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易燃易爆物品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1.11 MB
- 文档页数:27
易燃易爆物品有哪些易燃易爆物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特殊的处理和储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对它们的处理和储存要求。
1. 汽油:汽油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易燃物质,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和许多工业领域。
它有很高的蒸气压和低的闪点,因此只要有点火源,就容易引发爆炸或火灾。
储存汽油时,应将其放置在防火柜或专门的储存容器中,远离明火和高温。
2. 煤油:煤油也是一种常见的易燃物质,常用于煤油灯和供暖系统。
煤油具有低闪点和高挥发性,需要特殊的储存条件。
在储存煤油时,必须确保储存容器密封良好,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3. 液化石油气(LPG):LP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易燃气体,用于家庭炉灶、热水器和汽车燃料。
LPG是一种高压气体,具有极高的燃烧性能。
储存LPG时,必须使用特定的储罐,并确保储罐的安全阀和泄放阀正常运行。
4. 氧气:氧气是一种高度助燃气体,可以加速火焰的燃烧过程。
储存氧气时,必须远离易燃物质,并避免与油脂、润滑剂等可燃物混合。
5. 乙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液体,用于医疗用途、工业生产和化妆品制造。
乙醇有较低的闪点,需要保持远离高温和明火的环境。
在使用乙醇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储存和使用。
6. 氨:氨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气体,用于工业和农业领域。
氨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高度可燃性。
储存氨时,应使用专门的容器,并确保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明火和高温。
7.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同时也是一种易燃物质。
硝酸在与可燃性物质接触时会产生剧烈的反应,导致爆炸。
储存硝酸时,应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并与可燃物质分开储存。
8. 硝化甘油:硝化甘油是一种常见的易爆物品,广泛用于火药和炸药的制造。
硝化甘油具有高度的爆炸性能,需要特殊的安全防护和储存条件。
9. 火柴:火柴是一种常用的易燃物品,有时也被人们忽视其潜在的危险性。
火柴头上涂有可燃物质,只需一点火源就能引发火灾。
日常危险品哪些是属于易燃易爆
1、气体状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香水、天然气、气雾喷雾剂、驱蚊水等等,特别像香水之类的,女士的化妆包里几乎都会有,这也提醒女士朋友们,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着想,请不要携带香水进入公交车内。
2、液体状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食用油、指甲油、香蕉水、双氧水、可燃毒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等等,一般来说,液体状的易燃易爆物品,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是最容易使乘客携带其上车的危险品。
3、固体类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固体酒精、赛璐珞等易燃固体,这都是遇水则燃烧的很危险的物品。
4、粉状类的易燃易爆物品,包括闪光粉、面粉等物品,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面粉也是易燃易爆物品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盛放在袋子里的面粉不会燃烧爆炸,但是当分散到空气中的时候,由于和空气接触面积极大,遇到明火会爆炸,所以面粉厂里也禁止明火。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存放的原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那些在常温下容易燃烧和爆炸的物质。
为了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分类存放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存放的原则。
1. 分类标识和标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该经过严格的分类和标识。
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化学品的燃点和爆炸极限来划分。
常见的分类有: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性物质、自发燃物、遇水反应物等。
这些分类标签应该清晰可见,以便人员迅速辨认。
2. 分区划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地点应该按照危险性和储存量的不同进行分区划定。
分区可以根据危险性和爆炸等级来划定,例如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
高危区域应该是最安全的区域,储存最危险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中危区次之,低危区则相对较安全。
3. 隔离和防火措施不同危险性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该相互隔离,以防止事故的蔓延。
特别是不同类别的化学品之间要严格隔离,以免发生反应引发火灾或爆炸。
此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地点要设有防火墙和隔离门,以防火灾蔓延。
4. 通风与排气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地点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排气系统。
通风可以防止有害气体积聚,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排气系统则能够将有害气体及时排出,保证人员的安全。
5. 过程控制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应该严格控制过程。
例如,应当限制存放容量,避免超负荷储存。
储存容器和设备应采用专业的防爆设计,以确保安全。
此外,要制定详细的储存和使用操作规程,并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6. 密封和包装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和包装。
密封可以防止氧气进入容器内部,减少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包装应当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和法规,能够承受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冲击。
7. 废弃物处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废弃物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废弃物应该经过专门的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废弃物应该分类储存,并按规定进行处理,例如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等方式。
发胶易燃易爆标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发胶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妆品和工业用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使用发胶来固定发型或进行装饰,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的潜在危险性。
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点,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存放发胶,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严重事故。
为了提高公众对发胶易燃易爆特性的认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发胶进行明确的标识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在了解和遵循发胶标识的相关规定,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发生事故,确保安全使用该产品。
本文将重点探讨发胶易燃易爆标识的重要性,分析发胶易燃易爆的特点和危害,并提出安全使用发胶的建议,以及法规和标准对于发胶标识的要求,旨在引起读者对该问题的关注并促进安全使用发胶的意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会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会介绍文章的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然后将详细探讨正文部分,包括发胶易燃易爆的特点、危害以及标识的重要性。
最后会总结文章的结论部分,包括安全使用发胶的建议、法规和标准对于发胶标识的要求,以及总结发胶易燃易爆标识的重要性。
整篇文章将会围绕这些主题展开,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发胶易燃易爆标识的相关知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发胶易燃易爆标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提高人们对于使用发胶产品时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了解发胶易燃易爆的特点和危害,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对于发胶标识的要求,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发胶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本文也旨在提醒生产厂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关注发胶产品安全标识的合规性和完整性,促使相关方面加强对于发胶易燃易爆标识的认识和重视,从而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发胶易燃易爆标识问题的关注,促进相关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和落实,为构建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2.正文2.1 发胶易燃易爆的特点:发胶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粘合剂,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
家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
家中经常使用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有天然气、化妆品、花露水、杀虫剂、电视机、洗衣机。
使用燃气时,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良好通风,有人照看。
停用燃气时,要关闭所有的燃气开关。
经常检查连接灶具的橡胶管两端管卡是否有松动现象,发现胶管老化应立即更换。
香水、指甲油远离太阳光直射,一些液体化妆品中含有醇类、酯类等有机溶剂,这些成分都有易燃的特性。
居家安全常识
不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
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
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
