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七级水电站水文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26.10 KB
- 文档页数:6
水库等级划分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流等级划分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有众多支流汇入的是上游水量稳定且较高的是中游水量有所减少或转如地势低平地区的是下游上中游分界线一般是最后一条大支流的汇入地点中下游分界线一般是地势低平地区的边缘堤防工程等级依据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堤防工程分为5级,详见表2。
表2堤防工程的级别防洪标准〔重现期(年)〕≥100年<100,且≥50<50,且≥30<30, 且≥20<20, 且≥10堤防工程的 1 2 3 4 5堤防分类堤防按其所在位置及建筑材料进行分类。
按所在位置,堤防可分为河(江)堤、海堤、湖堤、水库堤及渠(沟)堤等五种,详见表1 。
表1 堤防分类表(按所在位置分)类别所在位置主要作用备注河(江)堤江河沿岸抵御洪水海堤海岸抵御潮汐、海浪必须坚固抗冲湖堤湖泊四周防湖水漫溢、围垦水库堤水库周围及回水末端减少水库淹没面积迎水面必须抗风浪淘刷渠(沟)堤灌溉渠道及排水沟道两侧约束水流按建筑材料,堤防可分为土堤、砂堤、石堤、混凝土堤等四种。
(1)土堤:由粘土、壤土筑成,主要建在平原地区江河沿岸、海岸、湖泊四周、排灌沟渠沿岸及水库周边。
(2)砂堤:由沙土或砂砾石筑成,主要建在山区、丘陵区江河沿岸,水库周边、海岸。
(3)石堤:由块石或条石筑成,主要建在海岸、取土困难的江河沿岸及城区河段沿岸。
(4)混凝土堤: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主要用于城区河段沿岸。
小清河复航工程设计要点综述张 铮(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2)摘要:立足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工程起终点的选择、通航标准的确定以及水资源论证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清河;建设必要性;通航标准;设计通航水位;水资源论证中图分类号:TV 632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design points of recovery navigation in Xiaoqing riverZHANG Zheng(Shandong Marine Group Co., Ltd., Shandong Jinan 250002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Xiaoqing riv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points of the project, the determination of navigation standard and the water resource demonstration.Key words:Xiaoqing river;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on; navigation standard; design navigable water level; water resource demonstration引言小清河地处山东省腹地,发源于山东省济南市,途径五市十八县(区),在羊口以东注入渤海莱州湾,全长237 km,流域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是一条具有泄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河道。
近年来,国家对内河水运发展十分重视,《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将小清河作为我省内河“一纵三横”水运主通道之一。
随后,山东省政府批复了《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方案》,计划将小清河打造成一条集防洪、生态、航运、景观旅游、文化于一体的黄金水道。
小清河七级水电站水文简介小清河七级水电站位于昆明市东川区大白河、块河、乌龙河交汇口下游,为小清河流域最后一级电站,电站距东川市约6km,工程区内有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1.2.1流域概况小清河流域坐落于东经102°52′~103°06′,北纬25°59′~26°10′之间。
发源于流域西北部的拱王山脉,自河源起至流向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黑甩岛、晓光桥、箐水地等后转为东北向流经犀牛塘、干沟箐、中厂河等地后流至大江。
全系列河长41.2km,河道平均值潮差46‰,总径流面积349km2,其中箐水地以上河长22km,径流面积208km2,占到全流域径流面积的59.6%。
流域内的植被多为针叶林,但左右岸的植被覆盖差别很大。
右岸晓光桥以上的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而左岸的植被覆盖率还不足5%,且为零星分布。
