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峰煜同志去世
- 格式:pdf
- 大小:100.86 KB
- 文档页数:1
命丧上海的侵华日军大将
张春;陈刚
【期刊名称】《当代军事文摘》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之际,有一件事很值得说一说。
被击毙于中国大陆的侵华日军高级将领中,有一个军衔最高的家伙——白川义则,他是日本陆军大将,曾任日本陆军省大臣,1932年4月29
【总页数】1页(P)
【作者】张春;陈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5
【相关文献】
1.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审议的代表议案3件——关于建议上海市人大将《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列入2005年立法计划的议案(第3号)
2.上海交大将二氧化钛纳米管应用拓展到光子学领域
3.上海交大将二氧化钛纳米管应用拓展到光子学领域
4.“名将之花”命丧黄土岭——击毙侵华日军阿郎规秀中将纪实
5.侵华日军对上海等地图书资料的破坏和占夺——往事访谈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卞峰煜同志,1951 年 9 月出生,浙江嵊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为 我省最早的援藏干部,担任过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后任绍兴市农 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
卞峰煜同志的主要事迹如下一、锐意创新清冷岗位上干出了火热事业 卞峰煜同志先后担任过监察局、农业局的领导职务,在反腐倡廉和发展三 农的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颇有建树,多次获得先进称号。
1991 年,他在援藏期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财务整顿先进个 人;2001 年,他在农业局工作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清理整顿农村合 作基金会先进个人。
2000 年 12 月,他调至绍兴市档案局任局长。
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他来说显得有些清冷。
有人劝他你年近半百,官当到顶了,该享享清福了!但是,全新的事 业,激起了卞峰煜同志一种新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他潜心研究档案工作,发现这个以往不为人关注的部门,确实有太多 的困难,也同样有太多的事可干。
于是, 他立誓我离退休还有 10 年好干, 豁出去了, 把这 10 年押上去! 如何使档案从文件仓库中走出来,从书斋式的环境中跳出来,理直气壮地走上一线,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是卞峰煜同志孜孜以求破题的 工作目标。
他运用新的理念来激活部门,瞄准新的制高点,在创新的平台上有所 作为。
他经常对同志们说大胆去工作,有事我来扛。
他大胆打破档案接收利用中时间、区域、全宗界限,大胆地对档案资 源进行整合,提出了大档案理念。
市档案馆馆藏从 2000 年的不足 8 万卷上升到 2006 年的 30 万卷,馆 藏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主持创办了《档案信息摘报》和《档案参考》,主动为党委、政府 遴选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及时提供决策参考,多次获得市领导的批示。
同时,他主持编写了 24 种编研材料,有据有理地提出了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建设性方案。
特别是在市委、 市政府重大会议和市两会之前, 他总是亲自策划选题, 分别编撰了《辉煌二十年》、《绍兴人大二十年》等专题资料,送交与会 同志,为加深理解重大决策背景作好铺垫,赢得了领导和代表、委员的普 遍好评。
最后的历程作者:范苏苏来源:《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1期最近看了于为民同志写的《范长江与河南》一文(载本刊2011年11期(上半月))及王天定同志在我父亲去世前所在地拍摄的珍贵照片和报道,也听说了当地领导同志和老乡对我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深受感动。
这些天追思往事,浮想联翩,欲罢不能,专写此文表达对父亲深切的悼念之情,以飨读者。
我父亲1909年10月16日出生于四川内江,1970年10月23日去世于河南确山,去世时年仅61岁。
他在新闻界工作时间最长,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著作《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西线风云》等书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他还是“青记”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这些众所周知的事实我就不多说了。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记协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项新闻奖,以表彰优秀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
但不少同志都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自从他1952年离开人民日报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他写什么文章,“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的看法是:我父亲离开新闻工作岗位虽然很可惜,但在他离开新闻界后到文教界尤其是到科技界工作的时期,更鲜明地反映出他一辈子做事、做人的原则,反映出他高尚的品格,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面前,更表现出父亲是一个杰出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关于父亲做事、做人的原则,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在“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书的序言中已经有了全面的论述,我母亲沈谱也在这本书里有过很好的概括,我只是根据个人的体会谈谈他最突出的特点。
