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复习资料+重点2
- 格式:docx
- 大小:80.43 KB
- 文档页数:41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以及合理用药原则。
2.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什么?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改变或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以达到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的目的。
3. 药物的分类有哪些?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化学结构、临床用途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解热镇痛药、镇静药、麻醉药等。
4.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哪些阶段?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阶段。
5. 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浓度下降到其初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评价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6. 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是什么?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常剂量增加会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但这种关系并非线性,受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影响。
7. 什么是药物的耐受性?药物耐受性是指动物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有的药效。
8. 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有何区别?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而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有害效应。
9. 什么是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一种药物的作用受到另一种药物影响的现象,可能导致药效增强、减弱或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10. 什么是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的合理使用是指根据动物的病情、药物的特性和药理作用,选择适宜的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答案:1.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动物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2.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改变或调节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
3. 药物可以根据作用机制、化学结构、临床用途等进行分类。
4.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5. 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浓度下降到其初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兽医药理学是兽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动物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所使用的药物和药物制剂的原理、应用和安全性。
以下是兽医药理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
1.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是兽医药理学的基础。
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帮助兽医专业人员更好地判断药物的适用性、剂量和疗程。
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是兽医药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兽医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情况,以便对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皮疹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因此,兽医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4. 药物的免疫学作用和免疫调节:药物的免疫学作用和免疫调节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复杂问题。
药物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从而影响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药物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疾病治疗。
5. 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另外两个重要问题。
药物的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疾病的疗效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则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排泄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
