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油墨新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将正式实施。
这一限制标准的出台旨在保护消费者和环境免受危害物质的侵害。
本文将就此限值要求进行介绍,并探讨对相关产业和环保工作的影响。
一、限值要求简介包装材料印刷油墨所使用的矿物油是由石油提炼而成的,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为确保人们购买的产品不受到油墨中危害物质的污染,相关部门在2025年开始实施限制标准。
根据新规定,矿物油化合物总量不得超过印刷油墨重量的50ppm(百万分之五十)。
该限值要求的实施将促进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产品的质量升级,保障了包装产品的安全性。
二、对相关产业的影响1. 印刷油墨生产商限值要求的实施将对印刷油墨生产商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印刷油墨生产商需要升级生产工艺,减少矿物油含量,以满足新的限值要求。
这可能需要引进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增加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实施限值要求也将推动印刷油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生产商可以寻求替代性的产品成分,开发更环保的印刷油墨。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机会获取新的技术优势,并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2. 印刷行业面对新的限值要求,印刷行业需要积极响应。
一方面,印刷企业应与印刷油墨供应商合作,确保购买符合限值标准的产品。
这要求企业对供应链进行严格管理,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
另一方面,印刷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印刷油墨的监测和质量控制。
及时发现并处理印刷油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保障印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包装行业新的限值要求对包装行业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包装行业作为印刷油墨的主要应用领域,需主动关注这一政策的实施,确保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符合新的限值标准。
包装企业需要从技术和供应链两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可以选择符合新限值要求的印刷油墨产品,确保使用高质量的包装材料。
食品级油墨检测国标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级油墨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确保食品级油墨的质量和安全性。
1.油墨成分检测
1.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成分检测包括墨粉、连接料、添加剂等主要成分的检测。
1.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13283-2008《印刷技术油墨通用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2.油墨迁移性检测
2.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迁移性是指油墨在印刷品上的粘附性,以及油墨在接触食品时的迁移情况。
2.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23905-2009《印刷技术油墨迁移性的测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3.油墨残留量检测
3.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残留量是指印刷品上未完全干燥的油墨量。
3.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23906-2009《印刷技术油墨残留量的测定》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4.透印材质检测
4.1检测项目
食品级油墨的透印材质应符合相关规定,如纸张、塑料等。
4.2检测标准和方法
可以采用GB/T13283-2008《印刷技术油墨通用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PRINTING FIELD 2021.032018年8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立项,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制定项目任务书。
本标准由深圳市布瑞特水墨涂料有限公司负责牵头起草制定。
公司在接到项目任务书后,立即查阅相关标准资料并对本标准设立了基本框架(见图1)。
框架确定后,公司做了大量实验并到印刷厂进行了多次验《柔性版印刷紫外光固化油墨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解读李 飞 陈醒记证,组织技术人员撰写草稿,并组织行业专家多次在北京印刷学院开会研讨。
标准制定要经历起草阶段(组织行业专家多次开会逐条研讨,对有异议的会后再进行试验验证,直至无异议到下一阶段)、征求意见阶段(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对有异议的进行研讨、解释、修改直至无异议进行下一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四个阶段。
2020年11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批准发布<文献片段标识符>等47项行业标准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20〕249号)发布,本标准C Y/T 227—2020已批准发布,2021年2月1日起实施。
本文将标准文稿中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作如下介绍。
一、技术要求1.油墨⑴油墨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⑵不应腐蚀柔性版版材。
⑶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小的触变性,且触变后油墨黏度上升不超过20%。
⑷在10~30 ℃、阴凉通风处避光储存一年,质量应稳定。
2.承印物⑴表面应平整、清洁。
图1 标准文稿框架图2 柔版印刷设备示意图图3 GTT网纹辊示意图⑵塑料类承印物的印刷适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塑料软包装凹版印刷过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G B/T 36064—2018)中4.1.1的要求。
