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处方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8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第一篇: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其意义重大。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本着促进我院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适度之目的,对处方实行综合评价。
现将我院2013年典型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如下:一、用法用量不适宜门诊号:08507300 性别:女年龄:29 临床诊断:早期人工流产R:莫西沙星片400mg*3 德国拜耳用法:1*400mgpoqd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200ml 四川美大用法:1*200mlivgtt qd 分析:按照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成人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此方200ml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药含1.0g克林霉素且1次给予,1次给药剂量偏大可增加对皮肤和静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1天只给药1次难以达到治疗的血药浓度,因盐酸克林霉素葡萄糖注射液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成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3h,血消除半衰期约为3h,如减少给药次数,将无法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大于细菌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的百分率,此时不但不能将细菌杀死(这时药物浓度可能使细菌处于亚致死水平),反而可使细菌菌株产生选择耐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故此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建议:用法用量每天0.6-1.2g,分2-4次应用。
二、配伍禁忌门诊号:J139153 性别:女年龄:18 临床诊断:肠炎R: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西安万隆用法:1*0.3g ivgtt qd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1.5g 威尔曼用法:1*1.5g ivgtt qd 0.9%氯化钠注射液(双塞式)100ml 青岛首和用法:1*100ml ivgtt qd 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其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pH:3.0~4.5。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在临床医学领域,不合理用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医生开出的药方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
因此,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首先,不合理用药常见于药物种类的选择。
例如,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感冒发热的症状,但医生却开出了过多的抗生素,这种情况下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并不起作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在处方中合理选用药物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剂量和频次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医生在开药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主观意愿来确定药物剂量和频次,而忽视了患者的具体情况。
比如,一些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否则容易出现药物积聚导致中毒。
因此,医生在开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剂量和频次。
另外,药物配伍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抗凝药和水杨酸类药物同时服用容易引起出血等问题。
因此,在开药时医生应该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合理的药物配伍。
总的来说,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才能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希望医生们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做好药物处方的评估和调整,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院不合理处方原因评析及相关探讨新时期医疗改革的推进,使得我国临床医学的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起以往,现在拥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和新药等技术,同时也有更多的处方书开具不合理行为出现。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为何存在不合理的处方行为,从而实现对处方不合理的科学诊断、治疗和及时的预防。
一、处方不合理原因分析(一)开具处方不规范处方书开具是医疗机构临床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开具处方的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不规范的行为。
比如在处方书中,多用不合适的用药品种、开错药、违反药品使用规律,甚至有用药量过大、价格过高等开具不当行为。
(二)药品知识缺乏每一种处方书都包含药品、用量、频率、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因此药品知识的不足也是引起处方书不合理行为的一个环节。
由于许多医师缺乏药品与疾病的对应性知识,对药品的配伍、药品的药理作用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开出的处方书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三)病人的不良请求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心理问题或者不了解疾病的特点而提出不合理的药物需求,甚至有的患者为了拿到希望的药物而设计出一套独特的症状描述。
这些描述不符合病情实际情况,使得医生在开具处方书时,很有可能会屈从于患者的要求,开具不合理的处方书。
(四)家庭医生存在的问题家庭医生是全科医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家庭医生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行为。
有的家庭医生可能会没有足够的细节地查看患者的病情,这会导致对患者的诊断出现问题;有的家庭医生可能会在开具处方书时,出现过度用药或少药的情况;有的家庭医生甚至会被药品销售商贿赂,从而开具不合理的处方。
这些都是家庭医生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分析不合理处方原因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探讨改进对策(一)加强药品知识培训要改善不合理处方书的开具,首先要让医生们有更全面的药品知识,让他们能够根据疾病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了解药物的组合及其药理作用、做到考虑药物副作用等。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但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而我们所在的医院门诊处方也不时出现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今天我将分析一下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
首先,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由于医生团队的综合素质不够。
在患者突然出现病症时,医生们需要考虑病情对他人的影响,病情对患者的影响,所选药品对患者的影响等。
但是在压力下,有些医生可能会直接用自己熟悉的药品处方,而不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条件。
这就会导致患者不得不接受不必要的药物干预,从而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另外一个导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是由于医生过度开药。
医生们随着患者就诊时间的缩短、收益也随之减少,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收益,一些医生就可能会选择大量开药。
但是大量开药不仅会导致患者的负担过重,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全部用完,从而浪费药物资源。
针对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医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医疗过程中严格把关,避免因个人行为问题导致不合理用药。
另外一种有利的方式是促进医生和薪酬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当地改变医生的考核和奖励机制,使医生更自觉地聚焦于患者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药学指导,尽可能地减少在患者操作上的错误,以进一步减少因患者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同时,建立一个完善的药物回收系统,使患者不得不充分了解药物的使用和适当规范的处置手段,从而有效地避免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总之,对于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的解决,需要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不断加强医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患者的教育和指导,加强药物的回收利用,从而达到遏制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目的,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