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57.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路端电压恒定,三块电压表完全相同,表V1示数3V,表V2示数2V,则表V3示数为()A、5VB、3VC、1VD、无法确定2、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小于4VB.等于4VC.大于4V小于8VD.等于或大于8V3、小量程的电流表G和用与此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改制成的电流表A、电压表V的内阻分别为R G、R A、R V,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R G<R A<R VB.R A<R G<R VC.R V<R A<R GD.R G>R V>R A4、一电压表由小量程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A.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5、两只电流表A1、A2串联后连成如图甲所示电路,调节R使A1满偏时,A2的示数为满偏的1/3,将A1和A2并联后连成乙图的电路,重新调节R,当A2满偏时,A1的示数为满偏的1/3,已知A1的内阻为0.45Ω,那么A2的内阻为()A.0.05ΩB.0.1ΩC.0.45ΩD.1.5Ω二、填空题6、有一只满偏电流I g=5 mA,内阻R g=400Ω的电流表G。
若把它改装为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应_____联一个_____Ω的分压电阻。
该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应_____联一个_____Ω的分流电阻,该电阻的内阻为_____Ω。
三、计算题7、如图所示,A1和A2是两块相同的电流表,V1和V2是两块相同的电压表。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第4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四个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关于四个灯泡的亮度,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灯、B灯一样亮,C灯次之,D灯最暗B. A灯最亮、C灯次之,B与D灯最暗且亮度相同C. A灯最亮、B与C灯一样亮,D灯最暗D. A与B灯一样亮,C与D灯一样亮,但比A与B灯暗些2.如图3所示,当ab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A. 4:2:1B. 2:1:1C. 3:2:1D. 以上都不对3.如图所示为某收音机内一部分电路元件的支流等效电路图,各个等效电阻的阻值都是2 Ω,AC间接一只内阻忽略不计的电流表,如图所示接在电路中,若B、C两点间加有6 V的恒定电压,则电流表的示数是()A. 3 AB. 2 AC. 1 AD. 04.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如图所示,分别将图甲和图乙两种测量电路连接到电路中,按照甲图时,电流表示数4.60 mA,电压表示数2.50 V;按照乙图时,电流表示数为5.00 mA,电压表示数为2.30 V,比较这两次结果,正确的是()A.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B.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C.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D. 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5.有三个电阻,R1=2 Ω,R2=3 Ω,R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是()A. 6:4:3B. 3:4:6C. 2:3:4D. 4:3:26.一个电流表,刻度盘的每1小格代表1 μA,内阻为R g,如果把它改装成量程较大的电流表,刻度盘的每一小格代表nμA,则()A.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R gB. 给它串联一个电阻,阻值为(n-1)R gC.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D. 给它并联一个电阻,阻值为7.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改装的原理是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B. 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C. 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D. 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8.两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电流计改装成的,V1表的量程是5 V,V2表的量程是15 V,把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则()A. 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也相等B. 它们的示数之比为1:3,指针偏转角度相等C. 它们的示数相等,指针偏转角度之比为1:3D. 它们的示数之比、指针偏转角度之比均为1:39.如图所示,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U稳定于16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如果他把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 小于6VB. 等于6VC. 大于6V小于10VD. 等于或大于10V10.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1=3kΩ,R2=2kΩ,R3=1kΩ,I=10mA,I1=6mA,则a、b两点电势高低和通过R2中电流正确的是()A. a比b高,7 mAB. a比b高,2 mAC. a比b低,7 mAD. a比b低,2 mA11.(多选)用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了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电表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 图甲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 图乙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D. 图乙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12.(多选)一学生去实验室取定值电阻两只,R1=10 Ω,R2=30 Ω,电压表一个,练习使用电压表测电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1题;)1. 如图四个灯泡L1,L2,L3,L4完全一样,规格都是12V、12W,在AB两端加上60V的电压,则经过L3的电流是()A.1AB.2AC.1.67AD.1.25A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Ω,R2=6Ω,R3=3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A、B两点间加上9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为()A.0B.1AC.1.5AD.2A3. 