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附近去玩。
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
如果无法切断电源,救助者要穿上绝缘胶鞋,或
带上绝缘手套,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常用灯具的种类及火灾危险性常用灯具的种类及火灾危险性灯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不同种类的灯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火灾危险性却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灯具的种类及其火灾危险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安全使用灯具。
●白炽灯白炽灯是一种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光源,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白炽灯的使用温度较高,可以达到2000-3000℃,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易燃接触物。
因此,白炽灯在作业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在使用白炽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确保白炽灯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过热而引燃周围物质;●避免在易燃物质附近使用白炽灯,以减少火灾风险;●定期检查白炽灯的灯丝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荧光灯荧光灯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原理产生的光源,具有光线柔和、发光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荧光灯中含有汞蒸汽等易燃易爆物质,如果使用不当或损坏时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在使用荧光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荧光灯管,避免使用劣质灯管;●在安装荧光灯时,应确保其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易燃物质附近使用荧光灯;●如果荧光灯损坏,应及时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正确处理。
LED灯LED灯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产生光源的新型灯具,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
LED灯不含有汞等易燃易爆物质,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低,因此具有较低的火灾危险性。
然而,由于LED灯的价格相对较高,目前使用范围有限,仅在一些高端场所和特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使用LED灯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LED灯具,避免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在安装LED灯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正确操作;●LED灯应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过载使用,以免造成过热或损坏;●如果LED灯损坏,应及时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正确处理。
烛灯烛灯是一种利用蜡烛燃烧产生的光线作为光源的传统灯具。
由于其使用蜡烛作为能源,且一般采用可燃材料作为燃料,因此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高,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宿舍经常使用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的是易燃易爆物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易燃易爆物品等特性的化学品或物品,其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爆炸或引发火灾,并且在火灾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有毒有害气体,对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宿舍中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多是日常生活用品,我们应当认真识别这些物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1.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许多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含有易燃物质,如酒精、硝基甘油、气雾剂等。
例如香水、发胶、发蜡、发喷雾、指甲油等,它们都含有酒精成分,易燃性很高,一旦遇明火或高温,容易引发火灾。
2.清洁产品:许多清洁产品也属于易燃物品,如洗衣液、洗洁精、玻璃清洁剂等。
这些产品中含有化学物质,如溶剂、酒精等,使用时应当注意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避免引发火灾。
4.电器家用品:宿舍中常常使用电器家用品,如电脑、手机、电视等。
虽然这些物品本身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但如果使用不当、保养不良或损坏,可能会发生火灾。
例如电源线老化、电池短路等,都会引发火灾。
5.充电设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充电设备也成为宿舍中常见的物品。
但是,过度充电、不当使用或使用劣质充电器等都会导致电池过热、短路等问题,增加火灾的风险。
除了上述常见的易燃易爆物品,还有一些其他容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如香炉、蜡烛、打火机、火柴等。
尽管这些物品在宿舍中的使用可能不如前几种物品频繁,但它们仍然是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时需要特别小心。
对于宿舍中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我们应当加强防护意识,尽可能避免将其带入宿舍,同时要注意正确储存和使用。
保持宿舍的通风良好,远离明火和高温物质。
遇到可疑或有问题的物品,应当及时处理或更换,以确保宿舍的安全。
实行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始终保持警惕,并遵守相关的消防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宿舍中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易燃易爆物品的基本知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顾名思义,是指在受热、摩擦、震动、遇潮、化学反应等情况下发生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的化学物品。
其虽危险,却涵盖了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如化肥、农药、药品、试剂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民用爆炸物品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特性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爆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中部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易燃易爆品特性1.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
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
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
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
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
3.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
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存放的原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容易燃烧和爆炸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较高的危害性。
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的安全,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下面是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存放的原则。
1. 分类存放原则:根据化学物品的性质,将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分类存放,避免不同性质的化学物品混在一起。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分为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等几类。
2. 分区存放原则:根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危险性等级和储存量,将存放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一般分为储存区、暂存区、操作区等。
储存区为最大危险物品的存放区,安全要求最高;暂存区为中等危险物品的存放区,安全要求较高;操作区为最小危险物品的存放区,安全要求一般。
3. 区域隔离原则:根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性质,要求在存放区域内进行隔离。
例如,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应分开存放,易燃气体应存放在容器中,以确保其不与空气接触等。
4. 存放方式原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方式要考虑其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尽量采取安全可靠的方式。
比如,易燃液体要放置在密封容器中,易燃固体要放置在防火柜内,易燃气体要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标识标牌原则: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存放区域和容器进行明确的标识,使用易于识别的标志和标牌,以提醒人们注意危险。
标识标牌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6. 灭火设备原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存放区域要配备灭火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这些设备应该经常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可用。
7. 监控和报警原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存放区域应配备监控系统和火灾报警装置,以实时监测和提醒人们对危险进行及时处理。
监控系统和报警装置要经常测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8. 管理制度原则:建立完善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存放管理制度,包括物品进出登记、存放区域的巡查和清理、人员的培训和防护用具的配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