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大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10.00 KB
- 文档页数: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工程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易使结构产生温度裂缝。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体积大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几何尺寸一般不小于 1 米,混凝土浇筑量通常较大。
2、水泥水化热高由于混凝土量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升高。
3、温度应力大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后,与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4、施工技术要求高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在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养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问题1、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如果内外温差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如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矿渣粉、采用冷却水管降温等。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前提。
在配合比设计中,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和水化热等因素。
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掺合料的用量,以降低水化热。
同时,要合理控制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施工工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
浇筑时要分层分段进行,避免混凝土堆积过高,影响振捣效果。
振捣要均匀、密实,避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现象。
养护要及时、充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4、裂缝控制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为了控制裂缝的产生,除了采取温度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纤维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王兵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范围也在逐渐增大。
如果不改变目前的施工技术,将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极大程度的降低。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下,混凝体成为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主要施工材料。
混凝土以自身独有的可随意定型的特性而被经常运用到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
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体在浇筑过程可以充分地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要求,需要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的浇筑技术应用形式重视起来。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筑工程正在经历着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各个施工领域中新的技术和设备都层出不穷,给该行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关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控制十分关键。
因此,强化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浇筑技术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大体积混凝土概述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施工结构的最小横断面面积尺寸≥1m的混凝土结构,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具有规范性以及系统性,明确施工技术要点,提升施工的有效性,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此外在进行浇筑过程中要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局部裂缝,要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而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地下钢筋结构浇筑、顶层封顶等领域,并且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那么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结构物很容易出现温度变形的问题。
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温度进行掌握和控制,一般情况下,温度大约在25摄氏度左右。
如果其温度应力大于所承受的拉力,就会出现裂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除此之外,还应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该工作有着较高的难度,特别是施工裂缝,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增加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6-29T15:03:48.200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6期作者:马金花[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马金花 63212419860402**** 青海沐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要求与常规要求不同,大体积浇筑面在施工条件上更为复杂,施工难度也随之增长。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必须从根本上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准备工作为了能够提升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体系进行完善,而这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于施工的区域进行勘察,对气候温度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也要保障施工场地的清洁。
同时也要对浇筑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做好水泥沙的配比方案,对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进行分析,包括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类不确定因素,确保其内部热量的正常散发,保持混凝土冷却的正常。
在进行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浇筑施工的时间,对施工规范进行有效的遵循,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所需要准备的内容包括原材料、工具以及水泥种类的选择等等,对混凝土进行优化配置。
所选择的水泥包括硅酸盐和粉煤灰这两种,在选择水泥时要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标准,从而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抗拉以及抗压性能给予保障。
同时,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中,骨料也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在对骨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无包裹层的材料类型,这样才能够对其配比系数和膨胀系数进行保障,同时整体的岩石弹模比更低。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中砂和碎石等材料,并对其含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质量控制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对技术的探索和总结,为今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整理,旨在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1.3 研究意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耐火性好、密实性高等优点,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促进施工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为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对于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其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体积较大、结构复杂、单体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常见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06-10T05:43:46.482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4期作者:娄荣[导读]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娄荣身份证号码: 23010619810629****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在施工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其体积较大,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防止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因此,应掌握施工中的技术应用要点,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本文将分析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影响因素,探索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研究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大体积混凝土通常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是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温差应力的存在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威胁安全。
目前,在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趋势下,企业只有通过各种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和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才能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复杂,施工人员要做好复杂的准备,同时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以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
因此,必须明确施工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类型和作用机理,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特点,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投产后效果良好。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整个结构有明显的承重作用,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操作上有很大的复杂性。
裂缝是建筑施工中的通病。
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该结构工程量较大,但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良好的连续性,防止施工中断影响整体质量效果。
混凝土结构越小,水化热越容易处理。
随着体积的增大,水化热的散发速度逐渐变慢,容易导致温度应力的增大。
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各项指标,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符合要求。