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8Ω的电阻丝,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先将它等分成四段,每段电阻为R1;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2.则R1与R2的大小依次为()A.1Ω,0.5Ω B.4Ω,1Ω C.2Ω,0.5Ω D.2Ω,1Ω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电流表A1的读数为1.2A,理想电流表A2的读数为2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R1<R2,表A的读数为3.2AB.R1>R2,表A的读数为3.2AD.R1>R2,表A的读数无法判断5.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①安培表A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A2的读数;②安培表A1的偏转角小于安培表A2的偏转角;③伏特表V1的读数小于伏特表V2的读数;④伏特表V1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V2的偏转角.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6.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均为1Ω,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0.5Ω,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A.3A+++3VB.1.5A+++1.5VC.3A+++1.5VD.1.5A+++3V7. 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 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电阻,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 x的阻值为()A.l1 l2R0B.l1l1+l2R0 C.l2l1R0 D.l2l1+l2R08. 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20Ω,R2=10Ω,R3=40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130Ω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25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9.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
新人教版选修3-1《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物理试卷(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1. 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2. 如图所示,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当滑片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几乎都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处接线断开B.触头P开路C.a、b间电阻丝开路D.b处接线开路3. 如图中,AB间的电压为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则U CD的变化范围是()A.0∼10VB.0∼20VC.10∼20VD.20∼30V4. 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A.4:2:1B.2:1:1C.3:2:1D.以上都不对5. 在图的电路中,U=8V不变,电容器电容C=200μF,R1:R2=3:5,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为()A.1×10−3CB.1×10−4CC.6×10−4CD.1.6×10−3C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A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B并联,电阻不变B.电阻A与导线B(不计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C.并联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总电阻D.并联电路某一支路开路,总电阻为无穷大7. 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图所示,则()A.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B.串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C.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微调D.并联时,阻值大的变阻器作粗调8. 如图所示,L1、L2是两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当他们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设电路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移动的过程中,L1和L2两灯的亮度变化的情况是()A.L1亮度不变,L2变暗B.L1变暗,L2变亮C.L1变亮,L2变暗D.L1变暗,L2亮度不变9. 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10. 白炽灯接在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逐渐增大到22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将逐渐变大B.电流将逐渐变小C.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相同的D.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减小的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2=R4,A、C间电压U AC=15V,B、D间电压U BD=7V,则A、E间U AE=________V.如图一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Ω,现串联一个9900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该电压表的量程是________V.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电压的大小是________V.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0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多少?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3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3V的电压表,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 g=10Ω,满偏电流I g=3mA.要把把它改装为量程为0∼0.6A 的电流表,要联接多大的电阻?内阻多大?在现代电子线路中,各种电子元件在电路中起着各种不同的作用,如二极管能起单向导电作用。