第一章总论药物的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2、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4、继发性反应;5、后遗效应继发性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二重感染”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商浓度已降到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受体概念: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指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配体:对受体具冇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膜结构: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统称,包括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等。
液态镶嵌模型。
药物转运的方式(填空):1.被动转运(1)简单扩散(2)滤过2.主动转运3.易化扩散4.胞饮/吞噬作用5.离了对转运生物转化:第一步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二步为结合反应。
微粒体:是内质网在细包匀浆过程屮形成的碎片,还包括有核蛋白体、高尔基复合体,并非一个独立的细胞器,微粒体口J分为粗面和滑面,但滑面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更强。
•:•联合用药:临床上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药动学相互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药效学相互作用:协同作用(synergism)>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拮抗作用伽tagonism)*体外相互作用: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吋,可能发牛提外的相互作用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口J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现象。
第二章消化系统药物/書味健胃药:龙胆(龙胆科植物) 马钱子酊(士的宁)刺激味觉感受器芳香健胃药:陈皮、桂皮、豆蔻、姜、大蒜、辣椒[刺激消化道/抑菌/制酵盐类健胃药:NaCL 、人工盐(卡尔斯泉盐)渗透压/刺消化道粘膜/补充离子,调节平衡助消化药:稀盐酸、稀醋酸、乳酸、胃蛋白酶、乳酶生、胰酶、干酵母打卜充不足/代替疗法,抗酸药:能屮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的弱碱性无机药物。
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胃舒平 复方氢氧化铝)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呼、澳丙胺太林、止吐药:氯丙嗪、氯苯甲嗪(敏可静)、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舒必利(止吐灵)催吐药:阿朴吗啡、硫酸铜泻药:分类:•容积性泻药(盐类泻药人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等。
兽医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包括药效学(Pharmcodynamics)及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2、副作用;是指药物在常用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作用,是可以预知的。
3、继发性反应:是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畜禽消化道内存在许多有益微生物,各种微生物菌群间,维持着平衡的共生状态。
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对药物敏感的菌株受到抑制,一些不敏感菌株(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大量繁殖,菌群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葡萄球菌性肠炎和白色念珠菌病等,又称为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4、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此值越大药物越安全。
(LD50半数致死量,ED50半数有销量)5、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胃肠道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又叫受过消除。
6、血脑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7、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8、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可能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现象,被称为配伍禁忌。
9、化疗三角:使用化疗药防止畜禽疾病的过程中,化疗药物、机体和病原体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10、抗菌药后效应(PAE):是指抗菌药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仍对细菌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
1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大多数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就是药物的两重性。
12、耐药性:细菌对药物敏感度降低或消失,导致该药的疗效降低或消失。
兽医药理学复习要点药物: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动物疾病或促进动物生长、生产的各种化学物质。
毒物: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一与药物只是量的差异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药物的转运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饮/吞噬作用、离子对转运。
药物体内过程:吸收(进入血液)、分布、生物转化(肝脏)、排泄(肾脏)峰浓度: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的最高点。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般所需的时间消除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
生物利用度:药物以一定的剂型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全身作用)(2)直接作用()(原发作用)与间接作用()(继发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不符用药目的(1)副反应:在常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量反应。
