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的中国文化元素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借鉴《功夫熊猫》谈动画造型民族化
《功夫熊猫》可谓是一部很好的动画民族化的案例,它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了角色、故事情节、画面等方方面面中。
以下是我对《功夫熊猫》如何实现动画造型民族化的一些思考:
1. 形象创建: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动画形象创作中,例如主人公熊猫的形象,不但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圆脸”、“萌态”、“善良温和”的形象特征,而且还基于中国传统武术技
巧打造了“拳法精湛”的特色形象。
这样的形象既符合中国民众审美观,又易于引起全球观众的共鸣。
2. 情节创作:《功夫熊猫》将中国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代表物运用到了故事情节中,例如龙卷风、四不像怪物等。
这不仅能够突出中国文化独特性,而且还能够引导全球观众去了解、认识中国文化。
3. 画面创作:《功夫熊猫》不仅仅追求画面效果的美感,而且注重画面元素的文化意义,例如为了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动画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图案、装饰等元素,打造了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气息和风格。
总之,实现动画造型民族化的关键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及在动画形象、情节、画面等方面运用民族文化元素,使之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气息。
好莱坞是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善于吸收世界优秀民族的原始文化,并为自己所用,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进行艺术再加工,保留原始文化的一些因素的基础上,赋予其符合欧美人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的因素。
熊猫在中国象征着幸福、吉祥,也是中外交流的和平使者;而在《功夫熊猫》中,阿宝是一个活泼可爱、善良笨拙、充满正义感的形象,其中笨拙可爱、心思单纯是他的主演特点。
在创造过程中美国人是主体,美国思想是主导,而中国的元素是客体,这就决定了电影就会带上美国的色彩。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开放、民主、自由是他们的民族性,个人英雄主义或相信自己是他们的信条,在《功夫熊猫》中一只懒惰、笨拙的熊猫凭借自己的努力打败了太郎;中国的功夫则是修身养性的需要,功夫大师讲究无为等,而且中国强调集体的力量,这就造成了《功夫熊猫》与中国观念的不同。
在其中也有一些地方体现了中国元素,例如山庄的布置就是一门大学问,山庄的建筑是瓦砾的屋顶,砖砌的墙面。
阿宝的面馆里除了面条以外,还有刀、砧板、筷子和瓷碗,而面馆的门面上挂满了灯笼,灯笼上的“福”字倒过来写,客人付账时用的是金元宝。
乌龟师傅说话富含深意代表了中国哲理,他行动缓慢沉稳像极了中国太极,浣熊师傅的瞻前顾后代表了舔犊之情,他坐吹笛子像是在应和高山流水,中原五侠则各自代表中国拳术,以及
尊师重教的传统。
这都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这也是比美式《花木兰》进步的地方,成功的被中国观众所接纳。
功夫熊猫电影山水画元素综述《功夫熊猫》电影系列是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一部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动画电影。
影片以熊猫主角“波”为代表,通过展现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一名优秀武者的经历,传递出了勤奋、坚定、勇气等精神品质。
而在电影中,不仅有着出色的视觉效果,还有非常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特色的元素。
一、人物造型在电影中,主角波的造型和山水画中的动物角色极其契合。
尤其是在影片中,波的体型比较大,有着圆胖的身材和独特的面部轮廓,此外还有一个圆而大的肚子。
这种造型与中国画术语中所说的“元气”(亦称为“气韵生动”)特别相似。
山水画中的元气常常指的是观众从绘画作品中获得的“灵魂”,这种元气具有一种富有韵律的感受,可以让人心生向往,感到无限神韵。
电影中的动物形象恰恰充分展示了这种“元气”。
二、色彩搭配在色彩搭配方面,《功夫熊猫》电影系列也非常考究。
电影中的山水画元素涉及到颜色、形状和情感等许多方面,在颜色的设置上也充分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主色调,如环境的绿和红、蓝和黄进行互补和增强,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这为电影增添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三、情感表达《功夫熊猫》电影系列还体现了传统山水画里所蕴含的情感表达。
在电影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在不同的场景和情节里展现出不同的气氛和色彩。
同时,这种情感也非常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情感表达相似。
山水画的表现方式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自然之间流淌的情感,在画面中准确地反映了人物、情感和场景之间的关系。
而在电影中,主角波所经历的每一段挣扎、坚韧的磨难,更是充分地展现了这种传统情感的魅力。
