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9.71 KB
- 文档页数:8
翻译理论全面总结1. 初学翻译要求:一、忠实;二、通顺。
P62. 汉译英的基本功:就使用英语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拚法正确.怎样拼写,不可忽视.二、合乎用法。
一个词怎样用,和哪个词连用,很有讲究。
三、句子平稳。
也就是说每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怎样读懂原文(一)单词释义:一(二)识别短语(三)理解句子结构,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有时甚至要参看历史材料.P21/P143. 代词:总的说来,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
因此,英译汉时,有些代词可以不译。
汉译英时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特别是物主代词。
P254. 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里是两个非常活跃的词类。
英语有些词的用法和汉语是一致的,用起来不困难。
但也有些词,特别是副词,用法和汉语不同.P275. 把握全篇而后译。
翻译大体上分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要读懂原文,光靠从词汇、短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去弄懂,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全篇所谓翻译,是翻译意思,而不是翻译词句。
只要抓住了意思,译文在词句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译文在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在语言上要readable这样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
P36/p456. 重复与代称:英语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免重复。
汉语不怕重复,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见的事.汉译英时要千方百计避免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要少用代称,多用实词。
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代词,然后再出它所指的人或物。
汉语一般总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代词p607. 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
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释道安:主张直译《四阿含》《阿毗昙》,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和弟子僧肇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
他的译法虽然灵活,态度却很谨慎。
外国翻译理论期末总结一、引言翻译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也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技能和方法。
本文将对外国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启示。
二、外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外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就有人开始研究如何进行翻译。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也有人关注翻译的问题。
然而,正式的翻译理论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开始兴起。
20世纪初,翻译理论开始从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一些共性和规律。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信、达、雅”三原则,即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信)、使译文易于理解(达)、并且要具备艺术性和美感(雅)。
这三个原则成为了翻译的基本准则,也为后来的翻译理论提供了基础。
20世纪中叶,翻译理论开始向更为深入的层面发展。
西方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欧内斯特·奈达、尤金·诺达等。
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翻译过程、策略和效果的理论,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诺达的“翻译顺序规则”等。
这些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翻译研究,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也成为了翻译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机器翻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效率,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翻译实践相结合,成为了当前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这涉及到语言处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
三、外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1. 信实原则:翻译要忠实于原文的意义,不加入自己的主观解释和想法。
翻译者要尽力保持原作品的风格和语气,使译文与原文一脉相承。
2. 通顺原则:译文要易于理解,不能产生歧义和误解。
翻译者应根据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3. 美感原则:翻译要具备艺术性和美感,使译文更具表现力和韵味。
翻译者要注重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译文更加优雅和流畅。
most basic structures of Chomsky’s model,for Nida,kernels are the basic structural elements out of which language builds its elaborate(详尽复杂的) surface structures[用来构成语言复杂表层结构的基本结构成分].Kernels are the level at which the message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receptor(受体)language before being transformed into the surface structure in three stages:Literal transfer字面转移--minimal最低度~--literary书面~2)Analysis: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转换生成语法by Chomsky)’s four types of functional classEvent(verb)事件:行动、过程等发生的事Object(noun)实体:具体的人和物Abstract(quantities and qualities,adjective)抽象概念Relational(gender,qualities,prepositions and conjunctions)关系2,Basic factors in translation1)The nature of message:content V.S.form2)The purpose(s)of the author/translatorTypes of purposes identified by Nida:①for information②suggest a behavior③imperative(祈使,命令)purpose3)The audiences(4types):children;new literates;average literate adult;specialists3,Relatedness(相关)of language&culture4,Two basic orientations(方向)in translating1)Formal Equivalence(F-E):focuses on the message itself,in both form and content.•Principles governing F-E:①grammatical units语法单元②consistency in word usage词语用法前后一致,连贯性③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source context源语语境意义2)D-E(dynamic equivalence):①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Principles governing it)②aiming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③un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culture.•Economic~can be transferable with cultural~.实际上三种形式均可互相转化。
日语翻译(日译汉)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总结一. 翻译理论(一)翻译的定义翻译是一种深入阅读的过程,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二)翻译的本质实现跨文化沟通与交往。
