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世界的气候(优秀)
- 格式:ppt
- 大小:7.07 MB
- 文档页数:78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区域以及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气温和降水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3.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热带气候,两极附近寒带气候,中纬度地区温带气候,高山高原气候4.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运动、五带划分等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能识别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2.难点: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的课件;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气候类型图片、视频等素材;3.练习题:准备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能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 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点】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
【教学过程】导入: (多媒体展示几幅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景观图片)师问: 从以上几幅图片中,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它的自然景观的差异吗?生答: 气候。
过渡:气候不同, 自然景观就有差异。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世界的气候。
板书一、气候的两大要素师问: 在气候的各个要素中, 人们最关注的是哪两个要素?生答: 气温和降水。
师小结:人们描述气候的时间, 一般是一年或更长时间, 主要关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活动: 小组讨论我们家乡的气候特点。
(学生回答, 略)师小结:我们家乡具有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的特点。
过渡: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世界上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 而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因此, 世界气候在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的影响下, 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地区差异大。
二、气候的地区差异(引导学生读图)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活动: 小组讨论: 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师问: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 可知该地最冷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生答: 10℃以上。
师问:最冷月均温在10℃以上, 那么冬季是温和还是寒冷呢?生答: 温和。
师问: 该地最热月均温在多少度以上?生答: 23℃以上。
师问: 月均温在23℃以上, 是温和还是炎热呢?生答: 炎热。
师小结: 根据该地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均温, 综合得出该地气温特点: 冬季温和, 夏季炎热。
师问: 根据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 可以看出该地哪几个月降水量多, 哪几个月降水量少?生答:该地降水量12.1.2月多, 6.7.8月少。
师小结: 由此得出该地的降水特点: 冬季多雨, 夏季少雨。
师问: 根据前面分析该地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 可以综合得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呢?生答: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一、教案基本信息世界的气候教案人教版优秀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2. 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的气候》。
2. 相关气候类型的图片资料。
3. 地图册。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图片资料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的多样性。
2.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吗?它们有什么特点?Step 2: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2. 学生结合地图册,观察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
Step 3: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3. 教师总结并板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个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分析其分布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个气候类型会出现在这个地区?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一张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气候类型的短文,阐述其特点及原因。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世界各地气候类型分布情况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对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的认识。
4. 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世界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难点: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等教法: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内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9.2 巴西【教学目标】1、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2、能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开发目的及产生的环境问题。
3、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如何进行热带雨林的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读图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以市场上出售的“雀巢咖啡〞引出世界“咖啡王国〞巴西的工农业生产。
新授板书:二、开展中的工农业大国设问:巴西属热带气候,可能生产、出口什么产品?教师讲述:“二战〞后,巴西经济开展较快,尤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读图提问:同学们看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从图中可以读取什么信息?c.工业──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教师读图提问:同学们再看图9.22“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重工业为什么多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地区?d.农业──咖啡、甘蔗、柑橘教师读图(图9.22)提问,学生分析答复◆结合图9.18,说明这里有哪些开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