⑶不干胶类承印物应符合行业标准《印刷技术 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 Y/T 93—2013)中5.1的要求。
⑷其他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应不小于3.8×10-2N/m。
油墨vocs含量标准
一、溶剂型油墨
溶剂型油墨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高。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溶剂型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70%。
但是,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逐步推广使用低VOCs含量的溶剂型油墨,如水性油墨、UV固化油墨等。
二、水性油墨
水性油墨是一种以水为稀释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极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性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10%。
由于其环保性能好,水性油墨已经成为印刷行业的主流选择。
在使用水性油墨时,需要注意其稀释比例和印刷适性,以确保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UV固化油墨
UV固化油墨是一种在紫外光照射下固化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UV固化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5%。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环保性能好、印刷适性好等特点,UV固化油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UV固化油墨时,需要注意紫外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油墨完全固化。
四、能量固化油墨
能量固化油墨是一种以能量为引发剂的油墨,其VOCs含量较低。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能量固化油墨的VOCs含量不得超过5%。
由于其固化速度快、环保性能好等特点,能量固化油墨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使用能量固化油墨时,需要注意能量照射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油墨完全固化。
同时,还需要注意其印刷适性和储存稳定性,以保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普遍重视和执行。
矿物油被广泛用于印刷油墨的生产过程中,然而,矿物油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并保护公众健康,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限制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矿物油的使用和含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包装材料印刷油墨。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是用于印刷商标、文字、图案等信息的油墨。
它可以用于各种包装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印刷油墨通常由溶剂、颜料、树脂等组成,而矿物油在其中起到了增稠剂和稳定剂的作用。
然而,矿物油中存在的多环芳烃(PAHs)等有害物质具有潜在的致癌和毒性效应。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矿物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染土壤和水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来限制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矿物油的使用和含量。
这些法规和标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限制矿物油的使用量和调整矿物油的成分。
首先,限制矿物油的使用量是通过设定矿物油的限值来实现的。
限值可以是总矿物油含量也可以是特定成分的含量。
例如,欧盟对食品接触材料中矿物油的限值要求是10毫克/千克。
这意味着食品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的矿物油总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千克。
其次,调整矿物油的成分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一些国家和地区要求使用特定的替代品或限制特定成分的含量,例如限制多环芳烃(PAHs)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这样可以确保印刷油墨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这些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降低人们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然而,由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法规和标准存在差异,全球包装材料印刷油墨行业仍然面临着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国际间的合作和标准的推动非常重要。
各国和地区应该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1046-91凹版塑料薄膜油墨以及GB/T13217.1~13217.8-91凹版塑料油墨这3个标准检验油墨,不同油墨品种因后加工工艺与要求差异很大,进行检验的项目也有所区别。
表面张力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CTF,待干燥后,用3.8×10-2N/m的表面张力处理液(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体积比)=54.0:46.0)在墨膜上涂布6cm2,在2秒内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的表面张力值达到3.8×10-2N/m。
溶剂残留量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一般取面积为200cm2的样品上海光华,置入输液瓶中用反口塞紧,在80±2℃的恒温烘箱中保温30分钟,用注射器抽取1ml瓶中的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进行测定,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
