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石榴》诗词鉴赏
- 格式:docx
- 大小:39.18 KB
- 文档页数:3
《石榴》原文及翻译赏析《石榴》原文及翻译赏析《石榴》原文及翻译赏析1石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古诗简介《石榴》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是作者为其爱情而写,石榴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诗人前两句盛赞了婀娜的榴枝、轻盈的榴膜等物象,表现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后两句又深叹人间红颜易逝,抒发了其感慨。
全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节奏回环,词脉婉曲。
翻译/译文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
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
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注释1.石榴: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
”2.“榴膜”句:石榴夏季开花,尊革质,宿存,后成果实的外皮。
浆果近球形,秋季成熟内部由薄膜状心皮壁隔离为数室。
外种皮肉质半透明,多汁故称“榴子鲜”。
3.“瑶池”句:《汉武内传》载:西王母命侍女索桃,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以五颗与武帝,帝辄收其核,欲种之。
西王母曰:“此桃三干年一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
”瑶池碧桃指此。
可羡:何羡,岂羡。
4.碧树:传说中长于仙山的异树。
赏析/鉴赏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于石榴的古诗。
那作者具体是想表达什么呢?一.石榴的隐喻李商隐为什么要以《石榴》为题写诗?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
”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石榴秋果诗词六首,嚼破水精千万粒,水精为醴玉为浆猜谜语:明珠在腹,开口示人,和盘托出,自己家珍,打一秋果!都说秋天万木萧条,不胜悲凄,但我们的收获往往是从秋天来,那金黄的稻谷,粒粒香米,那洁白的棉花,暖暖冬衣。
还有红叶满山时,累累柿子,葡萄,橘子,苹果,板栗,鸭梨。
秋天不只是表面的风冷,更带来无尽的成熟和收获。
那边一丛绿树,枝叶苍翠,上面挂着累累的灯笼,秋天也没有叶子黄落,反而那累累的果实,分外打眼,这是哪里的仙树?石榴早在2000年的汉朝,就从西域传到中国。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原产巴尔干半岛和伊朗的石榴就带回中原。
史书记载,张骞出使涂林安石国,这石榴也就有了姓,姓安,姓石,姓安石。
石榴这花果树也真是不娇气,在中国如鱼得水。
它的花是最明艳的火红色。
一种外国的花,占据了中国五月的端午,绚烂得最美的舞裙,都要找它借颜色。
更为可爱的是九月的果实晶莹剔透,是古代酿酒的珍贵原料。
从汉朝起,就有石榴酒,或最初是胡人进口过来的,但自己培植也不错,其芬芳甜蜜,被道家称为天浆。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
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南北朝代萧绎《咏石榴诗》萧绎何人?南北朝梁代的才子皇帝。
他非常喜欢读书,精通古今典故,那么这首诗至少说明,石榴酿酒在当时还是已经普及的,至少在南方都有石榴进行酿酒。
不过能酿酒,必定石榴种植成林。
只是不知道是那个时候的民间,还是他自己的庄园。
到了唐朝,东西方的交流更为频繁紧密。
石榴酒也就更家常。
李商隐一句,我自伤心人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他可是被好友同年韩瞻拉着喝酒,首先这是石榴酒,另外去年的石榴酒还配上今年的鲜花,第三,这不是皇宫,不是道观,是仕途受到打击后的家或者买醉的酒馆。
石榴酿酒在唐朝是普及的。
当然更普及的就是秋天卖的石榴果。
经过了人工培植,唐朝的石榴果,是什么样子的?“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唐朝李商隐《石榴》李商隐出品必属精品,李商隐说石榴好,那一定好吃又好看。
石榴有关的古诗《石榴》唐- 李商隐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二、衍生注释:- “榴枝婀娜榴实繁”:这里描绘了石榴树枝条柔美、果实繁多的景象。
“婀娜”形容树枝的姿态轻盈柔美,就像身姿曼妙的少女。
“榴实”就是石榴的果实。
- “榴膜轻明榴子鲜”:“榴膜”指的是石榴果实里面那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隔膜。
“榴子”就是石榴籽,“鲜”强调石榴籽新鲜饱满的样子。
-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瑶池”是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碧桃”是一种桃树。
这两句表示羡慕瑶池里的碧桃可以长生不老,容颜千年不变。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通过描写石榴的繁荣、美好,转而联想到瑶池中的碧桃。
情感上,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一种淡淡的羡慕和感慨。
从表现手法来看,诗人主要是用细致的描写来展现石榴的美态,比如从石榴的枝、实、膜、子多处进行描写,生动细致。
然后又运用对比,拿石榴和碧桃相比,石榴虽然生得美好,但不能像碧桃那般长寿。
