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成长股选股策略PPT
- 格式:pptx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24
格雷厄姆如何选择值得投资股票——《聪明的投资者》精华章节第8章-“投资者与市场波动”选编我们劝你不要投机,让我们复开头讲过的话:如果你想投机的话,请睁大自己的忍眼,知道最终有可能亏损;确保将风险额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将投机与你的投资计划完全分开。
在第3章,我们已对过去100年以来股票市场的历史进行了考察。
在此,我们将经常回顾前面的内容,以便投资者从以往的记录中看到自己的投资希望所在——通过持有相对稳定的证券组合获取长期升值;或者是按接近于熊市的低价购买证券,并按接近于牛市的高价出售证券。
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指导作用由于普通股(即使是投资级的普通股)都会不断地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因此,聪明的投资者会对从这种价格大幅度变动中获利的可能性感兴趣。
他面临着两种可能获利的方法:择时方法和估价方法。
我们所说的择时,是指努力去预知股市的行为——认为未来走势是上升时,购买或持有股票;认为未来走势是下降时,出售或停止购买股票。
我们所说的估价是指尽力做到:股票报价低于基公允价值时买分,高于其公允价值时卖出,另外一种要求不太高的估价方式是,确保自己购买股票的价格不会太高。
这种做法适合于防御型投资者,因为他们所强调的是长期持有;但是,这代表了对市场水平应有的最基本的关注。
“贱买贵卖”法我们确信,普通投资者不可能通过努力来成功预测股价的变动。
然而,他可以利用价格变化之后的时机吗?也就是在每一次大跌之后买人和在每一次大涨之后卖出。
1950 年之前的几年里,市场波动极大地鼓励了这一想法。
实际上,“聪明的投资者”的传统定义是,“那些在熊市(其他的人都在卖出时)买人,在牛市(其他的人都在买人时)卖出的人。
”如果仔细查看图I(反映了 1900~1970 年期间,标准普尔综合指数的波动情况)以及表3-1中相应的数据,我们将很容易看到,为什么这种观点直到最近几年才似乎有说服力。
从 1897 年到 1949 年,出现了 10 个完整的市场循环——从熊市最低价,到牛市最高价,再到熊市最低价。
格雷厄姆选股公式(非常好,一定要看)在《医学经济》杂志((MedicalEconomics))1976年9月20日刊登对格雷厄姆的专访“The Simplest Way to SelectBargain Stocks”,格雷厄姆提出了一个兼顾盈利性与安全性的选股公式。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个标准,市盈率不高于10倍问:那我应该如何开始实施这种投资方法呢?答:列出一张详尽的股票名单,尽可能包括所有目前市场价格不高于它们最近过去12个月实际每股收益而不是预测每股收益7倍的股票。
问:为什么你定的市盈率标准是低于7倍,而不是说更高的9倍或者更低的5倍呢?答:在一个给定的具体时间,决定以多高的价格买入股票的一个方法是,比较一下高质量债券的收益率是多少……作为股票定价的一个经验法则是,只选择那些每股收益与价格的比率(也就是市盈率的倒数)至少是目前最好的公司债券(3A评级)的平均收益率两倍的股票……不过,我个人认为,不管债券收益率降低到多么低的水平,千万不要买市盈率超过10倍的股票。
第二个标准,资产负债率不超过50%问:你的选股公式表明,现在只考虑那些市盈率低于或等于7倍的股票。
是这个意思吗?答:是的。
如果再运用一个附加的选股标准会让你的投资业绩更加出色。
你的投资组合应该选择那些符合7倍市盈率标准的股票,而且这些公司还应该具有令人满意的财务状况。
问:如何确定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令人满意的呢?答:你可以运用多种办法进行检验,不过我最喜欢用的是一个简单的标准:一个公司拥有的资产两倍于公司所欠的债务。
关于这一点的一个非常简易的检验方法是,看看公司所有者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如果这个比率最低不低于50%,那么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就称得上是相当稳健的。
第三,持有较多股票,持有两到三年问:当我完成了筛选股票这个步骤,确定了我准备购买股票的候选名单之后,下一步我应该怎样操作来建立投资组合呢?答:你买入的股票只数越多,获得目标盈利的统计概率就越大。
用格雷厄姆的成长股策略成功投资的九个关键步骤公开股票市场的一个奇妙的特点是人人都可能会赢。
特别是市场好的时候,水涨船高,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获利。
但是,想要持续获得投资成功,投资者还必须有合理有效的投资方法。
了解市场先生和安全边际,是资者成功投资的坚实基础。
《格雷厄姆成长股投资策略》将失传多年的格雷厄姆估值模型重现光芒,该模型简洁易用,并让投资者专注于公司核心价值要素之上。
本书在格雷厄姆估值模型解读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系统的成长股投资策略。
使用用格雷厄姆的成长股策略的最大好处是它让充满了挑战的投资变得更加简单。
一旦你确定了你想要买入股票的价格,其他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包括市场、经济、家人或朋友的建议、甚至你自己的情绪等。
如何选到优质的公司,如何获得超额收益?《格雷厄姆成长股投资策略》一书或许可以帮你找到高质量的股票,并确定在有利的价位买入。
要通过格雷厄姆的成长股策略取得投资成功,有几个关键步骤务必要注意。
步骤1.充分重视复利的力量复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方法。
我们建议每一位读者在投资时把复利表放在手边。
通过这些表格,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这样一个事实:长期持续的两位数的回报率可以让一个人变得非常富有,但很少有人因此致富。
你可以使用复利表来为自己设定一个最低预期回报率,或者利用复利表理解亏损50%而又无法恢复的灾难。