(三)翻译的标准信:忠实于原作内容。
达:译文明白通顺。
雅:保持原作的风格。
化:即“化境”,不生硬牵强,保存原味。
(四)翻译的原则1.对比原则2.神似原则3.汉化(或日化)原则(五)翻译的过程1.充分准备2.吃透表层3.捕捉寓意4.自由表达5.修改校对二. 翻译技巧(一)词语层面A. 抽象形式1.增词2.减词3.引申1)解释性引伸例:けれども,根が純粹なトルストイは,こうした生活に心から满足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なかった。
内心,健康や純潔に憧れていた……。
译文:但是,本性单纯的托尔斯泰并不满足这种生活,内心向往着健康、纯洁的爱情。
2)抽象性引伸例:今は林立した高层ビルが駅の周りを幾重にも取り囲み,切符売り場の前の広場の辺りに,地下道が張り巡らされて,冷たい変な臭いのする商店街になっている。
译文: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把车站围了好几层。
售票处前面的广场附近布满了地下通道,已经成了冷清且怪味四溢的商店街了。
3)具体性引伸例:おい,きみ。
きみをまじめな青年と信用し,金錢を扱う重要な地位につけた。
それなのに,それを裹切り,気の遠くなるような額の使い込みをやった。
译文:喂!你!我相信你是一个正派的青年,把你安排到管钱的重要岗位上,你却辜负了这些,用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巨额款项。
4.转换词语5.正反表达B. 具体形式1. 拟声词、拟态词的翻译2. 外来语的翻译3. 人称代词的翻译4. 指示词的翻译5. 形式名词的翻译6. 成语的翻译7. 谚语的翻译8. 习惯语的翻译(二)句子层面A. 抽象形式1. 顺译2. 倒译3. 分译与合译4. 意译5. 加译6. 简译7. 变译B. 具体形式1. 使役句的翻译2.被动句的翻译3. 复杂长句的翻译4. 敬语的翻译。
俄语翻译与理论知识点总结引言俄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俄语翻译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俄语翻译涉及到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其研究对传播俄罗斯文化和扩大国际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俄语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并且对相关的实践问题进行讨论。
一、俄语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点1. 目标语言与源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将源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内容和意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有深刻的理解。
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语法结构、词汇选择等方面的差异,译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才能够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
2. 文化差异在俄语翻译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到人们的语言使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因此,在进行俄语翻译时,译者需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3. 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在俄语翻译中,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加译、省译等不同的策略,以便更好地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同时,译者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翻译质量。
4. 语言风格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包括语法结构、词汇选择、句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在进行俄语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风格,以便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保持原文的语言特色。
5. 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质量评估是研究翻译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俄语翻译中,评估翻译质量时需要考虑到准确性、流畅性、自然性、忠实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对翻译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二、俄语翻译实践问题探讨1. 语言障碍俄语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其语法结构和词汇量都相对较大。
因此,在进行俄语翻译时,译者往往会面临语言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译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俄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翻译课理论知识点总结1.归化( domesticating method)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2.异化(foreignizing method)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3.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如把汉语文本译文英语文本。
4.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的各个语言变体之间的翻译,如把方言译成民族共同语,把古代语译成现代语。
5.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又称即席翻译,用于会议发言、宴会致辞、商务谈判、学术研讨等场合,发言人讲完全部或部分内容之后,由口译人员进行翻译。
6.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通常用于大型正式会议上,要求译员利用专门设备,不间断的进行边听边译。
7.信达雅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
8.可译性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短语、小句或语篇可以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可能性程度。
9.形合(hypotaxis)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10.意合(parataxis)之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1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即直接翻译,指译文基本上按原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翻译,但也并非是死扣原文,字字翻译12意译( free translation)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按译文的习惯将原文意义表达出来。
(1)杨宪益•贯穿其毕生翻译事业的文化理念——忠实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忠实传达中国人的人生,也将更见其卓越的光彩。
•杨宪益强调“翻译时不能做过多的解释。
译者应尽量重视原文”,否则“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
他重视原文,比较强调“信”。
他曾说,“古人说了三个字:信、达、雅。
当然,光‘信’不‘达’也是不可能,那是不要人懂。
所谓‘信’,就是不能(和原文)走得太远。
如外国人觉得rose(玫瑰)很了不起,(能够代表爱情等美好的事物)而中国人觉得牡丹是最好的,把玫瑰翻译成牡丹,这就只做到了‘达’,忽略了信。
”•杨宪益夫妇的翻译作品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特点,就是从内容到精神都高度忠实于原著,体现出一种不虚美、不隐善的文化立场。
(2)秋老虎the strongest hot days in the summerThe Voice of China 中国好声音•稳定压倒一切Maintaining stability is of top priority.•发展是硬道理Development is of overriding importance.Development is the absolute need.•开后门under-the-counter deals; offer advantages to one's friends or relatives by underhand means•充电recharge one’s batteries; update one's knowledge•形象工程vanity projects•按劳分配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one's performance•餐饮业catering industry•出境游outbound tourism•放心肉quality-assured meat•蓝牙技术bluetooth•生源地助学贷款locally-granted student loan•户籍所在地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相亲blind date•综艺节目variety show•恶搞spoof•收视率viewing rate•旅游热tourism wave (mania; fever)•学历造假fabricate academic credentials嘴甜honey-lipped(3) 林纾❖归化,意译(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是林纾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
