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5
嘉峪关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政治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
2018年1月,央行推出促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政策。
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A. 发挥人民币的贮藏手段职能B. 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C. 我国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D. 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答案】B【解析】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还可以节省外汇兑换所带来的成本,B项符合题意;人民币作为纸币能够代表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但人民币本身不具备贮藏手段职能,A项说法错误;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与我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之间没有直接关系,C项与题意不符;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方便快捷,但并不能增强人民币国际市场购买力,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2.消费者总希望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
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A. 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B. 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C. 社会投资减少→企业生产萎缩→社会失业率上升→国家经济衰退D.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答案】C【解析】【详解】虽然我们总希望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因为这会导致企业利润降低,社会投资减少,企业生产萎缩,社会失业率上升,国家经济衰退,影响人民生活,C项推导正确;物价持续下降并不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A项推导错误;物价持续下降会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加,但企业无利可图经营困难,最终导致居民收入和购买力降低,影响生活水平提高,B项推导错误;物价持续下降,企业无利可图,企业经济效益不好,D项推导错误;正确选项为C。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椭圆4422x y +=的准线方程是( ) A .x y 334±=B .x y =±433 C .y =±433 D .x =±4332、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与DE 平行;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 ③CN 与BM 成60°角 ④DM 与B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3、已知异面直线a ,b 分别在平面α,β内,且α∩β=c ,那么直线c 一定( ) A.与a ,b 都相交 B.只能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C.至少与a ,b 中的一条相交 D.与a ,b 都平行4、已知条件p :21<-x ,条件q :0652<--x x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已知:p “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q “5<a ”是“3<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6、设椭圆22221(00)x y m n m n+=>>,的右焦点与抛物线28y x =的焦点相同,离心率 为12,则此椭圆的方程为( )A .2211612x y +=B .2211216x y += C .2214864x y += D .2216448x y += 7、顶点在原点,且过点(4,4)-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24y x =- B.24x y = C.24y x =-或24x y = D. 24y x =或24x y =- 8、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一点O ,下列条件中能确定点M 与点A 、B 、C 一定共面的是( ) A .OC OB OA OM ++= B .OC OB OA OM --=2C .OM 3121++= D .OM 313131++= 9、设⎪⎭⎫ ⎝⎛∈4,0πα,则方程22sin cos 1x y αα+=表示的曲线为( ) A .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 B .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 C .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D .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10、如图所示,在四面体P -ABC 中,PC ⊥平面ABC ,AB =BC =CA =PC ,那么二面角B -AP -C 的余弦值为( ) A .22 B .77 C .33 D .5711、双曲线x y k2241+=的离心率e ∈(,)12,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30C .(,)-120D .(,)--601212、我们把由半椭圆22221(0)x y x a b+=≥与半椭圆22221(0)y x x b c+=<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其中222,a b c =+0a b c >>>).如图,设点210,,F F F 是相应椭圆的焦点,A 1、A 2和B 1、B 2是“果圆”与x ,y 轴的交点,若△F 0F 1F 2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则a ,b 的值分别为( ) A .1,27B . 1,3C .5,3D .5,4 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命题“∀ x ∈R ,x 2+2x+2>0”的否定为 . 14、以(1,1)-为中点的抛物线28y x =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 15、已知+-=+82,3168-+-=-(,,两两互相垂直),那么b a ⋅= .16、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BC AC ⊥.有下列条件:①AB AC BC ==;②AB AC ⊥;③AB AC =.其中能成为 11BC AB ⊥的充要条件的是(填上该条件的序号) 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已知命题p :c c <2,和命题q :2x x 4cx 10R ∀∈++>,,且p p ∨为真,p p ∧为假,求实数c 的取值范围.18、(12分) 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它的准线过双曲线22221x y a b-=的一个焦点,且与双曲线实轴垂直,已知抛物线与双曲线的交点为32⎛ ⎝,.求抛物线与双曲线的方程.19、(12分)已知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求证:(1)//1O C 面11D AB ;(2)⊥C A 1面11D AB .20、(12分)如图所示,已知圆O 1与圆O 2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 为3和1,圆C 与圆O 1、圆O 2外切.(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圆C 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2)在(1)的坐标系中,若圆C 的半径为1,求圆C 的方程.21、(12分)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4ABC π∠=,OA ABCD ⊥底面, 2OA =,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1)证明:直线MN OCD平面‖;(2)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3)求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22、(12分)已知1F 、2F 分别为椭圆1C :22221(0)y x a b a b+=>>的上、下焦点,其中1F 也是物线22:4C x y =的焦点,点M 是1C 与2C 在第二象限的交点,且15||3MF =. (1)求椭圆1C 的方程;(2)已知点(1,3)P 和圆O :222x y b +=,过点P 的动直线l 与圆O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在线段AB 上取一点Q ,满足:AP PB λ=-,AQ QB λ=,(0λ≠且1λ≠±). 求证:点Q 总在某定直线上.嘉峪关市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理科)试卷答案三、解答题21、(12分)解: 作AP CD ⊥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坐标系(0,0,0),(1,0,0),(0,((0,0,2),(0,0,1),(122244A B P D O M N -,(3分)(1)2222(1,,1),(0,,2),(2)44222MN OP OD =--=-=-- (5分)设平面O 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则0,nOP n OD ==即 2022022y z x y z -=⎪⎪⎨⎪-+-=⎪⎩取z =解得(0,4,2)n = (7分)22(1,,1)(0,4,2)044MN n =--=∵ MN OCD∴平面‖ (9分)(2)设AB 与MD 所成的角为θ,(1,0,0),(1)22AB MD ==--∵ 1cos ,23AB MDAB MD πθθ===⋅∴∴ , 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 (13分)(3)设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d ,则d 为OB 在向量(0,4,2)n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由 (1,0,2)OB =-, 得23OB n d n⋅==.所以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为23。
高二政治试题(文科)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来,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2、“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
”这段话阐明了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区别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联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是一个()A.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教条主义命题5、有人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这主要是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A.没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不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6、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感觉是与外界隔绝的屏障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④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成为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A.把一切哲学都结合在一起,有其他哲学的优点B.属于思想文化范围,由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决定C.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D.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8、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题,满分60分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C.孟子D.韩非子2.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3.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若按顺序,他们的描述依次符合的思想是①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②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③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④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A.道-法-儒-墨 B.道-儒-墨-法 C.儒-道-墨-法 D.儒-墨-道-法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 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 D.陆九渊的“心学”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6.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