2. 施工工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浇筑、摆放、振实、养护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致密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裂缝、脱模等质量问题。
3. 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一个关键环节,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自身的热量,如果温度过高,易导致混凝土开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如喷水冷却、覆盖保温等。
二、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1. 检测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需要通过检测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检测,了解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等性能。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抽芯取样、超声波检测、密实度检测等。
2. 质量评价标准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评价标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国家标准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评价标准。
一般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融性、抗渗性等指标。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控制施工工艺、定期检测混凝土质量等。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工人的施工质量意识。
第二篇示例: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一直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指的是混凝土在一次浇筑中的体积较大,需要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及研究一、背景介绍城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量较大,通常用于桥梁、地下结构、大型水利工程等建筑领域。
由于其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因此深受建筑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及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师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用及配比研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首先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选择和配比研究。
选用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工程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施工工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考虑浇筑方式、温度控制、养护周期等因素。
目前,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有冷却管道散热、使用低热水泥、利用保温措施等。
3、质量控制研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质量控制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需要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试验等手段,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技术标准研究制定相关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对于规范施工行为、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均在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以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以上研究现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详细探讨。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存在一些独特的难点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量大、厚度厚,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温度控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在寒冷地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2、浇筑工艺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考虑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方式、浇筑工艺以及浇筑速度。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水利工程等工程项目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其施工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收缩裂缝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和收缩情况,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量较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尤为关键。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不仅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开展深入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混凝土施工特点、配合比设计、浇筑工艺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工程施工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大约2000字左右。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浇筑过程复杂,所以施工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抗裂性,保证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
浇筑工艺控制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通过研究并优化浇筑工艺,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浇筑过程中的问题和质量缺陷。
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也是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研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可以提高施工水平,降低施工风险。
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 正文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需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量较大的情况。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大坝、高层建筑等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工程性能和经济效益。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改进与优化的技术措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温度裂缝、收缩裂缝、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特点进行深入了解,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改进和优化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
【2000字】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大约2000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工程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其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体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增长,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变形性等特点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特点,能够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抗风性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内部裂缝的控制、施工工艺的优化等方面都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体积混凝土的优势,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特点、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可以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
很多建筑工程都需要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该工艺对施工技术要求高。
如果施工过程没有认真做好管理工作,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广大施工同行,必须认真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
并强化对施工材料,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后混凝土养护等工作的管理力度。
促进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
关键词:房建设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前言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都需要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结构厚实、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条件复杂以及对整体性有着较高要求。
通常情况下要求连续浇筑作业,不留设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可分为两类: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
微观裂缝主要包括了粘着裂缝、水泥石裂缝和骨料裂缝等三种。
粘着裂缝指骨料与水泥石粘合面上的裂缝,水泥石裂缝指水泥石中自然的裂缝,骨料裂缝指骨料本身裂缝。
宏观裂缝主要包括外荷载裂缝、结构次应力裂缝和变形应力裂缝。