凹印油墨的行业标准规定烘箱的温度是50±1℃乳品包装,但是GB/T 10005-1998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复合膜、袋的标准中规定的是80±2℃,我们建议采用后者。
其他技术指标与检验方法油墨的光泽度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在印刷基材上用丝棒刮样,待干燥后,在固定光源的照射下,采用光电光泽度计来测定试样与标准面反射光量度的比值唐山玉印,来表示试样油墨的光泽度(标准面反射光的能量为100%)。
供水/润版在实际油墨样品的比较中,常将不同的油墨同时在印刷基材上刮样,待干燥后,在光线明亮处,对比墨膜的光泽度。
抗粘连性能将油墨印刷在印刷基材上或者用丝棒在印刷基材上刮样绿色印刷,放置2分钟,相对折叠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将此体系置于50±1℃的烘箱中,压上2kg砝码放置2小时后,打开对折部分观察印迹粘连的情况。
在实验中防伪印刷,可以将多个油墨样品进行制样后共同比较。
随着现在印刷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油墨的抗粘连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uv胶印油墨耐晒标准UV胶印油墨耐晒标准是指UV胶印油墨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的耐久性能。
由于油墨在户外环境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阳光,在长期的曝晒下,油墨可能会发生退色、脱落等问题。
因此,制定UV胶印油墨耐晒标准对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详细探讨UV胶印油墨的耐晒标准。
UV胶印油墨是一种以紫外光为驱动的光固化油墨,具有速干、环保、耐磨、耐化学药剂等特点。
与传统的油墨相比,UV胶印油墨具有更好的附着力和耐久性能,适用于各种纸张和背景材料,如包装纸盒、塑料片等。
然而,由于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会对油墨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制定UV胶印油墨耐晒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UV胶印油墨的耐晒标准包括耐光、耐紫外线、耐日光等指标,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
首先,耐光性是评估油墨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能。
油墨暴露在阳光下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这可能导致颜色的退色和褪色。
因此,耐光性测试通常采用人工氙灯或自然阳光照射模拟紫外线照射,以检测油墨在不同时间下的颜色变化情况。
测试结果以颜色变化程度和保持率等形式进行评估。
其次,耐紫外线性能是评估油墨在紫外线照射下的稳定性能。
紫外线是太阳光中辐射量较高的一类光线,对油墨的颜色和物理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耐紫外线性能测试通常采用紫外线辐射器或紫外线曝光机,以模拟油墨在阳光下的受紫外线照射的情况。
测试结果通常以油墨变硬、扩散、脱落等指标来评估。
最后,耐日光性能是评估油墨在日光下的稳定性能。
UV胶印油墨在户外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其耐日光性能直接关系到印刷品的使用寿命。
耐日光性能测试通常采用全自动氙灯曝光机或自然阳光照射,以检测油墨的颜色变化、粘度变化、光泽变化等指标。
测试结果可通过测量油墨颜色变化、保持率、光泽度变化等参数来评估。
总之,UV胶印油墨的耐晒标准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耐光性、耐紫外线性能和耐日光性能的测试评估,能够确定油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印刷油墨vocs排放标准
印刷油墨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通常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各国针对印刷油墨VOCs排放会制定相应的标准和限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印刷油墨VOCs排放标准的概述:
欧盟:欧盟对印刷油墨VOCs排放的标准由《印刷油墨VOCs 排放限值》指令规定,具体限值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印刷设备和印刷油墨进行分类和规定。
美国:美国环保局(EPA)颁布了《印刷油墨VOCs 排放标准》,规定了针对印刷业的VOCs 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
中国:中国国家标准《印刷油墨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对印刷油墨工业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包括了对VOCs的排放限值。
请注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操作中,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相关的排放控制和监测。
水性油墨行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柔性版印刷新型水性油墨的品种、技术要求,试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溶性树脂为主原料,再添加颜料、填料及助剂等经复合研磨加工而得的水性油墨,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儿童玩具等印刷包装柔印和凹印领域。
2、引用标准在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ZAB17005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GB/T1723—1993涂料粘度检验方法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标准方法初干性检验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QB559-1983油墨细度检验方法QB568-1983油墨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检验方法QB567-1983油墨稳定性检验方法QB573-1987油墨光泽检验方法3、产品分类按产品颜色可根据要求专色调制,其型号符合ZBA17005的要求。