总的来说小清河流域的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左岸由于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切沟不断形成,冲沟发育甚至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现象。
流域海拔高程相差大,自河谷最低的1100m到最高分水岭的4344m,最高最低相差达3244m。
因此,流域内立体气候极为显著,从最高到最低包括了高山苔原带、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六个气候带。
小清河流域成雨条件不好,就是东川区降水量及降水强度最小的地区。
流域内降水随高程的变化极为明显,海拔高程每增高100m降水量约增大19mm。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雨季6~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其中尤以6、7、8三个月的降水量最大,约占年降水量的60%。
小清河流域径流主要源于降水,春季存有一定的融雪给养。
经分析排序,箐水地输水口以上多年平均值产水量24900万m3,多年平均值径流深1200mm,产水量的年际变化并不大(年径流cv=0.26),但年内分配不光滑。
汛期6~10月来水量约占到全年来水量的86%,其中7、8、9三个月的径流即为占到年径流的56%左右。
1.1工程概况清水电站位于甘肃岷县县城以西15km的挑河干流上,该电站为河床式无调节电站,主要由挡水、泄水建筑物(泄冲闸、溢流坝)、电站厂房、左右岸副坝及开关站等设施组成.电站坝顶总长206.96 m,自河道左岸向右岸布置有左岸副坝段、厂房段、泄冲闸段、溢流坝段及右岸副坝段.泄洪段采用闸坝集中布置型式,设3孔泄冲闸和3孔溢流坝.3孔泄冲闸为潜孔式闸,闸孔尺寸为7.5 mx5.0 m(宽x高),弧形闸门,下游采用底流式消能;3孔溢流坝为实体混凝土重力结构,剖面为WES堰型,堰顶设有平板式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闸孔尺寸7.6 mx5.5 m(宽x高),下游采用底流式消能.经过实侧,从刘家浪水电厂的尾水至清水乡的沟里堡村(即待建的清水电站厂址),该段河道全长6300m,自然水头为18.1m,比降为2.89‰.其中刘家浪电站至待建的引水枢纽河道长3500m,自然水头为10.783m,比降为3.08‰,清水电站引水枢纽至该站厂房处,河道长2800 m,自然水头为7.317m,比降为2.6‰,可满足开发径流式电站的水能需要.1.2.水文刘家浪电站至待建的清水电站,两站衔接相连,该段河道没有明显的补给水源和支流汇入,因此水文资料可借用刘家浪电站的设计计算成果.1.3.年径流刘家浪电站水文资料采用洮河龙王台资料,引用龙王台多年流量实侧资料,用面积比法推算到清水电站引水枢纽以上河段,多年平均流量Q=111m3/s当P =85%,枯水流量23m3/s.1.4.洪水设计洪水分析是以岷县、李家村水文站的实侧洪水资料加入历史洪水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现将清水电站渠首、尾水各种频率洪峰流量列于下表.1.5.泥沙悬移质输沙量系根据龙王台站与下巴沟站1964年至1973年10年同期沙量、径流资料,按区间沙量模数法推算而得,并以龙王台站同期年内分配求得清水电站渠首断面逐日悬移质特征值:悬移质平均年输沙量为262万t,其中7月至9月占84.4%,4月至6月和10月占14.8%,其余5个月为清水期,占0.6%,多年平均月含沙t以7 ~ 9月较大,为1.1~1.4kg/m3.1.4.4冰情挑河属北方河流,历年中均有不同径度的冰情发生,如结冰、流凌、封冻等现象.挑河清水电站河段流冰期从11月“小雪”至次年3月底共120多天.流冰期大致可分为3个时段,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为流冰初期,以流“冰花”为主,12月下旬至元月底共40多天,为冰珠盛流期,河道流冰以流冰凌为主;3月中旬为解冻期.流冰以流块冰为主,清明前后流冰结束.1.6.地质条件电站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段,其西北部与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复合,南部与川北褶皱带复合,在这些褶皱带的干扰和西藏地块顶托下致使本地区在地质历史上经受多次构造变动而形成北西向的复杂构造带.电站区出露的地层为三迭系板岩,薄层变质砂岩,千枚状板岩夹变质砂岩,体岩均受强烈挤压扭曲,断层、裂隙,板理极为发育,且多方解石脉充填,小型尖棱褶曲普遍,褶曲由水平至直立,沿轴面岩石破碎,岩层走向北西,倾向以南西(上游)为主,风化层深5~6 m.清水电站从渠首、渠道、厂房各建筑物分别位于洮河左岸Ⅰ,Ⅱ级阶地上,河床在本段狭窄,呈不对称“U”字型,水流湍急,基岩组成基座阶地于两岸出露,因构造断裂影响,在大扁处的河道中形成两处高差各1~2m跌水,为清水电站提供了天然落差.Ⅱ级阶地后缘与山坡相接,山坡坡度30°-40°,局部达60°~70°,相对高差100~300 m .观察电站区出露岩体,岩质坚硬,整体性较好,稳定性强,强度较高.修建各种水工建筑物其地质条件完全能够满足要求.1.7.地震资料及设防标准岷县境内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裂度较大的地震,据记载在公元839年、1573年元月、1837年9 ~10月、1973年1月10日等发生的地震烈度分别为6°~7°、8°~9°、8°.地震中心约在北纬34°04′,东径104°处.本世纪内地震活动多在西部,峨县周围地区近年来遇到的弱地震(3~4度)比较多,运动频繁.从发震机制和所处构造部位分析,该处应力尚未释放完毕,待其积累到某种程度,有再次爆发较大地震的可能性.据查1/300万地震裂变分区图,岷县及县城以东地区地震裂度为I0°,岷县县城以西,西宁庄等地震裂度为9°.1.8.