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部工作概述PPT
- 格式:ppt
- 大小:891.50 KB
- 文档页数:23
一概论▪一、编辑的定义▪1、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2、指新闻出版机构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环节。
▪3、编辑是生产、编选和修订文字材料、摄影材料和视听材料,使其适于出版的艺术。
▪4、编辑就是一种对文字、符号、图画等为载体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使之集中有序、协调和顺,以便传播和贮存的活动。
▪5、编辑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应流传的再创造活动。
▪二、报纸编辑史▪中国报业的六个时期▪1、古代报纸发展时期(唐朝开元年间—19世纪20年代)▪1)朝廷官报;▪2)非法民报—小报;▪3)合法民报—京报。
▪2、在华外报的发展与垄断时期(19世纪20年代初—90年代初)▪3、国人自办近代报刊(19世纪90年代中期—20世纪10年代中期)4、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1915—1927)5、两极对立时期(1927—1949)6、新中国报业(1949——)王韬的办报主张办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强调报刊的作用,“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
康有为主张”设报达聪“1895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该刊的编辑为梁启超、麦孟华,内容为刊载宣传变法的文章,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向,为维新变法营造了很好的舆论环境。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17岁拜康有为为师,接触西方思想,1895年参与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18963月开始在上海主持《时务报》一年零三个月,成为维新运动的舆论领袖,后去湖南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
梁启超先后参与或主持的报刊有《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庸言》、《大中华》、《解放与改造》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出生于名医世家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报刊活动家,《国闻报》是维新派的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