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阶段综合测试卷(三)(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14
九年级(下)语文第三次阶段考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下)语文第三次阶段考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填空)。
(10分)(1)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2),勿以善小而不为。
(3)陈涉太息曰:“嗟乎!!”(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
(5)指出“先汉所以兴隆”原因的句子,。
(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7)酒困路长惟欲睡,。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8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_____________,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希jì()沉nì()喧嚣()(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1分)(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撷”的意思是。
(2分)(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2分)3.综合性学习(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文学社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举办一次读书周活动。
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
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分)【故事会】(2)小方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2分) 孔子:。
孟子:【辩论台】(3)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语病。
(2分)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带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蹴.尔(jiù) 怫.然(fú) 抢.地(qiāng) 姮.娥(héng)B.的.卢(dí) 媵.人(yìng) 徒跣.(xiǎn) 叱咄.(duō)C.绮.绣(qǐ) 缟.素(gǎo) 加冠.(guān) 皲.裂(jūn)D.休祲.(jìn) 负箧.(qiè) 冻馁.(něi) 曳屣.(xǐ)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犹幸预.君子之列(参与)B.老夫聊.发少年狂(无聊)C.殊.未屑(很,甚)D.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B.故不错.意也C.而承天子之宠.光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下列句中带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腰.白玉之环B.天下缟.素.C.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D.手.自笔录5.下列句中带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B.无从致书以.观 不敢出一言以.复C.今诸生学于.太学 所恶有甚于.死者D.布衣之.怒 走送之.6.默写。
九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三)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0.5毫米及以上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 根据语境和拼音书写词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时间犹如一位万能的慰藉.(1)(A. jiè B. jí)者,它开导我们忘记人生的伤痛;时间又如一位xúnxúnshànyòu(2)的智者,它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又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它帮助勤奋者描绘huīhuáng(3)的明天。
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古诗文可抒怀言志,能铭性悟理。
杜甫用“会当凌绝顶,⑴”抒勇攀绝顶的雄心;苏轼用“⑶,西北望,射天狼”言杀敌报国的壮志;文天祥用“⑵,留取丹心照汗青”铭舍生取义的气节;刘禹锡借低吟“⑷,⑸”悟新旧更替的哲理;范仲淹用“⑹,⑺”表忧国忧民的情怀。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6分)⑴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⑵屠自后断其股.(▲)(《狼》)⑶处处志.之(▲)(《桃花源记》)⑷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⑸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⑹小大之狱.(▲)(《曹刿论战》)4.名著阅读。
(6分)⑴《儒林外史》是清代▲(人名)创作的长篇小说,它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1分)⑵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B.《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是小说里的主要人物。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④,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⑥,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词人对陈同甫寄予了无限希望并且直接表达了他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②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求学之路艰难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有人抱怨,每天工作那么累,时光那么短暂,晚上不用来放松调剂,为何要用来阅读?阅读不是更“费脑”么,不是等于给原本压力如山大的自己继续施压吗?事实上,阅读本身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调剂方式,还是让人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超脱出来,撇去琐碎之事给人带来的zào动,从而进入内心思考的一个无可替代的路径。
正如有人所说:“书籍是毅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夜读并不会成为负担,反而能让精神得到慰藉,让内心得到充实,让灵魂更加强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调.剂()慰藉.()zào()动(2)文中画横线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撇去”中“撇”的意思是()A.放在一边,丢开不管B.装、摆出C.表示轻视、不以为然或不高兴等D.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这也是弟的好友。
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
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这段话是()说的。
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
(10 分)(1)家国之情,古来共谈。
秋瑾小住京华,写下了“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小住京华)] 的词句;范仲淹看到雁去衡阳,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的秋思;苏轼人在密州,鬓角稍白,却仍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情壮志。
(2)同样是“乐观”,不同的文人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作者以学为乐,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现出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雨,坦荡从容的人生态度。
2.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13 分)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
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shuài 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
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
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
”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jì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
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年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
”又拿手在桌上画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做法,不过八千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综合测试卷第一部分(1-4题,共21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每小题1分,共8分)(1)身不得,心却比,男儿烈。
,因人常热。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侧面描写齐国大治的两句是,。
(3)人有悲欢离合,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抒发了人事全非的悲痛怅惘之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道出了超越常人对待荣辱升迁的平和心境。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4分)近年来,网络游戏日益普及,游戏题材不断提高。
网络游戏逐渐(shèn r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统。
如《惊梦》《绘真·妙笔千山》等作品,直接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学或绘画,以游戏这种新媒介给予古典作品新的生命力,实现优秀文化的跨界、破壁传播。
(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给予()②(shèn rù)(2)上面加波浪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答: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感抱负,阐述某种观点。
如《醉翁亭记》。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崇祯五年”“庆历四年”等。
C.“钟”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万钟”形容俸禄非常优厚。
D.《十五从军征》与《木兰诗》均为乐府诗,这些诗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形式朴素自然,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
4.毕业在即,为留下美好记忆,你所在的班级要编一本班史,请你积极参与。
(6分)(1)将班史的书名《——我们的初中生活》补写完整,做到生动鲜活。
(2)为“班级留影”板块写两个小栏目。