工程规模及其特性待建的清水电站位于岷县县城上游17km,该处河谷宽数百米,河床无覆盖层,两岸基座高程为2364~2365.6m,河床及基座岩性为中三迭青灰色板岩夹砂岩,引水渠道通过洮河Ⅱ级阶地.引水枢纽主要包括进水闸、泄洪闸、筏道溢流坝,正常蓄水位2353.6 m,校核洪水位2359.7 m .其中,泄冲闸设3孔,单孔孔口尺寸8x7(b x h)m,最大泄流量1825m3/s;筏道宽8m,纵坡5%,进水闸布置在河道左岸,侧向引水,引水流量99m3/s,孔口设3孔,每孔尺寸4 x 4m,溢流坝为实用堰型,坝顶高程2353.60 m,坝后为消力池消能,消力池长度35m.引水渠道总长3.95km,其中石渠长2.0km,土渠长1.95km,均为梯形断面,石渠底宽 5.5m,边坡系数=0.75,水深5m,渠道纵坡i=1/2750;土渠底宽3.5m,边坡系数m=1.25,水深5 m,渠道纵坡i=1/3000.压力管道长30 m,管径D=3.5m,单机单管.电站厂房布置有3台单机容量为0.32万kw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0.96万kW,主厂房平面尺寸宽14m,长40m,副厂房面积为350m2.。
水库等级划分大、中、小型水库的等级是按照库容大小来划分的。
大(一)型水库库容大于10亿立方米;大(二)型水库库容大于1亿立方米而小于1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0.1亿立方米而小于1亿立方米;小(一)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库容大于或等于10万立方米而小于100万立方米。
河流等级划分大、中、小型河流的等级是按照保护面积大小来划分的。
大型河流保护面积大于30万亩;中型河流保护面积在1—30万亩之间;小型河流保护面积小于1万亩。
有众多支流汇入的是上游水量稳定且较高的是中游水量有所减少或转如地势低平地区的是下游上中游分界线一般是最后一条大支流的汇入地点中下游分界线一般是地势低平地区的边缘堤防工程等级依据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依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堤防工程分为5级,详见表2。
表2堤防工程的级别堤防分类堤防按其所在位置及建筑材料进行分类。
按所在位置,堤防可分为河(江)堤、海堤、湖堤、水库堤及渠(沟)堤等五种,详见表1 。
表1 堤防分类表(按所在位置分)按建筑材料,堤防可分为土堤、砂堤、石堤、混凝土堤等四种。
(1)土堤:由粘土、壤土筑成,主要建在平原地区江河沿岸、海岸、湖泊四周、排灌沟渠沿岸及水库周边。
(2)砂堤:由沙土或砂砾石筑成,主要建在山区、丘陵区江河沿岸,水库周边、海岸。
(3)石堤:由块石或条石筑成,主要建在海岸、取土困难的江河沿岸及城区河段沿岸。
(4)混凝土堤:由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主要用于城区河段沿岸。
拦河闸等级划分拦河闸等级是按照过闸流量大小划分的。
大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中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100立方米/秒而小于或等于1000立方米/秒;小型拦河闸过闸流量大于或等于10立方米/秒而小于100立方米/秒;流域河流等级一个流域内的水系汇入主流的各级水流。
如湘、资、沅、澧四水即为长江的支流。
小清河分洪区洪水影响的二维模拟研究冯亚辉【摘要】在收集地形及水文资料的基础上,对小清河分洪区的水流运动进行了二维数值计算,分析了分洪区洪水的运动特性、淹没情况及涿州市防洪圈建设对分洪区蓄滞洪的影响。
%Based on collecting the topographic and hydrologic data, the flow of Xiaoqinghe flood diversion area was calcu-lated by the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movement law of flood, flooding conditions and flood storage im-pact of Zhuozhou flood circle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37-39,40)【关键词】分洪区;洪水影响;数学模型;二维【作者】冯亚辉【作者单位】保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河北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小清河分洪区地跨北京市及河北省,位于北京市大宁水库以下,是海河流域国家重点蓄滞洪区之一,也是永定河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清河现状分洪区边界东以永定河右堤及高地为界,西以山前高地为界,南至古城小埝和小营横堤,洪水经古城小埝及小营横堤拦挡导入白沟河,原设计淹没面积424.3km2。
2010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编制的《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中考虑分洪区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滞蓄永定河洪水,对小清河分洪区(北京市部分)将京广铁路与永定河右堤分别确定为分洪区北部的西侧和东侧边界,对滞蓄永定河洪水不起作用的京广铁路以西区域不再作为分洪区。
