬马之劳。
30、博望坡孔明初胜(第39回)夏侯惇进攻新野,诸葛亮在博望坡初次用兵。
他调度军队,准备火攻,命令赵云,只许输,不许赢。
众将都未见诸葛亮用兵,心中怀疑,张飞等人也不信任诸葛亮。
幸有刘备信任,诸葛亮的命令才可执行。
曹军死伤惨重,博望坡一战大捷,众将皆服。
31、诸葛亮火烧新野(第40回)曹仁、曹洪引军十万杀奔新野。
诸葛亮张榜晓谕居民,随刘备往樊城暂避。
③曹仁领兵进驻空城新野,后夺房造饭安歇。
初更后狂风大作,诸葛亮让赵云领兵往城里射火箭,西、南、北三门火起。
曹军夺东门出逃,又连遭赵云、关羽和张飞等截杀,曹军大败。
32、刘玄德携民渡江(第41回)火烧新野后,曹军杀来,刘备抵挡不住,便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新野、樊城百姓跟随刘备,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到南岸的襄阳,蔡瑁、张允不开城门。
刘备又转而望江陵而走,襄阳百姓又相随。
行进缓慢,刘备始终不忍相弃,最终被曹操赶上。
33、赵子龙单骑救主(第41回)赵云不见了刘备夫人,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
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
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34、张飞大闹长坂桥(第42回)张飞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往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