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7.01 KB
- 文档页数:2
红油膏涂抹联合红外线照射在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压疮患者在护理中使用红油膏涂抹+红外线照射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40例患者进行案例分析。
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的是基础治疗结合护理,观察组20例采用的则是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红油膏涂抹联合红外线照射措施。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平均治愈时间进行统计。
结果:治疗效果中,其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治愈情况有显著提升,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
结论:红油膏涂抹+红外线照射治疗效果中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并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红油膏;红外线照射;压疮;护理压疮又在临床被称为压力性溃疡,是患者长期局部组织受到压迫,出现持续性缺血、营养不良和缺氧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该病症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因是压力因素和营养状态,压力是患者局部组织受到垂直持续性压力,同时在活动中产生摩擦力,损害皮肤角质层,并在擦伤之后受到汗液、尿液以及大便等浸渍产生压疮现象[2]。
患者因营养缺乏的状态下,容易导致肌肉萎缩,从而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在摩擦或者物理性刺激下出现压疮现象。
在治疗中使用方法相对较多,因此本文根据红油膏涂抹+红外线照射在压疮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内容如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40例患者进行分析。
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的是基础治疗结合护理,观察组20例采用的则是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红油膏涂抹联合红外线照射措施。
所有病例中包含男性25例,女性1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是60岁,最大年龄是85岁,平均年龄(72.51±10.08)岁,经比较可发现两组患者资料未发现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该组患者对于创面出现坏死组织或者压疮亲概况进行清创,直到漏出新鲜组织为止,并对无明显感染的压疮进行常规消毒,使用2%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同时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使用碘伏向外消毒。
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止痒油膏是一种用于外部应用的药膏,主要用于舒缓皮肤瘙痒的症状。
其主要成分通常包括抗组胺药物、局部麻醉药物、激素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项关于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组及对照组。
实验组将使用含有止痒油膏的局部外敷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普通的外用基础药膏。
在选择实验对象时应注意选择有明显瘙痒症状的患者,并且尽量避免其他皮肤病症状的干扰。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测量和记录。
首先,可以通过使用疼痛评分量表(TPS)来评估患者瘙痒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然后,在实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可以采用皮肤导电度测量仪来测量患者的皮肤电导度。
皮肤导电度是一种衡量皮肤表面电导的指标,可以反映出皮肤的水分含量和渗透能力,进而反映出皮肤瘙痒的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以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过检测血清中一些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评估患者的炎症反应。
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患者在每次处理后可以填写相关反馈问卷,评估止痒油膏的外敷效果。
主要指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1.TPS评估:使用疼痛评分量表,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评估瘙痒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该评估可定期进行,以监测止痒效果的变化。
2.皮肤导电度测量:使用皮肤导电度测量仪,测量患者的皮肤电导度。
根据测量结果,可以评估皮肤水分含量和渗透能力的变化,从而反映出止痒效果的变化。
3.炎症因子检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过ELISA或PCR等方法检测血清中一些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如IL-6、TNF-α等。
通过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可以评估止痒油膏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在实验结束后,应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
此外,还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总结起来,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和相关测量记录、评估止痒效果和炎症调节作用,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消炎止痒搽剂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摘要】目的对消炎止痒搽剂与消炎止痒散体外抑菌作用进行比较,为消炎止痒散改剂型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为消炎止痒搽剂消炎杀菌,燥湿止痒的临床功效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对倍稀释法检测消炎止痒搽剂改剂型前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结果消炎止痒搽剂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32;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1/3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12;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为1/512,均小于消炎止痒散对相应细菌的MIC。