(2)毒性反应:药物用量过大或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
(3)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其本质是免疫反应。
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这些药物结合成完全抗原。
(4)继发性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为继发性反应。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或混合使用时,可能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结果可能产生浑浊、沉淀、气体或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药物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的安全指数:5050595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2.剂型3.给药途径4.联合用药与重复用药二、动物方面因素1.动物的种属差异2.生理差异3.个体差异4.病理因素三、饲养管理与环境合理用药:1.正确的诊断和明确的用药指征2.熟悉药物药动学特征3.预期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4.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5.合理的联合应用6.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7.避免兽药残留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谱:抗菌范围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耐药性:是指病原体与化疗药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致使化疗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抗菌药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兽医药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总论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动力学1. 药效动力学的定义: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作用类型:- 间接作用:药物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作用。
- 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受体或酶等分子,产生作用。
3. 药物作用机制:- 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与生理激动剂相似的作用。
- 拮抗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阻断生理激动剂的作用。
-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较弱的激动作用。
- 非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使受体构象改变,阻断生理激动剂的作用。
4.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阈剂量:药物产生作用的最低剂量。
- 治疗剂量:药物产生治疗效果的剂量范围。
- 毒剂量: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
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物动力学1. 药物动力学的定义: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药物吸收:- 口服吸收: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注射吸收:药物通过注射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吸入吸收:药物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3. 药物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的水溶性、脂溶性、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等。
4. 药物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为水溶性较大的代谢物,有利于排泄。
-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代谢酶有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等。
5. 药物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物通过尿液、粪便、呼吸、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1.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生理状态、病理状态等。
- 药物因素:剂量、剂型、给药途径、药物相互作用等。
2. 合理用药原则:-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 避免滥用药物,防止药物依赖和抗药性。
四、兽药管理1. 兽药的定义: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的药物。
兽医药理学复习要点兽医药理学是兽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动物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兽医学生来说,熟悉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复习要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从药物分类、药物代谢、重要药物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兽医学生全面复习兽医药理学。
一、药物分类药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常见的药物分类有以下几种:1.按照治疗作用分类: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寄生虫药等。
2.按照化学结构分类:包括酚类、胺类、醛类等。
3.按照作用机制分类:包括激素类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等。