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
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理科政治试卷(开卷)出题:艾贝贝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天道酬勤”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3、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③独立自主、不怕牺牲④大力协同、勇于登攀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资源,加强对徽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安徽在中部的崛起,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主要表明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量()A.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 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D.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5、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即传承与创新,这就是吸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过程,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这体现了()A.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B.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继承的过程C.只要加强文化交流,就一定能推动文化发展 D.任何文化都能得到持续发展6、随着网络的发展,《老鼠爱大米》《猪之歌》《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等一系列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嘉峪关市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
这是因为(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2.李某2012年4月用电60度,5月2日向电力公司缴纳电费30元.这30元人民币执行的是货币的________职能.() A.价值尺度B.贮藏手段C.流通手段D.支付手段3.2013年3月9日,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
2%.物价上涨,使通货膨胀预期加剧。
下列能够抑制通货膨胀的举措是()A.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C.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货币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D.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4.国家邮政局调查显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全国快递业1/3业务量由电子商务带动完成.仅去年中国电子商务带动的包裹量就超过5亿件,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在着互为替代关系②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③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④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的发展表明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5.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两个人在同一家商店砍价买同一种商品,不会砍价的人往往买得贵一些。
这说明商品价格()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是在市场中形成的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6.右面漫画中年轻人和老年人对“打包"产生分歧的原因是()A.消费结构的变化B.消费观念的差异C.生活水平的不同D.社会经济的发展7.某国生产一件K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甲企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业生产一件K商品所需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5小时,如果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价值()A.是原来的1。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11-12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A.购买一件上衣花费200元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C.缴纳房屋契约税9000元D.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2010年5月,大蒜、绿豆价格暴涨,网民们戏称为“蒜你狠”、“豆你玩”。
这些平日不起眼的农产品一时间成为通胀预期的“风向标”。
2.下列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有()①提高银行准备金率②提高存贷款利率③扩大财政支出④适当减少财政支出A.①② B.①④ C.①③D.②③3.2011年某毛巾厂生产棉纺毛巾100万条,每条毛巾的价值量为24元。
如果2012年该毛纺部门生产这种毛巾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该毛巾厂减产1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毛巾厂毛巾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A.1800万元.24元B.1800万元.20元C.2400万元.24元D.2400万元.20元4.下列关于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 B C D5.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
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推进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
进一步推进公平正义,我们应()①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利④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热点正逐步成熟。
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总分60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经典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折射出时代的光芒。
请据此回答1--2题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A. 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 学习哲学使人聪明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关于世界观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与世界观密切联系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哲学与世界观既相区别又相联系4.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
上述事实说明A.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D.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请据此回答5.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主要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6.“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7、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8.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11-12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政治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句话规定的是我国的A.国体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C.政府工作原则D.政党制度2、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尊重和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基本人权。
这充分反映了我国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C..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D.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公民实行民主3、国家的根本属性是A.主权属性B.社会属性C.阶级属性D.民主属性2007年7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决定(草案)》。
据此回答4—5题。
4、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强食品质量和安全工作,是政府在行使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5、会议指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这说明了①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②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③政府积极对人民负责④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6、某市市镇两级政府每年拿出两亿资金,逐步实施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工程,为农民构建起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农民老有所医、病有所养和贫有所济。
在这件事中,政府的角色是①经济建设的组织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经济活动的调控者④公共权力的所有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关于人大代表的选举,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下列对我国目前这一选举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乡镇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②县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③县级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④省级人大代表实行间接选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A.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B.遗传与变异C.水往低处流 D.中学生守则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运动与规律的正确表述是( )A.运动是有条件的 B.规律是客观的C.静止是绝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4.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5.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地震的预防比预报更显重要。