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既写了石榴的生机勃勃,又表达出一种对时间和永恒的思考。
四、作者介绍: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
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常常情感隐晦而又深刻。
他的诗歌大多以爱情诗、无题诗和政治诗为主,且常常将个人的身世境遇和情感融入其中。
他的诗辞藻华丽,善于运用典故,意象新奇,在晚唐诗坛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坛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运用片段:例一:假设我们在一个农业博览会上,有一个专门的石榴展区。
展台上摆满了果实累累的石榴,红得发亮。
这时候导游就可以说:“大家看这些石榴,正如李商隐所写‘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它们展现着生命的蓬勃,古诗中的石榴形象在眼前变成了现实。
”例二:学校组织诗歌朗诵比赛,一位同学就要朗诵这首《石榴》。
在朗诵之前,他对台下的观众说:“当我们看到石榴的时候,可能只会想到它美味的果实。
但你们知道吗?在唐代李商隐笔下,石榴是那样的婀娜、果实那样的繁多。
咏石榴的七绝诗
1、《石榴》李商隐(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赏析:在艺术特色上,此诗运用了复词重言的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
2、《赵中丞折枝石榴》马祖常(元)
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
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赏析:这首诗不仅道出了石榴的来源,也描写了石榴花的优美。
“蕊珠如火一时开”描写了石榴如火焰一样美丽,表现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3、《山石榴寄元九》白居易(唐)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赏析:闲时折了两枝石榴枝,仔细观看不像是人间拥有的,花像西施一样美丽,“西施”两字表现出石榴花的美丽,芙蓉和芍药都比不过,表现了作者对石榴的赞赏,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柳宗元(唐)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赏析:几年来培土栽植只为喜爱芬芳的花丛,美艳的红花与憔悴的面容竟是这样不同。
岁月流逝,只看到海石榴长成旧木,伴我这衰弱的老翁。
表现了作者的年迈,对人生的感叹。
5、《夏意》苏舜钦(宋)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赏析: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虚怀若谷的心境。
描写石榴树的诗句:1,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出自唐代:李商隐《石榴》白话文释义: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
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
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2,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出自唐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白话文释义: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3,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出自唐代: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白话文释义:美丽的山东女郎啊,窗下种植了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
即使是映照绿水的珊瑚也没有石榴的绿叶滋润。
海石榴散发的清香随风飘洒,黄昏时候鸟儿纷纷回到树上的巢穴。
我愿意变为海石榴树上那朝向东南的枝条,低低地垂下,时时牵拂你的绣花衣裙。
4,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出自唐代:柳宗元《新植海石榴》白话文释义:新栽海石榴,身短气弱实堪悯。
想它来前意,青云之志满蓬瀛。
月淡寒风起,空前瑟瑟待天明。
去日依稀梦,犹望醒时彩云生。
宝珠盈枝挂,粪土之壤岂有情。
榴花满庭艳,莓苔之间红霞映。
眼前憔悴形,珠光宝气锁芳根。
种花人不解,试问去岁为谁荣?5,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宋代:苏舜钦《夏意》白话文释义: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石榴》赏析
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古代文学上有很多经典的作品,《石榴》
是其中一部著名的诗歌,由白居易所作。
石榴既是一种植物,也是一种情感,这部诗歌将植物与情感融为一体,为读者叙述了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本文就《石榴》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它的内容进行一番赏析。
《石榴》共有五节,以“石榴花开”开头,以“情似千万缕”做结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节介绍榴花的开花情景,以及弹琴吟咏的情景;第二节介绍咏榴花的舞者,以及他们的小世界;最后一节把一切编成一段动人的榴缘故事,结尾处写出一句“情似千万缕”,表达出双方爱情的永恒。