综上所述,《功夫熊猫》电影系列中所体现的山水画元素包括了与人物造型、色彩搭配及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体现,这些元素的整合无疑为电影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让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山水画得以在新的载体中融入进来。
这种创新在中国文化输出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美好的契机和平台。
《功夫熊猫》之中国元素本年度最受瞩目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2》将于5月28日以2D、3D、IMAX 3D 的形式在全国上映。
3年前,这只拿下1.81亿元人民币票房的熊猫“阿宝”,此番归来,从功夫到故事设计到中国元素再到制作效果,处处升级。
《功夫熊猫》满载着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走遍了世界,也正是影片蕴含的浓浓的、意蕴深刻的中国味儿让其能够迅速走红,而从另一角度说它也充当了传播中国元素及文化的使者的角色。
影片中展现的中国元素无一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表达的中国文化更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在这里我着重评价一下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功夫令世人惊叹中国人进军好莱坞这条路,从“功夫皇帝”李小龙开始,经过成龙、许冠文的前期试探,终在上世纪末形成大潮汹涌之势。
以导演徐克、吴宇森和林岭东等为代表的暴力美学和漫画般的流线叙事、心理外化的动作,陆续被他们带入好莱坞。
中国的功夫,让世界各国人们惊叹,也让世界各国人们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
影片很好的将中国功夫融入其中,《熊猫1》有很多的场景直接取材于中国的一些武侠电影,如影片中抢碗的镜头就是模仿《蛇型人手》中成龙和袁小田抢碗那一段,瓷缸练功模仿《醉拳》中的场景,都是为了表现在不平衡的地方练出一身本领,还有其他的片段也大都出自中国武侠片。
太极、螳螂拳等功夫在影片中都有展现。
一幅泼墨山水画影片中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山水画加入其中,使画面看起来简练、唯美、干净。
给人赏心悦目之感,如看一幅泼墨山水画。
在影片的色彩构图上,将中国的民间装饰艺术和西方的现代美术结合起来,努力用单纯的线条表现丰富的空间,最后形成平面与立体在视觉上的高度统一。
另外影片将中国的一些民俗文化带入其中,如舞龙、书法、鞭炮等等。
论《功夫熊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论《功夫熊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功夫熊猫》是由梦工厂制片公司于2008年上映的一部动画电影,该片讲述了一只胖胖的熊猫儿童悟空如何在身为面条店工人的生活中成为了一名功夫大师的故事。
作为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功夫熊猫》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中国元素,以独特而又深入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文化,形成了一种国际共鸣。
首先,《功夫熊猫》中最显著的中国元素之一就是功夫文化。
功夫作为中国的传统武术,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坚韧精神。
在电影中,主人公悟空对功夫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功夫即艺术”的思想。
悟空通过努力和坚毅的态度,最终掌握了功夫的技巧,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武术家。
功夫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功夫熊猫》的展现,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更传递了中国人对于自身文化的自豪感。
其次,《功夫熊猫》对于中国古老哲学思想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电影片中,有许多与中国哲学理论相关的台词和情节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大师们传授悟空的理念和熊猫族的哲学观,皆出自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如道家哲学中的“顺其自然”,儒家哲学中的“仁义礼智信”,佛家哲学中的“慈悲为怀”等。
这些哲学思想与全球观众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产生了共鸣,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深思。
再者,《功夫熊猫》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方面展示,使得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影中的绘画、音乐、舞蹈等元素无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例如,影片中的动画画面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国画的风格,营造出既视觉美又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氛围。
此外,音乐和舞蹈等元素的运用,也让观众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呈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精华。
最后,《功夫熊猫》中中国元素的运用不仅呈现了一个童话故事,更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探索。