为此,小清河分洪区淹没面积由424.3km2减至335.3km2,总蓄滞洪量由5.48亿m3减至4.74亿m3;其中河北省涿州市淹没面积230km2,境内铁路以东北拒马河堤防以北区域面积77km2,铁路以西面积153km2。
表2.4.1 引水坝(闸)址多年平均月年流量统计表流量:m3/s;径流量:万m3表2.4.2 引水坝(闸)址年径流频率计算成果统计表2.4.4 小清河坝址径流(1)犀牛塘站径流小清河为小江左岸支流,地处拱王山降雨中心范围,是一条水量丰富的小河。
小清河仅坝址下游箐水地站1958.3~1961.5(资料未刊布)和犀牛塘站(集水面积217km2)1963.1~1966.5短期实测流量资料。
小清河径流仅只能依据犀牛塘站这一短期与小江站同步流量相关推求。
犀牛塘站以上是雨量高值区,水量大,小江站以上流域范围降雨虽有一致性,但降雨量大小有一定差别。
小江站面雨量大而小清河不大,相反小清河雨量大而面雨量不大,使之犀牛塘与小江站流量大小不相应。
两站月平均流量相关点分布较散乱,个别相关点偏离较大,相关线拟定难以考虑这些突出点,相关线当小江月平均流量在18.5m3/s以下的相关点为另一分布系统,表明小江站地下径流量补给丰富,以此在小江流量18.5m3/s上下分别拟定两条相关线,据此插补犀牛塘1954~1957.12、1965~1989年12月径流量与实测流量组成1954~1989年36年径流系列。
(2)小清河坝址径流小清河坝址径流由犀牛塘站径流系列按面积比的一次方推算。
从地形对降雨量影响分析,小清河上、中、下游的降雨量大小是不一样的,由此推算的坝址径流需乘以不同的雨量修正系数,以上换算的径流即为小清河坝址所推算的径流。
坝址多年平均月流量见表2.4.1。
坝址年平均流量4.64m3/s,年平均径流量14628万m3,年径流模数139.4万m3/km2,为诸条引水河流之首。
6~11月占年水量的88.6%,6月流量为5月流量的6.46倍,汛初水量增加也较其他河流为盛,8月流量最大,4月流量最小,两者之比为19.2倍。
最大年平均流量为1968年的8.67 m3/s,最小年平均2.6.3 小清河坝址泥沙小清河无泥沙观测资料,与邻近的小江站以上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有较大的差异,产沙情况不一样,难以利用小江站泥沙资料估算。
小清河概述济南市境内的中部,有黄河、小清河两大入海河流。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一条闻名世界的万里巨川。
济南市境内黄河的走向,自平阴县东阿镇进入济南辖区,逶迤东北,流经平阴县、长清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章丘市,于济阳县仁风镇出境,境内总长183.35公里,是一条过境的河道。
小清河是一条源于济南城市中心泉群,并独流入海的河道。
两条河都曾是航运繁忙的水道,若是追本溯源,这两条河都可上溯到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而小清河却成为济南以东,延续古济水水源及河道的河流。
小清河之名始于南宋初年。
《齐乘》云:“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
金朝之附庸齐王刘豫“堰泺水东行入齐故道,名曰小清河。
”“蜿蜒东北流约五百里,至马车渎如海。
”乾隆《历城县志》载:“惟青济(古济水)之区,有河曰大清、小清。
小清之源出於历城之趵突泉中,汇淯、漯、孝妇诸泉,东北抵乐安(今广饶)高家港,达于海。
”又云:“济水,自东平以下,唐人谓之清河。
至宋,又有南、北清河之名。
南清河即泗水,北清河即济渎。
南渡后,北清河又有大小之分,盖自刘豫导泺东行始。
”小清河的形成缘于清河的北移。
宋熙宁十年(1077年),大河决汇梁山泊。
分两派,其北派流入北清河(即济水),挟荷汶二水,至历城东北,又舍北清河渠,挟北清水走漯水故渠,中至济阳、齐东、青城、滨州以下,又舍漯渠入大河旧道入海。
金明昌五年(1194年),大河北决,又循兹道。
于是北清河水终由漯渠,久而后去流益深广。
北清河北移后,“济阳之流日盛,章丘之流日微”。
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七年(1130-1137年),金朝附庸齐王刘豫在华山筑“泺汇”,将发源于济南诸泉注入北清河的泺水,向东导流引入济水故渠,因傍依北清河,为加以区别,堰北改称大清河,堰南遂命名为小清河。
小清河自济南东北,经历城、章丘、齐东、邹平、高苑、博兴、广饶入海。
此后,历代曾多次整治小晴和。
清光绪十七、十八年(1891-1892年),山东巡抚张曜,调集民工数十万,采用“劝捐筹款,以工代赈”的方法,浚河宽10丈,开挖了新河,由寿光羊角沟入海,基本形成了现今的小清河。
中文名:小清河地理位置:中国山东省全场:240余公里流域面积:11,000平方公里价值:济南市主城区唯一排水出口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郊区北部,黄河南侧。
源于济南西郊睦里闸,纳玉符河下游分流之水,东西向流至济南北园,又汇市内诸泉,流经历城、章丘,邹平等地,由羊角沟入海。
该河唐以前为济水残渠,金时刘豫疏导入海。
亦作Xiaoqing He。
中国山东省河流。
源出济南市西部睦里庄,汇集黑虎、趵突、孝感诸泉水,与黄河南堤大致平行东流,途中接纳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支流,在寿光市境内注入莱州湾。
全长240余公里,流域面积11,000平方公里。
1985年全河渠工程竣工,已可常年通航。
小清河简史:公元1130-1137年刘豫开挖小清河公元1371年(明洪武4年)济南府建城墙开挖护城河。