4、技术要求本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下面要求:项目/指标:颜色/近似标样细度(um)/≤20着色力(%)/90~110粘度(涂料4号杯、秒/25℃)/50±30初干性(cm)/30~50耐碱、耐水/良好贮存稳定性(5~30℃)/良好光泽(反射光泽仪60℃)/﹥40%5、检验方法5.1颜色按GB/T14624.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2着色力按GB/T14624.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3细度按QB559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4粘度按GB/T172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5初干性按GB/T13217.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5.6油墨耐碱、耐水按QB568进行检验。
具体检验方法为:取实干后印样分别浸泡于1%的氢氧化钠和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与色样对比变化。
印刷油墨reach检测标准
印刷油墨在欧盟市场上需要符合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的标准。
REACH是欧盟制定的化学品管理法规,旨在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
对于印刷油墨,REACH标准涉及到油墨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在REACH标准下,印刷油墨中使用的化学物质需要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进行注册。
注册过程包括提交化学物质的信息,包括其性质、用途、风险评估等。
此外,还需要对化学物质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如果化学物质被确认为有害,可能需要进行授权才能在市场上使用,或者可能会受到限制或禁止使用。
对于印刷油墨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来说,他们需要确保其产品符合REACH标准的要求,包括对所使用化学物质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和监控。
他们可能需要进行化学物质的替代或者改良配方,以确保其产品符合REACH标准的要求。
此外,从采购印刷油墨的企业角度来看,他们需要确保从供应
商处采购的印刷油墨符合REACH标准,并且可能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合规性证明文件。
总之,印刷油墨需要符合REACH标准,这意味着涉及到化学物质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生产商和供应商需要对其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同时,采购企业也需要对供应的印刷油墨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符合REACH标准的要求。
这样才能在欧盟市场上合规销售和使用印刷油墨。
低挥发分油墨标准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环保、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油墨作为印刷行业的重要材料,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低挥发分油墨作为一种环保型油墨,逐渐成为印刷行业的研究热点。
二、低挥发分油墨的定义和重要性低挥发分油墨,顾名思义,是指挥发性较低的油墨。
这类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相较于传统油墨,低挥发分油墨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能和实用性。
三、低挥发分油墨的标准我国关于低挥发分油墨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油墨中不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3.油墨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满足印刷要求;4.油墨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干燥性和耐候性等性能。
四、低挥发分油墨的应用领域低挥发分油墨广泛应用于包装、出版物、广告、纺织品等领域,满足了各种印刷需求,实现了环保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五、如何选择合适的低挥发分油墨1.根据印刷材料选择:不同的印刷材料对应不同的油墨,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低挥发分油墨;2.关注VOC排放量:购买时要注意油墨的VOC排放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3.考虑油墨性能:根据印刷要求,选择具有良好附着力、干燥性和耐候性等性能的低挥发分油墨;4.品牌信誉:选择具有良好品牌信誉的供应商,保证油墨质量和售后服务。
六、我国低挥发分油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近年来,我国低挥发分油墨的研发和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国家对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印刷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低挥发分油墨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七、结论低挥发分油墨作为一种环保型油墨,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和实用性赢得了广泛关注。
印刷油墨膜层厚度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印刷油墨膜层厚度标准对于印刷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370-2007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labeling products Offset printing ink技术内容一、产品中不得人为添加表1中所列的物质表1 产品中禁止人为添加物质三、产品使用的矿物油中芳烃的百分含量应小于3%。
四、产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应满足表2要求表2 油墨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五、企业应向使用方提供符合GB 16483要求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六、产品中所使用的植物油含量应满足表3要求。