影片中的地理和自然景观,如青藏高原、竹林等,表达了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敬畏。
这些画面与观众旅游、探险的愿望相呼应,激发了观众对于中国旅游的向往,进一步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文化意义《功夫熊猫》是一部由美国梦工厂公司制作的电影,于2024年上映。
这部电影描绘了一个拥有梦想、勇气和毅力的熊猫,通过功夫来超越自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电影中透露出许多深层的文化意义,下面将从中国文化、功夫文化和自我实现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首先,电影《功夫熊猫》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是非常古老丰富的,而功夫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电影中的功夫被视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通过熊猫主人公的努力,电影呈现了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例如尊重、勤劳和谦虚等。
在电影中,熊猫首先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老师和同学,并且学会尊重自己的身份。
这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尊重他人和自己。
此外,电影中还展示了传统中国思想中的“治理自我”的概念,即努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其次,电影《功夫熊猫》展示了功夫文化的精髓。
功夫是中国的传统武术,它强调的不仅仅是身体的力量和技巧,更注重心灵和精神的修炼。
电影中的主人公熊猫“慢龙”并没有突出的外貌或者身体条件,但他通过努力和奋斗,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武术家。
这与中国的功夫文化是非常相符的,因为功夫文化注重的是内在的修炼和自我提升。
此外,电影还强调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
熊猫在电影中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技巧,这种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与功夫文化紧密相连。
最后,电影《功夫熊猫》传达了一个重要的文化意义,即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自我实现是指个人通过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实践自己的激情,最终达到真正的成功和满足。
在电影中,熊猫作为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通过勇气和毅力,突破了困难和挑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即每个人都有潜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只要能克服困难并保持有毅力的态度。
电影通过熊猫的故事,激励观众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总结起来,《功夫熊猫》这部电影通过塑造熊猫的故事,传递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解读《功夫熊猫》的中西文化融合《功夫熊猫》是一部充满东方神秘和西方幽默的动画电影。
影片中既有中国武术、哲学和文化经典,也有西方电影的幽默元素。
本文将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功夫文化的传承影片中主角——熊猫波(Po)是一个胖胖的、慵懒的小动物。
他因为对武术的热爱,偶然成为了师傅——龟仙人的弟子,接受了他的教诲,最终战胜了魁札和他的霹雳军团。
这个故事充满了中国武术文化的烙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武术在电影中被深入挖掘。
无论是武术的哲学理念,还是手法动作的描绘,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武术文化的神韵。
在这场文化融合的盛宴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国功夫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迷人之处。
中西文化的互相借鉴影片中除了展现中国武术文化之外,还有不少西方幽默元素的运用。
例如,在第一场木兰杯比赛的组队环节中,波和其他四名主角一同参与了筛选。
这里用到了“美装”,将主角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好玩。
理解两种文化的魅力,完全不必一个固执于东方文化不接受西方文化,或是另一个认为西方文化好、不需要东方文化的立场。
正是因为《功夫熊猫》依托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之上,将西方幽默元素浸入到电影中,才让中西方文化大大地融合得更加自然。
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在电影中,主角波是一个非常有爱心和勇气的角色。
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勇气和仁爱。
这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
同时,《功夫熊猫》还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一个社会文化如何凝聚人民的力量,传承更壮大着中国文化。