《石榴》的结构精彩,层层递进,是一种循
序渐进的叙事方式。
《石榴》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很出色,诗中使用了各字辞,来构建美丽的榴花世界。
此外,诗中使用了许多押韵句子,形象地叙述了爱情故事,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同时,诗中还使用了虚拟比喻、拟人化等手法,来表达爱情的永恒及其美好,作者也在对咏榴之舞者、弹琴吟咏者这两个角色上巧妙地融合了二者的感情。
《石榴》的内容非常优美,诗中把青春、喜悦、哀愁、恋爱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叙述一段爱情的故事。
在第一节中,作者描绘了弹琴吟咏的美丽景象,象征着美丽的青春;第二节描写了咏榴之舞之情,象征了爱情的友谊;最后,作者以“情似千万缕”做结,彰显了爱情的永恒性质。
综上所述,《石榴》是一首十分精美的诗歌,作者以文韵凝练的语言,把一段又悲又婉的爱情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诉说了美好而不朽的爱情,让人叹为观止。
咏石榴的诗
1、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唐▪李商隐《石榴》
白话译文: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
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2、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唐▪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白话译文:山东女儿的东窗外,有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
大海碧波中映现的珊瑚,也比不上它光耀枝头。
3、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唐▪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白话译文: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4、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白话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5、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宋▪姜夔《诉衷情·石榴一树浸溪红》白话译文:一树的石榴将小溪水都映红了。
有几个落在了小桥上。
《石榴》赏析
石榴是中国最古老的果实之一,它有多种类型,比如淡红色的西瓜石榴,硕大的红色的水石榴,以及淡黄色的金石榴。
它们都是美味可口的水果,并且被认为是明确的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价值不仅仅是口感,而是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石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很多明显的历史文献都提及石榴,例如《史记》中提到:“在秦朝时期,九州各
地官员常常给皇帝献上石榴,以表示对他的敬意”。
石榴也被视为一
种象征,代表着健康与长寿。
它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果实,人们常常将它摆放在自家的主要祭坛上,以祈求上帝的庇佑。
石榴的文化意义也在《红楼梦》中得到体现,这部小说中的贾宝玉多次用水石榴与贾宝玉表达他对林黛玉的爱慕之情。
他在小说中说:“把这粒石榴送给你,以示我的一片真心”。
这表明,水石榴代表着
爱慕和真爱,是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
此外,石榴也被用作一种艺术形式,常见于中国古老的花瓶,圈梁和壶座上,表现出石榴的美好外观,细腻的质感,以及异域风情。
石榴不仅受到人们的欢迎,而且还有很多有益的健康食用价值。
由于其酸硷性、清甜香气,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消化,并能清洁肠胃,使人觉得轻松。
石榴中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大量的粗纤维,可以帮助人体免受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缺失,降低患病率,有益健康。
总之,石榴是一种极具文化和营养价值的水果,它不仅有美味的
口感,而且可以表达情感,也有很多有益的健康食用价值。
古老的石榴,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李商隐《石榴》:一首献给石榴的赞美诗石榴原产波斯,但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张华的《博物志》:“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到唐朝时,武则天尤其喜爱石榴,于是,长安一带出现了“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赞美石榴的诗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石榴》一诗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榴枝婀娜榴实繁”,石榴树轻盈柔美的枝条上挂满了石榴。
又是一年石榴成熟时,诗人从整体上观察一棵枝头上挂满果实的石榴树,在绿叶之间,只见一颗颗红灯笼一般的石榴挂在轻柔的树枝上,微风吹过,整棵树都随之摇摆。
诗人用“婀娜”一词,以拟人的修辞写出石榴树枝条轻柔的特点;用一个“繁”字写出石榴丰收的喜人场面。
“榴膜轻明榴子鲜”,石榴里面有一层轻盈的薄膜,薄膜下面是鲜美多汁的石榴籽。
