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互动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99 MB
- 文档页数:6
中欧贸易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笪檀怀玉(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167)眼摘要演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对象,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尤其是英国“脱欧”的影响下,中欧之间贸易的稳定发展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在阐述中欧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紧密度和互补性分析,发现中欧间贸易紧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中欧间的贸易互补性较低。
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9~2014年间中欧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中发现中欧贸易发展的潜力,趋近于贸易“饱和”。
建议开展双边自贸谈判,通过建立中欧自贸区来扩大双边贸易的发展。
眼关键词演引力模型;紧密度;互补性;贸易潜力;中欧自贸区[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5-0047-062017年5月第39卷第5期May2017Vol.39No.5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一,英国的“脱欧”公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巨浪,英国“脱欧”是在动荡的世界中再添一把火,尤其对正处于经济增长乏力的欧盟来说更是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第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增速趋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所有抬头,贸易争端不断。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增幅出现下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加快自由贸易谈判进程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先选项,中国已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
目前中国已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
自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与欧洲非欧盟国家冰岛、瑞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加快了中国与欧盟间展开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步伐。
目前,学术界和政界都在密切注视着这一动向,双边的智库机构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前期研究。
当前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研究中欧之间的贸易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潜力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VAR模型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能耗强度关系研究赵芳菲;秦颖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18(000)021
【摘要】以1995—2015年年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能耗强度之间建立VAR模型,使用IRF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能耗强度的冲击效应最大,但不具有持续性;由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能耗强度的贡献率可以达到12.5%,产业结构贡献率为5%.最后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对能耗强度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赵芳菲;秦颖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212
【相关文献】
1.超额工资、外部成本渠道与中国通货膨胀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技术进步方式理论下的MSIAH-VAR模型实证分析 [J], 龙少波;陈璋;张军
2.绿色信贷、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r——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张
云辉;赵佳慧
3.保险业发展、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J], 李伊笑; 刘华珂
4.甘肃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J], 唐雯;柴洪;谈存峰
5.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汪行;范中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VAR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吉林财经大学张超、康晴晴、蒋汶秀目录摘要 (1)一、问题的提出 (2)(一)研究背景 (2)(二)研究意义 (2)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一)国外有关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3)(二)国内有关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研究 (3)三、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4)四、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介绍 (4)(一)V AR模型的构造 (4)(二)V AR模型最佳滞后期数的确定 (5)(三)V 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6)(四)协整关系检验 (7)(五)Grange因果关系检验 (7)五、模型建立前的准备 (8)(一)指标的选取 (8)(二)数据的来源与预处理 (8)六、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8)(一)单位根检验 (8)(二)Johansen协整检验 (9)(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的构建 (10)(四)Granger因果检验 (11)(五)脉冲响应分析 (12)(六)方差分解分析 (13)七、结语 (14)(一)主要结论 (14)(二)主要建议 (16)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16)2.建立全国高技术产业信息共享平台 (17)3.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17)参考文献 (19)附表 (2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高新技术的关注也逐年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产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从历史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一直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高新技术的依赖也逐年增高。
显而易见,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近年来的宏观数据来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研究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现有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入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我国1993年至2009年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R&D经费、R&D人员全时当量、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使用V AR 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
