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张图表帮你选择化痰中成药(痰的分类及中成药用药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23.85 KB
- 文档页数:3
龙源期刊网
中成药止咳先看痰
作者:张杰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02期
中医认为,由于病因不同,咳嗽有寒、热、燥、痰之分,用药也大有区别。
稀白痰:宣通理肺丸
咳嗽声音重、吐稀白痰、流清鼻涕、打喷嚏,伴有全身疼痛、发热怕冷等。
此时可选用通宣理肺丸、感冒清热颗粒等。
服药期间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黄黏痰:复方鲜竹沥液
咳嗽气粗、咳痰黏且不容易咳出,咽干口燥、声音嘶哑、鼻热如火。
治疗宜清热化痰止咳,可服用银翘解毒丸、复方鲜竹沥液、急支糖浆、羚羊清肺丸等。
干咳无痰:川贝枇杷露
干咳没有痰,或者痰少而黏稠,不容易咳出,鼻內干燥、咽喉发干。
治疗燥咳宜润肺止咳,可服用成药川贝枇杷露(膏)、养阴清肺丸等。
痰多:止咳橘红丸
咳嗽气粗、痰出咳平、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喉中呼噜作响、胸中发闷。
可用止咳橘红丸、二陈丸、祛痰止咳颗粒等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作用的中成药。
需要注意的是,痰多时,单纯使用止咳的药物效果并不好,只有先“化痰”才能达到“止咳”的目的。
咳嗽、气喘、痰多、白痰、黄痰、痰湿,12种常见中成药,不要用错1.常用错——二陈丸:痰湿咳嗽,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黏稠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天早晨或吃东西以后痰多,还会有胸闷,脘痞;舌苔是白腻的。
2.常用错——杏苏止咳颗粒:风寒感冒,寒热已解,仍然有咽痛,咽喉不利,咳嗽,痰多;舌苔薄白或者是旧病复发,痰白量多容易咳出,或见胸膈不利。
3.常用错——橘红痰咳颗粒: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这种咳嗽咳声重浊,痰色白或带灰色,喘息不得卧,喉中痰鸣,常伴有胸闷,脘痞;舌苔是白腻的。
4.常用错——橘红丸:咳嗽痰黄,黏稠难咯,胸膈痞满,口渴,发热,甚则咳喘胸痛,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5.常用错——牛黄蛇胆川贝液:咳嗽,痰多而黏,或喉中有痰,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腥味,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
6.常用错——除痰止咳丸:咳嗽发热,痰色黄质稠,难以咯出,甚或咳吐黄稠脓痰,气味腥臭,烦躁胸闷,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苔薄黄或黄。
7.常用错——清气化痰丸:咳嗽痰黄,黏稠难咯,胸膈痞满,口渴,发热,甚则咳喘胸痛,或痰中带血,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
8.常用错——川贝清肺糖浆:干咳无痰,或痰稠难咯,或痰中带血丝,咽干,咽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
9.常用错——黛蛤散:肝火犯肺所致的头晕耳鸣,咳嗽吐衄,痰多黄稠,咽膈不利,口渴心烦。
10.常用错——养阴清肺丸: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心烦少寐,颧红盗汗;舌红少苔。
11.常用错——固本咳喘片:脾虚痰盛,肾气不固所致的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畏寒,体虚多汗;舌淡嫩。
12.常用错——苏子降气丸:肺脾不利,肾不纳气,上盛下虚之咳嗽胸痹等。
上盛见咳喘多痰,恶畏风寒及头痛鼻塞;下虚见腿沉腰酸,足冷多溺。
三款中成药解读:从头到脚化痰湿,清肺排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化痰湿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的病症,可以表现为身体疲乏、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
传统的中成药可以起到治疗和缓解这些症状的作用。
其中,有一类中成药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上清肺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三种这样的中成药。
一、鹤虱清片鹤虱清片是一种通过多种草药配制而成的中成药。
主要成分包括猪苓、车前草、黄芩、连翘、茯苓等。
这些成分可以清热解毒、化痰消肿、清肺排痰、利水消肿、去湿祛痰的效果。
鹤虱清片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鼻炎等疾病。
它可以从头到脚帮助清除痰湿,特别是对于长期咳嗽、痰多的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二、咳特灵口服液咳特灵口服液是由多种中药制成,其中包括苏叶、薄荷脑、甘草、桂枝等多种成分。
咳特灵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排痰、化痰止咳、镇痛等功效。
它可以治疗多种肺部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咳特灵口服液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帮助患者清除痰液并舒缓喉咙疼痛和咳嗽。
三、四季感冒胶囊四季感冒胶囊是一种基于中草药制成的中成药。
这种胶囊主要包括金银花、板蓝根、甘草、新鲜姜、桔梗、川贝等成分。
这些成分可以清热解毒、上清肺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的效果。
四季感冒胶囊可以用于治疗常见的感冒、流感、咳嗽等疾病。
它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并帮助患者增强自己免疫力,从而预防流行病的发生。
总的来说,这三种中成药可以从头到脚化痰湿,上清肺痰,中化脾痰,下清肾痰。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使用这些中成药的时候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剂量使用。
同时,也应该结合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多运动、少吸烟、少吃油腻的食物等。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化痰湿等症状。