诗人走近石榴树,近距离观察一颗石榴,通过裂开的表皮,他看到一层玉白色的薄膜覆盖着排列齐整的红色石榴籽,而那石榴籽又那么的晶莹圆润,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特点,使人看一眼就满口生津。
“可羡瑶池碧桃树”,何必羡慕瑶池边的碧桃仙树呢?由眼前的石榴树,诗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仙桃树,瑶池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那里生长着千年一熟的仙桃树。
西王母曾经送给汉武帝七颗仙桃,并告诉汉武帝,此桃千年一熟,凡间不可能种活。
对诗人来说,他已经拥有了现实中的石榴树,便不再羡慕神话中的仙桃树,表现了诗人对石榴树的喜爱之情。
“碧桃红颊一千年”,仙桃成熟需要一千多年。
在诗歌的结尾处,诗人点明自己不羡慕仙桃树的原因,那是因为仙桃成熟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一千年,世间不知要经过多少沧桑巨变,十几代人也等不到一颗仙桃成熟,而石榴则每年都成熟一次,给期待收获的人们带来欢喜。
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榴所蕴含的美好带有人间烟火气息。
在这首《石榴》中,诗人运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写石榴的枝条、果实、薄膜、籽粒,细致地写出石榴的特点。
石榴的诗句古诗1、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出自:唐-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译文:美丽的山东女郎啊,窗下种植了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
即使是映照绿水的珊瑚,也没有石榴的绿叶滋润。
海石榴散发的清香随风飘洒,黄昏时候鸟儿纷纷回到树上的巢穴。
2、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出自:唐-李商隐《石榴》。
译文: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
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
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3、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出自:唐-杜牧《山石榴》。
译文:榴花似火,映着山岗,这美丽让人在繁忙中能博得几分清闲,一朵榴花在美丽姑娘的玉钗上,望着那赤红如焰的花朵,担心把姑娘的鬓发烧了。
4、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出自:唐-皮日休《石榴歌》。
译文:流霞般的果皮包着紫鹦般的籽粒,黄蜡纸裹着美人牙齿般殷红的籽实房。
果实如同挂着露水的玉刻冰壶模样,斓斑的露水流淌的痕迹像湘妃哭泣。
5、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出自:宋-苏轼《贺新郎-夏景》。
译文:那半开的石榴花宛如红巾折皱。
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
取一枝脓艳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
古诗《石榴》鉴赏《石榴》是南朝梁代诗人徐陵的一首千古名篇,通过描绘石榴的生命之美,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鉴赏。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石榴》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和体裁特点。
《石榴》是一首五言绝句,全篇共四句,每句均为五个字,以诗人对石榴的情感表达和人生触动为主线,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流露和内省的艺术表达。
诗人以石榴为主题,通过对石榴外貌和内涵特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首句“石榴开有性,多子结同心。
”通过揭示石榴多子的特点,可见诗人借此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人际关系友好和谐的期盼。
石榴开花结果,多种子构成了石榴结构的丰满,也彰显了石榴具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量。
第二句“孽生碧玉盘,缘罪赤冰心。
”诗人以孽生碧玉盘来形容石榴,深情地展示了石榴的娇艳和美丽。
石榴果实色泽鲜艳如玛瑙,碧绿欲滴。
而缘罪赤冰心则揭示了石榴内核的红艳,如同鲜血一般。
这句描写将石榴的美丽与内在的矛盾相结合,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纷繁与矛盾的思考。
第三句“破箔看分数,毫芒入所针。
”以破箔看分数来形容石榴可以看见果实分数是指石榴外皮破裂时暴露出的果籽个数;而毫芒入所针则意味着石榴籽的微小,如针尖般细小,诗人以此表达了人生细微之处所包含的力量和价值。
最后一句“心红不可见,心白徒增神。
”诗人用“心红不可见”来形容石榴内核难以察觉,而“心白徒增神”则体现了石榴的朴实和纯真。
通过对石榴心灵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生命本质和真理的探索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寓情于景、积极向上的意境配置等手法,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方式,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本质和价值的思索,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石榴》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通过石榴这个形象,诗人将生命的坚韧、执着和多产等特质赋予了石榴。