4.按照给药途径分类:包括口服药、注射剂、外用药等。
熟悉不同药物的分类对于理解其作用机制以及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药物代谢药物在动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了解药物代谢的要点对于合理应用药物非常重要。
药物代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吸收:药物被动物体吸收到血液循环中。
2.分布: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
3.代谢:药物在肝脏等器官中发生代谢反应。
4.排泄:药物通过尿液、粪便等方式排出体外。
了解药物的代谢特点,对于合理掌握药物的作用时间、药物浓度的调控以及避免药物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要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兽医药理学中有一些重要的药物,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1.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常见的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等。
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或者杀死细菌。
2.解热镇痛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和发热。
3.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主要用于治疗动物身上的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跳蚤等。
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杀死或抑制寄生虫的生长。
4.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兽医药理学复习资料+重点一、名词解释1、药物2、毒物3、兽医药理学4、药效学5、药动学6、药物作用7、兴奋药8、抑制药9、局部作用10、吸收作用11、治疗作用12、不良反应13、对因治疗14、对症治疗15、副作用16、毒性反应17、变态反应18、继发性反应19、后遗效应20、构效关系21、量效关系22、无效量23、最小有效量24、半数有效量25、半数致死量26、极量27、治疗量28、量反应29、质反应30、治疗指数31、安全范围32、受体33、被动转运34、简单扩散35、主动转运36、胞饮/吞噬作用37、首过效应38、血药浓度39、药时曲线40、一级速率过程41、零级速率过程42、米-曼氏速率过程43、房室模型44、消除半衰期45、药时曲线下面积46、表观分布容积47、体清除率48、峰浓度49、生物利用度50、联合用药51、配伍禁忌52、动物福利53、化疗药54、化疗三角55、化疗指数56、抗菌谱57、抗菌活性58、抗菌药后效应59、耐药性60、抗生素61、5062、50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6 83、7 84、85、86、87、88、二、问答题1、那些环节可产生药物动力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2、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的概念是否相同,为什么?3、试述药效学的研究内容。
4、试述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5、药物的选择作用在临床用药中有何重要意义?6、剂量对药物的作用有何影响?7、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有何实用价值?8、比较各种给药途径的优缺点。
9、从受体结合的角度说明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
10、从受体角度解释药物耐受性的产生。
11、从药物动力学角度举例说明药物的相互作用。
12、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有何不同?13、试述药物经肝转化后其生物活性的变化。
14、什么是量效关系?从量效曲线上应掌握的药理学基本概念有哪些?15、试评价不同的药物安全性指标。
考点1:药物的概念和种类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
应用于动物的药物统称为兽药,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兽药的使用对象为家畜、家禽、宠物、野生动物、水产动物、蜂和蚕等。
考点2:毒物与药物的区别毒物是指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或用法不当,对动物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他们的区别仅在于剂量的差别。
药物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有可能成为毒物。
考点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能自行购买并按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考点4:首过效应首过效应是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在到达血液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又称“首过消除”或“首过代谢”。
不同药物的首过效应强度不同,强首过效应的药物的药物可使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机体可利用的有效药物量少,若治疗全身性疾病,则不宜内服给药。
考点5: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血脑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这些膜的细胞间链接比较紧密,比一般的毛细血管壁多一层神经胶质细胞,因此,通透性差,许多分子较大、极性较高的药物不能穿过此膜进入脑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也不能进入。
出生幼畜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或脑膜炎患畜,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药物进入脑脊液会大大增多。
胎盘屏障是指胎盘绒毛血流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其通透性与一般毛细学血管没有明显差别。
大多数母体所用药物均可进入胎儿,故胎盘屏障的提法对药物来说是不准确的。