外荷载裂缝指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裂缝,结构次应力裂缝指砼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裂缝,变形应力裂缝指由于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应力,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当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厚时,其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引起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约束,这样的约束称之为内约束;当一个结构物的变形受到其他结构的阻碍所受到的约束称为外约束。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变形,主要是因内约束而产生的。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而混凝土体积大,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浇筑初期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温差过大则易于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在浇筑混凝土的后期,当混凝土内部逐渐散热冷却产生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已浇筑混凝土的约束,接触处将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在混凝土正截面形成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当时龄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便会产生裂缝,甚至贯穿整个混凝土断面,形成贯通裂缝。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设计(论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2指导教师:年级专业:土木工程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二O一二年十一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ofChongqing UniversityDesign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systemdesignSystemUndergraduate: Wang,ming.pengStudent Number: 201105071Supervisor:Major: Civil Engineering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Chonqing UniversityNovember 2011摘要随着世界发展领域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基础结构形式日趋复杂,技术水平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都是具有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底板,还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深梁等。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截面面积大、水泥用量大、混凝土浇筑时间过长,内外温差大,温度易受缩而产生裂缝,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本文首先是对温度产生的裂缝进行分析,然后对大体积混凝土二次振捣,接着分析了养护方法及效果分析,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和混凝土的温度监测,研究了细石混凝土填补,最后对施工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
本文虽然文字简短,对初学者关于大体积混凝土都有个深远的了解,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控制ABSTRACTAlong with the worl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development, large volume concrete project scale is more and more big, infrastructure form are complex with each passing day, technical level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 tall building box foundation and raft foundation are larg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they often have larger deep beam. Therefore, large volume concrete in modern construction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Concrete concrete structure entity is defined as the minimum size of not less than 1m of large volume of concrete, or expected for concre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hydration caus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shrinkage cracks of concrete and lead. Because of the large volume concrete cross section area, large consumption of cement, concrete pouring time is too lo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easy temperature contraction crack, difficulties in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temperature cracks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and then the two vibrator, then analyzed the maintenance method and effect analysis of after-pouring zone, with processing and concrete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tudy the fine stone concrete filled, finally the common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lthough the character is brief, for beginners of big volume concrete ha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it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wide practical application.Keywords:Large volume concrete,Crack, Prevention, Control重庆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 1.1 大体积混凝土 (1)1.1.1大体积混凝土定义 (1)1.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2)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与防治 (3)2.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2.1.l 水泥水化热32.1.2 外界气温变化 42.1.3 混凝土的收缩 4 2.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5)3大体积混凝土二次振捣 (6)3.11二次振捣的优点 63.12二次振捣的时间和方法 6 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7)… 4.11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要求74.12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措施75.后浇带的设置处理 (8)6.混凝土温度监测 (9)6..1 混凝土温度监测管理 (9)6..2 混凝土温度监测方法 (9)6..3混凝土温度监测的控制措施 (9)7. 细石混凝土填补108.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108.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108.2针对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119.结论12参考文献 (13)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1绪论(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1 绪论1.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什么是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定义。
只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 55-2000中认为“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lm 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简称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提法不够科学准确,因为很多独立基础的最小尺寸大于lm,却不是大体积,也有很多结构最小尺寸小于lm,但体积较大,水化热引起的变形也较大,应列入大体积混凝土之列。
美国混凝土学会认为,大体积混凝土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尽寸大到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和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化。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
”美国混凝土学会还认为应考虑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化与开裂问题。
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海工混凝土设计与施工建议》规定“凡是混凝土一次浇筑最小尺寸大于0.6m,特别是水泥用量大于400kg1m3时,应考虑采用水化放热慢的水泥或采取其他降温散热措施”。
国外对大体积砼的定义,即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同时也考虑了水泥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化与裂缝问题。
参照国外的标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为: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较大,且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以避免水泥水化热及体积变化引起的裂缝,这类结构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而我认为所谓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其结构尺寸已经大到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避免水泥水化热及体积变化引起裂缝的结构,需按裂缝开展进行处理及控制的混凝土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由于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工程规模的大小、结构形式、混凝土特点、配筋构造及受荷情况都与水利水电类建筑物差异很大。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相比于一般混凝土块体较薄,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
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很容易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连续性整体浇筑要求较高;结构构筑物多属于地下、半地下或室内,受外界条件变化影响较小。
此外,在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和采取的措施上,两者也有很多差异。
大体积混凝土还具有结构厚大、浇筑量大,工程条件复杂,且多为现浇超静定结构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较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混凝土要大的多;结构断面内配筋较多,但要求抗渗性能较高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因此,除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以外,还应满足结构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要求。
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指大体量混凝土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收缩变形导致的裂缝,而必须予以控制这种裂缝现浇混凝土结构。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需采用一次整体浇注混凝土的方法和“综合温控”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性、抗渗性、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复杂,只有减少了施工工序之间的交叉,取消了各种施工缝的处理工作,简化了施工程序,才能加快了施工进度。
80年代以来,在全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建造了一批高层建筑和高耸构筑物。
这些建筑物的基础,都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通过这些工程的实践,促进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研究,取得不少成就,主要是:(1)在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2)在施工技术上,从选料,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等,采取一些综合性的措施,有效地克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3)在施工组织管理上,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的问题,在精心组织、协调指挥下采用了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