父亲虽然只活了61岁,但他一生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一辈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青年时期他义无返顾投身革命,17岁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因不满意国民党对日本的不抵抗政策而毅然放弃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的毕业文凭;1933年在北大读书时期,他又参与发起组织北大学生长城抗战慰问团,到长城各口慰劳抗日军队;1935年7月,他又以《大公报》旅行记者名义,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著名的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旅行。
枯枝劲骨扬清风卞氏三杰
卞氏三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位杰出的志士,他们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卞和、陈芝全和农
民大军军长邓良。
三位杰出的志士,在乱世中立足于家乡地方,发动起义,勇敢抗击外敌
入侵,保卫国家,拯救百姓,他们牺牲自我,忘却私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反抗
残暴的地主,把握家乡的安危,发挥着他们敢于担当的精神,最终通过他们的努力,把“普天之下”避免于民灾。
卞氏三杰的功绩,历史这个大河流淌在先祖之间,是无法用一句话来说明的,如果没有他们担当起保护和维系人民利益的责任,人民就不会获得自由,家乡地方也不会如今的诸多发展。
他们放弃生的希望,用鲜血绘就的卓越的功绩,正因为它,才有了立足于家乡地方、抗击外敌入侵的熊熊人民战斗的火焰,他们的革命英勇的精神永存,他们的故事永传。
卞氏三杰的精神一直令人惊叹,他们毫不犹豫,勇敢担当,克服重重困难,敢于支持人民实现自由平等,令我们永远不忘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在未来,他们的革命精神将传承下去,永远激励人们不懈奋斗,坚信实现群众共同的期盼。
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介绍_事迹材料卞峰煜同志,1951年9月出生,浙江嵊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为我省最早援藏干部,担任过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后任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
卞峰煜同志主要事迹如下:一、锐意创新:清冷岗位上干出了火热事业卞峰煜同志先后担任过监察局、农业局领导职务,在反腐倡廉和发展三农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颇有建树,多次获得先进称号。
1991年,他在援藏期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财务整顿先进个人;2001年,他在农业局工作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先进个人。
2000年12月,他调至绍兴市档案局任局长。
这个陌生环境,对他来说显得有些清冷。
有人劝他:你年近半百,官当到顶了,该享享清福了!但是,全新事业,激起了卞峰煜同志一种新使命感和责任心。
他潜心研究档案工作,发现这个以往不为人关注部门,确实有太多困难,也同样有太多事可干。
于是,他立誓:我离退休还有10年好干,豁出去了,把这10年押上去!如何使档案从文件仓库中走出来,从书斋式环境中跳出来,理直气壮地走上一线,贴近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这是卞峰煜同志孜孜以求破题工作目标。
他运用新理念来激活部门,瞄准新制高点,在创新平台上有所作为。
他经常对同志们说:大胆去工作,有事我来扛。
他大胆打破档案接收利用中时间、区域、全宗界限,大胆地对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提出了大档案理念。
市档案馆馆藏从2000年不足8万卷上升到2006年30万卷,馆藏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他主持创办了《档案信息摘报》和《档案参考》,主动为党委、政府遴选有价值信息资料,及时提供决策参考,多次获得市领导批示。
同时,他主持编写了24种编研材料,有据有理地提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性方案。
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重大会议和市两会之前,他总是亲自策划选题,分别编撰了《辉煌二十年》、《绍兴人大二十年》等专题资料,送交与会同志,为加深理解重大决策背景作好铺垫,赢得了领导和代表、委员普遍好评。
【知名人士逝世消息】根据我国国旗法下列哪位人士逝世郭涛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郭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3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郭涛是河北省魏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1年参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干事、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了反“扫荡”和千里跃进大别山、襄樊、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营政治教导员、主任、师炮兵指挥部参谋长、团第一副团长、团参谋长、团长、军炮兵司令部参谋长、副处长、处长、副师长,南京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兼司令部作战部部长、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郭涛是第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戴杰海关总署原党组书记、署长戴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戴杰,1928年8月出生于辽宁沈阳,1945年12月在嫩江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并参加革命工作。