考点6:药物的排泄途径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的原型和/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习题集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C )A. 选择性作用B. 直接作用C. 兴奋与抑制D. 间接作用2.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D )A. 有效血药浓度B. 速度C. 程度D. 速度和程度3.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D )A. 吸收B. 分布C. 排泄D. 生物转化4.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B)A. 肝脏B. 肾脏C. 皮肤D. 肺脏6. 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小的不良反应是(C)A. 副作用B. 毒性反应C. 过敏反应D. 继发反应7. 副作用是指(D )A. 用药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B. 用药过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C.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有关的作用D.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10. “二重感染”属于(B)A. 继发作用B. 继发性反应C. 副作用D. 直接作用11. 被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A)A. 消耗能量B. 无饱和性C. 无竟争抑制现象D. 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1. 普鲁卡因不适用于(B)A. 浸润麻醉B. 表面麻醉C. 传导麻醉D. 封闭疗法4. 肾上腺素为(B )A. β受体激动剂B. α、β受体激动剂C. β受体激动剂D. β受体拮抗剂5. 可直接产生拟胆碱样作用的药物是(B )A. 东莨菪碱B. 氨甲酰胆碱C. 新斯的明D. 敌百虫6. 可用于解除肠道痉挛的药物是(A)A. 阿托品B. 阿斯匹林C. 麻黄碱D. 新斯的明7. 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的机理是(A)A.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 直接作用于M胆碱受体C. 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D. 直接作用于N胆碱受体8. 不属于抗胆碱药的是(D )A. 氢溴酸东莨菪碱B. 新斯的明C. 阿托品D. 琥珀胆碱1. 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是(A)A. 安乃近B. 氯丙嗪C. 溴化钙D. 水合氯醛4. 赛拉嗪无(D)A. 镇痛作用B. 镇静作用C. 肌肉松弛作用D. 麻醉作用5. 氯丙嗪可用于( B )A. 麻醉前给药B. 基础麻醉C. 诱导麻醉D. 配合麻醉6. 尼可刹米治疗无效的呼吸抑制是(B )A.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B. 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C. 新生仔畜窒息D. 溺水1. 影响凝血因子的促凝血药是(A )A. 维生素KB. 氨甲环酸C. 明胶海绵D. 安特诺新2.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不包括(B)A. 正性肌力作用B. 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C. 利尿作用D. 加强血液循环作用3. 硫酸亚铁内服后铁的吸收部位是(B )A. 大肠B. 十二指肠和空肠C. 直肠D. 胃1. 对犬呕吐无止吐作用的药物是(D)A. 赛拉嗪B. 氯丙嗪C. 舒必利D. 阿扑吗啡1. 用解热镇痛抗炎药治疗无效的疼痛是(D)A. 神经痛B. 肌肉痛C. 牙痛D. 内脏平滑肌绞痛2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理是(A)A.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B. 刺激前列腺素合成C. 抑制神经介质释放D. 促进神经介质释放3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理是(D )A. 干扰体内组胺的合成B. 与组胺形成无活性复合物C. 促进内源性组胺代谢D. 阻断组胺受体4. 属于H2受体阻断剂的药物是(B )A. 异丙嗪B. 西咪替丁C. 肾上腺素D. 东莨菪碱1. 呋塞米产生利尿作用的作用部位是(B)A. 近曲小管B. 髓袢升支髓质部和皮质部C. 髓袢升支皮质部D. 髓袢降支2. 甘露醇是(C)A. 血容量扩充剂B. 强效利尿药C. 脱水药D. 镇静药3. 氢氯噻嗪产生利尿作用的机制是(C )A. 近曲小管B. 髓袢升支髓质部C. 髓袢升支皮质部D. 髓袢降支4. 甘露醇用于消除水肿的给药途径是(B )A. 肌内注射B. 静脉注射C. 皮下注射D. 内服给药1. 对畜禽支原体感染均有治疗价值的药物是(B )A. 阿莫西林、黏菌素、土霉素B. 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恩诺沙星C. 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头孢喹肟D. 替米考星、土霉素、盐霉素2. 对鸡支原体无抑制作用的药物是(C)A. 泰乐菌素B. 恩诺沙星C. 杆菌肽D. 泰妙菌素3 对猪胸膜肺炎放线菌感染无治疗价值的药物是(C )A. 头孢噻呋B. 氟苯尼考C. 土霉素D. 庆大霉素4.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的抗菌药是(A)A. 庆大霉素B. 黏菌素C. 羧苄西林 D . 氨苄西林9. 治疗敏感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一般首选药物是(B)A. 林可霉素B. 青霉素C. 红霉素D. 头孢氨苄10. 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感染可改用(C)A. 普鲁卡因青霉素B. 氨苄西林C. 氯唑西林D. 阿莫西林11. 可替代青霉素治疗耐药金葡球所致感染的药物是(B)A. 长效青霉素B. 氯唑西林C. 氨苄西林D. 阿莫西林16. 下列有关克拉维酸的表述错误的是(A)A. 可单独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B. 一种β-内酰胺酶自杀性底物C. 可与阿莫西林联合应用D. 可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17.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B)A. 急性毒性B. 影响软骨发育C. 肾脏毒性D. 二重感染18. 恩诺沙星的抗菌机理是(C )A. 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B. 干扰细菌细胞膜通透性C. 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9. 非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是(B )A. 恩诺沙星B. 环丙沙星C. 达氟沙星D. 沙拉沙星20. 治疗敏感大肠杆菌所致肠道感染且内服不易吸收的药物是(D)A. 氟苯尼考B. 黏菌素C. 