结论消炎止痒搽剂改剂型后对以上四种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消炎止痒散,为其改剂型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消炎止痒搽剂;体外抑菌;对倍稀释法“消炎止痒搽剂”(由苦参、白矾、蛇床子、大黄、地肤子、荆芥、黄芩、穿心莲、黄柏、薄荷脑等中药组成),由顺德区中医院院内制剂“消炎止痒散”经改剂型而来,具有消炎杀菌,燥湿止痒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湿疹、疥疮、细菌性、真菌性皮肤疾病等。
临床应用近20年,疗效确切。
由于消炎止痒散存在剂型适应范围小,在使用时需要加热水浸泡,有效成分溶出率低,疗效和质量控制有提高的空间等因素,拟通过剂型改良,使其更适于临床应用。
本文对其剂型改良前后的抑菌作用做一比较,以其为改剂型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为消炎止痒搽剂消炎杀菌、燥湿止痒的临床功效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抑菌试验待检药物消炎止痒散供试液:取消炎止痒散40 g,加沸水500 ml浸泡提取1 h,时时振摇,滤过,取续滤液浓缩至20 ml,制备成含1 g/ml 生药,灭菌备用[1]。
消炎止痒搽剂:精密吸取消炎止痒搽剂适量,浓缩制备成含1 g/ml生药,灭菌备用。
1.1.2 供试菌株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由广东省临检中心提供。
首先将供试菌种接种在适于生长的培养基内,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 h,待菌种复壮后使用。
再取复壮的菌种,接种到营养肉汤中,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 h备用。
止痒药物的学术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靶向止痒治疗药物的学术探讨靶向药物是目前治疗肿瘤的热门药物,其原理是使药物瞄准肿瘤部位,在局部保存相对高的浓度,延长药物的时间,提高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
因此它不像细胞毒性那样的化疗药物有明显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毒副作用,但是靶向治疗也有两类副作用。
一个是皮疹反应,其次是轻度腹泻。
分子靶向药物导致的皮疹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硬结样水泡或严重的疼痛等,常伴皮肤瘙痒或化脓。
皮疹主要发生在脸面或腰背部,部分患者甚至蔓延至全身,面目全非,痛苦不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的患者被迫停药。
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靶向治疗药物出现皮疹是药物有效的表现。
临床医生也会以此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之让治疗继续推进下去。
因此,对于靶向药物所致的皮疹主要予以对症治疗。
中草药因其药性缓和、毒副作用小,受到高度关注。
在中医理论中,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肤毒性属于“药毒”范畴,主要是“肺热血瘀”,用宣肺凉血祛瘀之中药可辨证论治。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定处方‘‘消疹止痒方”作为外用中药处方,由紫草、野菊花、侧柏叶、冰片等5味中药组成,功能解毒透疹、利湿止痒,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有效改善靶向药物所致的皮疹反应。
但由于传统汤剂使用携带不便,笔者拟将其开发为中成药制剂,即“消疹止痒喷剂”。
本文对其进行了药效学研究,考察其对皮炎和瘙痒模型动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为新制剂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动物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由苏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YXK(苏)2007—)035。
实验过程中,小鼠自由摄食和饮水,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C,湿度控制在50%~60%,昼夜12h父替。
实验六软膏剂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关键。
2、熟悉药物加入基质中的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二实验提要1.概述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软膏剂应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易于涂布,对皮肤无刺激性且不融化。
软膏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软膏透过皮肤吸收后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软膏剂的处方主要由药物与基质组成,此外,还可以选用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以及透皮促进剂,以改善软膏的性质。
软膏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三类。
油脂性基质的软膏俗称油膏;水溶性基质的软膏亦称水膏;乳剂基质的软膏亦称乳膏,乳膏分为O/W与W/O两类。
2.制备方法软膏剂的制备方法有研合法、熔和法和乳化法。
当软膏基质稠度适中,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与药物均匀混合时,可用研合法。
当基质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则采用熔和法。
乳膏需用乳化法制备,大量制备时,使用乳匀机或胶体磨可使产品更均匀细腻。
3.制备要点软膏剂的制备,要围绕其质量要求来进行,关键是选择基质与制备方法。
对于不溶性药物,应粉碎成细粉、最细粉或极细粉(通过五号至九号筛,即80目至200目筛),再与基质混匀。
可以将药物细粉在不断搅拌下加到熔融的基质中,继续研磨,直至冷凝。
可溶于基质的药物,应溶解在基质或基质组分中;用植物油加热提取的药油应先与油性基质混合;水溶性药物应先用少量水溶解后以羊毛脂吸收,再与其余基质混合;药物的水溶液亦可直接加入水溶性基质中混匀;中药的水提液可先浓缩至稠膏状,再与基质混合;干浸膏可加入少量溶剂使软化或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合;含共熔组分时,可先将其共熔,再与冷却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遇热不稳定的药物,应使基质冷至40℃左右再与之混合。
软膏在制备中,研合法、熔和法与乳化法应联合使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4、质量评价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是从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的。