高二物理同步训练试题分析一、选择题1.电阻 R 1 与 R 2 并联在电路中,经过 R 1 与 R 2 的电流之比为 1∶ 2,则当 R 1 与 R 2 串连后接 入电路中时, R 1 和 R 2 两头电压之比 U 1∶U 2为() A .1∶2 B . 2∶1 C .1∶4 D . 4∶1 答案: B 2.有三个电阻, R 1= 2 Ω,R 2=3 Ω,R 3= 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经过它们的 电流之比为 I 1∶I 2∶I 3是()A .6∶4∶3B . 3∶4∶ 6C .2∶3∶ 4D . 4∶3∶ 2答案: A3.如图 2- 4- 17 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敏捷电流表 G 和一个变阻器 R 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图 2-4-17A .甲表是电流表, R 增大时量程增大B .甲表是电流表, R 增大时量程减小C .乙表是电压表, R 增大时量程增大D .乙表是电压表, R 增大时量程减小 分析:选 BC. 表头 G 自己所同意经过的最大电流 (I g )或同意加的最大电压 (U g )是有限的.为 了要丈量较大的电流,则应当并联一个电阻来分流;且并联的电阻越小,分流成效越显然,从整体上看表现为测电流的量程增大,所以A 错而B 对.同理,为了要丈量较大的电压, 需要串连一个电阻来分压,且分压电阻越大,电压表的量程越大,C 对而D 错. 4.如图 2- 4- 18 所示, R 1= 10 Ω, R 2= R 3= 20 Ω,以下对于 R 1、R 2、 R 3 耗费的电功率 P 1、 P 2、 P 3 以及 R 1、 R 2 两头电压 U 1、 U 2 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图 2-4-18A . U 1= U 2, P 1= P 2= P 3B . U 1>U 2, P 1 ∶P 2∶ P 3∶= 1∶ 2∶ 2C . U 1= U 2, P 1∶P 2∶ P 3= 2∶ 1∶ 1D . U 1<U 2, P 1<P 2= P 3分析:选 C.R 2、 R 3 并联后的电阻R 23= R 2R 3= 10 ΩR 2+ R 3 2P 1 R 2 2 P 2 1 所以 U 1=U 2= U 3 ,依据 P = U /R ,所以 P 2 = R 1 =1, P 3=1, C 选项正确. 5.伏安法测电阻的接法犹如图 2- 4-19 中甲、乙两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 2-4-19A.两种接法完整等效B.按甲图接法,测得值偏小C.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大,按甲图接法偏差较小D.若待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按甲图接法偏差较小分析:选 C.甲图为电流表的内接法,其丈量值偏大,当 R x? R A时,丈量偏差较小,该电路合适测大阻值电阻;乙图为电流表的外接法,其丈量值偏小,当 R x? R V时,丈量偏差较小,该电路合适测小阻值电阻,此题答案应为 C.6.如图 2- 4- 20 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此中R1=5 Ω,R2=1 Ω,R3=3 Ω,I1=0.2 A ,I2=0.1 A ,那么电流表测得的电流为 ()图 2-4-20A . 0.2 A ,方向向右B. 0.15 A ,方向向左C. 0.2 A ,方向向左D. 0.3 A ,方向向右答案: C7.用两只完整同样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连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2- 4- 21 所示,此时 ()图 2-4-21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同样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分析:选 C.两电表复原后的电路图以以下图所示.由串、并联电路的特色流经第一个表头的电流小于流经第二个表头的电流.8.在一块微安表G 两头并联一个电阻R,就改装成了一块电流表.今将该表与一标准电流表串连后去测电流,发现该表的示数总比标准表的示数小,修正的方法为()A .在 R 上并联一个小电阻B.在 R 上并联一个大电阻C.将 R 的阻值变大些D.将 R 的阻值变小些分析:选 C.电流表示数偏小,说明改装时与表头并联的分流电阻小,分流许多,所以修正的方法为将 R 的阻值变大些.9.一个 T 型电路如图2- 4-22 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 R2= 120 Ω, R3= 40 Ω.还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 ,内阻忽视不计.则 ()图 2-4-22A .当 c、 d 端短路时, 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 .当 a 、b 端短路时, c 、 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 40 ΩC .当 a 、b 两头接通测试电 源时, c 、d 两头的电压为 80 VD .当 c 、 d 两头接通测试电源时, a 、 b 两头的电压为 80 V 答案: AC二、非选择题10.利用图 2- 4- 23 甲所示的电路丈量电流表 mA 的内阻 R A .图中 R 1、 R 2 为电阻, S 1、 S 2 为开关, E 是电源 (内阻可忽视 ):(1) 依据图甲所给出的电路原理图,在图乙的实物图上连线.甲乙图 2-4-23(2) 已知 R 1= 140 Ω, R 2 =60 Ω当.开关 S 1 闭合、 S 2 断开时,电流表读数为 6.4 mA ;当 S 1、 S 2 均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 8.5 mA. 由此能够求出 R A =______Ω.(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 分析: (1) 由电路图在实物图连线时应注意,线不可以交错,线要连结到接线柱上.连线如答案图所示.(2) 当 S 1 闭合, S 2 断开时,知足 E = I 1(R 1+R 2+ R A ),① 当 S 1、 S 2 都闭合时,知足 E = I 2(R 1+R A ),②联立①②解得 R A = 43 Ω. 答案: (1)以下图(2)4311.已知电流表的内阻 R g = 120 Ω,满偏电流 I g =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 6 V 的电压表,应串连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分析:改装成电压表时应串连一个分压电阻,由欧姆定律得:U = I g (R g + R), 分压电阻: R = U- R g = 6 - 3Ω- 120 Ω= 1880 ΩI g 3× 10改装成电流表时应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由并联电路两头电压相等得:I g R g = (I - I g )R- 3分流电阻: R = I g R g = 3× 10× 120- 3Ω= 0.12 Ω.I - I g 3- 3× 10答案: 18 80 Ω 0.12 Ω12.如图 2- 4- 24 所示, R 1 =2 Ω,R 2= 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 R 3= 5 Ω,则当滑动触头 从 a 滑到 b 的过程中,安培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图 2-4-24分析: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Ω,则下部分为 (5- x) Ω,总电阻 R = 2+ x 8- x = 2+ x 8-x2+ x + 8- x 10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2+ x = 8- x 时,即 x = 3 Ω时, R 最大,此时 R max =5× 5Ω= 2.5 Ω10U5安培表的示数最小 I min=R max =2.5 A = 2 A.