东,西泺河流入小清河公元1465年疏浚小清河历城至乐安段,大清河张秋至平阴段公元1686年(清康熙25年)山东巡抚张鹏程准治理小清河公元1891年山东巡抚张曜命道台盛宣怀疏浚河道103.5公里,中断170余年的至出海口航运恢复公元1904-1908年在小清河上建造9座水闸公元1905年“引滦济清”在济南西建睦闸,引玉符河水入小清河公元1913年(民国2年)小清河修筑黄台桥至济南泺口码头盐运专运线——清泺小铁路公元1925年开挖工商河(当时称“引河”),通航船舶可抵达成丰桥和金牛山下公元1927年济南有史以来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在天桥以北跨小清河处(今济泺桥址)修建公元1930年小清河工程局在济南成立,隶属于山东省建设厅公元1931年小清河出现了专门从事客运的机动客轮公元1954年(建国5年)为减轻小清河汛期洪水压力,济南市人民政府实施了腊山分洪工程公元1956-1957年对小清河章丘段部分干流进行疏浚和复堤,同时,部分支流进行治理公元1966年睦里闸重建工程开工公元1971年疏浚小清河开工,这次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治理公元1978年山东省委确定小清河流域为全省重点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区,编制了“小清河综合治理规划”公元1988年小清河清障疏浚工程开始实施公元1996年山东省,济南市政府确定对小清河干流进行综合治理公元2002年济南市政府公布《济南市小清河管理办法》,9月1日实施公元2007年11月6日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仪式在黄台板桥举行公元2011年10月1日小清河正式通航明朝时,河道淤塞,其源退至章丘,以獭河为源。
小清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评价及生态修复研究张晓瑾;矫桂丽;吕绍娟;韩晓;曾骥;王立萍;曲玲【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2页(P55-56)【作者】张晓瑾;矫桂丽;吕绍娟;韩晓;曾骥;王立萍;曲玲【作者单位】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山东省水文局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小清河干流发源于济南市区四大泉群,自西向东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5市的18个县、市、区,于寿光市羊口镇汇入渤海莱州湾。
小清河干流河道长237km,支流湖泊众多,主要有孝庄河、绣江河、漯河、淄河、全福河、大明湖、马踏湖等。
小清河流域人口1123.1万人,工业主导行业以化工、石油加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为主。
小清河干流河道具有海河联运、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等功能,是山东省重点河道之一,也是沿岸城市重要的排水河道,因此对小清河流域水生态状况及保护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水生态评价指标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流量变异程度、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湖库富营养化指数、纵向连通性、重要湿地保留率、鱼类生境状况、景观保护程度和生态基流满足程度,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见表1和表2。
生态基流是指为维持河流基本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的河道内最小流量。
结合山东河流流量季节分配不均的实际情况,拟采用非汛期年均天然径流量的3%核算非汛期生态基流、采用汛期年均天然径流量的5%核算汛期生态基流。
小清河流域水生态状况评价河流长度375.4km、湖泊面积50km2,涉及济南、淄博、滨州及潍坊共4个地市。
评价范围及评价结果见表3。
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优良的河长为304.2km,占评价河长的81%,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差的河流长度为71.2km,占评价河长的19%。
评价湖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优。
小清河航道通航水位确定戈国庆;耿卓;杨尊伟【摘要】航道通航水位是工程中主要技术参数,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内河通航标准》中明确规定对综合利用渠道以及设闸运河应综合分析确定航道通航水位.本文通过分析小清河航道水文状况,并结合其行洪、排涝的主要功能和河道、滩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航道通航特征水位,为类似航道提供了一些建议.【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154-157)【关键词】航道;通航水位;重现期;保证率【作者】戈国庆;耿卓;杨尊伟【作者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31;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31;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小清河发源于山东省会济南市,经历城、章丘、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在羊口以东注入渤海莱州湾,全长237 km。