(2分)栏目一:班级名册栏目二:栏目三:(3)在“教师画像”中,用一两句精致的语言,为你最喜爱的老师“画像”。
(2分)答:第二部分(5-19题,共49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5-6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综合测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聪颖.(yíng) 簇.新(cù) 引喻失意取义成仁B.真挚.(zì) 坎.肩(kǎn) 珠两悉称味同嚼蜡C.鼎.盛(dǐng) 荤.菜(hūn) 无精打采战战兢兢D.飞窜.(cuàn) 瘦削.(xiāo) 如座针毡蹑手蹑脚【点拨】A项,“颖”应读yǐnɡ,意—义;B项,“挚”应读zhì,珠—铢;D项,“削”应读xuē,座—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真心替群众解难事,就要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高谈阔论....,多些责任担当;少些后知后觉,多些预研预判。
B.游泳课上,郎咏同学一气呵成....地游完了400米自由泳。
C.宋老师三顾茅庐....,终于把打算辍学到外地打工的胡子恒同学劝回到学校读书。
D.语文老师吹毛求疵....,指出了刘忠航同学作文中的一些小瑕疵。
【点拨】B项,“一气呵成”指文章首尾贯通,也比喻完成工作的过程不间断,不松懈。
这里属望文生义;C项,“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是个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
3.(贵港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认证更方便、安全。
B.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村委会在村中心开设了农家书屋。
C.消防员提醒爱美女生,火场逃生时尽量脱掉丝袜,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
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点拨】A项,语序不当,“认证”“登录”互换;C项,否定不当,“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应去掉“不”字;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原因”或“造成的”。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检测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多么宁静的世界哟,wàn lài jù jì_____________,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zài tú_____________的寒冬。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苏”。
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3.名著阅读。
(4 分)(1)①处应填作品名是《》,②处应填人物名是。
(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分)4.按要求填空。
(16 分)(1)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布衣之怒,,。
(《唐雎不辱使命》)(4),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5)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礼记·学记》)(6),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8)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评估卷(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评估卷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5分)1.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 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持节云中,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____,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 ____,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5) ____,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____。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7)自古英雄出少年,当“生"与“义”不能同时得到时,你一定会赞同并选择孟子的观点:“____,____。
"(《鱼我所欲也》)(8)秋色明净,菊花绽放,你会在不经意间吟诵出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的句子:“__,__。
”阅读语段,完成2~3题。
(4分)“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春风终于没有辜负众人的翘首以待。
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
诗人雪莱由zhōng 地赞叹:“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之神,到处都有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花发草萌,相继脱离冬眠梦境苏醒。
”春天总是和创造与生长联系在一起。
没有冬天的积xù,哪有春天的萌发?没有冰雪的消融,哪有江河的奔涌?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1)远天归雁拂(A.fóB.fú)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 )(2)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A.fēn B.fèn )外妖娆。
( )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由zhōng________ (2)积xù________4.名著阅读。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 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4)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轼《定风波》)(5)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纳兰性德《浣溪沙》)(6)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7)酒是古代文人常借以抒发情感的意象之一。
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却又因功业未成而心生感慨的矛盾心理。
(8)无数革命先辈面对“生”与“义”的抉择,以《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作出选择的标准,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2023·西安铁一中模拟改编]阅读语段,完成2、3题。
(4分)楼观台以老子说经台名扬天下,而楼观台的连绵竹林也和道教文化相得益zhāng,道家的dùn迹山林、淡泊自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就是面对青青翠竹的超然体验。
走进楼观台百竹园,翠竹林立,苍翠欲滴,有的中直通天,有的随地而息,参差不齐。
这里的竹子永不孤独,它们群生群长,患难与共,高可摩天,低可触岩,上以天力透苍穹,下可对地入三分,参透天地的不懈之功形神毕现。
阶段综合测试卷(三)
(第一~三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序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三总分
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马鬃.(zōnɡ) 一缕.(lǔ) 拽.起(zhuài) 如坐针毡.(zhān)
B.盘桓.(huán) 蓦.地(mò) 角框.(kuànɡ) 呱.呱坠地(ɡuā)
C.呕.吐(ǒu) 荤.菜(hūn) 黏.汗(nián) 断壁残垣.(yuán)
D.干瘪.(bǐ) 簇.新(zú) 滇.西(diān) 长吁.短叹(xū)
【解析】A.缕(lǚ);B.呱(ɡū);D.瘪(biě),簇(c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1
A.荣膺飞窜千丈绝璧拳打脚踢
B.绽放烽烟涓涓细流动弹不得
C.筵席缭乱战战兢兢粗制乱造
D.坍塌俯望千均之力月明风清
【解析】A.璧(壁);C.乱(滥);D.均(钧)。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
校园艺术节开幕式上,校长首先致辞:“艺术就像蓝天上舞动的云霞,时而洁白如雪,时而五彩缤纷,时而柔曼,时而辉煌热烈……艺术可以让人生充满诗意,时时处处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从热爱艺术开始,热爱生活吧!”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A.轻快点缀感慨B.轻盈连缀感慨
C.轻盈点缀感染D.轻快连缀感染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
2
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A.修饰语不当,应将“强烈”改为“有力”;B.否定不当,删去“不”;C.应将“建设了”改为“建设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B.“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C.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D.天不亮,头顶着星星,脚蹚着露水,从家里溜出去,逃开了学。
【解析】“两,三个时辰”中间的逗号应删去。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2分)
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⑤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3
A.④②③①⑥⑤B.④②①③⑥⑤
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④①⑥⑤③
7.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1)~(2)题。
(8分)
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4分)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
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①“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参加”。
②“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
4
自去贵府拜访”。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
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4分)
示例一: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示例二: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古诗词赏析。
(5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阕内容所展示的画面。
(3分)
作者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出游遇雨,却一点也不惊慌,悠闲地漫步在风雨中,把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声当作音乐,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思索人生。
10.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2分)
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