答案: 2A。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特点(重点)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重点)3.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难点)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难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先填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I n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电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U 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U1=U2=…=U n总电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即R=R1+R2+…+R n总电阻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 n[再判断]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电阻.(√)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电阻.(√)3.串联电路中有一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4.并联电路中某电阻变大时,总电阻减小.(×)[后思考]1.试想马路上的路灯是如何连接的?【提示】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 V,而每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也是220 V,因此欲使路灯同时正常工作,它们之间只能是并联.2.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有什么关系?【提示】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合作探讨]如图241所示,图甲为电阻R1、R2、R3组成的串联电路;图乙为电阻R1、R2、R3组成的并联电路.甲乙图241探讨1:图甲中总电压U与各电阻两端电压U R1、U R2、U R3存在怎样的关系?各电阻两端电压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U=U R1+U R2+U R3各电阻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探讨2:图乙中总电流I与各支路电流I1、I2、I3存在怎样的关系?各支路的电流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提示】I=I1+I2+I3各支路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核心点击]1.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R总的比较。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4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1.(20xx·汕头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有三个电阻,已知R1∶R2∶R3=1∶3∶6,则电路工作时,电压U1∶U2为( )A.1∶6B.1∶9C.1∶3D.1∶22.三个阻值都为12 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A.4 ΩB.24 ΩC.18 ΩD.36 Ω3.(20xx·抚顺高二检测)电流表的内阻是Rg =200 Ω,满偏电流是Ig=500 μA,现欲把这个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4.两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V1、V2,若将两表串联后去测某一线路的电压,则两只表( )A.读数相同B.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C.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D.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小5.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一种常用电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B.此接法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C.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D.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应处在最左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6.(20xx·太原高二检测)(6分)用伏安法测金属电阻Rx(约为5 Ω)的值,已知电流表内阻为1 Ω,量程为0.6 A,电压表内阻为几千欧,量程为3 V,电源电动势为9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6 Ω,额定电流为5 A,试画出测量Rx的原理图.7.(20xx·镇江高二检测)(9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8 Ω,R2=4 Ω,R3=6 Ω,R4=3 Ω.(1)求电路中的总电阻.(2)当加在电路两端的电压U=42 V时,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各是多少?8.(10分)一只满偏电流Ig =1mA,线圈电阻Rg=100 Ω的小电流表.(1)把它改装成满偏电压U=10 V的电压表;(2)把它改装成满偏电流I=0.6 A的电流表.请画出电路图,并算出有关数据.答案解析1.【解析】选D.设R 1=R ,则R 2=3R ,R 3=6R ,R 2与R 3的并联电阻233R 6RR 2R 9R⨯==,故U 1∶U 2=1∶2,故D 正确.2.【解析】选A 、C 、D.若三个电阻并联,1R R 3总= =4 Ω,A 正确;若三个电阻串联,R 总=3R=36 Ω,D 正确;若两个电阻并联后和第三个电阻串联,R 总=R+12R=12 Ω+6 Ω=18 Ω,C 正确;若两个电阻串联后和第三个电阻并联,R 总=122436⨯Ω=8 Ω,B 错误. 3.【解析】选C.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 ′=U-U g =(1-200×500×10-6)V=0.9 V ,R=U ′/I g =1 800 Ω,C 正确.4.【解析】选B 、C.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后,量程大的内阻大,两改装后的电压表串联在一起去测电压,每个表两端的电压与其内阻成正比,所以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A 、D 错误,C 正确;两电压表串联,流过两电压表的电流相等,即流过电压表内部的表头的电流相等,所以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B 正确.5.【解析】选A.