历史上小清河干流通航里程自济南五柳闸至羊口,1966年小清河按Ⅵ级航道渠化治理,干流上建有节制闸和船闸各4座。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沿线工农业用水的加大,小清河水资源日益匮乏,通航水位难以保证,断航现象不断增加。
1998年,东营市新建了王道节制闸,由于没有建设配套船闸,致使小清河内河航道彻底断航。
根据《山东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小清河与京杭运河、黄河、徒骇河共同组成山东省“一纵三横”的总体航道格局,属于区域性重要航道,规划等级Ⅲ级。
小清河航道通航水位是航道、船闸、桥梁等工程的主要设计指标之一,它不仅影响航道通航天数和船闸通过能力,而且直接影响航道、船闸、桥梁等建筑物设计高程,进而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
因此在小清河前期工作中,如何确定航道通航水位尤为重要。
小清河复航工程一期平面布置见图1。
小清河流域位于鲁北平原南部,东邻弥河,西靠玉符河,南依泰沂山脉,北以黄河、支脉河为界,流域面积10 336 km2。
小清河流域水系复杂,支流众多,几乎全部由南岸注入干流,呈典型的单侧梳齿状分布。
浅谈东川小水电站开发经验与管理摘要:归纳自己多年从事小水电站开发建设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小水电站项目开发决策、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科学建议。
关键词:水电站开发经验管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世界性的能源需求越来越紧张,如何寻找和开发、利用好现有的有限资源,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最迫切的问题。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循环利用资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开发技术成熟,运行成本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需要寻找投资项目,为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小水电开发的社会化日益成熟。
从小水电本身的效益来看,投资小水电具有经济效益好,回报稳定,风险小的特点。
东川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东邻会泽,南接寻甸,西连禄劝,北与四川省会东县隔金沙江相望。
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峻,由于东川区境内断裂带较大,地质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境内的小清河流域、大白河流域、块河流域等地貌形态山高坡陡,河流湍急,瀑布、跌水较多,使东川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49.3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23.5万KW,且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成熟,生产管理简单,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率。
因此,开发小水电站已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特别是私营企业投资小水电项目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东川小水电开发市场上,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开发建设了近20余座、装机规模近10万KW的小水电站,不但自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地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建设的资金来源多样化,既有国家的、集体的,也有个人的。
这样一种多形式、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不但保证了小水电开发的资金来源,也为缩短电站建设工期,提前投产发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据不完全统计,东川在建水电站中,合股开发电站约占在建总规模的95 %,国有合资的占35%,私人集资入股办电的占58 %,其它方式投资的约占 2 %。
小清河流域济南段水文条件分析1自然地理小清河是山东省泄洪、排涝、通航、灌溉、排污等综合性大型人工河道。
主干源于济南市西郊,流经惠民、淄博等地市,全长237公里,总流域面积10572平方公里,是省内唯一河海通航、水陆联运的河道。
它是济南市主城区唯一排水出口,同时也是鲁中地区一条重要的排水河道,兼顾两岸农田灌溉。
流域内地势南高北低,以胶济铁路为界,南部多为山丘区,北部多为平原洼地。
干流以南流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呈典型的单侧梳齿状水系分布。
