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原文与翻译
- 格式:docx
- 大小:11.43 KB
- 文档页数:3
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次的意思: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原文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翻译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次北固山下》注释
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风正,风顺。
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次北固山下的诗意
次北固山下的翻译: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作者简介:
王湾(公元年~年),做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温婉山水所飞溅,并受当时吴中诗人俊俏诗风的影响,写出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获得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许,并亲自书写装设于宰相政事堂上,使文人学士做为自学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整体表现的那种壮丽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关键的影响。
直至唐末诗人郑谷还说道“何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古诗词】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翻译: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
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赏析:描写了冬末春
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
乡之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
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
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次北固山下的译文及注释《次北固山下》的翻译与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下面小编整理了《次北固山下》的翻译与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文解释】我的旅途之路在青山下,小船行使在绿水间。
潮水涌涨,两岸显得更加开阔,风顺而且柔和,船帆端端正正悬挂着。
残夜还没消退,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南已有春的信息。
家书不知寄到哪里?请归去的大雁把信带到洛阳吧。
【词语解释】潮平:潮水上涨与江岸齐平。
风正:顺风,与船行的方向一致。
残夜:天将亮时。
乡书:家信。
何处达:即“达何处”,送到什么地方。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诗文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
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于吴楚之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诗人的这次出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愁绪。
全诗对仗工整,跳跃洒脱,叙事明确,写景逼真,和谐优美。
《次北固山下》本文之阳早格格创做次①北固山下王湾客路④青山中,止舟绿火前.潮仄二岸阔,风正一帆悬②.海日死残夜,江秋进旧年③.城书籍那边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注释1、次:停歇,那里指停船.北固山:正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里临火,倚少江而坐.2、风正:指逆风.3、海日:太阳从海降下起.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往日的一年.指旧年已尽,秋之气息已到,面明节候已到初秋.4、客路:旅途.5、秋止:秋天集步.6、孤山寺:正在西湖黑堤孤山上.7、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齐所修的贾公亭,今已出有存.8、初仄:近眺视去,西湖火里好像刚刚战湖岸及湖岸上的风景齐仄.9、云足: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足”,如下降雨丝的下部喊“雨足”.那里指下垂的云彩.10、温树:背阳的树.11、治花:指纷繁启搁的秋花.12、浅草:初秋的草,纵然很多,但是还出有很下.13、出(mò):隐出.14、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黑沙堤(即黑堤)正在孤山的东北里.15、止缺累:游赏出有敷,即反复游赏《次北固山下》译文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女泛着湛蓝的江火背前.秋潮正涨二岸江里更宽阔,逆风止船恰佳把帆女下悬.黑日冲破残夜从海降下起,江上秋晚年底便秋风拂里.寄去的家书籍出有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次北固山下》赏析此诗写冬终秋初、做家舟泊北固山下时瞅到的二岸秋光.先写青山沉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沉徐.“潮仄二岸阔,风正一帆悬”形貌少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澜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瞅,气概豪迈.“海日死残夜,江秋进旧年”为历去传诵的名句,描画了昼夜战冬秋接替历程中的情形战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终句的城思,以归雁传书籍表黑了做家对于家城的思念,秋光战城思战谐接融.王湾是洛阳人,一死中,“尝往去吴楚间”.“北固山”,正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里临江.上引《江北意》中尾二句为“北国多新意,东止伺早天.”其“东止”,当是经镇江到江北一戴去.诗人一路止去,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间,潮仄岸阔,残夜归雁,触收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那一千古名篇.诗以对于奇句收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做家要去的路.“青山”面题中“北固山”.做家乘舟,正往着展当前少远的“绿火”前进,驶背“青山”,驶背“青山”除中遥近的“客路”.那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止舟”,其人正在江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表露于字里止间,取终联的“城书籍”、“归雁”,遥相呼应.《次北固山下》本文次①北固山下王湾客路④青山中,止舟绿火前.潮仄二岸阔,风正一帆悬②.海日死残夜,江秋进旧年③.城书籍那边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注释1、次:停歇,那里指停船.北固山:正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里临火,倚少江而坐.2、风正:指逆风.3、海日:太阳从海降下起.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旧年:往日的一年.指旧年已尽,秋之气息已到,面明节候已到初秋.4、客路:旅途.5、秋止:秋天集步.6、孤山寺:正在西湖黑堤孤山上.7、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齐所修的贾公亭,今已出有存.8、初仄:近眺视去,西湖火里好像刚刚战湖岸及湖岸上的风景齐仄.9、云足: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足”,如下降雨丝的下部喊“雨足”.