1946年2月起,任嫩江三合盛工厂科长和制油厂、制材厂副厂长、厂长;1947年8月到东北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嫩江贸易管理局总务股负责人,沈阳市百货总公司、东北区工业器材公司副主任。
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12月起,任东北贸易部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中国对外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科长、中国矿产公司广东分公司副经理、外贸部出口局副处长、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副处长。
1971年1月起,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邦德国、巴西、瑞士等国家大使馆商务参赞,外贸部出口局副局长、外经贸部进出口局局长。
1984年11月至1993年1月,任海关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兼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全国打击走私协调小组组长。
2003年12月离休。
戴杰是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
沉痛悼念王一峰同志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
【年(卷),期】2007(39)11
【摘要】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南京中医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本刊编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王一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10月16日21时2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总页数】1页(P封3)
【作者】《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作者单位】《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4
【相关文献】
1.沉痛悼念毛志方同志——毛志方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举行
2.李德生同志永垂不朽!沉痛悼念李德生同志
3.忆卓琳同志二三事——沉痛悼念卓琳同志
4.沉痛的悼念深切的缅怀——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召开座谈会沉痛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5.沉痛悼念一代伟人深切缅怀丰功伟绩──全省金融系统悼念邓小平同志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有限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燃烧——卞峰煜同志的先进事迹卞峰煜同志简介:卞峰煜,男,1951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浙江嵊州人。
1969年12月任山西省长治市51272部队农场文书、会计,197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任西藏林芝地区监察局副局长,1992年任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0年12月起至今任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党组书记。
编者按:在工作中,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是“端坐”、“平躺”,放松懈怠、贪图安逸?还是始终保持灵魂“站立”,开拓奋进、不让生命有一天空转?卞峰煜选择了后者。
50岁调到档案系统,他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重新开始,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即使身患癌症,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
在他身上,体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展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卞峰煜为榜样,切实转变作风,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走马上任清冷的岗位,无为、奋进,哪个更可取?病魔威胁的生死关头,生命、事业,哪个更重要?卞峰煜用实际行动作出回答。
作为绍兴市档案局局长,他虽身患甲状腺癌,却常年坚守岗位,硬是干出了一番火热的事业。
他说,只要工作,就要始终保持“站立”的姿势,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这是一颗岁月磨出来的“金子”。
(一)2000年12月,卞峰煜从农业部门转行到档案局上班的第一个月,许多人心里不免猜疑:50岁调到“清闲”部门,无异于提前退休养老。
2001年12月,卞峰煜开始琢磨建党政文件查阅中心。
在此之前,他啃完了一本本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掌握了让不少人发怵的网络技术。
为赶材料,他不时加班到深夜。
那股认真劲让“手下”连连吃惊,一些年轻人汗颜道:“这个局长不简单。
”2003年12月,绍兴市档案局在5年一评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中上榜,全省只此一家。
从率先在全省开展档案管理数字化到视频信息的自动采集,尝到甜头的几位副手由衷地说,老卞是个真正干事业的人。
2019.5我的妈妈叫苏华,原名许文英,1923年农历四月初七出生在江苏省句容县宝塔巷村。
妈妈上中学时,一位老师说要带他们到最好的地方,有饭吃,有衣穿,没有人欺负。
1939年3月5日,只有16岁的妈妈和另外10位同学跟着老师走了两天的山路,到达江苏茅山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句容县战地服务团,成为一名新四军女兵。
同年10月12日妈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妈妈任茅山地区四县(镇江、丹阳、金坛、句容)抗敌总会妇女科副科长,10月调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组织干事。