当我们管理的资产规模很大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充分理解“高”复合回报的重要性。
复利表还说明用波动性衡量风险有多么荒谬。
从长期来看,这些微小的业绩增量将会带来惊人的业绩差异。
如果投资者A投资10万美元,年复合回报率10%,那么50年后,他将拥有1173.9万美元。
如果投资者B在相同时间段内每年赚7%,届时他的投资组合价值为294.567万美元。
但投资者A的投资组合价值将是投资者B的四倍!较高的换手率会导致短期资本利得,与长期资本利得相比,短期资本利得的税率更高。
更高的税率会严重拉低长期投资绩效。
经典重现: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的成长股投资策略投资界似乎已经形成定论,格雷厄姆是典型的价值型投资者。
殊不知,格雷厄姆也是一名成长股投资者,他曾经在一家成长型公司身上赚了200多倍从而在其人生的后半场实现了华丽转身。
格雷厄姆对于成长股估值、安全边际早有深研,他的专著《成长型股票估值的新方法》曾在《证券分析》中作为独立章节出现。
然而这篇充满智慧、简洁易懂的经典内容在1962年之后再版的新书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此后无数仰慕格老智慧的投资者都与该模型失之交臂。
翻译编校,6易其稿,历经一年,由巴菲特读书会创始人周立秋逐字翻译、反复推敲的《格雷厄姆成长股投资策略》终于出版。
这本著作不仅让格雷厄姆先生的《成长股估值的新方法》经典重现,还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全面认识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格雷厄姆在他的时代其投资哲学一直在随着投资实践不停地演进,这种演进其实是在鼓励我们今天的价值投资者永远不要固步自封,而要不断学习、持续精进。
以下内容为《格雷厄姆成长股投资策略》的译者序,作者:周立秋。
就在本书翻译过程中,因为新冠疫情爆发,全球股市接连熔断崩盘。
股灾引发的踩踏悲剧再次告诫投资者:市场动荡不知何时因何故发生,所以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要留有安全边际。
在1929年股市崩盘中,一位年轻气盛的投资者毫不注意安全边际,反而“高位建仓”,暴跌之后又加杠杆抄底、失去流动性后平仓割肉,因此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这位年轻人就是曾经的格雷厄姆。
很多人因此否定格雷厄姆的思想理论,殊不知,格雷厄姆的主要投资哲学正是在股灾破产之后(1932年以后)的痛苦反思和投资实践中形成的,可以说今天我们深刻受益的“安全边际”原则和“市场先生”价值投资原则其实就是格雷厄姆自身血淋淋的投资教训总结。
格雷厄姆的投资生涯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在此后的投资中,格雷厄姆开始注重“安全边际”,同时,他还爱上了成长的力量。
正因如此,他的财富轨迹在人生的下半场实现了华丽转身。
格雷厄姆这么简单有效的选股方法,究竟是为什么呢?1976年9月21日,82岁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去世。
在他去世半年之前的3月6日,《金融分析师》杂志刊登了巴特勒(Hartman L. Butler)对他的访问,其中格雷厄姆提出了一个神奇的选股指标。
他本人进行了能够想到的各种检验,分析期限长达50年,结果业绩都大幅战胜市场。
这个结果让格雷厄姆放弃过去重视选择个股的一贯做法,改用简单的指标组合选股。
不多说了,直接看格雷厄姆访谈中如何提出他的选股神奇指标。
巴特勒:什么时候你决定写作你的经典著作《证券分析》的呢?格雷厄姆:大概是在1925年,当时我想我在华尔街已经做了11年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足够我写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了……结果是,一直到了1934年我才真正开始和大卫·多德一起开始写作这本书。
他是我在第一年上课时来听课的一名学生。
那时他是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一名助教,非常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
很自然地,在我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他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助手。
巴特勒:这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那本书”,对吧?格雷厄姆:人们把《证券分析》称为“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资圣经”(Bible of Graham and Dodd)。
不过,尽管我过去多年来非常勤奋努力地研究证券分析的各种细节问题,但是现在我对此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兴趣。
我觉得这些证券分析的细节问题相对而言是不重要的,我的这种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把自己置于整个投资行业的对立面。
我认为,只要用很少一些分析技术和很少几个简单的投资原则,投资就可以做得很成功。
关键在于要有正确的基本原则和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的性格。
巴特勒:我个人的经验是,必须对不同行业进行学习研究,才能认识到不同公司管理上的巨大差别。
我认为这是一个分析师才能够给出答案的问题。
格雷厄姆:哦,对这一点我并不否认。
但是我有很大疑问的是,分析师们运用这些选股方法精选个股总体而言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功?我在过去几年自己的投资操作中一直重点强调的是组合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