结论在《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是因为影片兼有东方和西方的元素,也是因为电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东西方文化的结合或许是一个长期并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但是,走在这条道路上必将让我们获得新的视野和感受。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这也反映在了美国影视动画作品中。
许多美国的影视动画作品都融入了中国元素,无论是在角色设定、故事情节还是场景布置中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典型的美国影视动画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并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1.《功夫熊猫》《功夫熊猫》是由梦工厂制作的一部极具中国元素的美国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了一个熊猫“阿波”学习功夫,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功夫大师的故事。
在影片中,中国功夫、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等元素贯穿始终,不仅体现在角色的服饰、建筑、食物等方面,更深刻的反映在了故事的主题和情感上。
《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功夫是影片的核心元素之一。
影片中展现了各种不同的中国功夫技巧,如鹤式功夫、虎式功夫等,这些元素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精彩的打斗场面,更体现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和哲学也是影片中的重要元素。
影片中的道观、山水画、太极图案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些元素为影片营造了浓厚的中国风情。
影片的情感和主题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功夫熊猫》的主题是“努力、勇气和信念”,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品质。
影片通过熊猫“阿波”不断努力学习和克服困难,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功夫大师,表现出了中国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功夫熊猫》成功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到了影片中,并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2.《美人鱼》《美人鱼》是一部由美国好莱坞公司拍摄的真人和CGI动画结合的喜剧片,影片以中国《白蛇传》为蓝本,加入了大量奇幻元素。
影片以中国为背景,讲述了人类与美人鱼之间的爱情故事。
影片的背景和场景设置都非常中国化。
影片中的城市街道、建筑风格、街头小吃等都展现了浓厚的中国风情,给人以一种置身中国的感觉。
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充满了中国元素。
美人鱼这一民间传说的形象,以及人类与美人鱼之间的感情纠葛,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近年来,中国文化在国际影视动画界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认可。
越来越多的美国影视动画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元素,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下面将介绍几部美国影视动画中体现中国元素的作品。
1.《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系列是美国梦工厂的一部非常成功的动画电影系列。
影片中的主角——熊猫宝宝“阿宝”面临着学会功夫的任务,最终成为了铜锣湾暴雷鸣龙脚下的小儿子。
该系列的背景设定是一个中国风格的古代中国世界,角色形象和故事剧情也都具备浓郁的中国风格。
功夫熊猫的武术和中国元素融入的非常巧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和哲学思想。
2.《花木兰》(Mulan)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是一部受到许多人喜爱的经典作品。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古代,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女子花木兰通过伪装成男人参军战胜敌人的故事。
电影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华夏文明、儒家思想、中国剑术、汉服等。
花木兰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被视为一个坚强、独立和有女性典范意义的角色。
3.《大力水手》(Popeye)《大力水手》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卡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该卡通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江大蜥。
江大蜥原本是一个解放军士兵,后被敌人击中脑袋,导致无法讲话。
他非常有力的嘴巴特征使得它成为了该卡通的焦点。
江大蜥是一只非常有趣和善良的角色,它体现了中国角色的幽默与智慧。
4.《一条狗的使命》(A Dog's Journey)虽然这部影片不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它中的一个关键角色——中国女孩“孟迪”给影片带来了浓厚的中国元素。
