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常用药物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14
使用说明此文件为内分泌系统的常用药物信息。
如需更全面的药物信息及其快速审查的工具1.请发E-MAIL至ray231709@索取邀请码,请在邮件中注明个人信息资料(姓名、联系电话、E-MAIL、单位、职务)。
2.获取邀请码后7天内登陆网站免费注册成为正式会员。
3.正式会员将免费:●在线使用利康时代《医学助理》- 临床用药审查(5000种)●下载利康时代《医学助理》- 临床用药审查手机版或PDA版●在线版及下载版均可查询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别名●会员将免费更新药物信息2次/月内分泌系统用药一、促性腺激素【曲普瑞林】『药理』GnRH类似物。
作用如同布舍瑞林。
皮下给药能迅速吸收,经15分钟血浓度达高峰,1小时达最大效应,t1/2 为12小时『适应症』临床主要用于前列腺癌,还用于促排卵,治疗妇女不孕症(与HMG,HCG,FSH配合使用)『用法』皮下注射:每日1次0.1mg用于促排卵,于月经周期第二天开始,每日一次0.1mg,连续10-12日『制剂』粉针剂:每支0.1mg。
『注意』同戈舍瑞林【绒促性素】『适应症』用于不孕症、黄体功能不足、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或习惯流产、隐睾症、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等。
如与绝经后促性腺激素合用则效果较好。
『用法』1.无排卵性不育:于经期第10天起,每天肌注500-1000单位,连续5天。
2.黄体功能不足:于经期第15-17天(基础体温上升3天后),每日肌注500-1000单位,连续5天。
3.隐睾症:10岁以下者。
肌注:500-1000单位/次。
10-14岁,肌注1500单位/次,每周2-3次,连用4-8周。
4.男性性功能减退症:肌注1000-4000单位,每周3次。
5.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注产:每日或隔日肌注3000-5000单位,共5-10次。
6.功能性子宫出血:肌注300-1500单位/次,连用3-5日。
『制剂』注射用绒促性素:每支500单位;1000单位;5000单位。
『禁忌』生殖系统有炎症疾病、激素性活动型性腺癌,无性腺(先天性或术后)患者。
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内分泌系统疾病药品是用于治疗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分泌激素来控制和协调各个器官的功能。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时,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成为改善患者病情的主要方式之一。
1. 甲状腺疾病药品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负责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瘤等。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甲亢药物和β受体阻断剂,如甲巯咪唑和普萘洛尔。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患者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剂,如左旋甲状腺素。
此外,对于甲状腺肿瘤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切除、放疗或放射性碘治疗等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在其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2. 糖尿病药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管理。
常用的糖尿病药物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可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而口服降糖药则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磺脲类、双胍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用于提高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脏产糖和延缓肠道糖的吸收。
3. 性激素药品性激素是内分泌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激素。
它们调节和控制人体的性发育、生殖能力和性功能等方面。
对于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性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雄激素替代剂可用于男性雄激素不足或者阳痿等疾病的治疗。
而雌激素替代剂则常用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以缓解更年期症状。
4. 垂体疾病药品垂体是位于脑下部的一种重要内分泌腺体,它分泌多种调节激素,对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起到调控作用。
垂体疾病常见的包括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和垂体瘤等。
对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替代激素进行治疗,如甲状腺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等。
而对于垂体瘤患者,除了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段外,药物治疗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可使用药物控制肿瘤的体积和分泌。
内分泌系统疾病及代谢疾病用药指导手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它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细胞等组织和器官。
当这些组织和器官出现异常时,就会引发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
本手册旨在介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疾病,并针对不同疾病提供用药指导。
一、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肿瘤。
下面是各类疾病的用药指导: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普通型:碘剂、硫脲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 眼突型:泼尼松、环孢素、异烟肼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替代治疗: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 对症治疗:β受体激动剂。
3. 甲状腺肿瘤- 药物治疗:甲状腺抑制激素等。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导致血糖升高。
根据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用药方法也有所区别:1. 1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注射、人工胰腺等。
2.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敏感增加剂等;- 胰岛素治疗:对于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添加胰岛素治疗。
三、垂体疾病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会导致垂体疾病,包括垂体瘤、垂体功能减退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垂体疾病,用药指导如下:1. 垂体瘤- 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药物治疗或放疗;- 药物治疗:溴隐亭、卡莫雷林等。
2. 垂体功能减退- 激素替代治疗:甾体激素、甲状腺素等。
四、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是内分泌系统中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的重要器官,其功能异常会引发肾上腺疾病,包括鞘内皮瘤、库欣综合征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疾病,用药指导如下:1. 鞘内皮瘤- 外科切除: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 化学治疗:如米特莫唑尔、噻唑溴胺等。
2. 库欣综合征- 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拮抗剂等。