图1 小清河济南段位置图小清河济南段(见图1)起于睦里庄,自西向东与黄河平行横贯济南,流经济南市(槐荫区、天桥区、市中区、历下区、历城区、章丘市),沿途经马鞍山、五柳闸、还乡店、大码头、鸭旺口、从辛丰庄出济南界。
全长 70.3km,流域面积 2803km2。
经度范围:东经117°00—118°12,纬度范围:北纬36°20—37°05,海拔高度51—1108.3米。
2气候特征研究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表现为冬季长达 136~157 天,一般在 11 月上旬至次年 3 月下旬,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夏季,约为 105~120 天,一般在 5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天气炎热,最高极端温度可达 40 度左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风;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时间较短,都不足两个月,风向多变。
年降水量在 600~700mm 之间,且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其中冬季降水量在 20~25 毫米,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3.0~3.7﹪;大约 65%多的全年降水量集中于夏季,7 月份降水日数平均在 15 天左右。
降雨的强度也较大,降水强度多年平均为 8.0~8.8mm/d,而 7、8 月间可达到 11.6~13.2mm/d,占全年暴雨日数的 70﹪。
表1 多年(1971-2007)平均气象要素值(济南)图2 气候要素月动态特征图3 水文特征研究区主干河流小清河源于济南市区诸泉,并向西延伸至玉符河东岸大堤。
房山小清河简介
房山小清河是北京市房山区境内的一条河流,总长度约为65公里。
它起源于房山区西南部的石楼镇,流经房山区的多个乡镇,最终注入大运河。
小清河是北京市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房山区的主要水源之一。
小清河水质清澈,河水流动平缓,河岸两侧风景秀丽。
沿岸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游玩和休闲。
例如,小清河沿岸有着美丽的湿地公园,如房山湿地公园,这里是候鸟的栖息地,游客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鸟类。
此外,小清河还承载着一些历史文化的遗迹。
比如,在小清河河岸附近有着古老的石窟寺庙,如云居寺和石窟寺,这些寺庙建于唐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游客可以在这些古迹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宗教文化的魅力。
总而言之,房山小清河是北京市房山区一条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河流,提供了众多的游览和休闲活动。
小清河七级水电站水文简介
小清河七级水电站位于昆明市东川区大白河、块河、乌龙河交汇口下游,为小清河流域最后一级电站,电站距东川市约6km,工程区内有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1.2.1流域概况
小清河流域位于东经102°52′~103°06′,北纬25°59′~26°10′之间。
发源于流域西北部的拱王山脉,自河源起流向由西北向东南流经白抛湾、晓光桥、箐水地等后转向东北向流经犀牛塘、干沟箐、中厂河等地后汇入小江。
全河长41.2km,河道平均比降46‰,总径流面积349km2,其中箐水地以上河长22km,径流面积208 km2,占全流域径流面积的59.6%。
流域内的植被多为针叶林,但左右岸的植被覆盖差别很大。
右岸晓光桥以上的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而左岸的植被覆盖率还不足5%,且为零星分布。
总的来说小清河流域的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左岸由于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切沟不断形成,冲沟发育甚至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现象。
流域海拔高程相差大,自河谷最低的1100m到最高分水岭的4344m,最高最低相差达3244m。
因此,流域内立体气候极为显著,从最高到最低包括了高山苔原带、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六个气候带。
小清河流域成雨条件好,是东川区降水量及降水强度最大的地区。
流域内降水随高程的变化极为明显,海拔高程每增高100m降水量约增大19mm。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雨季6~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其中尤以6、7、8三个月的降水量最大,约占年降水量的60%。
小清河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春季有一定的融雪补给。
经分析计算,箐水地引水口以上多年平均产水量24900万m3,多年平均径流深1200mm,产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径流Cv=0.26),但年内分配不均匀。