荷芩止痒搽剂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赵景云;马克坚;陆宇惠;李蓉涛;方路;郭世民【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4)005【摘要】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purposed to do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relieving itching of Heqin Zhiyang liniment.Methods The inhibitory actions of Heqin Zhiyang liniment on pruritus in mice induced by 4-aminopyridine,dextran-40 and chloroquine,the effects on pruritus in guinea pigs induced by histamine phosphate monohydrate,the influences on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 mice induced by histamine and the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in mice induced by 2,4-dinitroch lorobenzol (DNCB) were observed,so that its potential antiallergic and antipruritic effects could be explore.Results Heqin Zhiyang liniment low,medium and high dose groups,all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pruritus of guinea pig skin caused by histamine phosphate monohydrate.The medium and high dose groups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local capillary permeability caused by histamine phosphate monohydrate in mice.The low and medium dose groups had certain inhibitory effect on itchiness in mice caused by 4-aminopyridine and the production of IL-4 when chloroquine induced systemic pruritus scratch,but on grasping reactions of mice caused by dextran-40 and chloroquine and 2,4-dinitroch lorobenzol induced delayed hypersensitivityreaction were not obvious.Conclusion Heqin Zhiyang liniment has some antipruritic,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llergic effects,and its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local histamine release,reducing serum IL-4 and other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the inhibition of local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crease.%目的初步探索荷芩止痒搽剂可能的止痒作用机制.方法观察荷芩止痒搽剂对由4-氨基吡啶、右旋糖酐-40、氯喹诱发小鼠瘙痒反应的抑制作用,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对组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DTH)的影响.结果荷芩止痒搽剂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有效抑制由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皮肤瘙痒反应;中、高剂量组能有效抑制由磷酸组胺引起的小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低、中剂量组对由4-氨基吡啶引起的小鼠瘙痒症状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由氯喹诱发全身瘙痒反应时体内IL-4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右旋糖酐-40和氯喹引起的小鼠搔抓反应及2,4-二硝基氯苯诱导产生的迟发性过敏反应作用不明显.结论荷芩止痒搽剂具有一定的止痒、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组胺释放、降低血清IL-4等炎性因子和抑制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总页数】6页(P23-28)【作者】赵景云;马克坚;陆宇惠;李蓉涛;方路;郭世民【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4;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3;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3;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3;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504;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3;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昆明 65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荷芩止痒搽剂豚鼠皮肤过敏性实验研究 [J], 赵景云;马克坚;王振宇;宋京风;陆宇惠;郭世民2.荷芩止痒搽剂长期毒性实验研究(对家兔生化学的影响) [J], 赵景云;马克坚;王振宇;宋京风3.荷芩止痒搽剂对家兔主要脏器的毒性实验研究 [J], 赵景云;王振宇;宋京风;李钦;马克坚4.荷芩止痒搽剂对家兔主要脏器的毒性实验研究 [J], 赵景云;王振宇;宋京风;李钦;马克坚;5.荷芩止痒搽剂止痒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赵景云;马克坚;陆宇惠;李蓉涛;方路;郭世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石止痒软膏对TNF-α-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篇一青石止痒软膏对TNF-α-IFN-γ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及机制一、引言角质形成细胞是构成表皮的主要细胞,当这些细胞发生炎症反应时,常伴随皮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近年来,青石止痒软膏因其显著的止痒和抗炎效果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石止痒软膏对TNF-α/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用青石止痒软膏为市售产品,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IFN-γ(干扰素γ)购自生物试剂公司。
角质形成细胞系选用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
2. 方法(1)细胞培养:在体外培养HaCaT细胞,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青石止痒软膏处理细胞。
(2)炎症模型建立:利用TNF-α和IFN-γ诱导HaCaT细胞,建立炎症模型。
(3)药物处理:在炎症模型建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青石止痒软膏处理细胞,观察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4)指标检测:通过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估青石止痒软膏对炎症模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三、实验结果1. 青石止痒软膏对TNF-α/IFN-γ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模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青石止痒软膏能够显著抑制TNF-α/IFN-γ诱导的HaCaT细胞炎症反应。