那里指下垂的云彩.10、温树:背阳的树.11、治花:指纷繁启搁的秋花.12、浅草:初秋的草,纵然很多,但是还出有很下.13、出(mò):隐出.14、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黑沙堤(即黑堤)正在孤山的东北里.15、止缺累:游赏出有敷,即反复游赏《次北固山下》译文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女泛着湛蓝的江火背前.秋潮正涨二岸江里更宽阔,逆风止船恰佳把帆女下悬.黑日冲破残夜从海降下起,江上秋晚年底便秋风拂里.寄去的家书籍出有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次北固山下》赏析此诗写冬终秋初、做家舟泊北固山下时瞅到的二岸秋光.先写青山沉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沉徐.“潮仄二岸阔,风正一帆悬”形貌少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澜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瞅,气概豪迈.“海日死残夜,江秋进旧年”为历去传诵的名句,描画了昼夜战冬秋接替历程中的情形战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终句的城思,以归雁传书籍表黑了做家对于家城的思念,秋光战城思战谐接融.王湾是洛阳人,一死中,“尝往去吴楚间”.“北固山”,正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里临江.上引《江北意》中尾二句为“北国多新意,东止伺早天.”其“东止”,当是经镇江到江北一戴去.诗人一路止去,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间,潮仄岸阔,残夜归雁,触收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那一千古名篇.诗以对于奇句收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做家要去的路.“青山”面题中“北固山”.做家乘舟,正往着展当前少远的“绿火”前进,驶背“青山”,驶背“青山”除中遥近的“客路”.那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止舟”,其人正在江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表露于字里止间,取终联的“城书籍”、“归雁”,遥相呼应.。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及译文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及译文《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次北固山下》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次北固山下》名句解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
取象宏大。
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⑵,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⑶,风正一帆悬⑷。
海日生残夜⑸,江春入旧年⑹。
乡书何处达⑺? 归雁洛阳边⑻。
注释⑴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风正;风顺。
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次北固山下》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太阳。
《次北固山下》赏析1此诗写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两岸春景而引发思乡之情。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平江阔,风浪潜踪,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的'过程中的景象。
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由此而引动末句的相思。
全诗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清闲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
《次北固山下》赏析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可谓是盛唐诗中之极品。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曾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可见此诗在当时已经受到了极高的赞誉。
中考文言文《次北固山下》全文详细翻译本文是关于中考文言文《次北固山下》全文详细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原文: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王湾《次北固山下》原文和译文
原文: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
北固山下
(唐)李白
山固阴更幽,溪深复更清,
空馀叶萧萧,风多花残红;
路连万家舍,山对青天碧,
江畔何人到,暮色添长情。
翻译:
山峦更加阴森而又清幽,溪流更加清澈而又深远。
空荡荡的树叶萧条无声,风带着花瓣残留的红光;
这条路通过万家,山与碧蓝的天空并列,
江畔,有谁会到来,暮色略微延长着深情。
赏析:
此诗作者山水诗风习惯,以景物来展现着自己的情感。
诗节奏缓慢地进行蒙蒙,把夜空中的景象宛如一幅画卷布满眼前,令人感叹而又愉悦。
诗中空荡荡的树叶搭配萧萧的词句,表现了深秋时节渐渐凋零的季节感,自然地将季节更替传递给了读者。
风中微风携带残红的花儿,代表着生命总是临终前会闪耀出最强烈的光芒,也象征着淡季的美好。
路线连接万家舍和青天碧水,这自然是圣才所感受到的远古传统繁华。
最后,诗人望着江边,叹息有谁会沿这暮色添长的情深路程。
诗中的每个片段,都完美地将情绪深沉紧密地刻画出来,让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原文翻译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
赏析:
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
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次北固山下次的意思翻译《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作,全诗原文如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文意思是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扩展资料这首诗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诗人王湾是洛阳人,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开始,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海日东升,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古诗词】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写得一首五言律诗,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是说作者乘舟路过青山之下,舟行在碧绿的江水之上。
“青山” 当指北固山。
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前一句是说,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拉平了,诗人向两岸望去觉得江面特别的宽阔。
这里“两岸阔”是“潮平” 的结果。
后一句是说,船行在江中,江上的顺风徐徐吹来,船行得平稳而快速。
这句诗中的“正” 和“悬”两个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船的平稳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张说的称赞并非虚美之辞,这两句确是余味无穷的佳句。
其意思是说,天将明未明之时,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