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关于《健脾化痰的中成药都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嗓子有痰,针对烟民而言并不会觉得到生疏,由于抽烟越多,这类状况出現的概率便会越高。
当然,也是有可能是别的的病症造成的。
喉咙有痰得话,就需要将痰立即咳出,假如不可以保证这一点,就应当运用药品来协助自身,不然痰愈来愈多,便会影响到吸呼。
那麼,健脾胃止咳化痰的中药方剂都有哪些?1、川贝枇杷露成份: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薏苡仁、化橘红、橘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杏仁、姜片、甘草、甜杏仁水、薄荷脑。
作用与主冶:清肺润肺、止咳平喘、护喉利咽。
适用伤风咳嗽、痰稠、咳嗽痰多喘气、咽喉干痒。
2、治咳枇杷露成份:枇杷叶、百部、前胡、橘梗、桑白皮。
功效与作用:清肺润肺、止咳化痰、化痰。
用以风寒风热侵肺造成的口干舌燥作渴,咳逆咳嗽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3、祛痰灵原浆、油类(成份:鲜竹沥、鱼腥草根。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止咳化痰。
用以痰热咳嗽。
4、橘红痰咳液成份:化橘红、百部(蜜炙)、薏苡仁、半夏(制)、白前、甘草、杏仁、五味子。
功效与作用:行气化痰,止咳润肺。
用以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造成的痰多咳嗽、喘气等症。
中国药典百度收录的含桔红的中药方剂也有:橘红丸(片、颗粒物、胶襄)、止咳化痰橘红口服液(丸)等。
5、枇杷叶膏成份:枇杷叶。
功效与作用:润肺润肺,化痰止咳。
中国药典百度收录的含中枇杷叶的成药也有:枇杷止咳胶襄、川贝枇杷糖浆等。
6、止咳化痰丸成份:乌药、甘草、半夏、茯苓、细辛、五味花、郁金、炮姜、橘梗、射干、葶苈子、猪牙皂、百部、大枣。
功效与作用:化痰止咳,止喘。
用以哮喘,痰盛,气短喉鸣等。
7、止咳化痰胶襄成份:紫花杜鹃、党参、甘遂(醋制)、水半夏、芫花(醋制)、食用碱。
功效与作用:健脾胃化湿,止咳化痰。
关键用以漫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拼肺气肿、肺心病所造成的咳嗽痰多,咳嗽,喘气等症。
止咳化痰,10种常用中成药
中医认为,体内多余水分,开始为水,渐渐会凝结为痰。
痰既成之后,可随气流行,无处不到,引起多种疾病。
痰阻气道则可见咳痰、咳嗽、气喘,西医上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患。
一般咳嗽多见咳痰,痰多又易引起咳喘。
因此,痰、咳、喘三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
今天介绍10种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
1、橘红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2、止咳橘红口服液: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3、蛇胆陈皮散: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4、蛇胆川贝散: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5、急支糖浆: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6、川贝枇杷糖浆: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7、二陈丸: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8、止咳定喘口服液:辛凉宜泄,清肺平喘。
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9、桂龙咳喘宁胶囊: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10、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百病不离痰,这5种祛痰饮的中成药大总结,教你祛全身之痰大家好,我是刘医生,俗话说“百病由痰作祟”,我们身体的大多疾病都于都和痰饮有关系,痰可随我们身体气的运行流性全身,到达肌肤,筋骨,经络流行全身,从而产生一些复杂多变病症。
所以祛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中成药,教你祛全身之痰。
第一个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二陈丸。
它主要的功效是用来燥痰化湿,理气和中的。
如果你经常咳嗽,痰还比较多,经常恶心呕吐,感觉胸口闷得慌。
还常常感觉四肢无力困重,这时我们再看它的舌像,舌苔比较白滑。
这时在临床上我们一般会选择使用祛痰化湿的药物,我们可以参考二陈丸。
第二个就是茯苓丸了,它的主要功效是用来燥湿行气。
如果你经常两臂酸痛、抽筋。
有时候连手都举不上来。
经常两手麻木,四肢肿胀。
这是因为痰饮阻滞经络了,导致经脉不流通。
从而导致手脚麻木,酸痛。
这时我们可以再看看它的舌象,舌苔比较白,黏腻。
这时我们可以参考使用一个茯苓丸用来燥痰化湿。
第三个便是理气化痰的温胆丸,它主要的功效是用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这类患者一般容易受到惊吓,整日感觉心神不宁,还经常失眠,容易做梦。
有时候还会感到恶心呕逆,还会眩晕。
严重时还会引发癫痫。
这时我们再看一下它的舌象,舌苔微黄,有点黏腻。
这时我们可以参考使用温胆汤,来理气化痰。
第四个是三子养亲丸,这个药只有三种药物组成,它的主要功效主要是用来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这类患者生活中常常感觉胸口闷,平常吃得很少还不容易消化。
咳嗽严重,常常大口大口地喘气。
这时再看它们的舌苔会比较偏白,黏腻。
临床上我们一般使用化痰,消食的药物。
可以参考使用三子养亲丸。
第五个半夏白术天麻丸,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它来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如果你经常感到头痛,眩晕,胸口闷,还会恶心呕吐。
这是因为风痰往上走了,上扰我们的头脑和心神。
从而引起的这一系列症状。
这时再看我们的舌苔会偏白腻。
这时半夏白术天麻丸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可以化痰,还可以健脾祛湿。
导读: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做祟”。
痰是产生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如何辨痰性选药物?即临床问诊时要仔细询问患者在疾病的症状中有无痰、咯痰的难易程度、痰的颜色、痰的黏稠和清稀(根据痰的黏稠或清稀分为痰和饮)、痰量的多少等,必要时还要亲自查看,以便对痰做细致的研究,并予以定性,临床指导辨痰性选药物进行治疗。