随着软膏浓度的增加,细胞内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逐渐降低,表明青石止痒软膏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 青石止痒软膏的作用机制通过检测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发现青石止痒软膏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
此外,软膏还可能通过调节其他信号通路,如MAPK等,发挥抗炎作用。
四、讨论本研究发现,青石止痒软膏对TNF-α/IFN-γ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炎症模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这可能与软膏中的活性成分有关,这些成分能够抑制NF-κB等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
研究肤痒宁软膏止痒和抗过敏的作用摘要:目的研究肤痒宁软膏止痒和抗过敏的作用。
方法观察肤痒宁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对组胺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2,4? 二硝基氯苯(DNCB )致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DTH)的影响,探讨其抗过敏作用。
结果肤痒宁软膏中剂量、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并能抑制磷酸组胺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性反应。
结论肤痒宁软膏具有止痒作用,对致炎性物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Ⅳ型反应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肤痒宁软膏;止痒;抗过敏香鳞毛蕨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 000~1700 m的山坡或岩石缝中,植物略具香味,故称香鳞毛蕨,分布于北、华北**。
根据民间验方记载,其对多种皮肤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由真菌引起的脚气、脚癣治疗效果非常显著[1]。
香鳞毛蕨的醇提液对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对银屑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本研究将香鳞毛蕨的醇提液与适当基质混合制成肤痒宁软膏,进行止痒和抗过敏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XX 1材料1。
1 药物与试剂肤痒宁软膏(1g生药/g软膏):由广药学院中药化学与分析教研室提供;新肤松软膏:广顺峰药业有限生产,批号:050928;盐酸苯海拉明片:**制药生产,批号:000301;伊文思蓝:德国Serva进口分装,批号:871225;磷酸组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批号:62021032;丙酮(分析醇):广**市西陇化工厂,批号:0601142。
XX1。
2动物XXH小鼠,SPF级,合格证号:2021A017,体质量18~22g;Hartley豚鼠,普通级,合格证号:2021 A005,由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XX1.3 仪器低速离心机(医用离心机厂,型号LD4?2A),UV?1800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瑞利分析有限)。
XX2 方法与结果XX2.1肤痒宁软膏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4]取豚鼠50只,雌雄均有,随机分5组,即基质对照组、新肤松软膏阳性药物对照组、肤痒宁软膏高、中、低剂量组。
皮炎平软膏研究报告
《皮炎平软膏研究报告》
一、引言
皮炎平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炎症,如湿疹、皮炎、瘙痒等。
该软膏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瘙痒和消炎杀菌等作用,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二、实验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皮炎平软膏的药效和安全性。
三、实验方法
1. 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实验组使用皮炎平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无药物的基质软膏进行治疗。
2. 湿疹模型建立
使用实验动物的腹部皮肤进行湿疹模型建立,通过外界刺激引起湿疹病变。
3. 治疗观察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包括病情好转速度、皮肤红肿程度、瘙痒症状等。
4. 安全性评估
观察用药部位是否出现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刺激、糜烂等。
四、实验结果
1. 湿疹模型建立成功,可观察到实验动物腹部出现红肿、搔抓
等症状。
2. 皮炎平软膏治疗组在治疗后病情好转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红肿程度比对照组更低,痒症状减轻明显。
3. 实验组用药部位无明显副作用,无过敏反应或糜烂现象。
五、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皮炎平软膏对湿疹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该软膏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和瘙痒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无明显副作用。
因此,皮炎平软膏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外用药物,用于湿疹等皮肤炎症的治疗。
六、参考文献
1. 王晓明. 皮炎平软膏的药效研究[J]. 世界医药, 2019, 20(3):30-35.
2. 李丽. 皮炎平软膏的安全性评价[J]. 中国医学, 2019, 19(4):45-50.。
丹萍皮炎水丸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文宪;孔连委;原凡惠;芦然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0(019)018
【摘要】目的观察丹萍皮炎水丸的止痒作用.方法①将低分子右旋糖酐致痒造模成功后的32只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只,治疗组给予丹萍皮炎水丸,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观察10 min内小鼠搔抓次数;②将磷酸组织胺致痒造模成功的32只豚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萍皮炎水丸,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氯苯那敏,观察10 min内豚鼠搔抓次数.结果治疗组搔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萍皮炎水丸具有良好的止痒作用.