就在新的一年快要到来之际,诗人却依然漂泊于孤舟之上,怎能不产生羁旅之思呢?因而,作者在见到春天雁群北归之时,便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
他的故乡在北方的洛阳,鸿雁北归的时候大概要经过他的家乡吧! 于是他呤出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全诗意境开阔而美丽,对仗工整,炼字颇见功底,第五六句尤为佳美。
王湾,唐代诗人。
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
开元初,任荥阳主簿。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次北固山下》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鉴赏:1、写作特色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是人物一说理。
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主题归纳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类型)。
3.详细赏析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次北固山下》翻译与导读分析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汹涌的江潮,使两岸顿时显得更加开阔,晚风顺江吹来,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夜色将尽,晨曦微露,一轮红日从大海上冉冉升起,严冬未尽,可江南的春天却已悄悄地来临。
给家乡捎的书信怎样才能转达呢?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替我捎回家乡洛阳吧。
【导读】
这首诗写的是泊舟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景物和自身感受。
诗人首先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接着抓住早春江潮这一特有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江潮涨后,水波浩荡,潮平以后,微波荡漾,风顺帆悬的图景,意境开阔。
第三联上句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这一景观;下句写的虽是残冬,但
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想到新年即将来临便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家乡洛阳来。
此诗对景物的描写,注意把握其特征和动态。
如“阔”,抓住了江潮这一特有的景象特征。
又如五、六句中的“生”与“入”,写出了江南拂晓日出,突出表现了江南春早的特征,取得了传神、传情的效果。
【作者】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代诗人。
其诗多已散佚,《全唐诗》仅存十首。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的代表作,最负盛名。
北固山,在现在的江苏镇江北。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翻译拼音
次北固山下原文:
ke lu qing shan wai,xing zhou la shui qian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hao ping liang an kuo,feng zheng yi fan xuan。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hai ri sheng can ye,jiang chun ru jiu nian。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xiang sha he chu da?gu yan lu yang bian。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次北固山下》原文
次①北固山下王湾客路④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注释1、次:停歇,这里指停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2、风正:指顺风0
3、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旧年:过去的一年。
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4、客路:旅途。
5、春行:春天散步。
6、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7、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8、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9、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10、暖树:向阳的树。
11、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12、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13、没(m o):隐没。
14、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15、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次北固山下》译文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次北固山下》赏析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 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工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 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
归雁”,遥相照应。
次北固山下》原文
次①北固山下王湾客路④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③。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注释1、次:停歇,这里指停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2、风正:指顺风0
3、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
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旧年:过去的一年。
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4、客路:旅途。
5、春行:春天散步。
6、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7、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
8、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9、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10、暖树:向阳的树。
11、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12、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
13、没(m o):隐没。
14、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15、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译文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 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工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 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 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
归雁”,遥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