孟迪热爱狗,与主人合作开展了一次跨国寻找命运之旅。
孟迪的人物设定不仅在性格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爱小动物”的观念,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女孩的独立和善良的品质。
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近年来,中国元素在美国影视动画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这些中国元素有的是中国文化元素,有的是中国艺术元素,有的是中国故事元素等,通过这些元素的引入,不仅丰富了美国影视动画的内容,更加深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美国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元素是美国影视动画中广泛运用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影片通过故事情节、背景设定、人物形象等多个层面,将中国功夫文化与中国哲学理念有机融合,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功夫世界。
影片中的中国功夫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人公熊猫阿宝通过坚持、努力和智慧,最终成为了真正的功夫大师,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价值观和思想。
影片还融入了中国画、中国音乐等元素,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体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艺术元素也是美国影视动画中常见的元素之一。
在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影片运用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元素,通过对画面色调、布局和动作设计的精心打造,将中国绘画艺术的美感融入到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中。
影片中的音乐也采用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方式,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也能感受到中国美术和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种中国艺术元素的运用,不仅让电影更加立体和生动,也提高了观众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故事元素也在美国影视动画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电影《魔发奇缘》中,影片选取了中国民间故事《功夫灰姑娘》作为故事背景,将中国元素与西方童话进行了有机结合。
影片通过讲述主人公勇敢的冒险故事,强调了勇气、自信和友情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勇士和拯救者的价值观。
影片还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等元素,在观众中引发了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
除了以上提到的中国元素,还有一些细小而隐蔽的中国元素在美国影视动画中出现。
在美国动画片《功夫派对》中,主要角色是一群会功夫的动物,他们在电影中会说一些常用的中国话,并采用中国功夫动作。
《功夫熊猫》的中国文化内涵分析摘要:《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之后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影片中把功夫体现得惟妙惟肖,把熊猫的憨厚可爱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内涵的是一种中国精神,并不是任何民族都能把它运用的恰到妙处,在这里,美国导演的《功夫熊猫》虽然运用的都是中国元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功夫;熊猫;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2-00-01一、功夫熊猫是否很中国《功夫熊猫》中主演的“熊猫”和“功夫”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很多中国其它的一些传统元素也融入到影片当中,除了大量使用的汉字,还有大红灯笼、面条、包子等。
功夫属于中国,熊猫属于中国,功夫加上熊猫更强调了这是一部中国题材的电影。
从表面上看,电影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如指掌,但是仔细品味影片,我们会觉得《功夫熊猫》是外国人拍的。
为什么呢?这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中西方影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所内涵的文化精神,如果一个影片中没有本土文化根源,则这个影片可能是比较肤浅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满着智慧,含蓄悠远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含有意味深远的特征,有富有神韵的意境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着中国特性的趣味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功夫熊猫》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不只是一只会功夫的熊猫所能涵盖的,整个影片将功夫和熊猫作为主线,向人们展示了熊猫阿宝的憨态可爱与功夫的博大精深。