1980年我去看望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段焕竞伯伯时,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妈妈这一辈子真是太不容易了!”段伯伯告诉我,妈妈的第一位丈夫是王丰庆。
1940年段伯伯和夫人李珊阿姨把17岁的妈妈介绍给34岁的红军干部王丰庆。
王丰庆是江西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皖浙赣省委委员、皖赣特委书记、皖赣分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兼红军皖赣独立师政委、皖赣红军独立团政委等职。
1938年7月,江苏茅山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后,先后任四县(镇江、丹阳、金坛、句容)抗敌总会副主任、特委书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独立一团团长等职。
妈妈和王丰庆的见面就安排在段伯伯家。
李珊阿姨拿出橘子招待妈妈。
妈妈后来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吃橘子,还闹了笑话,不知道要剥皮,张口就咬。
李珊阿姨笑着说,要剥了皮再吃。
妈妈说,那橘子真好吃,甜极了。
那天王丰庆送给妈妈一块手表,妈妈不好意思接。
李珊阿姨说,那就放在我这里保存,王丰庆要去执行任务,等打完这仗回来,你们举行婚礼时再给你。
段伯伯告诉我,1940年11月10日,王丰庆护送苏皖区委书记邓仲铭,经过江苏省武进县吊桥镇时,遭到日军千余人攻击。
掩护邓仲铭安全脱险后,王丰庆在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无法想象当17岁的妈妈在得知这一噩耗时,要承受多大的打击!1941年皖南事变前,妈妈随部队转移,经苏常太根据地去苏南沙洲县,带队的是焦康寿政委。
作者: 卞晋平
作者机构: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出版物刊名: 中国政协
页码: 48-51页
主题词: 同志 唯物主义者 廉洁奉公 共产党人 追悼会 告别 遗嘱 家人
摘要:2007年11月26日凌晨,得悉绍铮同志去世的消息,我匆忙赶到北京医院,向这位尊敬的老领导作最后的告别。
绍铮同志一生廉洁奉公,律己甚严,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给组织提任何要求,不给单位添任何麻烦。
他留下遗嘱,一切从简,不开追悼会,不发讣告,不向遗体告别,希望有关部门和家人一定做到。
他带着彻底唯物主义者的高尚境界,带着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离开了这个世界,以他所能做的最后一个行动又给我们上了一次党课,也为自己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学经典中的红色记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 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新中国成立 后,文艺工作者以生活为素材,深入实地,扎根人民,倾听群众心 声,创作出大量“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经典。
《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人民子弟兵树起一座英雄丰碑;《青春 万岁》《我们播种爱情》描绘新一代青年群体的蓬勃朝气和理想信念;《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展现农业生产合作化背景下的世界X〈大江东去》放眼改革进程中的社会生活全景;而记述民 族资产阶级改造之路的《上海的早晨》,还原人民公仆成长历程的 《焦裕禄》,直面世纪之交中国军队现实处境和生存挑战的《突出 重围》,则从多侧面塑造了新中国历史的温度与厚度。
本期选取的文学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歌颂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和人民生活的鲜活图景。
以文字的隽永魅力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衣期封面策划/周冉文学经典中的红色记忆1953年9月底,周恩来在中国文 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 上作报告,突然放下手中的讲稿,对着话筒动情地说:“在座的谁是 魏巍同志,今天他来了没有?请站起 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
”这时, 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的魏 巍,热烈鼓掌,周恩来对他说:“我感 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最可爱的人’ 这样一个称号。
”中国文学界通常将“以抗美援朝 战争为题材,创作时间从1950年10月 25曰中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幵始”的各 类文学作品称之为“抗美援朝文学”。
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抗美援朝战争, 无疑为中国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无穷无 尽的创作素材。
但纵观整个“抗美援 朝文学”,似乎没有一篇作品的影响力 能够与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 的人》相比:毛泽东批示要将《谁是最 可爱的人》一文“印发全军”;朱德总 司令看了这篇文章后连声称赞:“写 得好!很好!”收录这篇通讯的同名 散文集1951年冬出版后几乎导致“洛 阳纸贵”,甚至莫斯科国家艺术文学出 版社都在1957年发行了俄文版。
2015年去世的开国将军有哪些?>2015年,在这一年当中到底有多少位开国将军已经去世了呢?笔者仔细地盘点了一下,共有16位,其中1位中将,15位少将。
大家快来看看都是谁吧!一、开国少将胡立信胡立信,1914年12月出生,河南省新县戴嘴乡合龙村人。
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原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
2015年1月24日,胡立信将军在南京病逝,享年101岁。
二、开国少将曾美曾美,1914年3月出生,江西兴国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任北京军区参谋长、河北省军区政委等职。
2015年1月31日,曾美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去世,享年101岁。
三、开国少将瞿道文瞿道文,1919年出生,四川省达县人。