❖In order to smoothly express the thoughts of original works and make it more readable for readers,arbitrary abridgment(删减) and supplement(增补)often occurred in Lin's translation.❖Li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a story.Thus,verbose[və'bəʊs](冗长的)descriptions about scenery or psychology are deletedby Lin when they a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With the aid of popular magazines of those days and traditional novels written in classical Chinese, he managed to greatly increase the readability of his translated works.1.林纾并不忽视晚清的阅读倾向及时间上特别的感动力,借用翻译小说感时讽事,常常流露出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周作人所谓“含有暗示的意味”相通。
2.运用汉语古文的改写,别具风味,且常常给以译文抹上道德色彩。
翻译可从6种不同的角度来分类:1) 从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角度来分类,翻译可分为本族语译为外语(translation from native languages into foreign languages),外语译本族语(translation from foreign languages into native languages);2) 从涉及到的语言符号来分类,翻译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3) 从翻译的手段来分类,翻译可分为口译(oralinterlingual translation)、笔译(written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机器翻译(machinetranslation);4) 从翻译的题材来分类,翻译可分为专业文献翻译(translation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 such as novels , stories, prose, poetry, drama etc.)和一般性翻译(practical writing translation: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 notices, receipts etc.);5) 从翻译的处理方式来分类,翻译可分为全文翻译(complete translation)、摘译(abstracttranslation)、编译(adapted translation)、节译(selected translation)、改译(rewriting)、综译(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6) 从翻译的目的来分类,翻译可分为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v90后the post1990 generationv菜鸟green handv反季淘 offseason shoppingv家庭经济困难学生needy studentv绿色通道green channelv地沟油swillcooked dirty oilv电话窃听phone hackingv网络名人cewebrity译可分为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History人类古代的翻译活动大都与宗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西方的翻译是从翻译《圣经》开始的,而中国的翻译则始于佛经的翻译。
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西方翻译简史高潮时期、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第一次: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家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史诗(Homer Epics)和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欧里庇德斯(Euripides)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得诞生和发展。
第二次:公元4 ~6世纪哲罗姆(Jerome Klapka)翻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Vulgate )标志着《圣经》翻译取得了与世俗文学分庭抗礼的重要地位。
第三次:公元11~12世纪之间西方翻译家们云集西班牙的托莱多(Toledo),把大批作品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是历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触。
第四次:公元14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Renaissance)翻译活动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翻译作品。
第五次:17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翻译家们不仅继续翻译古典著作,而且对近代和当代的作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兴趣。
塞万提斯(Cervantes)、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歌德(Goethe)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译成各国文字,东方文学的译品也陆续问世。
第六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翻译范围从传统的文学、宗教作品扩大至其他领域,尤其是科技、商业领域:翻译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不仅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从事翻译,而且还有一支力量雄厚、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承担各式各样的翻译任务;兴办高等翻译教育,成立翻译组织以聚集翻译力量,打破传统方式并发展机器翻译。
中国翻译简史主要阶段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两汉至唐宋的译经时期: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活动以宗教传播为主。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真谛(Paramārtha)和玄奘被称为“译经三大家”。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时期:徐光启与利玛窦(Matteo Ricci )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Eucild )的《几何原理》、《测量法义》等书,标志着中国译著的方向性转变。
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哲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被翻译成汉语,使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传播。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西学翻译时期:代表人物是林纾和严复。
林纾不懂英文,是由他人口述给他听,然后由他笔录整理出来。
这些译作可读性强,使中国读者接触到西方文学作品,同时也打破了章回小说的旧格式,对中国文学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严复的译作多为西方政治和经济学说,向国人介绍西方进步思想,因此他又被称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其主要译著有《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原富》等。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流传至今仍为许多译者所推崇,足见其强大生命力。
建国初期到文革之前的东西方文学翻译:重点是译介西方的文学作品,译文质量普遍较高,涌现出一大批名著名译。
20世纪70年代至今:本次翻译高潮方兴未艾,在规模、范围、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大大超过了50年代。
翻译队伍逐渐壮大,翻译领域百花齐放,包括社科、科技、军事、外交、贸易、法律、文教、卫生等领域。
这是全球化时代来临的结果。
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
21世纪互联网时代(我加上的)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MT),指用计算机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到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文本的翻译,有的也叫做机辅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