诗人通过描写石榴的特性和内涵,表达了对美好生命的赞颂和向往,并寄托了自己对人生追求和价值追求的深切思考。
《石榴》李商隐赏析 【作品介绍】 《石榴》的作者是李商隐 ,被选入《全唐诗 》的第 539 卷第 42 首。
此诗运用复词重言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 曲。
李商隐写过许多这样的诗。
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花 此叶长相映”。
【原文】 石榴 作者:唐·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注释】 ①《汉武内传》说,西王母命侍女索桃,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以五颗 与武帝,帝辄收其核,欲种之。
西王母曰:“此桃三干年一实,中夏地薄,种之 不生。
”瑶池碧桃指此。
可羡:何羡,岂羡。
②此当以“瑶池碧桃”喻女冠,以石榴喻妇人多子而容采鲜丽者。
【赏析】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于石榴的古诗 。
那作者具体是想表达什么呢? 一.石榴的隐喻 李商隐为什么要以 《石榴》 为题写诗?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据传石榴是从 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 安石榴。
”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 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 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1/7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 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诗的末句把石 榴花的娇态与香闰中的美女相类比, 浪漫的魏澹也将那榴花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
可见石榴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朝代绝非凡品,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
二.李商隐的《石榴》为谁而写? 可以断定李商隐的《石榴》是一首情诗 ,可是他究竟写给谁的呢?李商隐在无题二首里也提到过石榴:“„.曾是 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根据诗意不 难看出这诗是写给他的初恋爱人的,而且这场爱情是失败的,让他刻骨铭心的。
关于石榴古诗词1. 《石榴》李商隐·唐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译文: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
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
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2.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李白·唐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译文:美丽的山东女郎啊,窗下种植了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
即使是映照绿水的珊瑚也没有石榴的绿叶滋润。
海石榴散发的清香随风飘洒,黄昏时候鸟儿纷纷回到树上的巢穴。
我愿意变为海石榴树上那朝向东南的枝条,低低地垂下,时时牵拂你的绣花衣裙。
唉!没有机会与你一起共攀同折花枝,只好伸长脖子看望你闺房描金的门窗。
3. 《石榴》苏轼·宋风流意不尽,独自送残芳。
色作裙腰染,名随酒盏狂。
译文:石榴花夏天才开花,好像是为了尽情显示自己的美,意犹未尽,又好像是为了最后送走春天的落花。
石榴花大红的颜色好像是被美女的裙子染成,名声则随着名士们在花下饮酒而更加狂狷。
4. 《新植海石榴》柳宗元·唐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译文:新栽海石榴,身短气弱实堪悯。
想它来前意,青云之志满蓬瀛。
月淡寒风起,空前瑟瑟待天明。
去日依稀梦,犹望醒时彩云生。
宝珠盈枝挂,粪土之壤岂有情。
榴花满庭艳,莓苔之间红霞映。
眼前憔悴形,珠光宝气锁芳根。
种花人不解,试问去岁为谁荣?。
李商隐《石榴》诗词赏析石榴唐代:李商隐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赏析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于石榴的古诗。
那作者具体是想表达什么呢?一.石榴的隐喻李商隐为什么要以《石榴》为题写诗?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据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
”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盛况。
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因此有了“贵妃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诗的末句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闰中的美女相类比,浪漫的魏澹也将那榴花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