但是整个影片只是使用了抽象的视觉符号,它只能表达事物的表面,而那种固有的内在的文化精神却被忽略了。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简单的几何形抽象的视觉符号并不能代替中国所特有的审美趣味。
《功夫熊猫》中所选取的熊猫和功夫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的元素,作为一部影片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在表现民族文化上不能赞同它。
它缺少中国那种原创精神和民族精神。
虽然《功夫熊猫》是对中国文化、艺术和历史的赞扬,还有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但是它只是在表现中国元素外衣这方面做的比较好而已。
浅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现如今,动画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同时其背负着发扬我国动画文化以及推动整个产业前进的重要责任。
所以,在动画电影中展现我国民族文化以及使我国动画产业在世界动画电影产业中具备一定竞争力已经成了目前我们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以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该片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动画电影,其中植入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在某些中国元素体现方面甚至更胜于中国动画电影,由于《功夫熊猫》的成功,引起了我国动画电影制作人对现有中国动画电影中中国元素体现的深刻反思。
文章主要分析了《功夫熊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标签:《功夫熊猫》;动画电影;中国元素一、影片《功夫熊猫》中国元素的体现1.中国传统武侠元素的体现众所周知,传统的武侠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元素之一。
在我國长久的历史记载中,武侠元素在这个大舞台上频频展现,许多历史记录以及文化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在明清时期的多部经典小说中,武侠元素得到了更多的体现,同时也促进了该元素的发展。
在当代也有许多杰出的作家撰写了大量经典的武侠故事小说,例如,金庸先生的多部武侠小说在全亚洲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应,同时金庸的武侠小说给国产武侠电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成龙、李连杰等国际知名影星在多部影视作品中,很好地融合了武侠元素,发扬了中国的武侠元素,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功夫”一词来源于中国,在中国的文化元素组成中,“功夫”也是重要部分。
《功夫熊猫》中同样包含“功夫”一词,足以表明功夫元素在该部影片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通过影片情节不难发现,其中多处凸显了功夫元素,同时借鉴了多部武侠电影,例如,影片中抢包子的片段借鉴了电影《蛇形刁手》中的桥段,电影《破坏之王》中的经典动作桥段也被该片所借鉴。
《功夫熊猫》中最后加入的中国武侠小说中常见的点穴,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功夫元素。
同时该片还植入了武学修为,以精神文化修养作为内核。
2.《功夫熊猫》中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一部好的影片能够获得成功,往往是因为在影片中注入了精神文化元素,而《功夫熊猫》正是很好地融合了中国元素和美国普世价值观。
《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色彩电影开篇,阿宝的梦境,运用中国传统壁画、版画和年画的配色,红黄黑白暖色调,使我们有很强的亲切感。
影片结尾播放字幕的时候,也是典型的中国式色彩。
功夫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部动画最突出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中国功夫。
灭蜡烛——气功。
龙、蛇、虎、豹、鹤为中国洪拳中的五行拳,另外螳螂拳和猴拳在武术中也比较普遍。
羽毛开锁。
阿宝最后因为一身的肥肉而赢了太郎符合中国太极中以柔克刚的理念。
动物动物的形象也偏中国画风格,开始时比较写意,轮廓棱角分明。
熊猫是中国的代表,其他动物在中国的神话故事,成语等地方出现频率很高。
居民有猪和兔子,主表示富足,兔子表示善良的平民。
物品在梦醒后的镜头,阿宝的身边是陶瓷的锅、碗还有筷子,然后是墙上的中国风的挂画,随后是木质的模型。
在阿宝家的露天面馆挂有灯笼,在屋檐下还有画着倒福字的灯笼。
在阿宝父亲的“工作室”中,我们可以发现熟悉的竹筐,石头灶台,铁锅等中国传统乡间人家用的炊具。
舞龙舞狮、烟花鞭炮是中国欢庆节日常用的手段。
轿子。
中国的针灸,书法,练功的木人桩建筑阿宝的房子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木质镂空窗户,黄色瓦片屋檐,木质楼梯。
神龙殿的大殿,有故宫的影子,尤其图腾柱。
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传统龙的形象,在皇家建筑、服饰上屡见不鲜。
在山顶的大殿,半山腰的牌楼,云雾缭绕,依山傍水,都是很典型的中国形象。
服饰斗笠+披风,是人们对大侠的一般印象,阿宝父亲穿的是对襟唐装,给阿宝带的是中国传统的围裙。
悍娇虎的斜襟坎肩,仙鹤的斗笠。
龟真人穿的是类似袈裟的服装,代表了一般意义上少林寺高僧的形象。
食品电影中出现的食品:包子,面条,豆腐都是中国传统的小吃乐器笛子,中国鼓,古筝,二胡等,龟真人仙逝的时候,配乐是民乐。
其他阿宝的父亲说面条店是一代一代传下来,这是典型的中国子承父业。