【总页数】2页(P2244-2245)
【作者】张文宪;孔连委;原凡惠;芦然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2
【相关文献】
1.丹萍皮炎水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120例临床观察 [J], 马林;周丽;孔连委
2.丹萍皮炎丸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96临床观察 [J], 马林;刘毅;王学军
3.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玉珠;王曌滢
4.青刺果油皮炎凝胶抗炎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曹玺;和丽生;刘因华;张娅;夏亮;李琴;陈茹
5.丹芎瘢痕涂膜止痒药效学实验研究 [J], 李威;丁宝财;袁昌鲁;刘守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盛夏止痒有窍门
白彦萍
【期刊名称】《药物与人》
【年(卷),期】2005(000)007
【摘要】“痒”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症状。
“痒”给人们带来的困扰甚至超过疼痛。
不仅仅使人心烦难忍,还会影响人们的休息.睡眠和工作。
夏季蚊虫繁殖,气候潮湿,更是皮肤容易被“痒”所困扰的季节.该如何用好止痒药呢?这里面还有很多
学问。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白彦萍
【作者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4
【相关文献】
1.基于症证结合评价润燥止痒方止痒作用及其特点的临床研究 [J], 程晓燕;丁正香;朱沛;尹天雷;刘天舒;朱克俭
2.荆肤止痒颗粒与消风止痒颗粒对照治疗湿热型丘疹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J], 王楠;胡思源;李新民;陈卫卫;颜元盈;李柏;吴玉清;王振;曹霞
3.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玉珠;王曌滢
4.止痒油膏外敷止痒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玉珠;王曌滢;
5.消风止痒颗粒、止痒液穴位离子导入联合常规治疗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 [J], 胡必梅;江桂林;孟梓;霍长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敏止痒乳膏透皮效果的实验研究
盛国荣;谢勇;曹素珍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2001(013)001
【摘要】目的:考察抗敏止痒乳膏中盐酸利多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局部透皮效果.方法:应用简单小室法,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外接受液中盐酸利多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进而计算累积透皮量和透皮率,并与加入氮酮的抗敏止痒乳膏的透皮效果进行了实验性比较.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8小时累积透皮量与透皮率分别为(122.3±3.21)μg/ml与
(91.95±2.41)%和(27.84±2.21)μg/ml与(83.53±6.63)%,与加入氮酮的制剂透皮效果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抗敏止痒乳膏的局部透皮效果良好.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盛国荣;谢勇;曹素珍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皮肤病防治所,南通,226006;江苏省南通市皮肤病防治所,南通,226006;江苏省南通市皮肤病防治所,南通,226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抗敏止痒乳膏处方优选的正交试验研究 [J], 丁晓云
2.抗敏止痒乳膏动物实验研究 [J], 盛国荣;谢勇
3.正交试验优选抗敏止痒乳膏的配方 [J], 盛国荣;高慈
4.加兰他敏乳膏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研究 [J], 赵维娟;边佳明;张梅;张旭群
5.中药三黄苦参洗剂联合自制抗敏止痒乳膏治疗女性外阴慢性湿疹的效果观察 [J], 沈钰;蒋博宣;谢勇;盛国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制油膏外治皮肤病临床举隅油膏是将药物和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近年来笔者根据家父遗留方法自制油膏治疗外科皮肤病收到良效。
油膏的调剂多采用动物油脂或医用凡士林,其优点是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适的感觉和使用方便,尤其对病灶凹陷、折缝之处或大面积的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
今将自制油膏治疗某些皮肤病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处方组成:硼酸粉8.2 g、硫磺6.0 g、氧化锌6.0 g、碳酸钙6.0 g、凡士林73.8 g等。
制法:取上药除去杂质共研成细粉过9号筛与凡士林混合而成。
用法:局部涂敷。
作用与用途:具有消炎、止痒、溶解角质、收敛和保护作用。
用于疮疡、湿疹、各种皮炎的继发感染等。
1急性湿疹患者男,48岁,手腕部皮疹4 cm×6 cm大小、色红,密集的粟粒大小红疹,基底潮红,疮破后形成少量点状渗出、糜烂。
境界清,无结痂。
经涂擦上方治疗7 d后痊愈。
按: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的过敏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总由禀赋不耐、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鱼腥发物,动风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蕴,又兼外感风湿、热邪相互搏结侵淫肌肤而发病,或因血虚风燥或脾虚肌肤所致。
2日光性皮炎患者女,40岁,于3 d前在户外活动未使用防护用品,面部灼热、瘙痒、红斑、水肿、无大疱,经治疗7 d后痊愈。
按:日光性皮炎是由于日光(主要是中、长波紫外线)照射而引起的皮肤急、慢性炎症反应。
本病多由禀赋不耐、皮肤肌理不密,接受强光照射后毒邪侵入皮肤,蕴郁化热,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
3鹅掌风患者男,32岁,双手散在簇集起有皮下小水疱,破裂后脱白皮、中心愈四周仍再起,指间潮红、糜烂、有流滋、白皮翘起、时好时坏、疼痛不明显。
经油膏外涂3次/d,15 d后愈。
按:鹅掌风因手掌粗糙开裂如鹅掌而得名。
鹅掌风的形成多因外感湿热之毒,蕴积皮肤或因相互接触毒邪相染而成,病久伤血,气血不能来潮,湿热化燥,皮肤失去营养,以致皮厚燥裂开形成鹅掌。
4痤疮患者男,18岁,颜面及胸背部初起为针头大小的毛囊性丘疹,丘疹顶端呈黑色,经本人挤压后有圆头的红丘疹和脓头丘疹,面部毛孔开大、脂溢现象明显,经外涂油膏,硫磺皂洗脸,半月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