七辨痰性选药物,化痰止咳来治病:热痰:痰黄黏稠而结块,多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
有时热痰亦表现为痰白而黏稠。
可选用橘红丸治疗,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
如患者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可选川贝枇杷颗粒、露、糖浆,用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寒痰:痰色白而清稀或夹有灰色黑点,多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聚湿成痰。
寒痰多在清晨咳嗽痰多,可选半夏止咳糖浆治疗,以疏散风寒,宣肺化痰。
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所致。
可选二陈丸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
可选用雪梨膏治疗,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功效。
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者,也可选养阴清肺丸,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空。
选化风丹治疗。
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
该药主要用于风痰闭阻,中风偏瘫,癫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
选复方桔梗止咳片治疗,可镇咳、祛痰,用于咳嗽、哮喘及肺痈溃脓期。
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致,甚则咳吐鲜血。
选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科普总结:7个中成药,针对肺疾顽痰不化,看完收藏,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千金化痰丸成分:枳实、白术(麸炒)、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胆南星(酒炙)、白附子(矾炙)、浮海石(煅)、防风、当归、天麻、知母、天花粉、黄芩、黄柏、熟大黄。
适应症:清化痰热,行气。
用于痰热内结,咳痰黄稠或眩晕,痰核流注,便秘。
2,安嗽化痰丸成分:浙贝母、知母、玄参、麦冬、百合、苦杏仁(炒)、款冬花、紫菀、罂粟壳。
适应症:清肺化痰,润肺止嗽。
用于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痰盛,气短喘促,咽干口渴,劳伤久嗽,痰中带血。
3,润肺化痰丸成分:麻黄、陈皮、清半夏、桔梗、葶苈子、旋复花、马兜铃(蜜炙)、款冬花、五味子(醋炙)、苦杏仁(去皮炒)、党参、甘草、知母、阿胶(蛤粉烫)。
适应症:润肺止嗽,化痰定喘。
用于肺经燥热引起:咳嗽痰粘,痰中带血,气喘胸满,口燥烟干。
4,清心滚痰丸成分:金礞石(煅)、大黄、沉香、黄芩、甘遂(醋炙)、牵牛子、猪牙皂、马舌子、人参、肉桂、金钱白花蛇(去头晒实)、朱砂粉、人工牛黄、冰片、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珍珠粉。
适应症:清心涤痰,泻火通便。
用于顽痰蒙蔽心窍引起: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疯狂打闹,羊痫风症。
5,清气化痰丸成分:黄芩(酒炙)、瓜蒌仁霜、半夏(制)、胆南星、陈皮、苦杏仁、枳实、茯苓。
适应症:清肺化痰。
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稠黏、胸腹满闷。
6,清金止嗽化痰丸成分:黄芩、熟大黄、知母、天花粉、麦冬、化橘红、浙贝母、枳壳(去瓤麸炒)、桑白皮(蜜炙)、苦杏仁(去皮炒)、前胡、百部、桔梗、甘草。
适应症:清肺,化痰,止嗽。
用于肺热痰盛引起的咳嗽黄痰,胸膈不畅,喉痛音哑,大便干燥。
7,礞石滚痰丸成分:金礞石(煅)、沉香、黄芩、熟大黄。
适应症:逐痰降火。
用于痰火扰心所致的癫狂惊悸,或喘咳痰稠,大便秘结。
六种用于治疗痰湿咳嗽中成药,请辨证选用!痰湿咳嗽属于内伤咳嗽之一,多因饮食不节,过时肥甘厚味,致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反聚为痰,痰湿蕴肺,阻塞气道,使肺气上逆而咳。
临床症状: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胸脘满闷,身重倦怠,苔白腻,脉濡滑。
小编整理6种治疗痰湿咳嗽的中成药供大家参考。
1.二陈丸组成: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功效:湿化痰,理气和胃主治: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2.桂龙咳喘宁胶囊组成: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炒苦杏仁功效: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
3.痰咳净散组成:桔梗、咖啡因、远志、冰片、苦杏仁、五倍子、甘草功效:通窍顺气,止咳,化痰主治:用于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
4.半夏止咳糖浆组成:姜半夏、苦杏仁、款冬花、紫菀、陈皮、瓜蒌皮、麻黄、甘草功效:止咳祛痰主治: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5.橘红痰咳液组成:化橘红、百部(蜜炙)、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功效:理气祛痰,润肺止咳主治: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6.润肺止嗽丸组成:天冬、地黄、天花粉、瓜蒌子(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苏子(炒)、苦杏仁(去皮炒)、紫菀、渐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醋炙)、前胡、青皮(醋炙)、陈皮、黄芪(蜜炙)、酸枣仁(炒)、黄芩、知母、淡竹叶、甘草(蜜炙)。
功效:润肺定喘,止嗽化痰主治: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止咳化痰中成药都有哪些
导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咳嗽,并且伴随多痰的情况的,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身体的各个器官尚未完全的发育,给孩子健康造成的影响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容易出现咳嗽,并且伴随多痰的情况的,由于孩子的年龄小,身体的各个器官尚未完全的发育,给孩子健康造成的影响很大,还不能过早的使用西药,不然很容易产生负面的作用,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止咳化痰中成药。