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我国体育用品产品销售与经济增长计量动态分析杨央;袁音;于飞;孙杰;赵治善【摘要】运用VAR(向量自回归)分析法,考察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国体育产品制造业产品销售与国内经济增长之间的贡献程度及动态演进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产品销售和经济增长趋势有显著相关性,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产品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反映出我国体育运动人口逐年增加而提高了体育产品消费水平,体育产品销售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大,我国体育用品前景十分广阔.【期刊名称】《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8)011【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VAR模型;体育产品销售;经济增长;计量动态分析【作者】杨央;袁音;于飞;孙杰;赵治善【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2体育产品是构成体育产业的最基本单位[1],伴随着我国体育用品产品销售不断与国际接轨,销售范围也面向全球,也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探讨我国体育用品产品销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之上运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uiew6.0软件,从我国体育用品产品销售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来探讨两者的贡献程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笔者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中国经济专网》《中国产业分析平台》获得2008~2011年48个月度统计数据,本文将研究范围缩小,由第三产业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GDP)与我国体育用品产品销售收入(CPXS)更加精确化对比,减少多变量波动带来的影响。
并采用对数形式对我国体育用品产品月销售额和月经济增长额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有助于消除或减少异方差的影响也可减少数据之间的波动,分别用LNCPXS、LNGDP表示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国体育用品产品销售和经济增长月度对数数据。
基于V AR模型的中国进口、出口、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丁正良纪成君摘要: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进出口贸易、资本项目下的国外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以及经济增长均有重要影响。
论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8-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以及实际汇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汇率贬值促进出口贸易,对进口贸易影响较弱;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实际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持续促进作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不适合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很长时期内,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于出口;进口自身存在较大惯性,是出口的强Granger原因。
关键词:实际汇率贬值;进口;出口;经济增长;VAR模型DOI:10.13510/ki.jit.2014.12.009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无论进口、出口都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是影响一国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及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增加和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加深,FDI压力使得外汇储备不断膨胀,同时基于美元贬值和境外热钱大量涌入的外部因素,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在新的形势下削弱这些因素对我国外贸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制定新的对外贸易政策和适当的汇率政策,稳定经济增长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是实际汇率,并非名义汇率,本文的汇率无特别说明,均指实际汇率。
1978-2012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的发展趋势如图1。
GDP、进出口保持上升趋势,实际汇率越大表示贬值越多,观察图1发现1987-1989年、1994-1996年、2008-2010年实际汇率略微升值,与经济增长、进出口走势不一致,前两个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导致实际汇率升值趋势明显,2008-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受到国际环境的压力,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升值。
安徽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复制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xport of Anhui Agricultural Products 内容摘要:安徽省作为农业生产大省,农产品的生产水平一直在全国所有省份中处于前列。
然而,近年来,安徽省的大部分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却并不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因此,研究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对促进农产品的出口以及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了四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以及和其他省份的对比情况分析了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第二部分通过数据分析,利用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了安徽省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第三章和第四章则研究了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出口途径,政府改善出口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对外贸易;贸易转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vinces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production in Anhui province is always in the first place in China. Recently, however,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nhui does not have the obvi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nhui provinc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exports and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essay studies the problem through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Anhui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cale,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mpare with other provinces. The second part stat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some kinds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Anhui by using the index of RCA and TSC. In the last two parts, it analyzes the advantag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foreigner trade of the agricultural in Anhui,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f increasing the quality, expanding the export way and improving exit mechanism by the government.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ernational trade, RCA, TSC目录一.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1)(一)安徽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规模 (1)(二)安徽省农产品出口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对比情况 (2)(三)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 (3)二.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测算和分析 (5)(一)比较优势相关理论及测算方法 (5)(二)安徽省主要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的计算 (7)(二)结果分析 (10)三.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13)(一)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优势 (13)(二)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4)四.