呋喃唑酮D. 阿莫西林21. 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药物是(B)A. 庆大霉素B. 甲硝唑C. 环丙沙星D. 黏菌素22. 庆大霉素属( B )A. 繁殖期杀菌剂B. 静止期杀菌剂C. 快效抑菌剂D. 慢效抑菌剂23. 氨基糖苷类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 )A. 耳毒性和肾毒性B. 二重感染和肾毒性四环素类C. 急性毒性和抑制软骨发育喹诺酮D.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耳毒性氯霉素24. 可内服治疗敏感菌所致全身感染的药物是(A)A. 磺胺脒B. 硫酸新霉素C. 硫酸黏菌素D. 阿莫西林25. 非动物专用的抗菌药是(D)A. 氟苯尼考B. 恩诺沙星C. 头孢噻呋D. 新霉素26. 抗菌后效应可以( C )A. 时间长短表示B. 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短表示C. MIC大小表示D. MBC大小表示27. 氯霉素禁用于食品动物是因为(C )A. 人摄入含氯霉素残留的食品可能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B. 对食品动物毒性大C. 人摄入含氯霉素残留的食品可能会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D. 对食品动物造血系统有明显抑制2. 鸡球虫感染出现临床症状时效果最好的药物是(D)A. 氯羟吡啶B. 马杜霉素C. 土霉素D. 磺胺氯吡嗪钠4. 不宜用于驱除禽肠道蛔虫的药物是(A )A. 敌百虫B. 哌嗪C. 伊维菌素D. 左咪唑6. 可用于驱除牛和羊体内绦虫的药物是(A)吡喹酮硫酸二氯酚A. 氯硝柳胺B. 伊维菌素C. 三氯苯达唑D. 噻嘧啶7. 可用于驱除牛和羊体内肝片吸虫的药物是(D)A. 氯硝柳胺绦虫B. 伊维菌素线虫、昆虫C. 噻嘧啶锥虫D.三氯苯达唑8. 喹嘧胺具有(C )或苏拉明A. 抗梨形虫作用B. 抗球虫作用C. 抗锥虫作用D. 抗线虫作用9. 双甲脒属(D)A. 抗线虫药B. 抗吸虫药C. 抗绦虫药D. 杀虫药10. 兼具驱除蛔虫和绦虫的药物是(A)A. 左咪唑B. 噻嘧啶C. 氯硝柳胺D. 阿苯达唑11. 溴氰菊酯是(A )A. 杀虫药B. 消毒药C. 抗菌药D. 抗原虫药12. 吡喹酮无(D)A. 抗血吸虫作用B. 抗绦虫作用C. 抗吸虫作用D. 抗锥虫作用13. 非班太尔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代谢物包括(A )A. 芬苯达唑和奥芬达唑 C. 阿苯达唑和芬苯达唑B. 阿苯达唑和奥芬达唑 D. 芬苯达唑和氟苯达唑14. 芬苯达唑的前体药物是(B )A. 奥芬达唑B. 非班太尔C. 芬苯达唑D. 阿苯达唑15. 对畜禽胃肠道内线虫无驱除作用的药物是(D)A. 左咪唑B. 阿苯达唑C. 伊维菌素D. 莫能菌素16. 可用于驱除马副蛔虫的药物是(B )A. 左旋咪唑B. 噻嘧啶C. 四咪唑D. 盐霉素17. 伊维菌素具有(B)A. 抗菌作用B. 驱除线虫作用C. 驱绦虫作用D. 抗球虫作用1. 治疗敌百虫中毒时有效的药物是(A)A. 阿托品B. 亚甲蓝C. 硫酸钠D. 药用炭2. 氟乙酰胺中毒的解毒剂是(A)A. 乙酰胺B. 硫代硫酸钠C. 阿托品D. 二巯丙醇3. 亚甲蓝可用于解救(C)A. 有机磷中毒B. 重金属中毒C. 亚硝酸盐中毒D. 氰化物中毒1. 不能产生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是(C)A. 磺胺药和TMP联合B. 阿托品和碘解磷定联合C. 四环素和青霉素联合D. 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联合2. 可取得协同效应的抗菌药物联合是(A)A. 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联合B. 繁殖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联合C. 静止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合D. 繁殖期杀菌剂与慢效抑菌剂联合3. 可允许在猪使用的药物是(A )A. 喹乙醇B. 氯霉素C. 利巴韦林D. 克伦特罗4. 对过敏性疾病无治疗作用的药物是(B )A. 地塞米松B. 氯丙嗪C. 肾上腺素D. 异丙嗪5. 不宜用于催产的药物是(B)A. 缩宫素B. 麦角新碱C. 新斯的明D. 地诺前列素6. 安乃近治疗发热性疾病属(B)A. 对因治疗B. 对症治疗C. 化学治疗D. 物理疗法7. 不属于化学治疗药的药物是( B )A. 氨丙啉B. 林可霉素C. 安乃近D. 左旋咪唑8. 解救筒箭毒碱中毒可选用(C)A. 亚甲蓝B. 二巯丙醇C. 新斯的明D.氨甲酰甲胆碱9. 属于非甾体类消炎药的药物是(B )A. 苯海拉明B. 氟尼辛葡甲胺C. 地塞米松D. 氯前列醇10. 非成瘾性镇痛药物是(D)A. 吗啡B. 哌替啶C. 芬太尼D. 阿司匹林11. 无镇痛作用的药物是(B)A. 赛拉嗪B. 地西泮C. 哌替啶D. 扑热息痛12. 可用于马的药物是(A)A. 左咪唑B. 马度霉素C. 氯丙嗪D. 噻嘧啶13. 对原虫(球虫病、泰勒虫病)有效的抗生素是(B)A. 青霉素B. 土霉素C. 庆大霉素D. 黏菌素14. 能与氨丙啉合用增效的药物是(D)A. 磺胺喹噁啉B. 莫能菌素C. 氯羟吡啶D. 尼卡巴嗪15. 内服土霉素后易引起二重感染或消化机能障碍的动物是(A )A. 成年反刍动物B. 猪C. 家禽D. 犬16. 不可用于同步分娩的药物是(C)A. 地塞米松B. 氯前列醇C. 缩宫素D. 甲基前列腺素F2α17. 不能用于同期发情的药物是(C)A. 孕酮B. 马促腺素C. 苯丙酸诺龙D. 氯前列醇18. 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痉挛时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属于(B )A. 毒性作用B. 副作用C. 过敏反应D. 继发反应三、填空1. 药理效应的强弱可以用数字或量分级表示的称之为量反应。
兽医药理学复习资料+重点一、名词解释1、药物2、毒物3、兽医药理学4、药效学5、药动学6、药物作用7、兴奋药8、抑制药9、局部作用10、吸收作用11、治疗作用12、不良反应13、对因治疗14、对症治疗15、副作用16、毒性反应17、变态反应18、继发性反应19、后遗效应20、构效关系21、量效关系22、无效量23、最小有效量24、半数有效量25、半数致死量26、极量27、治疗量28、量反应29、质反应30、治疗指数31、安全范围32、受体33、被动转运34、简单扩散35、主动转运36、胞饮/吞噬作用37、首过效应38、血药浓度39、药时曲线40、一级速率过程41、零级速率过程42、米-曼氏速率过程43、房室模型44、消除半衰期45、药时曲线下面积46、表观分布容积47、体清除率48、峰浓度49、生物利用度50、联合用药51、配伍禁忌52、动物福利53、化疗药54、化疗三角55、化疗指数56、抗菌谱57、抗菌活性58、抗菌药后效应59、耐药性60、抗生素61、ED5062、LD5063、side effect 64、residudleffect65、rate theory 66、two-statemodel 67、pour on 68、sustainedrelease69、AUC 70、Vd 71、ClB72、Cmax73、tmax74、GMP 75、GLP 76、GABA77、MIC 78、MBC 79、PAE 80、resistance 81、PBPs 82、6-APA 83、7-ACA 84、AVMs85、SMZ 86、incompatibility 87、TMP 88、Activetransprt二、问答题1、那些环节可产生药物动力学方面的药物相互作用?2、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的概念是否相同,为什么?3、试述药效学的研究内容。