此电路图采用的是内接法,所以要求被测电阻比电流表的内阻要大得多,C 错误;内接法的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大,A 正确,B 错误;分压电路要求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 应处在待测电路分得的电压为零的位置,在题图中应该在最右端.D 错误.6.【解析】待测金属电阻,xA V R R R ⋅.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采用变阻器限流接法,负载R x 的电压U min =5965⨯+V=4511V ,U max =9 V ,调节范围4511~9 V ,显然所提供的电压表量程不够,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答案:见解析图7.【解析】电路连接的特点是R 3、R 4并联后,再和R 1、R 2串联,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总电阻和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1)R 3、R 4并联后电阻为R 34,则R34= 3434R R63R R63⨯=Ω++=2 Ω,R1、R2和R34串联,总电阻R=R1+R2+R34=14 Ω.(2)由欧姆定律得:I=U42AR14==3 A.由于R1、R2串联在干路上,故通过R1、R2的电流都是3 A.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由并联电路的特点:I3+I4=3 A,3443I RI R=,解得:I3=1 A,I4=2 A.答案:(1)14 Ω(2)3 A 3 A 1 A 2 A8.【解析】(1)小量程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g=IgRg=0.1 V<U,因此需要串联一个适当的分压电阻,可将其改装成电压表,改装的电路如图所示,由欧姆定律U=Ig(Rg+Rx),解得Rx=gUI-Rg=9 900 Ω.(2)小量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I,要将其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应给其并联一个适当的分流电阻,改装的电路如图所示,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gRg=(I-Ig)Rx,解得:Rx= gggIRI I-≈0.17Ω.答案:见解析独具【方法技巧】电表改装注意五点(1)改装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较大电阻(2)改装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较小电阻(3)改装过程表头的内阻Rg和表头的量程Ig是不变的(4)改装后电表的量程指的是当表头达到满偏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或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二章·第四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基础夯实1.(2010·临沂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增大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答案:ABC解析: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 R =1R1+1R2,当其中一个分电阻为零时,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为无穷大,所以总电阻的倒数为无穷大,总电阻为零,A正确.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B正确.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将减小,总电阻的倒数将减小,总电阻将增大,C正确,D错误.2.一照明灯泡电路如下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电灯不亮,但用测电笔测试a点和b点均见氖管发光.电灯不亮可能的原因是( )A.电厂停电B.灯丝断了C.供电线路某处火线断路D.供电线路某处零线断路答案:D解析:当用测电笔尖测试a点和b点均见氖管发光,说明电厂没有停电,电灯的灯丝没有断,供电线路的火线没有发生断路,因此可排除选项A、B、C,故正确答案应选D.3.(2011·杭州高二检测)三个电阻的阻值之比为R1∶R2∶R3=1 ∶2 ∶5,并联后接入电路,则通过三个支路电流的比值为( ) A.1 ∶2 ∶5 B.5 ∶2 ∶1C.10 ∶5 ∶2 D.2 ∶5 ∶10答案:C解析:三个电阻并联,电压相等,设为U,由欧姆定律得I=U R ,所以I1∶I2∶I3=UR1∶UR2∶UR3=1R1∶1R2∶1R3=11∶12∶15=10 ∶5 ∶2,C对,A、B、D错.4.(2011·宁波高二检测)三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得到的电阻值可能是( )A.0.5R B.3RC.1.5R D.1 4 R答案:ABC解析:三个电阻串联时电阻最大是3R,B 正确;两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是0.5R,A正确;两个电阻并联再和一个电阻串联时总阻值是1.5R,C正确;三个电阻并联时电阻最小等于13R,D错误.5.(2010·临沂高二检测)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 g=30Ω,满偏电流I g=5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0~3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A.串联一个570Ω的电阻B.并联一个570Ω的电阻C.串联一个0.05Ω的电阻D.并联一个0.05Ω的电阻答案:D解析:要改装电流表需并联一个分流电阻,设其阻值为R,应有I g R g=(I-I g)R,所以R=I g R gI-I g≈0.05Ω,故D正确,A、B、C均错误.6.(2010·湖州高二检测)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A.R1>R2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ⅢC.R1=R2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区域Ⅱ答案:B7.一灵敏电流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 g=50μA,表头电阻R 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I m=10mA的电流表,应________联的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若将此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U m =15V的电压表,应再__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Ω的电阻.答案:并,5;串,2990008.由4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下图所示.R1=8Ω,R2=4Ω,R3=6Ω,R4=3Ω.(1)求a、d之间的总电阻.(2)如果把42V的电压加在a、d两端,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答案:(1)14Ω(2)通过R1、R2的电流是3A;通过R3的电流强度是1A;通过R4的电流强度是2A.解析:(1)由图可知R cd=6×36+3Ω=2Ω故R ad=8Ω+4Ω+2Ω=14Ω(2)由欧姆定律知I=UR ad =4214A=3A,此即通过R1、R2的电流.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则由并联电路电压相等,I3R3=I4R4即6I3=3I4而I3+I4=3A.