可见石榴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朝代绝非凡品,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
二.李商隐的《石榴》为谁而写?可以断定李商隐的《石榴》是一首情诗,可是他究竟写给谁的呢?李商隐在无题二首里也提到过石榴:“….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根据诗意不难看出这诗是写给他的初恋爱人的,而且这场爱情是失败的,让他刻骨铭心的。
此“石榴”和彼“石榴”是同一个女子吗?要解开这疑问还得先看一看李商隐的爱情经历。
据说他一生和多位女子有过情感,最早的是他与华阳姊妹的青梅竹马情,相传华阳三姊妹是当时有名的美女加才女,称为“三英”,李写给她们的爱情诗里用的是桃:《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领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
”李商隐当年倜傥多情,他痴想坐拥三英,然三女却不肯侍一夫,遂与义山决裂。
与华阳姊妹分手后,诗人又经历了一段让他痛不欲生的感情。
女主角名叫柳枝,初遇诗人时17岁,为一富户之千金。
李写下了四首关于他与柳枝相爱的诗作。
其中有:“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石榴硕果累累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李商隐《石榴》
这句诗描绘了石榴树枝婀娜多姿,果实累累,果膜明亮透明,果子鲜美可口。
“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杜牧《山石榴》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火红的石榴映照着小山,果实繁多而艳丽,却又闲适自得。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
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白居易《喜小石榴开花》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小石榴花的喜爱之情。
他怜惜去年栽种的树根已经受损,但欣喜地看到花开依旧如数。
“蝉啸秋云槐叶齐,石榴香老庭枝低。
”——李商隐《蝉》
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蝉声阵阵,槐叶齐整,石榴香飘满庭,枝头低垂。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李商隐《山石榴寄元九》
这句诗以石榴树和碧桃树相比,赞美石榴果实繁盛、果膜明丽、果子鲜美可口,表达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这些诗句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情感描绘了石榴硕果累累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赏析李商隐佳作石榴表面写石榴实际写爱情手法实在精妙赏析李商隐佳作石榴表面写石榴实际写爱情手法实在精妙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一棵,碧桃红颊一千年。
众所周知,李商隐的很多诗并不是那么容易直接读懂,不论是锦瑟也好,还是一些其
他类型的诗。
李商隐的诗往往搞得人捉不住思路,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今天我们来看李商
隐的另一首佳作。
初看看此诗,你可以以为这也许就是李商隐的一首写下景色之诗,无非就是在描绘石
榴嘛。
整张诗念下来的确如此,无论结尾的颂扬石榴花婀娜多姿,石榴籽粒细腻晶莹剔透,不免使人忧愁。
除了最后一句的碧桃较之。
然而,这并非一首直观的石榴诗。
李商隐为什么要以《石榴》为题写诗?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
在古代有这样一些景物,比如柳树写离别,月亮写思念,而石榴往往写的是美满幸福的爱情。
倘若再加以结合李商隐的爱情经历,不难推断出李商隐这首诗到底为谁而作了。
李商隐一生和多位女子存有过情感,最早的就是他与华阳姊妹的青梅竹马情,据说华
阳三姊妹就是当时出名的美女提才女,不过这并不是李商隐的最终妻子,在之后李商隐又
与两名女子存有过感情经历,不过令人深感心痛的就是,他们最终都被选为宫当作妃子,
而最终与李商隐百年好合的就是王茂元的女儿。
两人倍感珍视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十分
恩爱。
由此可见,这首诗也许更像锦瑟一样,不必探讨这首诗究竟是为谁而作,也许是之前
让李商隐刻骨铭心的才女,又或者是让李商隐日日思念的爱妻。
李商隐《石榴》诗词鉴赏
石榴
唐代: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鉴赏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关于石榴的古诗。
那作者具体是想表达什么呢?
一.石榴的隐喻
李商隐为什么要以《石榴》为题写诗?石榴隐喻的是什么呢?据
传石榴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博物志》载:“张骞出使西域,得安
涂林安石榴以归,名为安石榴。
”唐朝时,女皇武则天特别喜爱石榴,于是其栽培随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一度出现长安“榴花遍近郊”的
盛况。
当年杨贵妃在华清宫时,也特别喜欢石榴花,亲手在七圣殿周围,栽植了很多石榴树,以观赏石榴花的艳态美容,所以有了“贵妃
花石榴”的美名。
唐代诗人于兰《千叶石榴花》诗云:“一朵花开千
叶红,开时又不藉春风。
若教移在香闰畔,定与侍人艳态同。
”诗的
末句把石榴花的娇态与香闰中的美女相类比,浪漫的魏澹也将那榴花
比作思念中的闺中人。
可见石榴在李商隐生活的那个朝代绝非凡品,
它是美丽女子与纯洁爱情的象征。
二.李商隐的《石榴》为谁而写?