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任华东军区防空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第二主任、空四军副政治委员等职。
2015年2月4日,瞿道文将军在上海病逝,享年96岁。
四、开国少将谭佑铭谭佑铭,1910年12月出生,四川云阳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原《解放军报》副总编辑,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
2015年2月14日,谭佑铭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
五、开国少将汪运祖汪运祖,1915年出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
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任江苏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等职。
2015年02月23日,汪运祖将军在南京病逝,享年100岁。
六、开国少将华楠华楠,原名孙宝楠,1921年出生,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崖子村人。
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任总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报社社长等职。
2015年2月27日,华楠将军病逝,享年94岁。
七、开国少将方子翼方子翼,原名方泰兴,1917年出生,安徽省金寨县果子园乡佛堂坳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原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顾问。
2015年3月17日,方子翼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98岁。
八、开国少将陈茂辉陈茂辉,1912年出生,福建上杭人。
上饶集中营里的巾帼英雄
胡居成
【期刊名称】《党史纵览》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遵命北移的皖南新四军9000名官兵,在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重围之下,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战死或被俘。
特别是那些不幸落入敌人魔掌的女战士,在敌人的牢狱里,凭着革命者大无畏的胆识和精神,一方面蔑视敌人的刑讯,适时地给以舌剑唇枪的还击;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地抚慰自己受难的战友,相互鼓舞,团结对敌。
当她们身临敌人的刑场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是那样的绚烂和璀璨。
她们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壮丽的人生诗篇。
【总页数】6页(P40-45)
【作者】胡居成
【作者单位】江苏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1
【相关文献】
1.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集中营里的儿童画 [J],
2.上饶集中营是否等于"东方的奥斯威辛"——关于上饶集中营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与开发的思考 [J], 张志荣;周晓雷
3.上饶集中营里的巾帼英雄 [J], 胡居成
4.集中营里的奇迹 [J], 朱文娟
5.人间地狱——奥斯威辛集中营里的罪证 [J], 焦祖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时小力(53)高职“双师型”EOP教学团队建设途径.......姚素华,黄璐(57)高职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综述..................游小艳(61)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育工作探究..........苏宁(65)新冠战“疫”中高职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变化及原因探究—以某高职院校为例................秦娟华,陈蕊花(70)把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魏欣Z(74)“双高计划”背景下智库型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策略与路径.............................................段兆英(78)-教学研究#期望确认理论在大学英语在线学习中的应用.......白琳琳(83)高职旅游专业礼仪课程线上教学实践与探索.......刘云(89)高职公共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问题与策略..............................孙川,赵俊梅,葛媛娣(92)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探讨..........张严心(96)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李桂亭,杨玲(100)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方法及应用—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王望(104)高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创新探索曹三月,徐晓琳,高瑞臣(108)-经济管理与法律•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财务行为规范性解析.........刘伟(111)功利主义视角下证券监管举报人制度的完善.......何孟凯(115)我国特赦未成年罪犯的宪法实施及完善............余源(119)《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安江英副主任委员:冯海明刘兰明任凤国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王芳王佼王巍牛小铁朱元忠许保国李长青张春芝郑兴贾书申唐正清梁文学薄志毅主编:冯海明(兼)副主编:任凤国编辑部主任:任凤国编辑:张艳霞吴静英文编译:齐志刚。