提高安徽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政策建议 (16)(一)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6)(二)提高技术水平,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降低出口农产品的成本 (16)(三)创立品牌意识,扩大农产品出口和投资途径 (16)(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改善我省的产品出口机制 (17)参考文献 (18)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副本)论文题目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答辩小组第三答辩组班级 071国贸2班学号 200722138姓名方晨岑一.安徽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农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农产品的出口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较为稳定,也一直保持着相当大的贸易额,作为安徽省经济中较为重要的产业之一,近年以来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发展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34卷第2期2021年3月Vol.34No.2Mar.2021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效率、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 模型分析汪传雷,章瑜,曹美德(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安徽合肥,230601)[摘要]商贸物流业作为基础性行业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时也暴露出集聚水平不高、运作效率较低、结构不合理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研究影响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
该研究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PVAR 模型以研究中国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效率、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
研究发现:四个研究变量均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和自我加强机制,表明它们都能够持续自我优化;短期内产业集聚、效率、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闭环关系,但它们都普遍存在长期支撑力度不够之短板。
[关键词]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效率;结构;经济增长;PVAR 模型[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志码]A[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商贸物流史(1978-2018)”(AHSKF2018D58);安徽省高水平教学团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皖教秘高〔2019〕31号);安徽大学物流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高厅函【2019】46号)[作者简介]汪传雷(197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章瑜(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物流经济管理。
一、引言从中国商贸物流发展史来看,加入WTO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节点,国外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使得国内物流枢纽+通道+网络日趋完善,节点遍布全国各地,小、散、乱、差的物流市场特征得到根本改观,[1]国内商贸物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影响作者:张东阳彭志远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1期[摘要]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78—2010年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进出口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促进作用,而且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长期,在短期存在负向效应;而经济增长对出口并无显著影响,但却对进口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进口对出口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反馈关系,这种反馈关系具有不对称性。
针对这些结论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外贸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1-00-02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对外贸易无论是总额还是增长率都呈现出顺经济周期变化的态势。
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而2010年我国的GDP达到6.27万亿美元,是1978年的110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显然,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的重要课题之一。
而当前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深入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应对这些因素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并根据发展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对外贸易政策,稳定经济增长就成为当前我们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认清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地发挥对外贸易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有利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有利于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十二五”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课题。
《制改5改孓昶》2017年第1期经济理论安徽省对外贸易与港□物流互动效应研究—基于VA R模型的实证分析王亚玥1丁家云2(1.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32; 2.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选取1998-2015年安徽省进出口贸易额及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以VAR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为 手段,对进出口贸易和港口物流间互动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港口物流之间存在相互促 进,彼此推动的关系,且短期效果比较明显,其进出口贸易对港口物流的推动作用具有即时性,同时港口物流对进 出口贸易的依赖更大。
总之安徽省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间存在互动效应,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安徽要增加高 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时整合沿江港口资源,推动保税物流园区与沿江港口联动建设,提高通关效率。
关键词:安徽省;对外贸易;港口物流;VAR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尧引言世界经济快速融合,区域经济不断深化,经济发展对 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大,物流业已成长为最重要的新兴服 务业之一,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被称 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高速转 向中高速,经济发展动力正在发生转变,传统增长点已经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必须向新增长点转变,而经济发 展新增长点落脚在物流业深化和发展上。
我国经济正处 于“新常态”的特殊时期,物流业将成为科技发展引领产 业创新的首发者,在行业辐射和产业融合道路上发挥重 要作用[1]。
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即承东启西,又连接南北,具有马鞍山郑蒲港,芜湖三山港等优良港口,内河航道 发达,2015年全省内河通航里程6271公里,拥有合肥、黄山、安庆、阜阳、池州五大机场,交通便利。
2014年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安徽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安徽 省正式成为长江经济带一员,合肥被列入内陆开放中 心城市。
2015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达488亿美元,在中 部地区排名第二,港口货物吞吐量超4.8亿万吨,比 2014年增长9.6%,集装箱吞吐量95.6万标准集装箱,比2014年增加25.1%,安徽省内河港口发展迅速,目前共有16个,全国重要的内河港口包括了省内的芜湖、合肥、马鞍山港等。