4、试述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5、药物的选择作用在临床用药中有何重要意义?6、剂量对药物的作用有何影响?7、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有何实用价值?8、比较各种给药途径的优缺点。
9、从受体结合的角度说明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
10、从受体角度解释药物耐受性的产生。
11、从药物动力学角度举例说明药物的相互作用。
12、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有何不同?13、试述药物经肝转化后其生物活性的变化。
14、什么是量效关系?从量效曲线上应掌握的药理学基本概念有哪些?15、试评价不同的药物安全性指标。
16、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17、解释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18、为什么肝、肾功能障碍的动物及幼龄和老龄动物,用药的剂量都要酌量减少?19、简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及其分布。
20、简述抗胆碱药物分类,并各举一例。
2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有哪些?22、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各是什么?23、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各有哪些?24、除极化型肌松药、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机制有何不同?25、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有哪些?26、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对受体的选择作用有何不同?27、根据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阿托品及肾上腺素的作用原理,分析它们对机体机能的影响和在临床上的应用。
28、作用于传出神经末梢部位的药物发生中毒时如何解救?怎样才能避免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29、局麻药是怎样发挥局麻作用的?30、局麻药的使用方法有哪几种?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的用途有何不同?31、局麻药注射液中为什么要加微量肾上腺素?12、试述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32、临床常用局麻药有哪些?各局麻药的特点是什么?33、为了克服全麻药的缺点,增加其安全范围和作用强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4、水合氯醛、巴比妥类药物及氯胺酮在作用和应用上有何异同?35、溴化物中毒时如何解救?为什么?36、盐酸氯两嗪有哪些作用和用途?37、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38、简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39、地西泮药理作用及应用有哪些?40、地西泮作用机制是什么?41、比较地西泮与巴比妥类镇静催眠作用特点。
42、内服及注射硫酸镁各有何用途?43、硫酸镁抗惊厥的机制是什么?44、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5、盐酸二甲苯胺噻嗪(噻唑)在临床上有何用途?46、应用中枢兴奋药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47、剂量变化对中枢兴奋药的作用强度、作用范围有何影响?48、咖啡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49、尼可刹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50、士的宁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51、咖啡因、尼可刹米、士的宁中毒时如何解救?52、简述强心甙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53、简述强心甙的作用机制和中毒机制。
54、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分几类?各有哪些代表药?55、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性的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
56、洋地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洋地黄不能与钙剂和肾上腺素配伍应用?57、抗心率失常药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有哪些?58、维生素k、止血敏、安络血的止血作用各有何特点?59、常用的抗凝血药及其临床应用。
60、铁剂在临床上有何用途?其不良反应有哪些?61、健胃药可分为哪几类?62、内服胃蛋白酶时,为什么要同时服用稀盐酸?63、制酵药与消沫药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有何区别?64、试比较酒石酸锑钾、浓氯化钠注射液、拟胆碱药在兴奋瘤胃作用方面的优缺点。
65、泻药如何合理应用?66、为什么腹泻初期不宜应用止泻药?67、何谓祛痰、镇咳、平喘药?这几类药为什么临床上经常配合应用?68、为什么咳嗽初期不宜使用镇咳药?69、试述平喘药的分类及应用。
70、氨茶碱为什么有平喘作用?71、简述高效利尿药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
72、简述噻嗪类利尿药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
73、试述呋噻米和氢氯噻嗪的利尿部位和机制。
74、简述呋噻米和氢氯噻嗪的不良反应。
75、为什么较大剂量应用速尿时,不应同时使用洋地黄?76、利尿药与脱水药有何区别?77、孕激素在兽医临床和畜牧生产上有何用途?78、比较脑垂体后叶素和麦角制剂的作用特点。
79、糖皮质激素主要有哪些用途?为什么用于感染性疾病时必须伍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80、怎样才能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8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药理作用是什么?8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机制为何?83、简述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84、扼要说明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的作用原理。