解得I3=1A I4=2A能力提升1.(2011·银川高二检测)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1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串联一个10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10kΩ的电阻C.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D.并联一个9.5kΩ的电阻答案:C解析:把一个电流表改装成一个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可知B、D错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 g时,电流表表头两端的电压U g=I g R g=1×10-3×500V=0.5V串联电阻R分担的电压U R=U-U g=10V-0.5V=9.5V所以串联电阻的阻值R=U gI g=9.5V1×10-3A=9.5kΩ.C正确,A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的是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开关先后接通a和b 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那么( )A.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B.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C.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D.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答案:AD解析: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应用电流表外接法,所以S应接a;若电流表示数变化显著,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明显,应用电流表内接法,S应接b,所以A、D正确.3.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电路时,如下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一定不会触电的有( )答案:A解析:因为低压触电时无论是何种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体被作为导体而连入电路,且有一定程度的电流通过人体.由图可知:B~D均可能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因为不停电,火线和零线总可能会有用电器在工作.而对于A来说,虽人的一只手触及零线,但这时不构成回路,故这时是不会触电的.4.某人安装完照明电路后,接通电源之前,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保险丝的位置,同时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正确的电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在检验灯泡后段的火线和零线间出现了短路现象;②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接到了火线和零线上;③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④若不论将电路中用电器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亮,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④答案:A解析:若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通过后面的短路线与电源构成了闭合电路,因此①②正确,而④错误;③所述现象表明这一支路无故障,因电灯与检验灯串联后和电源构成了闭合电路,所以③错;故只有①②正确,应选 A.本题给出了一种利用灯泡检测电路中是否有短路现象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2010·宜春高二检测)两个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成的,V1的量程是5V,V2的量程是15V.为了测量15V~20V 的电压,拟将两电压表串联使用,这种情况下( )A.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相等B.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等C.两个电压表的读数等于两电压表的内阻之比D.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电压表内阻之比答案:BC解析:改装电压表时,需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其阻值为:R=(n -1)R g,用同样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量程越大,改装倍数n 越大,需要分压电阻越大,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也将越大,故R1<R2,当两电压表串联时,根据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应有U1U2=R1R2,即内阻大的分压大,A错误,C正确.两表的偏角取决于过表头的电流,将两电压表串联后的原理图如图:可见,两个表头也是串联关系,通过的电流应相同,故偏角相同,B正确,D错误.6.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照明线路上才能正常工作?答案:串联一个36Ω的分压电阻解析:由于电源电压大于弧光灯的额定电压,为了使它正常工作,可采用串联分压的办法.设弧光灯的电阻为R1,额定电压U1=40V.需串联的电阻为R2,电源电压U=220V,电路如图所示.因串联电阻R2上分到的电压U2=U-U1,通过它的电流就是弧光灯的工作电流,所以其电阻值R 2=U 2I =U -U 1I =220-405Ω=36Ω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 g =100Ω,满偏电流I g =1mA ,R 1=900Ω,R 2=100999Ω.(1)当S 1和S 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2)当S 1和S 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答案:(1)电压表 1V (2)电流表 1A解析:(1)当S 1和S 2均断开时,改装成了电压表,量程U =I g (R g+R 1)=1V(2)当S 1和S 2均闭合时,改装成了电流表其量程I =I g (R 2+R g )R 2=1A.。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电阻R 1、R2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则A.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Ⅰ区域B.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Ⅲ区域C.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I区域D.R1和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应在Ⅱ区域2、如图所示,P为一块均匀的半圆形合金片将它按图甲的方式接在A、B之间时,测得它的电阻为R,若将它按图乙的方式接在A、B之间时.这时的电阻应是( )A.RB.2RC.3RD.4R3、有四个阻值为R的电阻全部使用,不同组合可以获得不同阻值的等效电阻,下列阻值中可以获得的阻值为( )A.4RB.2RC.RD.0.6R4、如图所示, a、b两端电压恒定,电阻R1=2kΩ,用内阻也是2kΩ的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为2V,测R2两端电压为4V,则不接电压表时,a、b间总电压为( )A.6VB.8VC.10VD.12V5、如图甲所示为分压器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不计,变阻器总电阻为R0=50Ω。