学习卞峰煜事迹座谈会发言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卞峰煜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在全国档案系统内深入开展学习浙江省绍兴市档案局局长卞峰煜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
近日。
参加工作38年来,卞峰煜同志是浙江省嵊州人。
特别是从事档案工作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甘当公仆,清冷”工作岗位上干出了火热的事业,上级机关、领导、同事和普通群众中都有良好的口碑,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先进代表。
2000年卞峰煜同志担任浙江省绍兴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以来,绍兴市档案局馆先后被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等荣誉,绍兴市也被授予“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先进市”称号。
2004年,卞峰煜同志被诊断患上癌症后,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依然心系工作,倾心档案事业,为广大档案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同志给予卞峰煜同志的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对档案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同时也是对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全市档案系统开展向卞峰煜同志学习的活动,对于我市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增强对档案事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全市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干事创业,树立新时期档案部门的新形象,开创档案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把开展向卞峰煜同志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活动。
一是学习卞峰煜同志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精神。
把工作岗位变成锐意创新的平台,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潜心研究档案工作,用新的理念“激活”档案工作,表现突出,颇有建树。
学习他这种精神,就是要用创新发展的理念去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像他那样满怀对档案事业的热爱和创新的激情,勤于钻研,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努力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学习卞峰煜同志心系百姓、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
国军抗日牺牲八上将本文摘自《文史月刊》2006年第3期作者:田茂忠夏明亮原题为:国民党抗日殉国八上将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投身抗日战场,均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他们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慷慨赴死、气壮山河的壮丽凯歌,在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史册上矗立了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殉国将领的事迹多见于各种报刊,但系统介绍国民党将领抗日殉国事迹的文章尚不多见。
据统计,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达200余名,本文对其中八位军衔最高的上将作一简要介绍。
佟麟阁:马革裹尸埋忠骨佟麟阁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国捐躯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佟麟阁,字捷三,1892年出生在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一个农民家庭。
幼年读过几年私塾。
1912年3月,时任北洋备补军左路前营管带的冯玉祥到直隶景县募兵,佟麟阁应募投军,开始了戎马生涯。
佟麟阁作战勇敢,又勤于钻研兵法,很受冯玉祥赏识。
他由最低级的职位“棚目”(班长)做起,到1925年已晋升为国民军第一军第十一师师长。
经过第一、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多次战斗的历练和1923年在北京南苑陆军检阅使高级教导团的深造,佟麟阁日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高级指挥官。
1933年初,日军侵犯山海关,长城抗战爆发。
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冯玉祥就任总司令,佟麟阁任第一军军长,代理察哈尔省主席兼民政厅长。
他与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北路前敌总司令方振武等密切配合,猛烈攻击张北一带日伪军,先后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城,击毙日军茂木骑兵第四团及伪军李华岑等部千余人,抗日同盟军军威大振。
1935年冬,在日本高压之下,国民政府作出妥协,中央军大部退出华北,冀察两省中国军队仅留下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兼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佟麟阁应宋哲元之邀出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驻守北平南苑,掌军部事务。
面对日军咄咄逼人之势,佟麟阁整军修武,夙夜匪懈。
他常对学员们说:“中央如下令抗日,麟阁若不身先士卒,君等可执往天安门前,挖我两眼,割我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