85、比较扑热息痛、氨基比林、安乃近、阿司匹林、水杨酸钠、消炎痛、炎痛静在作用和应用上的特点。
86、氯化钠、氯化钾的主要用途是什么?87、葡萄糖在临床上有哪些重要用途?88、简述钙盐的作用和用途及注射钙剂时要注意的问题。
89、什么是抗菌谱、MIC和MBC?90、致病原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什么?91、按化学性质、抗菌谱、作用机理进行分类,抗生素各可分为哪几类?92、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什么?93、举例说明耐药性及交叉耐药性的含义。
94、β-内酰胺类杀菌的机制是什么?95、β-内酰胺类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什么?96、青霉素产生过敏的过敏原是什么?怎样预防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97、青霉素的体内过程有何特点?为什么青霉素不宜口服?青霉素主要用于哪些疾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如何解救?98、简述天然青霉素的优缺点。
99、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上有何用途?100、比较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何不同?10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β-内酰胺霉抑制剂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02、试述氨基苷类的共同特点。
103、氨基苷类药物主要用于哪些疾病?它们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104、试述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105、试述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有何异同。
103、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各是什么?107、为什么成年反刍兽不宜内服大剂量的广谱抗生素?108、请阐述大环内酯类的抗菌谱及作用机制?109、磺胺药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常用药物?110、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理是什么?它们与抗菌增效剂伍用为什么能提高疗效?111、使用磺胺药时为什么要首次应用突击量?112、试述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113、试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
114、喹诺酮类药物有何作用特点?其不良反应有哪些?115、简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116、影响真菌细胞膜屏障作用的抗真菌药有哪些?简述各自作用机制。
117、抗真菌药的不良反应哪些与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试解释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
118、如何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9、何谓防腐消毒药?120、理想消毒防腐药的条件有哪些?121、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
122、影响防腐消毒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123、消毒防腐药的分类及代表性药物有哪些?124、煤酚皂溶液、乙醇、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漂白粉、碘、新洁尔灭、洗必太、甲紫、甲醛的作用各有哪些?125、抗寄生虫药可分为哪几类?每类各包括哪些药物?126、理想抗寄生虫药物的条件。
127、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理。
128、抗寄生虫药的应用注意事项有哪些?129、阿维菌素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130、伊维菌素的抗虫范围有哪些?其应用注意事项是什么?131、苯并咪唑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
132、敌百虫是常用的抗肠道寄生虫药,但逾量亦可引起中毒,中毒时应如何解救?133、常用抗球虫药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特点?134、为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可采取哪些措施?135、合理应用抗球虫药应该做到哪几方面?136、常用的抗梨形虫药各有何特点?137、为什么特效解毒药与普通解毒药在解救动物中毒时是相辅相成的?138、试从阿托品和解磷定的作用特点,解释两药伍用时对有机磷中毒解毒效果的影响。
139、金属及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约有哪些?140、亚甲兰为什么既能解救亚硝酸盐中毒,又能解救氰化物中毒?141、解救氰化物中毒时,为什么要同时使用亚硝酸盐和硫代硫酸钠?142、有机氟中毒时如何解救?三、选择题1、药效学是研究:()A、药物的疗效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D、影响药效的因素E、药物的作用规律标准答案:C2、以下对药理学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B、药理学又名药物治疗学C、药理学是临床药理学的简称D、阐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E、是研究药物代谢的科学标准答案:A3、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B、药物的作用及原理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标准答案:E4、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A、毒性较大B、副作用较多C、过敏反应较剧D、容易成瘾E、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B5、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A、抑制作用B、副作用C、毒性反应D、变态反应E、致畸作用标准答案:BCDE6、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A、治疗作用B、后遗效应C、变态反应D、毒性反应E、副作用标准答案:E7、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