闭合电键S后,负载电阻R L两端的电压U随变阻器a端至滑动触头间的阻值R x变化而改变。
当负载电阻分别为R L1=200Ω和R L2=20Ω时,关于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U随R x变化的图线大致接近图乙中的哪条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 L1大致接近曲线①,R L2大致接近曲线②B.R Ll大致接近曲线②,R L2大致接近曲线①C.R L1大致接近曲线③,R L2大致接近曲线④D.R L1大致接近曲线④,R L2大致接近曲线③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都1欧姆,R4、R5的阻值都是0.5欧姆,ab端输入电压U=6伏,当cd 端接伏特计时,其示数是__________7、如图,甲为在10℃左右的环境中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图,箱内的电阻R 1=2k Ω,R 2=1.5k Ω,R 3=4k Ω,R t 为热敏电阻,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当a 、b 端电压U ab <0时,电压鉴别器会令开关S 接通,恒温箱内的电热丝发热,使箱内温度提高;当U ab >0时,电压鉴别器使S 断开,停止加热.则恒温箱内的温度大约恒定在℃三、计算题8、如图所示,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 1、R 2、R 3,安培表的内阻忽略不计,则通过三个电阻的电流强度之比为多少?,两个安培表读数之比多少?9、AB 两地间铺有通讯电缆,长为L ,它是由两条并在一起彼此绝缘的均匀导线组成的,通常称为双线电缆。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A组1.电流表的内阻R g=200 Ω,满刻度电流值I 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C.应串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 800 Ω的电阻解析: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 g=1 V-200×500×10-6 V=0.9 V,R==1 800 Ω。
答案:C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②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③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④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电压表串联电阻分压,电流表并联电阻分流。
所以甲表为电流表,乙表为电压表。
并联电路中电阻大时分流少,所以R增大时量程减小;串联电路中电阻大时分压多,所以R增大时量程增大。
答案:C3.如图所示,4个电阻串联于某电路中,已测出U AC=9 V,U BD=6 V,R2=R4,则U AE为()A.3 VB.7.5 VC.15 V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解析:四个电阻串联,根据电压关系可知U AC+U BD=15 V=I(R1+R2+R2+R3)已知R2=R4,则U AC+U BD=U AE。
答案:C4.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恒为12 V的直流电源上。
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
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小于4 VB.等于4 VC.大于4 V小于8 VD.等于或大于8 V解析:当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其示数为8 V,则此时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4 V,将R1与R V并联后的电阻用R1V表示,则R1V∶R2=8∶4=2∶1,即R1V=2R2,由于R1>R1V,则R1>2R2。
当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时,将R2与R V并联后的电阻用R2V表示,则R2>R2V。
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与电压表示数U2V之比U1∶U2V>2R2∶R2V>2R2∶R2=2。
故电压表的示数将小于4 V,故选项A正确。
答案:A5.(多选)两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不同的电压表V1、V2,如将两表串联起来后去测某一线路的电压,则两只表()A.读数相同B.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C.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D.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小解析: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后,量程大的内阻大,两改装后的电压表串联在一起去测电压,每个表两端的电压与其内阻成正比,所以量程大的电压表读数大,两电压表串联,流过两电压表的电流相等,即流过电压表内部的表头的电流相等,所以指针偏转的角度相等。
答案:BC6.四个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关于四个灯泡的亮度,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灯、B灯一样亮,C灯次之,D灯最暗B.A灯最亮,C灯次之,B与D灯最暗且亮度相同C.A灯最亮,B与C灯一样亮,D灯最暗D.A与B灯一样亮,C与D灯一样亮,但比A与B灯暗些解析:电路的连接特点是,B灯与D灯串联和C灯并联再和A灯串联,A灯在干路上,通过它的电流最大,A灯最亮,C灯中的电流大于B与D灯中的电流,C灯较亮,B灯与D灯最暗且亮度相同,综合以上分析,选项B正确。
答案:B7.一电流表由电流计G与电阻R并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流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为了调准此电表,可采用的措施是()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解析:电流表读数比准确值稍小些,说明它分得的电流小,因此必须增大这个电流。
对于并联电路来说,主要作用就是分流。
为了使电流计G分得更大的电流,就必须增加电阻R的阻值。
由于已经并联了电阻R,而且电流计G的读数也只是稍小一点,因此要给R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答案:A8.(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
另有一输出电压为100 V的测试电源,内阻忽略不计,则()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解析:当cd端短路时,等效电阻R=R1+=40 Ω,选项A正确;当ab端短路时,等效电阻R=R2+=128 Ω,选项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根据欧姆定律得I= A=2 A,所以U cd=IR3=80 V,选项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根据欧姆定律得I= A= A,所以U ab=IR3=25 V,选项D错误。