中国道家追求内心的平静,也是龟真人希望石师父所达到的境界。
筷子抢包子那段是典型的中国武打片情节,还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标准动作与叫声中国哲理俗语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应用作者:孔群来源:《声屏世界》2020年第07期摘要:《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拍摄的具有中国风味的系列电影,其中的角色塑造、场景呈现及思想内涵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而且使其他国家的观众拥有了了解中国文化的机遇。
《功夫熊猫》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多种多样,包括“中国功夫”、中国特有的动物形象、蕴藏深义的语言表现、中国式场景、中国特色音乐及中国哲学思想等,而导演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灵活应用,实现了中美风格的良好融合,从而让这部电影得到了更多观众的认可。
关键词:《功夫熊猫》中国风味传统文化元素《功夫熊猫》的故事结构延续了好莱坞的“英雄主义”风格,讲述了主人公阿宝为了保卫家园、除魔卫道而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功夫修炼之路,在经过重重考验之后,阿宝不仅成了功夫大师,而且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成为一代大侠的信念。
这部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归功于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及制作技术的“精妙绝伦”外,电影中无处不在的中国文化元素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看点。
《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不是浮于表面、一带而过,而是深深地嵌入了电影情节中,从中可以看出电影制作者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上下足了功夫。
“中国功夫”在《功夫熊猫》中的应用“中国功夫”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元素,长期以来都是电影领域重要的运用对象,很多中国电影中都对“中国功夫”进行过呈现,比如《苏乞儿》中的“虎鹤双形”、《疯猴》中的猴拳、《蛇形刁手》中的蛇拳及《螳螂》中的螳螂拳等。
这些功夫在《功夫熊猫》中也有应用,并且为了增强“辨识度”,电影使用了虎、鹤、猴、蛇、螳螂的动物形象来对应各种功夫。
除此之外,电影中动作飘逸的轻功与《卧虎藏龙》中李慕白与玉娇龙的御竹飞行极为相似,不禁让人对中国功夫心驰神往。
主人公阿宝练习功夫的过程与中国武侠小说中描写的只有“过关过阵”才能习得真功夫一脉相承,而这一过程又充满艰险,寓意着学习中国功夫是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从而让观众被阿宝的执着与勇敢所熏染。
电影_功夫熊猫_中的中国古典建筑分析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古典建筑分析家喻户晓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是一部成功地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作品。
影片中的精美古典建筑为故事增添了独特的氛围与魅力。
本文将以《功夫熊猫》中的古典建筑为切入点,分析其在电影中的角色和象征意义。
1. 栩栩如生的古典建筑在《功夫熊猫》中,古典建筑以精细的细节和独特的设计展现出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中国古代的宏伟建筑之中。
例如,影片中的“玉龙雪山”是一个高耸入云的山脉,其山顶上建有宫殿式的建筑,峻峭的山峰与宫殿的气势相得益彰。
同时,在电影的背景中,还出现了寺庙、宫殿、城墙等典型的古代建筑,更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体验。
2. 古典建筑的象征意义这些古典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电影的视觉效果,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功夫熊猫》中的宫殿与寺庙象征着权力与宗教信仰。
宫殿作为江湖门派的总部,代表着权力与决策的中心。
而寺庙则代表着修行与智慧的殿堂,强调了人物成长的智慧之路。
3. 古典建筑的历史背景《功夫熊猫》在古典建筑的设置上,融入了中国历史的元素。
例如,在宫殿中出现了典型的黄色琉璃瓦,这是古代中国建筑的标志之一。
同时,城墙的造型与布局也呼应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特点,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
4. 古典建筑与电影故事的融合在电影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古典建筑与情节相得益彰。
例如,在影片中,主角熊猫阿宝在宫殿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武术训练,这表现了他逐渐成长为“龙战士”的过程。
古典建筑的庄严气势与决斗场景的紧张感交相呼应,使观众参与其中,感受到了主角的成长与挑战。
5. 古典建筑的文化传承通过《功夫熊猫》中的古典建筑,不仅仅是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感知,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这些建筑代表着中国古代智慧和审美观念,通过电影的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典建筑的美。