常用内分泌药物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药名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氢化可的松用于各种危重病例抢救、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等。
口服替代疗法:20~25mg/d,晨服2/3,午餐后服1/3。
各种危重病例抢救:100~200 mg/次(特别危重病例每日可用至1~2g),静脉滴注。
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20~40 mg/天。
应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停药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精神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等慎用,活动性肺结核禁用。
泼尼松(强的松)较多用于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一般用量:15~40mg/d,有时可增加至60 mg,晨服2/3午餐后服1/3。
替代疗法:5~10mg/d。
水钠潴留及排钾作用较氢化可的松小。
禁忌症同氢化可的松。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药名适应症用法注意事项氢化可的松用于各种危重病例抢救、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等。
口服替代疗法:20~25mg/d,晨服2/3,午餐后服1/3。
各种危重病例抢救:100~200 mg/次(特别危重病例每日可用至1~2g),静脉滴注。
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20~40 mg/天。
应尽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停药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精神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等慎用,活动性肺结核禁用。
泼尼松(强的松)较多用于自身免疫性、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肾病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一般用量:15~40mg/d,有时可增加至60 mg,晨服2/3午餐后服1/3。
替代疗法:5~10mg/d。
水钠潴留及排钾作用较氢化可的松小。
禁忌症同氢泼尼松龙(强的松龙)同泼尼松。
一般用量:15~40mg/d,可增加至60 mg,维持量5~10mg/d。
同泼尼松。
地塞米松(氟美松)同泼尼松。
口服:1.5~3 mg/d,每晨一次或早、午两次分服。
静脉滴注:5~10 mg/次。
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妇科泌尿等要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一、心血管系统用药1、β受体阻滞剂(1) 常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及其他(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会出现撤药综合征,并可伴随高肾腺素能状态,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效应与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有叠加效应,需要给予大剂量的血管收缩药和抗胆碱能药物才可升高血压和心率。
2、ACEI 和 ARB 类(1) 常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及其他(2) 处理:全麻:应在手术当日早晨停用。
监护性麻醉: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麻醉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如同时合并低血容量并于术前持续使用 ACEI 则调节血压的几个因素均被抑制,机体易发生顽固性低血压, 尤其接受心脏和大血管手术如此。
合用 ACEI/ARB 及其他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且收缩压在正常偏低范围患者,麻醉诱导时极易发生低,术前应停用 ACE。
3、钙通道阻滞剂类(1) 常用:二羟吡啶类和非二羟吡啶类,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及其他,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及其他(2) 处理: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心肌缺血者突然停用 CCB 可发生撤药综合征,出现心率及血压的上升,继发急性冠脉综合征;4、硝酸酯类(1) 常用:硝酸甘油、异山梨酯及其他。
(2) 处理:应继续使用直至手术当日晨。
药物多用于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术前停药可导致病情加重的风险,因此不主张术前停药过早。
5、利尿药(1) 常用: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及其他。
(2) 处理:应在手术当日的早晨停用。
这类药物排尿、排钠、排钾,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导致术中尿量增多,膀胱充盈过度。
术中尿量过多加之麻醉作用还会引起术中的有效循环不能稳定,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除了慢性心衰患者,手术当天应该停用。
6、复方制剂1. 常用:复方利血平、利血平。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与注意事项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负责合理调节体内的各种代谢和功能。
然而,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合理用药和注意事项对于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预防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和注意事项。
一、甲状腺疾病的用药与注意事项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过度活跃引起的疾病,可选用抗甲状腺药物来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作用。
常用的药物包括甲巯咪唑和碘化钾等。
在使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避免过度抑制甲状腺功能。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常用的药物为甲状腺素补充药物,如左旋甲状腺素。
用药时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并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二、糖尿病的用药与注意事项1.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胰岛素注射和胰岛素泵治疗。
使用胰岛素时,需要通过血糖监测控制药物的使用量和时间,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2. 口服药物治疗除了胰岛素治疗外,还有一些口服药物可以协助控制血糖水平,如二甲双胍、糖苷类药物等。
在使用口服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
三、肾上腺疾病的用药与注意事项1.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在肾上腺疾病的治疗中,皮质激素是常用的药物。
使用皮质激素时,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剂量和疗程,并注意遵循给药方案。
在用药期间,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2. 嗜铬细胞瘤的药物治疗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肾上腺肿瘤,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用药时需注意剂量和频率的控制,以及监测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四、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用药与注意事项除了上述提到的疾病,内分泌系统还存在其他一些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亢性心脏病等。
常用内分泌药物超说明书问题探讨一、前言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包括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多个内分泌腺体。
当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为了治疗这些疾病,医生常常会使用内分泌药物。
