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专题七热点信息专题集训_38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分章精品(2018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3)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5)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0)课题1 空气 (10)课题2 氧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课题2 原子的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课题3 元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课题4 离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21)课题1 爱护水资源 (21)课题2 水的净化 (21)课题3 水的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拓展性课题氢气(H2)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提纲第1单元一、物质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对象:物质化学研究的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否有新的物质产生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考点一:化学发展史考点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二、走进化学实验室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2、常用的化学仪器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班级目录专题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4)【考点1】初中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4)【考点2】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6)【考点3】粗盐的提纯 (9)【考点6】常见物质的性质 (10)专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10)空气和氧气 (10)【考点1】空气的组成及用途 (10)【考点2】空气成分的测定 (10)【考点3】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1)【考点4】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1)自然界的水 (12)【考点1】水的组成 (12)【考点2】氢气性质、用途 (12)【考点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3)【考点1】碳的几种单质 (13)【考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4)【考点3】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14)【考点4】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4)金属和金属材料 (14)【考点1】金属材料 (14)【考点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及应用 (14)溶液 (17)【考点1】溶液的形成 (17)【考点2】溶解度 (18)【考点1 】酸碱指示剂 (20)【考点2】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20)【考点3】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和用途 (20)【考点4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1)【考点5】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和用途 (21)【考点6】中和反应溶液的pH (21)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22)【考点1】常见的盐 (22)【考点2】化肥 (22)专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23)元素物质的分类 (23)【考点1】物质的分类 (23)【考点2】元素 (23)化合价化学式 (24)【考点1 】化学式 (24)【考点2】化合价 (25)【考点1】分子与原子 (25)【考点3】离子 (27)专题四物质的变化 (28)【考点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8)【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 (29)【考点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29)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32)燃烧和灭火 (32)【考点1】燃烧和灭火 (32)【考点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33)【考点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4)难点突破 (35)【难点1】物质的鉴别和分离、除杂 (35)【难点2】物质的推断 (38)【难点3】科学探究 (42)难点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7)难点5、图像类试题 (49)附录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写出化学式) (55)附录二化学之最(写出化学式) (55)附录三有关不同 (55)附录四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写出名称和化学式) (55)4专题一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考点1】初中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用于加热的仪器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或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①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②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部要;④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管口应与桌面成45o角,试管口。
专题七 热点信息类型一 能源类信息一 2017年5月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在我国南海神狐湾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其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1. (2017常德)2017年5月,中国地质局宣布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中稳定连续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燃冰燃烧热值高、无污染B. 可燃冰的化学式是CH 3COOHC. 可燃冰埋藏在海底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D. 我国可燃冰储量可满足国家能源消耗近200年,是未来重要的能源之一2. (2017益阳)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在我国南海神狐湾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其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可燃冰除主要含有甲烷的水合物外,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1)可燃冰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
(2)写出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甲烷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燃冰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 2017年7月7日世界上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开始正式并网发电。
3. (2018原创) 2017年7月7日世界上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开始正式并网发电。
电站由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全部投入使用后,电站能在25年内提供32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节约煤炭10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万吨。
第3题图(1)太阳能是一种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光伏电站中光能转化为________。
(2)硅是光伏产业的重要材料,工业上用“三氯氢硅还原法”制备纯硅的工业流程如图: ①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制备粗硅时焦炭表现出________性;粗硅与氯化氢反应的方程式为Si +3HCl =====高温 SiHCl 3+X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
类型二 科技发明类信息三 2017年6月23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历时138天,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
1. (2018原创)2017年6月23日“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历时138天,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标志着为期五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第1题图(1)钛是制造“蛟龙”号的主角,已知钛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潜水器的外壳是一层钛合金,钛合金属于________材料,据此可知钛合金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第1题图TiCl4在高温下与M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T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需在氩气中进行,这里主要利用氩气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4)“蛟龙号”装配了充足的生命支持装置以提供氧气供给系统,可通过下列反应提供氧气:2Na2O2+2CO2=== 2X+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反应对保证潜航员的安全非常重要,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重大会议信息四2017年5月18日至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在湖南省郴州市举办第五届(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1. (2017郴州)2017年5月18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郴州成功举行。
这场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博览会以“神奇的矿晶,多彩的萤石”为主题,向世界充分展示了“矿晶之都,多彩郴州”的独特魅力。
萤石的主要成分是CaF2,试计算:(1)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2)CaF2中钙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3)CaF2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信息五2017年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2.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3. (2017常德)2017年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延续了我国千年“丝绸之路”精神,以下关于古代丝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天然纤维B.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 从种桑养蚕中获得4. (2017怀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峰会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等八个方向展开讨论,推动务实成果。
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水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
水泥的化工原料需要石灰石。
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生石灰常用作食品袋内的干燥剂,说明生石灰可以做干燥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基础设施等建设中为防止出现“先建设后治理”现象,请你写出两条防治水体污染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七2017年4月20日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
5. (2018原创)2017年4月20日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为主题。
下列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A. 用干冰冷藏食品B. 用地沟油烹饪C. 用工业颜料加工染色馒头D. 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类型四主题活动信息八2017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1. (2017湘潭)2017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硬水经过吸附、过滤可变成软水B. 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C.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D. 为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又要防止水污染2. (2017龙东)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
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___。
(2)可用___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
(填序号)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参考答案及解析类型一 能源类1. B2. (1)混合物 (2)CH 4 + 2O 2=====点燃 CO 2 + 2H 2O (3)能量高(燃烧值大或环境污染小)3. (1)可再生 电能 (2)①还原 H 2 ②HCl 和H 2(或氯化氢和氢气)【解析】(1)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①碳与二氧化硅反应制取硅,反应中碳夺取二氧化碳中的氧,表现出还原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知X 的化学式为H 2;②粗硅与氯化氢反应有氢气生成,氢气与SiHCl 3反应制取纯硅,所以氢气可循环利用;氢气与SiHCl 3反应除生成硅外,还有氯化氢生成,所以流程中氯化氢也可循环利用。
类型二 科技发明类1. (1)22 (2)金属 耐腐蚀性强 (3)TiCl 4 +2Mg=====高温 2MgCl 2 +Ti 化学性质稳定(4)Na 2CO 3 该反应在提供氧气的同时,可以吸收潜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保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含量)维持一定的水平【解析】(1)钛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2)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蛟龙”号在海水中工作,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易使金属锈蚀,所以钛合金耐腐蚀性强;(3)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高温下镁与四氯化钛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为防止镁、钛接触到空气,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该反应需在氩气中进行,这主要利用氩气化学性质稳定,用氩气作保护气。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对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可确定X 为碳酸钠,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物中有氧气,所以该反应可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提供氧气,有利于维持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维持一定的水平。
类型三 重大会议1. (1)78 (2)20∶19 (3)48.7%【解析】(1)CaF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9×2=78。
(2)CaF 2中钙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为40∶(19×2)=20∶19。
(3)CaF 2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278×100%≈48.7%。
2. B 【解析】A 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二氧化硫排放会导致酸雨;C 中焚烧垃圾(包括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不环保;D 中发现大量可燃冰只能缓解能源危机,使用乙醇汽油只能减少尾气污染。
故选B 。
3. C 【解析】丝绸是天然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从种桑养蚕中获得,C 错误。
4. CaCO 3=====高温 CaO +CO 2↑ 生石灰可与水反应[或CaO +H 2O=== Ca(OH)2] 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染物产生(或禁止向河水中倒建筑垃圾或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和排放等合理即可)5. A类型四主题活动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