总结:电影《功夫熊猫》中的古典建筑既为故事增添了独特的背景和氛围,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分析2019-08-15[摘要]现如今,我国动画产业担负着发扬我国动画⽂化与促进整体的产业快速发展的责任,因此,在发扬民族⽂化的同时如何在世界影坛中占有⼀定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动画电影此时⾯临的问题。
⽽美国制作的《功夫熊猫》不得不说是⼀部成功的作品,它突出了我国的⽂化元素,并且好像有强于我国动画的趋势,因此该部作品的产⽣也引起了我国从事于动画电影事业的⼈⼠对电影中中国元素的反思。
对此,本⽂深⼊研究了该作品中所含有的中国元素。
[关键词]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国元素;分析课题项⽬:本⽂系2012年天津市⽂化艺术规划项⽬“动漫艺术与天津地域⽂化的发展与共赢”项⽬成果(项⽬编号:D12029)。
通常⼈们所说的中国元素是在我国的历史不断发展以及⽂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出现的,其创造者是⼴⼤的中华⼉⼥,并⼀代代地传承下去。
它反映了我国所具有的⼈⽂精神与⼈们的⼼理,并带有民族特质,它很⼤程度上展现了我国的尊严以及整个民族所代表的形象。
⽽且,中国元素不仅仅含有有形的物质,还含有⽆形的精神,也就是精神⽂化,⽽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形精神。
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全球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也引发了中国观众的热议。
其体现了西⽅⼈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形势下对中国的⼀次新的认识,也可以说,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与发展以及对中国⽂化的传承与发扬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的具体呈现(⼀)中国“武侠”⽂化的呈现武侠⽂化可以说是我国所特有的⼀种“家喻户晓”的⽂化。
从司马迁创作出了著名的《史记》之后,关于侠⼠的故事很快频繁地出现在了⼤部分的历史典籍以及多数的⽂艺作品内。
⽽尤其是在我国明清两代时期长篇武侠⼩说的出现,进⼀步加快了我国武侠故事的发展,例如《⽔浒传》。
之后⾦庸编写的⼤量的武侠⼩说在我国甚⾄整个亚洲都掀起了⼀场轩然⼤波,⽽正是他的这些⼩说给我国武侠电影的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色彩
电影开篇,阿宝的梦境,运用中国传统壁画、版画和年画的配色,红黄黑白暖色调,使我们有很强的亲切感。
影片结尾播放字幕的时候,也是典型的中国式色彩。
功夫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这部动画最突出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中国功夫。
灭蜡烛——气功。
龙、蛇、虎、豹、鹤为中国洪拳中的五行拳,另外螳螂拳和猴拳在武术中也比较普遍。
羽毛开锁。
阿宝最后因为一身的肥肉而赢了太郎符合中国太极中以柔克刚的理念。
动物
动物的形象也偏中国画风格,开始时比较写意,轮廓棱角分明。
熊猫是中国的代表,其他动物在中国的神话故事,成语等地方出现频率很高。
居民有猪和兔子,主表示富足,兔子表示善良的平民。
物品
在梦醒后的镜头,阿宝的身边是陶瓷的锅、碗还有筷子,然后是墙上的中国风的挂画,随后是木质的模型。
在阿宝家的露天面馆挂有灯笼,在屋檐下还有画着倒福字的灯笼。
在阿宝父亲的“工作室”中,我们可以发现熟悉的竹筐,石头灶台,铁锅等中国传统乡间人家用的炊具。
舞龙舞狮、烟花鞭炮是中国欢庆节日常用的手段。
轿子。
中国的针灸,书法,练功的木人桩
建筑
阿宝的房子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木质镂空窗户,黄色瓦片屋檐,木质楼梯。
神龙殿的大殿,有故宫的影子,尤其图腾柱。
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传统龙的形象,在皇家建筑、服饰上屡见不鲜。
在山顶的大殿,半山腰的牌楼,云雾缭绕,依山傍水,都是很典型的中国形象。
服饰
斗笠+披风,是人们对大侠的一般印象,阿宝父亲穿的是对襟唐装,给阿宝带的是中国传统的围裙。
悍娇虎的斜襟坎肩,仙鹤的斗笠。
龟真人穿的是类似袈裟的服装,代表了一般意义上少林寺高僧的形象。
食品
电影中出现的食品:包子,面条,豆腐都是中国传统的小吃
乐器
笛子,中国鼓,古筝,二胡等,龟真人仙逝的时候,配乐是民乐。
其他
阿宝的父亲说面条店是一代一代传下来,这是典型的中国子承父业。
中国道家追求内心的平静,也是龟真人希望石师父所达到的境界。
筷子抢包子那段是典型的中国武打片情节,还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标准动作与叫声
中国哲理俗语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子欲避之,反促遇之)
心如止水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学以致用
龟真人“羽化而登仙”
影评
这部影片透露出很正面的信息,表达出了“中国功夫”其博大精深的意义:耐心,勇气,自信,纪律和善心。
让以为功夫只是一向“格斗”技能;“斗殴”的技巧的人,更深入的了解了功夫的精神,乃至中国功夫的渊源文化。
这部电影不仅受中国观众喜欢也受外国观众也很叫好的原因是:影片中的熊猫像极了美国式的奋斗小青年,使这部影片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认可与喜欢。
经过不被看好,然后自己努力,然后得到认可,最终,打败恶势力。
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故事。
熊猫的肥肥的形象并不符合我们通常认为的可爱,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的确是可爱的。
他夸张近似恶搞的表情,使中国观众对国宝有了另一层面的认识,而且有许多尴尬的场面,使人们对他有更多的亲切感。
11文管一班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