汛期6~10月来水量约占全年来水量的86%,其中7、8、9三个月的径流即占年径流的56%左右。
而枯季(11~5月)来水量不到全年来水量的15%,最枯为4月仅占2.7%。
1.2.2基本资料
小江流域内有新村、汤丹、落雪三个气象站,其中汤丹气象站位于小清河下游出口附近。
三站在观测期内均有降水、蒸发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
小清河流域内曾建有中厂河、箐水地和犀牛塘3个水文站(其中箐水地与下游犀牛塘站的径流面积仅相差 4.3%,可将犀牛塘站的实测径流资料经面积比转换为箐水地站)。
下游小江干流上建有小江站,此外,相邻流域还有小江支流块河上的块河站和大白河上的达德站以及普渡河支流洗马河上的大石房和清水河站。
但除小江站外,其余各站的实测系列均较短,最长不超过15年(大石房)。
小江站的水文测验和整编成果的精度都不高,特别是短历时的流
量误差会更大,整编后的洪水过程线与实际将有较大的出入,但对于长历时的径流资料小江站的测整成果还是具有一定精度的。
在本次水文分析中小江站主要作为小清河流域其它站点径流资料插补延长的参证站,此时主要用到的是较长历时(月)的径流量。
故其资料基本满足精度要求。
小清河流域的箐水地、中厂河、犀牛塘站的实测流量资料精度虽达不到正规测站的要求,但经与测整精度相对较高的大石房站和小江站的对比分析认为,三站实测的年、月径流资料基本合理。
1.2.3径流分析
1、各站径流系列插补延长
在坝塘水库可研及初步设计阶段,已对小江、箐水地和中厂河等站的径流系列作了插补延长。
其中箐水地和中厂河站均与小江站为参证站,而小江站1967—1972年的径流量则与相邻流域的牛栏江七星桥为参证站插补得到。
由于小江站于1991年6月撤消,故在坝塘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各站的径流系列延长至1990年(水文年)与小江站同步。
2、径流系列的分析确定
坝塘水库初步设计阶段径流分析采用的系列为1957—1990年。
鉴于小江流域1991年后已无实测流量资料,如果将小江站的径流系列延长至2002年,再以其为依据展转延长箐水地、中厂河站的径流系列,其相关插补的误差也不会小于1%。
因此,在现实条件下,本
阶段径流分析的系列仍采用1957—1990年与坝塘水库初步设计阶段相同,不再增加1991年后的径流资料。
3、径流分析
以小江、箐水地、中厂河站实测加插补的1957~1990年的历年逐月平均流量系列为依据,分别统计年及连续最枯五个月的径流系列,并以其作为频率分析的样本系列,作年及连续最枯五个月径流量的频率分析计算。
用数学期望公式“P=m/(n+1)”计算经验频率,矩法初估统计参数均值和Cv值,取Cs=2Cv,以P—Ⅲ型曲线为线型,用目估适线法确定统计参数。
箐水地取水口的设计径流量可直接采用箐水地站的频率分析成果。
白抛湾断面位于箐水地取水口上游,控制径流面积57km2,该断
面多年平均流量以箐水地为参证站按水文比拟法推求即按面积比并
用“云南省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量算成果的相对差异进行修正,其多年平均流量为2.82 m3/s。
白抛湾至箐水地区间按水量平衡
原理,其多年平均流量为两断面之差为5.08 m3/s。
由于小清河流域
内年径流Cv的差异较小,故白抛湾断面及白~箐区间的Cv均采用0.26与箐水地相同。
各断面设计年径流成果见表1-1。
3
箐水地取水口断面的可引水量为白抛湾断面流量扣除0.6m3/s引
水流量后与白~箐区间的流量之和,故需推求白抛湾取水口和白~箐区间设计径流年内分配过程,分配成果表如下:
表1-2 各断面设计径流年内分配成果表单位:m3/s
下游大白河边,其位置高程主要决定于大白河年平均淤积高程(25cm/年),而与大白河洪水位基本无直接关系。
而七级电站直接引用小清河六级电站尾水或利用坝塘水库蓄水发电,因此首部枢纽只需设计高程高于坝塘水库校核洪水位1585.43m,,使电站与水库运行不会相互影响,河道洪水对本电站基本无影响。
1.2.5泥沙
由原东川市土壤侵蚀模数图量算得箐水地以上208km2的径流区内有63km2的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T/km2;26.2km2的土壤侵蚀模数为
2500T/km2;118.8km2的土壤侵蚀模数为500T/km2,经面积加权计算的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为2115T/km2,由此计算得取水口以上多年平均来沙量为43.99万吨;按推移质占悬移质的30%计算得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33.84万吨;据此计算得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36kg/m3。
1.2.6水位~流量关系
坝塘水库初步设计阶段推求了箐水地取水口及大白河输水倒虹吸管桥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断面。
由于小清河七级站发电厂房布置在大白河输水倒虹吸管桥断面下附近,故基本可以大白河输水倒虹吸管桥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近似代替电站厂房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同时由于电站厂房附近河段河床较宽达388m,且河床比降较大,故断面的过流量较大,水位涨1m(1133m)的过流量达823 m3/s已超过50年一遇的设计洪峰流量。
因此,设计洪水位对确定电站厂房高程已基本无意义。
其高程主要由泥沙的年平均淤积速度(25cm/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