那么,止咳化痰中成药都有哪些?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咳化痰药一: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是以古方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与现代经典方剂双黄连、鱼腥草、板蓝根配伍,周密严谨。
其主要成分包括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
止咳化痰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功效是清热、止咳、平喘、祛痰。
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药效强劲,配以麦冬、知母、养护患儿肺阴,不伤孩子元气,增强抗病力;石膏、知母清泻胃火、增进食欲,针对儿童病理特征,精微独到,全面呵护。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咳、喘、痰、热等症。
适应治疗儿童感冒、肺热、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止咳化痰药二:橘红片
橘红片也是止咳化痰药中的一种中成药。
其主要成分包括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缓解喉咙痒咳嗽的中成药选择与使用建议梳理喉咙痒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往往伴随着喉咙发痒、刺激感和频繁咳嗽。
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不适和困扰,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缓解这种症状,许多人选择中成药作为治疗方法。
本文将梳理一些常见的中成药选择,并提供使用建议,希望能对您缓解喉咙痒咳嗽提供帮助。
一、黄芪口服液黄芪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黄芪。
黄芪具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喉咙痒咳嗽。
使用时,建议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并在空腹时服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二、川贝枇杷膏川贝枇杷膏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川贝母和枇杷叶。
川贝母可以清热化痰、平喘息,而枇杷叶则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川贝枇杷膏口感宜人,易于接受。
在使用时,可以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服用,或者根据个人需要适量调整。
可以选择在喉咙痒咳嗽发作时服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宁喘止咳糖浆宁喘止咳糖浆是一种以黄芩、薄荷等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清热化痰、平喘息、止咳的作用,对缓解喉咙痒咳嗽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
建议在咳嗽症状较为明显或喉咙痒感加重时使用,以便快速缓解症状。
四、防风通圣丸防风通圣丸是一种以防风、陈皮等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止咳的作用。
针对由于寒邪引起的喉咙痒咳嗽,防风通圣丸具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时,建议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并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和疗程。
五、刺五加颗粒刺五加颗粒是一种以五加皮等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温肺祛寒、止咳化痰的作用,对喉咙痒咳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使用时,可以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服用,并在需要时适量调整剂量。
建议在咳嗽症状较为明显或寒冷天气喉咙不适时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六、使用建议1. 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根据喉咙痒咳嗽的症状和原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如果无法确定,可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2. 注意使用剂量:根据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使用,并不需要超过推荐剂量。
15种具有化痰作用的中成药,全面解析,值得收藏!1、蜜炼川贝枇杷膏成分: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
功能与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
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
2、治咳枇杷露(药典收录)成分: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
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祛痰。
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及支气管炎咳嗽。
3、祛痰灵口服液(药典收录)成分:鲜竹沥、鱼腥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
用于痰热咳嗽。
4、橘红痰咳液(药典收录)成分:化橘红、百部(蜜炙)、茯苓、半夏(制)、白前、甘草、苦杏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理气祛痰,润肺止咳。
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气喘等症。
药典收录的含橘红的中成药还有:橘红丸(片、颗粒、胶囊)、化痰橘红口服液(丸)等。
