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工作基础知识讲课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32
党务工作基础知识主讲人:校党委组织部傅溶联系方式:/furong1002内容提要一、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知识二、党员发展有关材料的写作三、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知识四、有关知识问答一、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知识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依据是: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中组发〔1990〕3号)2、《中共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校党字〔2004〕13号)(一)发展党员的方针和原则1988年6月,中央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有计划发展的原则2、入党自愿的原则3、个别吸收的原则4、严格手续的原则(二)有关概念⏹申请入党人——是指凡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的人员。
⏹入党积极分子——是指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后,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申请入党人。
⏹发展对象——是指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基本具备了党员的条件,党组织在履行有关程序后,确定的即将发展入党的对象。
⏹预备党员——是指发展对象经过政治审查、组织部门备案,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上级党委审议批准的同志。
(三)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1、个人自愿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后,支部书记应及时与入党申请人谈话,指出努力方向。
2、通过对申请人一定时间(一般一个月以上)的帮助教育,经过共青团组织的推荐,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大会)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报院党委审批。
3、院党委批准后,及时将入党积极分子名单报校党委组织部备案,并领取《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
4、党支部指定2名中共正式党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并指导其撰写自传,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
5、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向党支部书面汇报一次思想,党支部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一次,考察的情况及时填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
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目录1、党支部的性质2、党支部的设立3、党支部职责4、党支部委员会的组成5、党支部委员会的分工和职责6、党支部书记岗位职务标准7、党支部书记基本工作方法8、党支部基本制度9、党支部基本任务10、党支部建设标准11、党支部工作主要方法12、党员教育管理13、入党申请书的书写格式14、转正申请或转正申请报告的书写格式15、关于发展党员“票决制”党支部工作基本知识一、党支部的性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
在党的组织系统中,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把党员组织起来的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施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的建设的最基本单位。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靠党支部才能具体深入到群众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
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党依靠党支部在群众中开展日常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把广大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党支部的设立 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章还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 设立党支部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来确定。
一般情况是:党员3人以上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可设立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50人的,可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党员超过100人的,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
党员超过50人的,如不需要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或基层委员会,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与邻近单位组建联合党支部。
外出执行某项临时任务,或者参加短期学习或会议,或者被抽调参加某一个临时机构工作,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临时党支部。
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党组织,只是临时在这个支部过组织生活,待任务完成后,党员仍回原单位的党组织。