表3 植物油的含量要求七、发布时间:2007/11/02,实施时间:2008/02/01.检测检验标准与方法1.取样标准: GB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测定: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 在101.3 kPa压力下,任何初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3.GB/T 6751-1986 色漆和清漆挥发物和不挥发物的测定;4.GB/T 9758.1-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一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5.GB/T 9758.4-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四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极谱法;6.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7.GB/T 9758.7-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七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无焰原子吸光谱法;8.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9.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GB/T 2624-2012 单张纸胶印油墨》Sheet-fed offset ink单张纸胶印油墨产品技术要求一、本标准代替GB/T 2624-2003、GB/T 3598-1999;二、产品各项技术指标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分色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出口产品需要,国内市场的食品包装同样需要。
油墨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1. 引言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液体或粉末,用于通过印刷技术将图像或文本传输到印刷媒介上。
在印刷行业中,油墨质量的标准化非常重要,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色彩准确性和持久性。
因此,制定、执行和遵守油墨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油墨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
2. 油墨标准的制定制定油墨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家标准化组织(如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
制定标准的过程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2.1 确定标准的需求制定油墨标准之前,需要明确标准的需求。
这通常通过调查和研究油墨行业的相关方面得出,包括油墨的用途、应用领域、所需特性等。
2.2 召集专家委员会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召集油墨行业的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
这些专家来自于油墨制造商、印刷公司、科研机构等相关领域,他们将共同讨论和制定油墨标准。
2.3 制定标准草案专家委员会根据评估和讨论的结果,制定油墨标准的初步草案。
草案通常包括油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色彩准确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并对相关测试方法进行规定。
2.4 公开征求意见和修改制定的标准草案需要公开征求相关行业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征求意见,可以收集到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修订和完善初稿。
2.5 正式发布标准经过多轮修订和讨论后,油墨标准的最终版本将被正式发布。
这将成为行业内油墨质量的参考标准。
3. 油墨标准的执行油墨标准的执行涉及三个主要方面:油墨制造商、印刷企业和监督机构。
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责任。
3.1 油墨制造商的责任油墨制造商是油墨标准的主要执行者之一。
他们应确保其生产出的油墨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标,制造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接收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生产出的油墨品质稳定。
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将对印刷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矿物油是常见的印刷油墨成分之一,但过量使用矿物油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减轻这种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了限值要求,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印刷油墨是包装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使得包装材料能够传递信息、美化产品以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传统的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油,这些矿物油可能包含有害物质,如苯胺和亚致癌物质。
因此,限制矿物油在印刷油墨中的使用量对于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释放至关重要。
在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限值要求中,矿物油在印刷油墨中的含量将受到严格的限制。
据统计,矿物油在印刷油墨中的平均含量将不得超过5%。
这意味着印刷油墨生产商需要采用更多的替代品来替代矿物油,以确保产品符合新的限值要求。
为了满足新的限值要求,印刷油墨生产商需要开发和应用更多的替代品。
目前,已有一些替代品被广泛应用,如植物油墨、水性油墨和UV油墨。
这些替代品不仅能够代替矿物油的功能,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优势,如更环保、更节能、更易回收等。
因此,在限值要求的推动下,这些替代品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然而,新的限值要求也给包装行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替代品的成本较高,生产商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新型印刷油墨。
其次,替代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替代品的颜色、附着力、耐久性等方面无法与传统矿物油油墨相媲美,那么可能会影响包装材料的整体品质和可用性。