答案:AC9.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 g=1 mA,内阻R g=100 Ω,用它改装为有5 V和50 V两种量程的电压表,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解析:当公共端与5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1=5 V;当公共端与50 V端接入被测电路时,量程为U2=50 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关系可知R1=-R g=Ω=4 900 Ω=4.9 kΩR2=-R g=Ω=49 900 Ω=49.9 kΩ。
答案:4.9 kΩ49.9 kΩB组1.(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a、b端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A.空载时输出电压U AB=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 AB<C.A、B间的负载R越大,U AB越接近D.A、B间的负载R越小,U A B越接近解析:空载时A、B间的电压为总电压的一半,即U AB=,故选项A正确。
当A、B间接上负载R 后,R与变阻器的下半部分并联,并联电阻小于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故输出电压U AB<,但R越大,并联电阻的总阻值越接近于变阻器总阻值的一半,U AB也就越接近,R越小,并联电阻的总阻值越小,U AB就越小,故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
答案:ABC2.(多选)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时,若不知道R x的阻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接法以减小误差,可将电路按如图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然后将S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那么()A.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B.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C.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D.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伏安法测电阻,关键是会根据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来判断误差,从而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若S分别接触a、b时,电流表示数变化显著,则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强,即R x是一个大阻值电阻,应选用内接法测量,故选项B正确;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显著,则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强,即R x是一个小阻值电阻,应选用外接法测量,故选项C正确。
答案:BC3.(多选)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
已知电流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电压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如图所示接入电路,则()A.电流表A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2的读数B.电流表A1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2指针的偏转角C.电压表V1的读数小于电压表V2的读数D.电压表V1指针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V2指针的偏转角解析:A1、A2处相当于表头和分流电阻四个元件并联,显然流过A1、A2两电流表表头的电流相等,故两表指针偏转角相等,但两表头的读数分别为流过表头与分流电阻的电流之和,A1的分流电阻小,电流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V1、V2表处相当于两表头和各自的分压电阻四个元件串联,两表头指针偏角也相等,V1表分压电阻大,读数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答案:AD4.如图所示是一个电路的一部分,其中R1=5 Ω,R2=1 Ω,R3=3 Ω,I1=0.2 A,I2=0.1 A,那么电流表测得电流为()A.0.2 A,方向向右B.0.15 A,方向向左C.0.2 A,方向向左D.0.3 A,方向向右解析:由题图所示电流方向可计算出R1和R2两端电压降U1=1.0 V,U2=0.1 V,电势左高右低,比较U1、U2可判断R3两端电势下高上低,U3=0.9 V,通过R3的电流I3==0.3 A,电流方向由下向上。
由题图可知,R3上的电流是由I2和I A共同提供的,故I A=0.2 A,方向向左。
答案:C5.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此时()A.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B.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C.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解析:两电表还原后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知流经第一个表头的电流小于流经第二个表头的电流,又知两电表的表头完全相同,则知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流表指针偏转角。
答案:C6.一量程为0~100 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 Ω,表盘刻度均匀,现串联一个9 900 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则该电压表的量程是 V。
用它来测量电压时,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电压表的读数大小为V。
解析:灵敏电流表与一较大的电阻串联即可改装成电压表。
根据R=有:U=I g R+I g R g=10-4×(100+9 900) V=1 V此时指针所指示的电压为0.80 V。
答案:0~10.807.用伏安法测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接法。
如所用电压表内阻为5 000 Ω,电流表内阻为0.5 Ω。
(1)当测量100 Ω左右的电阻时,宜采用电路。
(2)现采用乙电路测量某电阻的阻值,两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0 V、0.5 A,则此电阻的测量值为Ω,真实值为Ω。
解析:(1)由于=50<=200故电流表采用内接法误差较小,应用甲电路。
(2)如果采用乙电路,则有:R测=Ω=20 Ω=I解得R x=20.1 Ω。
答案:(1)甲(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