许多国家选择了加强建筑设防这一防震减灾的现实路径。
这一做法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就能改变规律B.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防震减灾措施是对自然界无规律运动的把握D.转变思维能够改变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6.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尊重规律,利用规律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④从主观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农民种地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③工人做工④学生学习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9. “只有到了基层、到了一线,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百姓的真情,才能不断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职业追求。
”走基层强调的是()A. 抓主要矛盾B. 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发展的实质10.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A.可知性 B.条件性 C.具体性 D.客观性11.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1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升华。
这说明()①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都是一次完成的②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经过多次实践的反复,已经确定的真理往往被推翻④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1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14.家兴亡,匹夫有责”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两种观点反映的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15.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
“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
“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A.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存在的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1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促进事物的质变 D.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1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18.下列选项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物以类聚,人以群分19.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 )A.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贯通的关系 B.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C.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包含的关系 D.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对立的关系20. 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刻舟求剑③居安思危④固步自封,夜郎自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1.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的吉利公司,不仅购买了沃尔沃轿车公司,还买下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压器厂商。
吉利收购沃尔沃,让我们体会到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
从辩证法角度看,这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新事物的产生是对旧事物的否定C.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D.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22.“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A.抓主要矛盾 B.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看问题要统筹兼顾23 我国拟实施宽带提速降价工程,争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兆以上,农村家庭达到4兆以上,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家庭达到100兆。
从辩证法角度分析,该工程的目标有差异,是因为()A.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B. 坚持了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C.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D.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4.经国务院批准, 1月28日起,上海、重庆两地正式对个人住房试点征收房产税。
两地的征税对象、税率等有所区别,但其通过财产税调节楼市需求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这表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处理问题的基础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C.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亦步亦趋的25.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必须做到()①大胆怀疑一切,破除一切②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③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
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
“扬弃”是()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的过程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7.“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B.善于抓住主要矛盾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D.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28. 一位普普通通的拾荒老人,因为救助一名被汽车碾压的女童,被广大媒体和公众热捧为“最美奶奶”,她叫做陈贤妹。
陈贤妹阿婆的救助虽然没能挽回小悦悦的生命,但我们不能忘记她所树立的道德标杆。
陈贤妹给我们的启示是()A.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B.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 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 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9.2014年南京青奥会举办的要求是,既要遵循国际赛会惯例,又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办赛新模式,不仅要体现江苏和南京特点,还要体现中华文化、时代特征。
这表明()A.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0.习总书记回信山东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希望所有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人的价值就在于在平凡工作中体现价值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二、主观题(40分)31.2011年6月13日,《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 2015年)》正式对外发布。
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从边境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边民和地方政府的需求,确定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加强分类指导并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在统筹考虑边境地区发展的基础上,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解决边民在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特殊困难和问题。
(三)整合资源、强化投入。
在稳定增加国家投入基础上,通过有效机制整合资源,用特殊政策引导市场资源向边境地区配置,确保生产要素集中投入边境地区。
(四)政策优惠、优先安排。
在边境地区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优先安排支持边境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有关新政策、新举措在边境地区先行先试。
材料中兴边富民行动规划的四条基本原则,分别体现了辩证法的哲学道理是什么?(16分)32、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对于基层民众“你幸福吗?”的调查采访使“幸福”成了媒体的热门词汇,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
“你幸福吗?”一个简单的问句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
人们虽然面对镜头会感到有点突然,也根本来不及细想,但他们的即兴回答却展现了五花八门的幸福观,由此也引发了网上热议……有位售货员说:“幸福就是快乐,幸福不光是挣钱。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
有个市民说:“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人民币多”。
有位退休工人说,中国人正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但还不能说都实现了幸福。
有学者认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影响到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幸福是一种主观评价。
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除了物质财富,人们还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声誉、提升社会地位等非物质目标,等等。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材料中人们对幸福观的看法。
(12分)33、2015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3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并不遥远,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的哥”“最美交警”温暖着整个世界,李素丽、丛飞、郭明义等一大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雷锋精神正在不断发扬光大。
从实现人生价值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12分)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1----5DBBBB 6-----10DAACD11---15BCAAA 16---20BDABC 21----25AADBD 26----30BCABD31.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