5、枇杷叶膏(药典收录)成分:枇杷叶。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药典收录的含中枇杷叶的成药还有:枇杷止咳胶囊、川贝枇杷糖浆等。
6、止咳化痰丸(药典收录)成分:麻黄、甘草、半夏、陈皮、细辛、五味花、郁金、干姜、桔梗、射干、葶苈子、猪牙皂、百部、红枣。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
用于哮喘,痰盛,气急喉鸣等。
7、祛痰止咳胶囊成分:紫花杜鹃、党参、甘遂(醋制)、水半夏、芫花(醋制)、明矾。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祛痰止咳。
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所引起的痰多,咳嗽,喘息等症。
8、止咳祛痰颗粒成分:桔梗、百部、苦杏仁、盐酸麻黄碱。
功能主治:润肺祛痰,止咳定喘。
用于伤风咳嗽,气喘。
9、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药典收录)成分: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油。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
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10、痰咳净片成分:桔梗、苦杏仁、远志、五倍子、冰片、甘草、咖啡因。
功能主治:通窍顺气,止咳,化痰。
用于支气管炎、咽炎等引起的咳嗽多痰,气促,气喘。
喉咙里有痰吃什么药好,中成药是最佳选择喉咙里有痰可能是寒痰、风痰、热痰、湿痰、燥痰这五种,如果靠药物来治疗的话需搞清楚是哪种类型的痰才能对症下药。
就目前来说,鲜竹沥水、复方竹沥水(祛痰灵)、痰咳净等是治疗喉咙有痰的常见中成药,治疗效果不错。
★一、嗓子里总是感觉有痰的治疗方法1、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
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
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
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O克,银花12克。
3、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
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二、化痰的中成药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三、化痰止咳的食疗偏方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冰糖炖梨化痰止咳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导读: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做祟”。
痰是产生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如何辨痰性选药物?即临床问诊时要仔细询问患者在疾病的症状中有无痰、咯痰的难易程度、痰的颜色、痰的黏稠和清稀(根据痰的黏稠或清稀分为痰和饮)、痰量的多少等,必要时还要亲自查看,以便对痰做细致的研究,并予以定性,临床指导辨痰性选药物进行治疗。
七辨痰性选药物,化痰止咳来治病:
热痰:痰黄黏稠而结块,多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
有时热痰亦表现为痰白而黏稠。
可选用橘红丸治疗,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
如患者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可选川贝枇杷颗粒、露、糖浆,用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寒痰:痰色白而清稀或夹有灰色黑点,多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聚湿成痰。
寒痰多在清晨咳嗽痰多,可选半夏止咳糖浆治疗,以疏散风寒,宣肺化痰。
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所致。
可选二陈丸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
可选用雪梨膏治疗,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功效。
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者,也可选养阴清肺丸,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空。
选化风丹治疗。
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
该药主要用于风痰闭阻,中风偏瘫,癫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
选复方桔梗止咳片治疗,可镇咳、祛痰,用于咳嗽、哮喘及肺痈溃脓期。
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致,甚则咳吐鲜血。
选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3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
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
所致。
1二陈丸
2
4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
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
1雪梨膏
2养阴清肺丸
5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
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
挟痰,上扰清空。
1化风丹
6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
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
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
1复方桔梗止咳片
7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
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
致,甚则咳吐鲜血。
1百合固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