在新的限值要求下,印刷行业需要加大对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印刷油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积极参与,选择使用符合限值要求的包装材料和产品,以保护自身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2025年1月1日起,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矿物油限值要求将对印刷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欧盟实施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新标准
继2005年欧盟出台的《关于某些环氧衍生物在食品包装中的使用》指令生效后,2009年3月9日欧盟食物链和动物健康常务委员会又颁布“关于4-甲基二苯甲酮或二苯甲酮印刷油墨食品包装最大迁移限量的规定”,该规定限定食品包装印刷油墨材料内,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的迁移极限值须低于0.6mg/kg。
分色
包装都印刷装潢压凹凸,赋予其各种特征。
但印刷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残留溶剂、有机挥发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发生化学迁移,对食品内容物造成污染,从而导致食品中含有甲苯、二甲苯、铅、汞、砷、铬等有害物质,其中苯类残留对人的危害最大晒版,易引起癌症一类的疾病。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印刷油墨有害物的极限值、允许或禁用的内含物质和评定方法尚未建立共识标准,在针对化学物质向食品的迁移量上,欧盟法律仅制定了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迁移至食品中不得超过1mg/kg的宽泛限量全印展,而没有关于印刷油墨的专门立法,我国在该方面的法规也处于真空状态。
因此,欧盟此次新出台要求,有意将印刷油墨加入到受特定法规控制的材料和制品内容中,我国食品包装及相关食品出口企业应谨慎对待。
据了解网络出版,我国食品包装印刷还普遍使用含苯类(甲苯、二甲苯)溶剂的油墨,食品出口因包装问题而屡屡受阻,此次欧盟出台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化学物质4-甲基二苯甲酮及二苯甲酮总迁移限值,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品包装及出口企业须改进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用安全、低风险、环保的材料替代受限制的或可疑的材料。
从技术角度上讲全印展,只有研发可完全取代含苯溶剂型油墨的新产品,及各种不含有毒物质的印刷油墨,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部门应与国际接轨,深入研究,及早制修订相关食品包装材料成分的迁移限量规定和检测方法印后设备,辅助企业通过进口国食品包装环保法规的严格检验,尽可能规避出口风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出口产品需要,国内市场的食品包装同样需要。
供水/润版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出台,印刷行业纳入环保监控领域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HJ/T370-2007)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HJ/371-2007)是我国首次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有关油墨产品的指导性标准饮料包装,在起草单位中出现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北京绿色事业文化发展中心的身影。
从这两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出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实施环保印刷已经成为国家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术语,促进科技进步而推行的基本方针。
环保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油墨中的限制成分和有害物质的限量。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
标准中明确规定的限制内容包括:①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人为添加的物质:铅、镉、汞、硒、砷、锑、六价铬等7种元素及其化合物;②不得使用煤沥青作原材料;③鼓励在产品性能允许的范围内,多使用植物油而少用矿物油,单张胶印油墨、热固轮转胶印油墨、冷固轮转胶印油墨中植物油的含量分别≥20%、7%、30%;④矿物油中芳香烃的含量≤3%。
科印精品调研
:铅、镉、六价铬、汞,限值分别为90mg/kg、75mg/kg、60mg/kg、60mg/kg,总量≤100mg/kg。
②苯类溶剂:苯类溶剂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检测系统及仪器,其含量≤1%;③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热固轮转胶印油墨VOC含量≤25%;单张胶印油墨和冷固轮转胶印油墨VOC含量≤4%。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
明确规定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人为添加:①重金属类:铅、镉、汞、硒、砷、锑、六价铬等7种元素及其化合物;②乙二醇醚及其酯类: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③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④酮类3,5,5-三甲基-2-环己烯基-1-酮(异佛尔酮)。
印刷配件
:铅含量≤90mg/kg;镉含量≤75mg/kg;六价铬含量≤60mg/kg;汞含量≤60mg/kg;总量≤100mg/kg;②溶剂型凹印油墨在上印刷机前需要加入有机溶剂调节黏度,以适应印刷要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溶剂型凹印油墨的VOC含量进行控制并无实际意义,也无法进行,因此《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标准中对于溶剂型凹印油墨中VOC的含量不进行限制要求。
水性油墨VOC含量的限定值为:水性凹印油墨中VOC含量≤30%;水性柔印油墨中VOC含量≤10%。
③苯:苯含量≤500mg/kg;④苯类溶剂:总含量≤5000mg/kg(本标准中苯类溶剂专指甲苯、二甲苯、乙苯);⑤卤代烃类溶剂:即卤代烃类溶剂含量≤5000mg/kg(本标准中的卤代烃类溶剂专指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⑥甲醇:醇溶性柔印油墨中甲醇的含量≤0.3%;醇溶性凹印油墨中甲醇的含量≤2%;⑦氨及其化合物:醇溶性油墨中氨的含量≤3%。
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