能够断定李商隐的《石榴》是一首情诗,不过他究竟写给谁的呢?李商隐在无题二首里也提到过石榴:“….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
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根据诗意不难看出这诗
是写给他的初恋爱人的,而且这场爱情是失败的,让他刻骨铭心的。
此“石榴”和彼“石榴”是同一个女子吗?要解开这疑问还得先看一
看李商隐的爱情经历。
据说他一生和多位女子有过情感,最早的是他
与华阳姊妹的青梅竹马情,相传华阳三姊妹是当时有名的美女加才女,
称为“三英”,李写给她们的爱情诗里用的是桃:《月夜重寄宋华阳
姊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领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
是水晶帘。
”李商隐当年倜傥多情,他痴想坐拥三英,然三女却不肯
侍一夫,遂与义山决裂。
与华阳姊妹分手后,诗人又经历了一段让他
痛不欲生的感情。
女主角名叫柳枝,初遇诗人时17岁,为一富户之千金。
李写下了四首关于他与柳枝相爱的诗作。
其中有:“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仅仅见鸳鸯。
”原本是天赐良缘,不料想造化弄人,在
二人的感情正实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柳枝却被父母做主嫁给了东诸侯。
在此之后,李商隐又先后与两名女子有过感情纠葛,但无奈的是
这两女子后来被送进宫中做宫女。
25岁才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因
为有过屡屡失败的感情经历,所以他倍加珍惜与王氏的婚姻生活,岂
料天妒红颜,王氏早逝,李商隐悲痛万分,他写了《夜雨寄北》《锦瑟》《无题》等悼亡诗。
此刻再细读这首《石榴》似乎已经能够揭开
谜底了——“榴枝娥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籽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
碧桃红颊一千年。
”它歌咏的是石榴花的娇艳,赞美了石榴果实的丰满、甘甜,还将石榴果的“红”与桃红相比较,暗示他心爱的女子比
母娘娘瑶池中的碧桃还要俏丽高贵!可见诗人对她是多么爱慕,多么
怀恋。
不过她再高贵娇艳也不能像王母娘娘的碧桃那样红上“一千年”,又可见他对逝去的红颜是多么哀痛,多么惋惜!这首诗是既能
够说是写给华阳三姐妹的,也能够说是写给柳枝的或者是他后来遇到
的其他女子的,抑或能够说是写给他的亡妻的,总之李商隐是写给以
前在他的生命里灿烂过的所有女子的吧,这首《石榴》既是生命的挽
歌也是爱情的悼亡诗!
三.李商隐《石榴》诗的艺术特点
1.此诗使用复词重言手法,从而使节奏回环,词脉婉曲。
李商
隐写过很多这样的诗。
有同步往复的,如“一弦一柱思华年”,“此
花此叶长相映”。
有同句双步往复的,如“一夕南风一叶危”,“半
留相送半迎归”。
这种同句不同音步的重叠往复,又能够组成对仗的
一联,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堂西畔桂堂东”;“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还有同联内前后一次单复的,“只知解道春来瘦,
不道春来独自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还有同
联前后蝉联的,如“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春日在天涯,天
涯日又斜”。
也有同一联前后句首尾衔顾,使回环增大,涵盖全联的,如“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惟
独这《石榴》一首诗内多次连环回复,大小回环相套,读来意韵连绵,回味无穷,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2.隐柔隐秀。
李商隐一生因为沉沦使府,寄人篱下,在与命运
的抗争中屡遭失败,所以在心理定势上,他以微细为美,以弱小为美,以阴柔为美。
他写花为“落花”,写荷是“枯荷”,写牡丹则“为雨
所败”,写梅花则“定在天涯”,写石榴也是“断无消息”。
此诗前
两句歌颂石榴的纯洁美丽,读来春风扑面,不过后面又紧接着叹息人
间红颜易逝。
如同稿衣少女,即使有些许欢愉,亦不过是拈花微笑,
即使艳若桃李,亦难敌风刀雨剑。
红颜易老,旧梦难留。
“碧桃红颊
一千年”,道出了诗人的梦幻与渴望。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唯有诗人的不朽诗篇,唯有深
藏于心底的真诚与美好的情感才真的能够“碧桃红颊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