然而,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超说明书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二、甲状腺药物1. 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治疗甲亢和甲减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主要药物。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剂量调整:甲状腺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但是过度使用会导致心率加快、失眠等不适反应。
(2)孕妇禁用:孕妇禁用甲状腺素,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3)其他禁忌:患有心血管、肝脏、肾脏等疾病的患者不适宜使用甲状腺素。
2. 抗甲状腺药物抗甲状腺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甲亢,包括硫唑嘌呤、甲巯咪唑等。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过敏反应: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等。
(2)血液系统副作用: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副作用。
(3)孕妇禁用:孕妇禁用抗甲状腺药物,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甲状腺功能。
三、肾上腺素类药物1.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休克等情况。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剂量调整:肾上腺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但是过度使用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适反应。
(2)孕妇禁用:孕妇禁用肾上腺素,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2.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痉挛等呼吸系统疾病。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剂量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但是过度使用会导致心率加快、失眠等不适反应。
(2)孕妇禁用:孕妇禁用去甲肾上腺素,因为它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四、胰岛素类药物1.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
妇科内分泌疾病常用药物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控制和调节,以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这种控制系统是通过神经介质传递信息和类固醇激素的反馈作用来实现控制和调节,以维持体内活动的平衡状态。
妇科常用激素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以及各种抗激素等。
第一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类似物GnRH,1971年人工合成。
因其促黄体生成素的能力强于促卵泡生成素的释放,当时又称为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因为其半衰期只有3分钟,对其进行了化学结构的改变,将半衰期延长到75分钟至7小时。
目前国外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有2000多种,常用于临床的有5种:1.布舍瑞林(Buserelin)比天然GnRH增强15倍,半衰期为75分钟;2.组氨瑞林(Histrelin):作用增强100倍,半衰期1小时;3.亮丙瑞林(Leuprorelin):增强15倍,3小时半衰期;4.那法瑞林(Nafarelin):增强300倍,4小时半衰期;5.高舍瑞林(Goserelin):7小时半衰期,不宜吸收和鼻滴,可供皮下埋植。
一.药理作用1.GnRH:以脉冲泵注入可以模拟生理释放功能,以调节HPO轴功能,使垂体前叶分泌FSH与LH呈脉冲式,有助于卵泡发育。
2.GnRH-A:半衰期长,作用强,大剂量注入后可以耗尽垂体促性腺细胞上的GnRH受体,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卵巢阻扰雌、孕激素的合成,起着药物去卵巢的作用。
二.用法与剂量1.模拟GnRH生理脉冲释放:宜用天然的GnRH,即10肽GnRH,剂量宜较小,5-20μg/每次脉冲,每60-120分钟一次。
可经静脉或者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效果较好。
一般从撤药性流血第5天开始连续给药,B超配合。
2.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大剂量给药,200-500μg/d,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每天一次,3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可用鼻滴法200-400μg/次,每日3次。
内分泌系统药理学1. 简介内分泌系统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及机制的学科。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包括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和内分泌腺体等组织。
药物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可以治疗各种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激素。
接下来,将探讨常用的内分泌系统药物,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等。
最后,将讨论内分泌系统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2.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包括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和内分泌腺体等组织。
下丘脑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垂体释放相应激素作用于靶器官,从而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系统中的主要激素包括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性腺激素等。
这些激素在体内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例如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代谢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等。
3. 内分泌系统药物的分类内分泌系统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目标分为多个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药物及其分类:3.1 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是使用人工合成的激素替代体内缺乏的激素。
常见的激素替代治疗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胰岛素替代治疗和性激素替代治疗等。
这些药物可以恢复激素水平,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3.2 抑制剂抑制剂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药物。
常见的抑制剂包括垂体抑制剂、甲状腺功能抑制剂和胰岛素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3.3 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受体与激素结合,从而减少激素的作用。
常见的受体拮抗剂包括胰岛素受体拮抗剂和甲状腺激素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激素的活性,从而减轻症状。
4. 内分泌系统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内分泌系统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和医生注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导致过度替代或不足,需要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可能导致激素水平过低,需要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