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 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全省港口和水运建设 发展情况的报告》,其强调了我省要从水运大省向水运文章编号:1672-0547(2017)01-0008-006强省转变。
安徽省港口物流发展迅速,如何认识安徽省 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之间的关系,使港口物流更好地 为对外贸易服务,进而促进安徽省经济更好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国外关于国际贸易与物流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多,Jose Tongzon(2009)[2]运用 VAR 模型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部门的相互作用。
得出当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增多时,两国国际物流量增大,而物流 基础设施改善时,对两国贸易额几乎无影响。
Hong-Oanh Nguyen(2010)[3]对澳大利亚国际贸易和物流设施进行研究得出对外贸易额的增加能使物流设施更加完善,而相反结果不成立。
Daniel Saslavsky (2014)[4]运用重力模型分析了物流绩效对生产网络的影响,得出物流绩效对南南贸易比南北贸易更重要。
国内学者很多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代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
从定性角度看,刘金钵(2003)[5]、李永生(2006)、刘素月(2007)[7]对物流成本和进出口贸易间的作用进行分析;王力军(2005)、吴正芳(2007)[9]分析了现代物流与进出口间互动关系,都表 明进出口发展对现代物流具有促进作用,同样,现代物 流发展推动了进出口繁荣。
从定量角度看,张宝友(2009) [10]利用了相关和弹性分析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物流的 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具有促进 作用;孔原,刘览(2009)[11]运用VAR模型分析得出我国 进出口与物流间存在协整关系;杨长春(2012)[12]实证得 出我国国际物流与进出口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定性研收稿日期:2017-01-17作者简介:王亚玥(1991-),女,河北廊坊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丁家云(1961-),男,安徽庐江人,铜陵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 8 一《4»!3改5昶》2017年第1期究与理论研究结论相符。
学者在港口物流与进出口方面研究多为实证,杨跃辉(2007)[13]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进出 口贸易的增长率在短期里对港口吞吐量的增长率贡献比 长期大;林青(2011 )[14]通过建立V A R 模型得出我国进出 口贸易能够促进港口物流的效果存在于短期,而港口物 流能长期拉动进出口贸易增长。
在区域研究中,王领 (2010)[15]、高秀丽,孟飞荣(2012)[16分别以上海,广东为研 究对象,通过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方法得出进出口和 物流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俞雅乖(2012)[17]通过相同方 法得到浙江省对外贸易额和货物吞吐量间具有单项因果 关系。
在港口物流方面,陈夏研(2011 )[18荆用深圳1979〜 2009年对外贸易总额与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得出深圳 市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朱坤萍,张 喜梅(2013)[19]根据河北省对外贸易额及港口货物吞吐量 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V A R 模型研究得出港口物流对进 出口具有显著的短期影响而反之不成立的结果,同时河 北港口物流更加依赖于进出口贸易,反之依赖程度较小。
就目前看,大量研究集中于国际物流和对外贸易之 间的相互关系,而在港口物流和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的 不多,在区域经济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选择东部沿海地 区作为研究对象,如广东,上海,深圳等,对中西部地区分 析较少,对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和港口物流相互作用的研 究几乎没出现。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一) 变量选取1. 对外贸易指标:衡量一个省份进出口规模一般用 进出口额,其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内 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反映了一个地区进出口贸易情 况,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水平,本文以安徽省进 出口总额(XM )为参数代表外贸发展水平。
2.港口物流指标:港口规模大小的表现方式体现 为港口吞吐量,其为衡量港口物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表 示在一定的技术装备、劳动组织和时间下,港口装卸货物 的数量。
同时也说明港口在国民经济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可分为货物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考虑到数据的可 获得性,本文选取安徽省内河港口码头货物吞吐量 (TTL )作为衡量港口物流的参数。
(二) 数据来源选择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为1998-2015年安徽省进 出口总额(XM )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TTL )。
其数据来 源于《安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为避免物价对数 据的影响,以1998年为基期,用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 历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实施平减。
进出口总额按照历年平 均汇率换成亿元人民币,同时取对数消除异方差影响,记 为 LNXM 、LNTTL 。
处理后的数据见表1和图1院表1 1998-2015年安徽省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年份进出口总额 (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增长率(%)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港口吞吐量增长率(%)1998193.03—5771.80—1999222.3615.136862.3018.892000279.8825.877114 3.672001300.567.396211.02-12. 692002349.9716.448611.7138.652003491.5240.4511284.4931.042004574.0116.7816380. 6545.162005705.7622.9517156.7 4.742006908.8328.7719995.816.552007 1 075.7918.3724700.623.5320081190.2610.6427267. 0110.392009902.03-24.2226449-32010 1 343.6348.963250222.8920111570.0416.8537418.615.1320121876.7919.5436097.20-3.5320132082.5610.9639617.529.7520142197.37 5.1143837. 9210.6520152176.51-0.9648044. 329.6数据来源:依据《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局网站整理。
图1安徽省进出口总额与港口货物呑吐量时序图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额和港口货物 吞吐量都随时间递增,同时增长规律基本一致,所以可以 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三、安徽省进出口贸易与港口物流实证分析(一)数据平稳性检验经济模型中,使用V A R 模型分析前提要检验序列 的平稳性,确保序列平稳,目的是避免“伪回归”,运用 A D F 检验法,利用Eviews 7.0进行操作,本文以1°%显 著性水平为标准,其结果如表2。
LN X M 和LN T T L 的 A D F 值分别是-1.729943和-1.422429,都比1%水平下 的临界值大。
说明进出口总额序列与港口吞吐量序列 均为非平稳;一阶差分后A D F 值分别为-4.691639和 -4.924789,均比1°%水平下的临界值小,表明经过一阶 差分两个序列均为平稳,因此两个原序列是一阶单整 序列。
一 9一《制改5改孓昶》2017年第1期LNXM (c,t,3) -1.729943 -4.616209 -3.710482 -3.297799 DLNXM (c,t ,3) -4.691639 -4.667883 -3.733200 -3.310349 LNTTL (c,t,3) -1.422429 -4.616209 -3.710482 -3.297799 DNTTL (c,t ,3) -4.924789 -4.800080 -3.791172 -3.342253表2 A D F 检验结果变量检验形形式層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是稳(四)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展示了内生变量对误差变化程度的影 响。
具体表现在误差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给 模型中内生变量当期值和将来值的作用程度。
能够清 晰描绘出变量间相互作用效应。
本文运用脉冲响应方 法进行分析,结果见图3和图4袁横轴为滞后阶数,纵轴 则为变量对冲击的作用。
图3进出口自身及港口货物呑吐量对进出口的脉冲响应图图3显示的是安徽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对进出口增 长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